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2033900000026

第26章 追寻生命的快乐(4)

每天选择一份好心情

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病原体。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份好心情,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吉特是美国一家餐厅的经理,他总是有好心情,当别人问他最近过得如何,他总是有好消息可以说。当他换工作的时候,许多服务生都跟着他从这家餐厅换到另一家,为什么呢?因为吉特是个天生的激励者,如果有某位员工今天运气不好,吉特总是适时地告诉那位员工往好的方面想。

有人看到这样的情境感到很好奇,就问他:“我不懂,没有人能够老是那样的积极乐观,你是怎么办到的?”

吉特回答:“每天早上起来我告诉自己,我今天有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好心情;或者我可以选择坏心情,我总是选择有好心情,即使有不好的事发生,我可以选择做个受害者,或是选择从中学习,我总是选择从中学习;每当有人跑来跟我抱怨,我可以选择接受抱怨或者指出生命的光明面,我总是选择提出生命的光明面。”

“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那么容易啊!”那人抗议。

“的确如此,”吉特说,“生命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每个状况都是一个选择,你选择如何响应,你选择人们如何影响你的心情,你选择处于好心情或是坏心情,你选择如何过你的生活。”

的确,我们每天都能选择享受自己的生命,或是憎恨它。这是唯一一项真正属于你的权利。没有人能够控制或夺去的东西,就是你的态度。如果你能时时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你每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

然而,生活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并且经常发生祸不单行的事。频繁而持久地处于扫兴、生气、苦闷和悲哀之中的人必然会有健康问题,甚至减损寿命。那么,遇到心情不快时,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呢?

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码”就在你的手中:

1转移情绪

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难免有挫折和失误,也少不了烦恼和苦闷。此时此刻,应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比如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在家中与亲属发生争吵,不妨暂时离开一下现场,换个环境,或者同别人去侃大山,或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娱乐娱乐。这样很快就会把原来的不良情绪冲淡以致赶走,而重新恢复心情的平静和稳定。

2憧憬未来

追求美好的未来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经常憧憬美好的未来,才能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管命运把自己抛向何方,都应该泰然处之。不管现实如何残酷,都应该始终相信困难即将被克服,曙光就在前头,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3向人倾诉

心情不快却闷着不说会闷出病来,有了苦闷应学会向人倾诉首先可以向朋友倾诉,这就需要先学会广交朋友。如果经常防范着别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无愉快可谈。没有朋友的话,不仅遇到难事无人相助,而且也无法找到可一吐为快的对象。把心中的苦处能和盘倒给知心人并能得到安慰甚至对策的人,心胸自然会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样明朗。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向亲人倾诉,学会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倾诉给他们,也常会使心情立即由阴转晴。

4拓宽兴趣

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比如,同样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有的人觉得无所事事,很容易产生无用、被遗弃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则觉得退下来后无官一身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看书、写字、创作、绘画、弹琴、舞剑、养鸟、钓鱼、种花等等。总之,兴趣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5宽以待人

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朋友之间也难免有争吵、有纠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应该与人为善,宽大为怀。绝不能有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更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拳脚相加,伤了和气。应该有那种“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

6忆乐忘忧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荆棘丛生,有时铺满鲜花,有时忧心如焚,有时其乐融融。对此应进行精心的筛选,不能让那些悲哀、凄凉、恐惧、忧虑、彷徨的心境困扰着我们。对那些幸福、美好、快乐的往事要常常回忆,以便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从而激发人们去开拓未来,而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则尽量要从头脑中抹掉,切不可让阴影笼罩心头,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7淡泊名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财迷心窍,官瘾十足。有的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一旦个人目的没达到,或者耿耿于怀,疑窦丛生;或者心事重重,一蹶不振。不要那么斤斤计较,不要把名利看得那么重,否则,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除此之外,还要经常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对于保持一份好心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想好事,好事降临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了染坊的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逢上晴天,她深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逢上雨天,她又担心小女儿染出的布晾不干。她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久而久之,愁出了一身的毛病。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顾客盈门;大晴天,你小女儿家生意兴隆,哪天你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想,果真有道理,怎么我从前就没想到这个理儿呢!

