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淘气的孩子服气
20347900000005

第5章 我家孩子不淘气

物有两极,说了这么多的淘宝宝,可能在某个角落就隐藏着不会淘气的“乖”宝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批判着“宝宝必淘”的论断。比如说有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哭不闹;上幼儿园了就变成《蜡笔小新》里呆头呆脑的阿呆,抑或是小大人儿一般的风间;上小学了就变成《哆啦A梦》里循规蹈矩的大雄,再大些、再大些……动画片里有机器猫为这些乖宝宝解决着现实的种种困难,而现实中的乖宝宝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1.关注那些“乖宝宝们”

在一个关于幼儿品质的调查中,很多家长针对孩子的品格问题给出了如下回答:

“您认为自己孩子主要的优点是什么?”——80%以上的家长选择“听话”、“懂道理”,而对“独立性强”、“有礼貌”、“对同伴友好”、“胆大”及“不怕困难”等5项的选择率极低。

“您孩子的缺点是什么?”——40%~50%的家长列出“不听话”、“任性”,5%的家长将“爱动”这一幼儿的特点视为缺点。

有30%~50%的家长仍以打骂为“教育”手段。

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交流用语中,“你听话爸爸就给你买洋娃娃”、“到学校老实点儿,别让老师又给我告状”、“妈妈跟你说啊,你长大了,该懂事了”……等等语言名列前茅,同时,这些也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点。于是,有的父母在与孩子的抗争中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而有的父母成功地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结果呢?我们的孩子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要么就是缺乏社交能力。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就是坏孩子,很多有识之士都认可这样一句话: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根据调查,在社会上成功并且有所作为的人士,他们小时候几乎都是不听话的“坏孩子”,有的还非常调皮淘气。

在一个小镇里,住着这样一个大脑袋孩子。他总是兴致勃勃地出现在这个镇子的任何一个角落,摇晃着大脑袋,做着许多出人意料的事情:一天,他路过铁匠铺,看到铁匠师傅将铁在熊熊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他顿时对火产生了好奇,他头脑中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热的?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烧红了为什么就变软了?回到家,大脑袋小孩儿就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看着熊熊的大火,他思考着火究竟是什么东西。结果,大脑袋孩子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那个的木棚烧成了灰烬。这个探索着的大脑袋孩子,就是爱迪生。

还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时候就侠肝义胆,为了朋友,为了义气,打架无数,也为此受到了不少处分,曾经因为打架缝过13针,也因为打架被迫转学多次。从家长到老师、邻居,都对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从小到大,这个孩子不仅没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初中都是三四流的。中考考了两次,高考考了三回,在他最后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老师痛心疾首地发下这样的誓言:他要是能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就倒过来写!可最后,这个孩子还是晃晃荡荡地进入了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凭借着自己的果敢和创新意识,这个捣蛋小子不仅成功了,而且还创造了一个商界神话。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创办者,被人称作是网商代表的马云。

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所谓“听话”的孩子,常见的表现就是不会或者是很少向大人提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不会因为某些个小问题与家长抗争,完全顺从老师和父母的安排,能够安静地自己看书或是玩耍,不会搞让人头疼的小尝试和恶作剧等等。而就孩子的天性来说,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可能的只是有问题提不出来或是不敢提出来;不会抗争只是因为怯于父母的权威;服从家长和老师可能是孩子没有个性和独立性……这样的乖乖,其性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压抑和扭曲,心理也不健全,理应归于“问题儿童”的范畴,但可惜的是,这类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孩子也没有被当做“问题儿童”来看待。

为了培养好学、好问、好动的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传统思想依然禁锢国人头脑的时候就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不要再把“宝宝,听话,不听话的话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作为与孩子对话的开头语或结束语,“听话”只是一方的需求,问下另一方,也许这并不是他需要的。

2.所谓“淘气”与“乖巧”

