然而环境的问题是美国民众和社会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问题,里根推行的利己主义政策遭到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反对和排斥。环境保护组织在美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的生长着。随着人数规模的不断壮大,为美国做出的更显加大影响力也随之变大,就这样这些组织的政治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壮大。
在环保组织的影响下,国会打开了方便之门,鼓励环境保护,而且停止了许多反环境保护的政策。里根及里根政府不得不选择妥协,不同意环境保护的官员或被降职或遭停职。美国各州纷纷制定推行了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法律。这样的情况反映出无论怎样的政府都是要依靠自己的民众来完成国家的建设的。
在民众的呼声中美国的环境得到了有力的改善。无论是对于氰化物的处理,还是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和清除垃圾的处理方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甚至在含铅汽油的处理和粉尘对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上都得到了有效地处理。
环境保护组织在这一场环境保卫战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尽管环保人士打败了里根的一些反对政策,争取了环境保护的地位和环境保护组织者的一些权利,但是美国国内的许多人依然不能够理解话大量财富治理环境的深意。诚然反对环境治理的人所拥有的想法是没有前瞻性的,而且是狭隘的,但仍有许多人发表演说认为美国白白地浪费了时间金钱去恢复自然的壮丽。无论是支持声还是反对就让里根时代的东西浅浅的徘徊在这些壮丽沙河之间,任由人们评析。
乔治·布什执政
1988年总统大选来临,里根的时代面临终结。尽管选举过程中暴露出种种政治丑闻,但人们的目光仍然集中在选举本身制造出的盛况当中。美国人民期待有人能将他们从政治经济危机重重、毒品泛滥、艾滋病肆意传播的时代中拯救出来。
民主党人推荐迈克尔·杜卡斯基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与之竞争的是另一位民主党人耶西·杰克逊。里根任期内担任副总统的乔治·布什并不为人看好。他被选民贴上了“软弱共和党”的标签,里根时代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激烈刺激的选举就这样在三人之中上演,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三位候选人各有优势,迈克尔·杜卡斯基选择曾在德克萨斯州选举中击败乔治·布什的劳埃德·本特森为选举伙伴,希望借此吸引南方选民以及认为杜卡斯基自由主义倾向过重的民主党人。民主党的另一位候选人耶西·杰克逊深受黑人选民的喜爱,他还赢得了一些保守的民主党人的支持。
相对处于劣势的乔治·布什也有自己的突出之处,早在里根担任总统期间,他就展现出自己的政治风范。在担任副总统期间,他兢兢业业,为美国经济发展之初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经历里根政府的他,比任何人都了解里根留下的难题。
为了阻挡共和党人增强实力,民主党人率先发起攻击,他们指出布什所接受的上层教育根本无法胜任总统一职,更有人指出他当选副总统纯属侥幸。选票的差距更凸显出民主党的优势。
面对民主党的抹黑,乔治·布什证明了他的实力。在演讲中,他表明自己要建立一个“更加宽厚和温和的国家”,他强调美国正处于一个低通货膨胀、政治和谐和国际关系稳定的时期,并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精彩出色的演讲为他增色不少,但他的竞选伙伴佩吉·努南却让人大跌眼镜,凭借外表吸引妇女选票的他并无准备,被记者问得哑口无言。乔治·布什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命令顾问将佩吉·努南团团围住,让记者无缝插针。
选举中乔治·布什为求获胜,采用了否定式竞选的方法,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攻击对手杜卡斯基,称其对国防等问题上的软弱态度于美国发展不利,并举出了无数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乔治·布什为了增加曝光率和宣传成效,多次发表电视演说。这种否定攻击在美国民众看来是整个总统竞选过程中的新亮点,政客几乎都是说谎者,广告效应让他们更加认清了这一点。
对于乔治·布什的指责,杜卡斯基表示蔑视,他认为总统选举凭借的是实力而非思想意识的争斗。杜卡斯基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政治家风范,而是愚笨保守的不予回击。直到当他意识到民众心愿和选民思想的重要性时,已经为时已晚。原本处于优势的民主党因其软弱失去了大量选票,那些华而不实不能感动人心的口号不能吸引住民众,一直提不出切实有效主题的民主党再次被共和党压制。
实力悬殊的竞选中,乔治·布什在关键时刻凭借南部地区选民以及中西部地区取得的大规模胜利,以百分之五十四的支持率战胜了民主党。乔治·布什凭借对否定式选举方式的把握和对新型选举模式中广告宣传影响的掌控赢得选举。广告宣传和否定式选举自此成为了总统选举的新风向。
在选举中失利的民主党,在国会和议会中仍占据优势。民主党增加了众议院参议院的席位,可谓虽败犹荣。尽管民主党失去了原有势力范围,但近百分之九十黑人的支持填补了缺失。传统的民主党政治联盟不再存在,里根时代失去的蓝领工人支持并未在选举中回归。来自乔治·布什的否定性言论一直冲击着民主党。
1988年的总统竞选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选举,充斥选举过程中电视上的严厉辛辣的广告宣传成为日后总统选举的主流。否定式选举方式成为了选举的趋势。对于争议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没有意义,民众更看中的是广告宣传。
世界新秩序
乔治·布什继任总统之后继承了里根对待苏联的政策,经过短暂的研究讨论之后,新成立的政府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于是乔治·布什在德克萨斯举行的政府第一次阐述对苏政策的演讲中表示,美国政府希望苏联能够融合到世界秩序当中,也就是和西方的经济、政治体制之中。讲话中还强调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促进苏联的政治多元化,经济市场化,这一主张被称为“超越遏制”战略。