事情就这么简单,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生意,老太太的心态一变,忧愁便不翼而飞,身上的病也就好了。

消极的心态,使人灰心丧气;而积极的心态,使人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转过来,变消极为积极。心态一变,你的人生就开始改变,你的命运就开始改变。

美国传奇式篮球教练佩迈尔,带领迪泡尔大学篮球队在蝉联39次冠军后,遭到一次空前的惨败。记者们蜂拥而至,问他此时有何感想。佩迈尔微笑地说:“好极了,我现在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冠军,背上再也没有包袱了。”正是这种良好的心态,使佩迈尔最终获得成功。

据报载,着名作家冯骥才的寓所被盗,从现场分析,这个窃贼是个外行,只盗走录像机,而比这值钱的名人字画、工艺品及文物,却一样未丢失。冯骥才担心老母受惊,便去信安慰说:“我的录像机被一位陌生人借去了。也许过不了多少天他看腻了,就会送回来的;也可能他忘了,忘了就算了。”《天津日报》的一位记者打电话询问他丢了什么贵重物品,他回答说:“我们家最贵重的物品就是我,我可以创造财富,但我还在,没有丢。”

冯骥才回答得真好!世上谁是主人,谁是仆人?谁是骑手,谁是坐骑?是让生命来驾驭财物,还是让财物来驾驭生命?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会像冯骥才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犯迷糊,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想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明白:人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有时可以转好,有时可以转坏,如果你想好事时,心情就立即可以变好,如果你想坏事时,心情马上就可以变坏。

所谓“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这句话道出了人们改变心态的诀窍——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情,包括失败的事,倒霉的事,伤心的事,烦恼的事……都统统当做好事看待。这就是保持良好心态的诀窍。

这绝非迷信,20世纪科学家对此已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据说,人的大脑能分泌出好多种叫荷尔蒙的物质。荷尔蒙是在细胞之间传送信息的物质,它能把大脑的命令传达给细胞。人在发怒或者情绪紧张的时候,脑内会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是一种含毒性的荷尔蒙,虽然这种荷尔蒙分泌的数量甚微,但如果经常生气动怒,精神总是处于紧张激动状态,这种含毒的荷尔蒙便会导致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甚至早逝。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能分泌出一种叫“脑内吗啡”的荷尔蒙。它不仅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还能使潜在脑发挥出自己难以想像的能力及克服困难、战胜苦恼、超越自我的力量。

心想好事,大脑会产生有益的荷尔蒙;心想坏事,大脑会产生有毒的荷尔蒙。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照此去做,何愁世间没有快乐?何愁自己没有健康?

别跟自己过不去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就会发现,在宁静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亲切的,富有爱心的,充满宽容的。如果你犯了错,而且真诚地请求他人宽恕,绝大多数人不仅会原谅你,而且他们还会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一点愧疚感也没有。

可贵的是,我们这种亲切的态度对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人种、地域、民族的分别,但就只对一个人例外。谁?没错,就是我们自己。

可能有人会怀疑:“人类不都是自私的吗?怎么可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的,人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饶恕而已,在深层的思维里,我们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细心一点就好了!”或是:“我真该死,这样的错怎能让它发生?”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再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想得出来的话,那你一定仍在耿耿于怀,并没真正忘了它。表面上你是原谅了自己,实际上你是将自责收进了潜意识里。我们可以对他人这么宽容,难道自己就没有资格获得这种仁慈的对待吗?

没错,我们是犯了错。但谁能无过?犯错只表示我们是平常之人,不代表就该承受地狱般的折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视这种错误的存在,在错误中学习,以确保未来不会发生同样的憾事。接下来就应该获得绝对的宽恕,然后就得把它忘了,继续往前行进。

人一生中犯的错误可多了,要是对每一件事都深深地自责,一辈子都背着一大袋的罪恶感生活,你还能奢望自己走多远?

犯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遭受打击的时候,难免会格外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拳击场上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那时,你会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10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还会慢慢恢复体力,平复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看见光明的前途。你会淡忘掉观众的嘲笑和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法国影片《野鹅敢死队》里的男主人公简?德斯,因筹划“野鹅行动计划”而与昔日的老搭档佛克曼谋面时,曾说了一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思熟虑的话。

佛克曼:“我们已经有9年没有见过面了吧?”

筒?德斯:“不,10年了!”