有这样两则故事: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父母领着孩子去沙滩玩耍。回来后,父亲让孩子画一个太阳出来,孩子想了很久,抓起一根蓝色的彩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父亲看了很奇怪,便问道:“你怎么会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呢?”孩子说:“我画的是今天从海里看到的太阳!”父亲听了,爱抚地拍了拍孩子的头,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是另一个三口之家。一天晚上,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幅画来给父母展示:“爸爸妈妈快来看,这是我今天画的苹果,我以后要当种苹果的人!”那张洁白的纸上,赫然画着一个蓝色的大苹果,蓝得炫目,刺激着父母的神经。妈妈大声问:“天啊,你什么时候见过蓝色的苹果?”孩子的兴奋顿时被熄灭,怯怯地说:“老师说会有的,是他让我种的,他还夸我聪明……”父母生气极了,断定这个学校的老师没有将自己孩子培养成才的能力,很快就给孩子转了校。其实,老师当时是这样评价孩子的画的:“蓝色的苹果,现在好像还没有哦,不过老师相信你长大后能种出这样苹果呢,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是吧!”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听到过老师这样的夸奖,因为他再也没敢画出这样的画。

第一个故事中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他绝对是个聪明伶俐的乖宝宝;而第二个孩子,处境就颇有些尴尬,在老师眼中,他肯定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乖宝宝,而在父母眼中,他会被看成是一个思维有些怪异的奇怪孩子,以后的行为也可能会被父母认为是逐渐走上了淘气的“歧途”。

由这两个小故事看来,所谓“淘气”、“乖巧”并没有明确界定,这只是一些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针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做出的评价,正确与否暂且不说,单说这两个词语的词性,很多人性化东西被注入其中,因而这两个词便带有了明显的感情色彩,说到了孩子“淘气”,便自然而然地将其定义为“坏”;说到了孩子“乖”,便自然地与“好”联系在一起。大人的想法注入到对孩子的评价和培养之中,于是孩子身上的一些闪光点逐渐低调沉默下去,被父母的想法所掩盖。

诚然,孩子能有个好前途是每个做父母的所期望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为孩子规划着未来,这个规划也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被改变着,但父母为着孩子的付出却从来没有改变,总是倾尽全力为孩子购买各种昂贵的学习品、买各种补品、送孩子上各种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班。孩子像商品一样,在父母开办的工厂里被打磨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孩子的自主性逐渐消磨在尘土飞扬里。

能做到不以“淘气”或“乖巧”这样简单而又鲁莽的词语评价和塑造孩子的父母才是伟大的父母,能在孩子多样化的发展轨迹中发现孩子自主性的父母才是成功的父母。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在回想起父亲对他的教育时,曾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他在儿童时代,特别喜欢月亮,并且喜欢追究天象的根源,当万里无云的时候,他总是站在窗前仰望月亮,喜欢得发狂,有一次甚至在月亮底下拼命追他。还有一次他站到了桌子上,打开天窗,拿着一根手杖拼命去敲月亮,但仍是落空。于是他常常向父亲发出这样的疑问:月亮是活的吗?月亮生在哪儿?到了初四初五或者是二十几的时候,他又会问父亲,月亮怎么变成了一半?那一半上哪儿去了?对于孩子这样的探索行为和这些看似荒唐的问题,老卡尔总是乐于支持和善于回应,老卡尔总是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索着月亮的奥秘,进行天文观测,查询相关书籍,因为老卡尔信奉这样一个原则:我不会按自己的想法打造孩子。同样,他也不会简单用淘气或是乖巧去评判孩子。

孩子只是孩子,“淘气”与“乖巧”只与父母有关,与孩子无关。

3.乖宝宝的“七宗罪”

5岁的孩子,懵懂呢,等再大点儿就懂事了;10岁的孩子,玩儿心重,再长长就听话了;15岁的孩子,叛逆呢,等过了这一段儿就安生了……当很多父母度日如年地期盼着孩子“不淘”的时候,另外的一些父母却不得不与自家的“乖”孩子细数着“不淘气”的“七宗罪”。

罪行一——没有创造力。

经验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孩子接触面广,在摸爬滚打中,大脑受到的刺激也比较多,孩子的智能也因此被激发。而老实孩子在父母规矩的制约之下,顺从并迎合于父母的需求与思想,孩子的创造力也在这一迎一合中被抹杀。

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

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2、作为时逾常规;