1989年12月,乔治·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举行了会谈,双方强调美苏之间要保持一种新型关系。次年,两国领导人有分别在华盛顿、赫尔辛基、巴黎举行了三次会晤,短时间内“对立”的两个国家首脑如此频繁的举行会晤,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
在华盛顿的会晤中,美苏两国达成一致,决定限制核弹头不超过6000枚、运载核武器的工具不超过1600件、停止化学武器的制造,放松两国的贸易限制。在巴黎举行的会晤中,美苏两国以及欧洲、北美三十二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了一项条约,这项条约旨在削减欧洲的常规武器,它也是苏联和西方世界第一次签署此种类型的条约。虽然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并没有使苏联和西方国家完全达成一致,但是会议双方已经公开了彼此的战略伙伴关系。
之后,由于苏联的经济改革阻碍重重,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向西方国家请求经济援助,并且与东欧盟国解散了针对北约建立的华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戈尔巴乔夫的这些举动让乔治·布什大受鼓舞,他赶忙乘专机抵达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签署协议削减战略武器,其中双方要削减掉三分之一的核导弹,这使得美苏双方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之后,虽然在政变危机戈尔巴乔夫幸存下来,但是接下来发生的八一九事件导致了他的失败。乔治·布什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事件的领导者鲍里斯·叶利钦,表示美国政府会对苏联内的民主势力最大的援助。苏联解体后,乔治·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共同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冷战结束,一个友好和伙伴关系的时代开始。
冷战结束后,乔治·布什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给了美国一个主导世界的机会,他期望全世界能够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造,于是乔治·布什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在两极格局的年代,与苏联及其阵营的关系成为美国对外政策最主要的方面,现在这个两强格局已经被打破,“超越遏制”的策略也应该进行转变。此时,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日本、欧洲的经济进一步腾飞,尤其是西德,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越了美国,而且总体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向美国靠近。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贫富分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对世界稳定造成了影响,另一些国家的军事实力提升的很快,其中有十八个国家已经掌握了弹道导弹技术,并且极个别国家还想通过武力手段成为该地区的王者。种种的因素都对世界稳定构成了威胁。所以乔治·布什在这个时候将美国的对外政策从“超越遏制”转变为“世界新秩序”。
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乔治·布什在出席针对海湾危机的联合国会议时,正式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他指出:虽然目前海湾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个急促可以促使我们共同合作向前进,并且它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在这场危机过去之后,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世界新秩序,一个少有恐怖威胁、寻求公正中变得更强大、寻求和平中变得更安全的新纪元。世界各个国家、不管东西方国家,还是南北的地理差异,这个新纪元注定了生活和谐,繁荣富强。
但是乔治·布什的声明带有明显的外交辞令,后来虽然他进行了一些补充,但是仍没有改变人们这样的印象。根据他所说额,人们可以理解为:在美国的领导下,以美国的理想、价值观、利益和实力作为基础,同俄罗斯进行合作,并且利用联合国与自己的同盟国建立一种“公平分担责任和义务”的伙伴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和平、安全、自由、法治”。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为美国服务,实行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世界共同体。
乔治·布什提出的新世界秩序可以看做是一种霸权外交,虽然里面的一些提议符合但是世界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太以美国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性。当时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正在觉醒,所以乔治·乔治·布什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必然不会成为现实。戈尔巴乔夫当政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出兵波斯湾
