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27

第27章 教皇也爱看“黄历”:文艺复兴时期的占星风尚(2)

卡尔达诺(Cardano,1501~1576年),意大利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及占星家。身为一名法官私生子的他,自幼经历坎坷,长大后学习古典文学、医学和数学,同时又醉心于占星术的研究。1570年,他因为给耶稣算命而受到宗教法庭监禁,被起诉为异教徒。1571年,卡尔达诺移居罗马,结果幸运地因为占星学造诣而得到教皇皮乌斯五世的赏识,后者付给他终身年薪,并将其留在教廷供职。在科学史上,卡尔达诺堪称传奇般的人物。他一方面在数学、哲学、物理学和医学中都有一定成就,因此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然而在另一方面,性格怪异的卡尔达诺又痴迷于占星术,却不料这一兴趣竟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祸。

1552年,已是欧洲著名医生的卡尔达诺前往英国爱丁堡,为大主教及其他达官显贵治病。而在这期间,他还留下了占星术历史上的一段趣话。原来,当时年幼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也是一位占星术“发烧友”。当听说赫赫有名的占星大师卡尔达诺到来后,小国王赶紧召见了他,要求算一下自己的寿命。经过一番推算,卡尔达诺乐观地预测,国王将至少可以活到55岁。却不料,大师的这次海外演出彻底砸锅了。另他极度尴尬的是,没过几天,爱德华国王就突然去世了。为了替挽回自己的声誉,卡尔达诺随后发表了爱德华的天宫图,并附上一篇文章向他的粉丝辩解说:自己的预言之所以失败,只是由于在计算时略去了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的计算要耗费他100多个小时的工作量。因此,他不过是“因懒惰而冒险”,这才铸成大错。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边呢!传说在晚年时,卡尔达诺本来已经为自己算好了确切的死期。可是到了那一天,或许是上帝大发慈悲了,老先生依然没有临终的迹象。于是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为了使自己的“预言”得以应验,从而维护自己占星家的声誉,卡尔达诺竟采取了石破天惊的举动——自杀!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的职业精神,有几个人能做到?

3、占星家鼓起了国王的勇气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上层社会对占星术的热衷,还演绎了一系列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著名占星家第谷对丹麦及瑞典王室的影响,堪称这股风尚的绝唱。

第谷·布拉赫(Tycho Blah,1546~1601年),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 1559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读书,1566年开始到欧洲各国漫游,并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攻读天文学,从此开始了毕生的天文研究工作。1599年,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的邀请移居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在天文学方面,第谷做出了一系列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做的天文观测精度之高,令同时代人都望尘莫及,另外他所编制的恒星表也相当准确,至今仍然有使用价值。虽然后世科学家将第谷视为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但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将其视为享有巨大声望的占星大家。

或许是受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早在少年时代,第谷就对占星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说还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求学时,第谷就为一位教授推排过算命天宫图。20岁那年,他在罗斯托克适逢一次月食,经过推算后,他惊人地宣称:此次月食兆示着土耳其苏丹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之死。令人称奇的是,不久之后,果然传来苏丹的死讯。尽管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苏丹其实是死于月食发生之前,不过按照占星圈里的某些潜规则,第谷的这次预言仍很成功。

知识链接:苏莱曼一世

苏莱曼一世(1494~1566年),奥斯曼帝国苏丹(1520~1566年在位)。在位期间,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对内颁布《苏莱曼苏丹法典》,改革行政制度,因而被称为卡努尼(立法者)。对外扩张疆土,曾13次亲征。1521年攻占贝尔格莱德,1522年夺取地中海上的罗得岛,1526年打败匈牙利,占有巴尔干半岛西部及多瑙河下游地区。1529年曾围攻维也纳。1538年,土耳其海军在地中海战败威尼斯与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权。1566年9月在最后一次远征匈牙利时病逝。

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第谷绝对算得上占星风尚的引领者。在替这种我们眼中的迷信活动辩护时,他指出,占星术与神学并无冲突,因为《圣经》只禁止妖术,并不禁止占星术。1576年,丹麦国王将位于丹麦海峡中的汶岛赐与第谷,并拨巨款为他在岛上修建宏大的天文台。不过在汶岛上从事天文学研究期间,第谷还必须为丹麦王室提供各种占星服务。因为如同当时所有的欧洲贵族一样,丹麦的王室成员也非常热衷于请占星家为他们算命。既然是后台老板的要求,第谷自然不敢怠慢。他精心为丹麦国王的三位王子分别推排了算命天宫图,这三份装帧华美的文献至今仍珍藏在哥本哈根的丹麦王家图书馆中。如果有幸看到这些文献,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一份冗长的报告,先是王子降生时刻的日、月、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图示,接下来是各种计算和详细论证。所有内容都用拉丁文写成,而最后的结论部分则用德文书写,因为当时的丹麦王后是德国人。

第谷不仅在丹麦备受器重,随着他的声誉在欧洲广泛传播,其他国家的王公显贵也纷纷前来向其请教。

有一天,第谷在自己的工作室接待了一位年轻贵族,后者名叫古斯塔夫,是瑞典王室的成员。在经过一番推算后,第谷居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古斯塔夫未来将成为瑞典国王。听到这样的结果,古斯塔夫当时就表示难以置信。因为他深知,从血缘关系上论,自己只不过是瑞典王室的支系后裔,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继承王位的。然而谁又能想到,就在第谷去世之后的第十个年头,古斯塔夫竟真的登上了瑞典王位!

知识链接: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4年),瑞典国王,著名军事改革家,曾指挥瑞典军队击败了俄国军队、波兰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被后世誉为“北方雄狮”和“现代军事之父”。

原来,古斯塔夫的祖父是瑞典王国瓦萨王朝的开创者古斯塔夫一世·瓦萨,他有三个儿子,依次是埃里克、约翰和查理。其中,查理即为古斯塔夫二世的父亲。不过,古斯塔夫一世去世后,长子埃里克继承了王位,约翰被封为芬兰大公,查理被封为西耶特兰大公。后来,在一场宫廷内乱中,约翰与查理联合起来废黜了埃里克,约翰登上王位,他死后遗命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但是西吉斯蒙德还未来得及回国,查理就自立为王,称为查理九世。因此,怀恨在心的西吉斯蒙德始终坚持自己是瑞典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1611年10月30日,查理九世病逝。根据继承法,身为长子的古斯塔夫理应继位,不料一场政治危机几乎使他与王权无缘。由于坚持自己对瑞典王位的继承权,西吉斯蒙德率领大军前来进攻瑞典时,试图从17岁的古斯塔夫手中夺回王位。危机时刻,古斯塔夫突然想起了当年第谷对他算命时说的一番话,顿时豪情万丈,勇气倍增。最终,他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居然成功挫败了对手。

文艺复兴时代结束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向前发展,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占星术逐渐成为退出欧洲社会风尚的主流圈。到17世纪以后,曾经盛极一时的占星风尚日渐走向衰落,人们终于走出了神秘主义的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