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在中国古代,就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作为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适当给孩子一些“不听话度”,是对孩子创造思维和创造欲望的保护。

罪行二——不勇敢。

对于勇敢的培养,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笔。这里的勇敢包含着很多方面的要素,比如敢想、敢说、敢做、遇事果敢。老实孩子在“听话是优点”的教育体系下,自由成为了一种想象和奢望,在习惯于跟随着父母的脚步和思想行事后,勇敢的精神被彻头彻尾的保护所遮盖,不会出手,也不敢出手。

乖宝宝不知道蜈蚣到底有多少条腿,即使父母把那个数字作为常识告诉了他,他也不会记忆深刻,因为他不敢亲自去数;乖宝宝不知道父母的理论是对是错,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敢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乖宝宝不知道探究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勇气只到浅尝为止。

罪行三——不执着。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着两者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着、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孩子“固执”是被允许的,也许里面可能有执着的幼苗。

在乖宝宝的体系中,他们被父母付出才有收获的训导潜移默化,果敢的缺失也使得他们缺乏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到底的勇气,父母带有抱怨性的一瞥或是一句阻止的话语就会将他们饶有兴趣的行动变为浅尝辄止。不是孩子没有毅力,只是很久没有固执过,忘记了执着的感觉和意义。

罪行四——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是上天赋予孩子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对世界还不能充分了解的时候,想象力便帮助他们寻找着很多问题的答案,这种天赋的能力让孩子的思维不受世俗和陈规陋习的影响,思想的触角畅通无阻地深入到大人智慧难以触及的任何一个角落。倘若孩子的想象力没有随着成长被一些因素所泯灭的话,那么,想象力会在那些健康的个性中生根、发芽、繁茂,成长为纷至沓来的灵感和自由的思维,这些要素,不仅是一个人发展的动力,也是建筑、艺术、文学等人类文明繁荣昌盛的源泉。

孩子的想象力是与他的思想自由密切相关的,一旦思想的翅膀被折断,一旦将父母的思想移植过来并被将其作为自己的思想去传承,想象力的勃发也随之停滞。创造是艰难的,但消灭却是信手拈来。也许就是你对孩子一个想法的评价、对孩子一种探索的限制,那种奇妙而又可贵的想象力,便这样轻易地被扼杀掉了。

罪行五——缺乏社交能力。

在乖宝宝的生活中,被“放逐”的状态绝对不会存在,父母们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怕孩子出门被欺负,怕孩子外出学坏,怕孩子外出游玩耽误学习时间,怕其他孩子上门玩弄脏了居室,因此,乖宝宝们被严守在家,不敢出门也不会出门。他的社会里只有父母和自己,交往能力也随着停滞不前。

罪行六——缺乏自信。

自信来源于成功。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了学习与探索,从活动自己身体、抓住一个东西,到放开父母手臂摇摇晃晃迈出步伐、某个清晨突然发出让人惊喜的话语,这每一个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自信随着身体的成长一同增强。

在乖孩子的世界里,大人们不能容忍孩子摔跤,不会接受他落后于人,不准孩子按着自己的步伐行事,因此,失败的压力被加倍放大,体会成功的机会却被一再打压。自身散发出的自信寥寥无几,全部的自信只能从父母的赞扬或褒奖中获取,虽然亮得炫目,但对于孩子的成长需求来说,还是少得可怜。

罪行七——没有质疑精神。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袖们》一书中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做出如下评判: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父母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责备孩子,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乖孩子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又加上了父母意志这个枷锁,双重桎梏,质疑的源泉和勇气被压制,父母、老师的权威使得他们的评判和训导成了皇帝圣旨,神圣得不容去打破。质疑精神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悄然退场。

4.“好孩子”与“乖孩子”的不等量代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宝宝,你要乖哦,要听大人的话。”“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乖巧、听话、懂事成了父母评判一个孩子好坏最基本的标准。在父母看来,“乖巧”的孩子总该是规规矩矩,离经叛道不可有,百依百顺不可无。

6岁的妮妮和6岁的嘉嘉在同一所幼儿园。在家里,他们是邻居;在学校,他们是同桌。这两个感情上本该很亲近的孩子却不是好朋友,因为妮妮妈在背后总是这样告诫女儿:“嘉嘉不乖,不要和他玩儿。”