正当乔治·布什憧憬着自己的世界新秩序时,九十年代初,波斯湾战火再次燃烧,这一次的“挑事”者仍然是伊拉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由于领土争端、宗教问题等原因,在1980年到1988年期间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冲突战争。战争中,伊拉克的掌权人萨达姆·侯赛因得到来自美国的将近十亿美元的技术与经济援助。伊朗方面则因霍梅尼的反美政策遭到了美国的军事制裁。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占据优势,并成为了战争中的胜利者。
两伊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成为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伊拉克的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野心勃勃,企图发动军队占领周边国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霸主。1990年8月,以领土争端、石油开采问题为借口,伊拉克出动了十万军队,大举入侵邻国科威特。出兵当天,伊拉克就占领了小国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成为本国的一个省。
伊拉克的暴行引来了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的谴责和抗议,同时这一举动也威胁到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经济利益,科威特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伊拉克遭到了来自联合国安理会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联合国斥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要求其尽快从科威特撤军,并对其采取经济制裁。
担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在联合西方国家共同实行经济禁运的同时,对伊拉克实行军事制裁。1990年8月6日,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四天后,美国五角大楼制定出名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计划,美国企图通过驻兵沙特,遏制伊拉克继续进行军事行动。8月7日,“沙漠盾牌”计划开始执行。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英、法、日等国支持。一时之间伊拉克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中。
航空母舰、军舰、战斗机以及近二十五万的美国兵力前往波斯湾,随即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的约三十八万的多国部队也进驻海湾。“沙漠盾牌”成功地将伊拉克封死在角隅之地。垂死挣扎的萨达姆为了脱困,扣押了大批外国人质,企图通过“人质外交”改善困境。
随着伊拉克的大规模扣押人质事件,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军事施压和经济封锁迅速升级。“人质外交”换来了国际社会的愤怒,多国部队发动军事打击的进程加快,进驻海湾的军事部队在1990年末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限令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的1月15日之前从科威特撤回军队,这给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动海湾战争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1991年1月16日,拒不撤兵的伊拉克领土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多国部队首先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高频率的战略轰炸,接着向科威特战区展开战术空袭。伊拉克军队的导弹发射架、军用机场、坦克部队以及后勤补给线等都受到了狂轰滥炸,伊拉克由此完全失去了制空权。在经受了多国部队一个多月的空中打击之后,伊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陷入瘫痪,军队战斗力受到严重摧毁,士气削弱。
空中的打击计划取得成效后,多国部队又开始发动地面进攻。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了海、陆、空立体式的地面进攻,这次军事进攻行动代号为“沙漠军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立体式地面进攻。断粮缺水的伊拉克军队,在多国部队的南北夹击下,失去抵抗之地,节节败退。
2月26日,毫无反抗之力的伊拉克同意无条件从科威特撤走全部军力。为了避免中东地区势力失衡,造成伊朗一方独大的局面。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宣布撤军后的两日停止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行动。
3月3日,多国部队的代表与伊拉克的军方代表在塞夫万举行会谈,就释放战俘等问题达成协议。联合国安理会在4月4日宣布停火,海湾战争正式结束。
这次海湾战争中,美国用微弱的伤亡赢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重拾对外作战的信心。海湾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美国扮演了多国联盟中盟主的角色,树立了维护国际安全的“领袖”地位,取代苏联,掌握了话语权。正深陷于国内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的苏联政府失去了影响国际社会的能力,而美国则越来越热衷于于国际事务、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自此美国全面控制海湾地区的国际性食物,中东地区归于美国的主导之下。美国政府通过此次海湾战争,保护了其在海湾地区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地位,牢牢地控制了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