佛克曼(若有所思地):“我们那些伙伴……”

简?德斯(打断他的话):“噢,别提他们了——来,我们来找个理由干一杯吧!”

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不由得抚今追昔,缅怀故人,感慨生命与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是啊,找个理由干一杯!——即便毫无干杯的理由!纵然危在旦夕,人也不能让烦恼和忧愁把自己憋死!我们虽然没有能力拒绝所有的不幸和痛苦,但我们却同样没有任何义务去承受忧伤和悲哀。让烦恼和忧愁统统见鬼去吧!——我们来找个理由干一杯!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更是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的。苦乐忧欢、钟情失意、坦途坎坷、成败荣辱、花前月下、落日西风……对谁都一样;盘根错节、繁杂纷呈、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绝不像傍晚听音乐那样舒畅陶然,轻松愉快,也不像夏日喝啤酒那样开心惬意。马克?吐温说得好:“谁没有蘸着眼泪吃过面包,谁就不懂得什么叫生活!”

世界不给贝多芬欢乐,但他却咬紧牙关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痛苦去铸造欢乐来奉献给世界。他们都找到了干杯的理由——为写作生命和人生的诗与歌,为弹奏痛苦与欢乐的主旋律,干杯!

因此,干杯吧!哪怕仅仅就为了迄今为止,我们都还活着!

钢琴有黑键有白键。人生有时想来,也好比钢琴,你不能只触黑键不触白键。所以,真正精彩的人生,就好比经典的围棋棋局,黑白交错,互相打人,互相侵削,互相渗透。在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的人生中,人们尝过痛苦也享过快乐,从自己、从他人、从同辈、也从前辈那儿尝出了一些滋味来。其中之一是: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坦率地说,来到世界的每一个人智力虽有高低但都差不了很多,成功重在毅力。这世上有那么多美丽的诱惑,因此,终生踏踏实实地追求一个人生目标,就成了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了。特别是今天,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像满天的星斗。这当然是好事,这让社会充满了竞争和选择的活力。但太多的机会又何尝不是美丽的陷阱?它们一个个分散了人有限的生命,也使人有了更多一事无成的可能。

朋友,别跟自己过不去,我们应该感谢生命,珍惜生命。人在旅途,应该为他人、为社会、为自我尽些心力。让别人觉得你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你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不管有没有理由,我们先来干一杯!

享受生命的滋味

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这是加缪《西西弗斯神话》里的第一句话。朋友提起这句话时,正躺在医院急诊室,130粒安定没有撂倒他,他又能够微笑着和大家说话了。

有一个春天我很忧郁,是那种看破今生的绝望,那种找不到目的和价值的虚空,那种无枝可栖的孤独与苍凉。

一个下午,我抱了一大堆影碟躲在屋内,心想就这样看吧看吧看死算了。直到我看到它——伊朗影片《樱桃的滋味》,我的心弦才被轻轻地拨动了。

巴拉克先生驱车走在一条山间公路上,他神情从容镇静,稳稳地操纵着方向盘。午后的烈日炙烤着光秃秃的黄褐色的山,看不到一丁点儿绿色。

巴拉克先生遇到一个年轻的士兵。巴拉克告诉他,前边的那棵树下,有一条沟,他已经在沟边挖了个洞。他今天晚上要睡在洞里,请士兵明天早上来到洞边,叫三声“巴拉克先生”。如果听不到答应,就过去把洞填上,然后到车里拿20万。小士兵吓坏了,只是拼命地摇头。巴拉克先生循循善诱,说:“你就假装在耕作,把我当一粒种子埋在土里。一锨就是一万块钱呢。”士兵最后跑掉了。

巴拉克先生重新又坐进车里,继续寻找肯把他埋掉的人。这时他遇到了一个牧师,求牧师来帮助他。牧师说:“自杀是不对的,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神,不能随意摧残。”巴拉克先生说:“你感受不到我的痛苦,只求你施援手。”

牧师说,自杀是一种大罪。巴拉克先生说:“不快乐也是一种罪,神是最慈悲和伟大的,他也不愿看到他的造物受罪。”牧师最终拒绝了他的要求。

天色渐晚,巴拉克先生依然在寻觅。这时他遇到了一个老者。老者明白了他的意图,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巴拉克先生非常高兴,说定之后就送老者回家。老者坐在车上讲了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