嘉嘉的确不是个“乖”孩子。学校上美术课,老师让孩子们画太阳,嘉嘉想都没想,三下五除二便画了个绿色的太阳出来。老师很奇怪,问他怎么会把太阳画成这样,嘉嘉理直气壮地说:“太阳是从树林里升起来的,我见到的太阳就是绿色的太阳!”老师耐心地教育他:“太阳不是从树林里升起来的,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所以地球每转一周,就会和太阳相见一次!太阳是没有颜色的,但是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所以太阳是红色的。”嘉嘉转转大脑袋,满眼迷茫,继续争辩道:“反正我看见过太阳从树林升起,他就是绿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往往很无奈。

妮妮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大人允许的事情她才会去做,大人教导过的“不可以”的她绝对不去触及。她从来不会像别的小孩那样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推到地板上,从来不摔东西。在她的画里,天永远是蓝的,水总是绿的,太阳常常是红彤彤的像一张老爷爷的笑脸。妮妮妈讲起妮妮时总是很得意:“我们女儿真是个天才呢!这么小,就能听得懂大人的话!”

父母对孩子惯用语中的“乖”在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聪明、乖巧而且讨人喜欢。这是大多数父母期望孩子身上能具有的品德;但在对“乖”的定义中,还蕴含有机灵、伶俐之意,而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却被定义为“淘气”。“乖”的含义在有意无意中被单一化,父母们错误地把“好孩子”和“乖孩子”画上了等号。

所谓“乖孩子”,常见的特点就没有“坏孩子”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不与长辈争论,会按照大人的教导和旧经验办事,严格恪守着父母们“不听老人言,后悔在眼前”的训导。无疑,相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这样的“乖孩子”似乎更适合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学习和生活。从理论上来讲,他们碰壁的机会会很少,遇到挫折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但是以现代眼光来看,“乖”在传统教育体系中被赋予了太神圣的意义,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这种神话般的赋予被逐渐打破。过于安静的孩子,在医学上逐渐与很多病症联系起来,像先天性疾病中的呆小症、脑发育不全;严重的全身疾病,如败血症等等。而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多年探究,也将过于乖巧的孩子与心理疾病患者联系了起来。他们认为,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但是内心却充盈着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想法,想法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处理不当的话,孩子很可能朝着厌学、孤僻等方向发展。研究者认为,完全听从父母指挥的3岁幼儿,不是正常儿童。即使是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如空气般蔓延的时代,每天都接受着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对事对人自然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乖孩子”们过早被父母按着成人的标准去培养,身心发展是不符合孩子应有的规律的,儿童的天性被扼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也因此而失去,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对100名2到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儿童和100名没有这种倾向的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中,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具有坚强的品质,其余的人则遇事优柔寡断、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表明了不听话的淘气行为在孩子意志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乖孩子”并不多,“乖孩子”长大后,大多都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长大后就一定会是主要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认为,孩子的“听话”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作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聪明用在学习和对人生的感悟和体会上。所有的这些,都有赖于父母的理解、信任和以身作则。

5.“蔫”宝宝的七十二变

一位在幼儿园任教的老师曾经在她的博客里记录下了这样一个蔫宝宝的故事:

宝宝的名字叫张乐乐,这是个乖巧、懂事但又沉默寡言的男孩子,是在学期中途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他虽然叫乐乐,但是你从不曾从他身上看到半点欢乐的迹象,他不会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大叫大闹,从他脸上你也看不到半点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灿烂和光芒。在别的孩子笑闹时,他总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两眼出神地望着窗外。去过乐乐家后,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是多么特殊。妈妈下肢瘫痪,只能做些简单家务,靠缝制十字绣赚些钱来贴补家用;爸爸是个聋哑人,在巷口有个修车摊位,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着这个不能说话的中年男人和他的那双手。这样的乐乐,怎能不让人心疼,于是我对他的关怀自然就比对其他的孩子多些。

一个周末的傍晚,小朋友们都收拾好东西等着家长们接他们回家,我则蹲在地上收拾那些散落的玩具。突然,一个小拳头在轻轻捶打我的肩膀,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乐乐。他用一贯低沉、轻柔的话语问我:“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于是我端坐在他们的小椅子上,对他说:“乐乐还会按摩啊,老师坐好了,来吧,来给老师揉揉肩。”

乐乐高兴极了,伸出小手煞有介事地在我肩上揉来揉去,边揉还边轻声问我这儿疼不疼,那儿疼不疼。趁着这个机会,我就和他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每天回家就给坐在轮椅上的妈妈揉肩,等爸爸回来了,就给干了一天活儿的爸爸捶背。他的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脸上也终于出现了一丝笑容。

从此以后,乐乐总是有事没事就凑到我身边,趴在我的耳边低低地跟我聊天:“老师,昨天我爸爸给我买小电动车了,跟王月楠她爸爸给她买的那个一模一样。”“老师,我家房顶上住了一窝小燕子。”“老师,我爸爸昨天给我做了个木头手枪,可漂亮呢,哪天我带来给你看。”“老师,我给你讲个谜语,看你能不能猜出来”……我总是认真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回答他的问题、分享他的快乐。有时,在他讲述的故事里,我会装作很惊奇的样子;有时,对于他的谜语,我会假装不知道,恳求他来告诉我。这样的时候,他总是很兴奋,边说边激动得手舞足蹈,从他的行为里,我看到了快乐、勇敢、自信,也看到了他对我的信任,我知道,他在逐渐打开他封闭的心门。

渐渐地,他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会在他那张可爱的小脸上时常绽放。我渐渐有意识地让他融入到其他孩子们中间。比如他过来要给我讲故事时,我会说:“乐乐先去给你的好朋友讲好吗?给他们讲完了再过来给老师讲,好吗?”在他让我猜谜语时,我会说:“乐乐先让其他小朋友们猜猜,试试看他们能不能猜出来,看看到底是老师聪明还是小朋友聪明。”慢慢地,他开始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像和我交流那样自如地交往了,注意力也开始慢慢地转移到了小朋友们的身上。

一天上图画课,我教孩子们画汽车,乐乐又爬在我耳朵上轻声地问我说:“老师,你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能自己走吗?”我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摇了摇头,接着又问其他的小朋友:“有谁知道自行车是怎么运动的吗?”看到大家都在摇头,于是我就说:“这个问题张乐乐小朋友知道,那么我们就让张乐乐小朋友给大家讲讲。”我又对乐乐说:“来,你来告诉大家吧。”乐乐得意地笑了,大声地讲出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一个小朋友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乐乐自豪地说:“因为我爸爸就是能让自行车动的人。”大家纷纷赞叹道:“乐乐,你的爸爸真厉害。”于是小朋友们都围在乐乐周围,和他兴高采烈地交谈着。自信、乐观的笑容,在乐乐脸上绽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的开篇就讲了孩子性格的先天形成和后天培养的关系,而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先天的,家庭环境、父母性格、教育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后天培养和生活状况也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如果发现孩子过于安静,在休闲时只是看书、看电视、上网,很少与人交谈,也很少在家里提到同学和学校的事情,就说明孩子性格出现了偏差,需要父母和老师及时予以纠正。高中之前,孩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这个阶段,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性格上的偏差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诱导进行调整,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通常,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以听话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在孩子稍大一点之后,就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不听话度”,基本行为规范必须遵守,不打架、不骂人、听从老师和父母的训导是基础,但对于孩子的思想,就可以不太听从于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支持孩子自己的实践行为。

父母要从孩子的学习、人际交往和玩耍中敏锐觉察孩子性格上的需求和变化。对孩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对他们采取一些小伎俩,比如故意褒奖、善意欺骗等等。

沟通篇

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结构复杂、人口众多的家庭状况逐渐被结构单一、父母一子的三人结构所取代,因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重头戏,同时也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根软肋。

21世纪什么最贵?葛优豪迈地喊出了“和谐”二字。当父母与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被迫站在PK台上时,结果往往就是那么清晰,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互相融合。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和孩子爱得很深,怎么爱才是两者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