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绩效与评价:研究生德育探究
20355800000009

第9章 理论支持与借鉴(1)

德育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盲目的实践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因此,研究生德育绩效研究,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需要科学的理论为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然,还需要借鉴一定的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研究生德育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重视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等等,为研究生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生德育绩效研究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为指导,尤其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

1.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思想

研究生德育的对象是人,如对人的本质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把握人们形成和产生各种思想问题的社会根源和生理、心理根源,就难以实现德育绩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提升研究生德育绩效的首要理论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本质

历史上人的本质观的争论,与教育思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对于教育的本质、作用、任务,以及教育方法的观点也就不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原在于“灵魂”;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念”;夸美纽斯是人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生来既然都具有“知识”、“道德”、“信仰”的种子,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这些天赋“种子”的发展;卢梭认为人性本善,他说儿童生来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所以,他便极力倡导自然教育。中国的教育思想,也同样是受人的本质观的影响。孟子从人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的美德来自先天,因而认为教育的作用即在于恢复人的善性,教育作用就是“求其放心”,教育方法上倡导“存心”、“养性”、“自求”、“自得”;荀子认为“人之性恶”,但通过教育可以改变。

综上所述,人的本质观同教育思想密切相关。对人的本质认识不同,教育思想也就不同。以往的教育思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多是同对人的本质缺乏科学认识有着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产生为教育思想的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对人的本质作了大量探索,但是,并没有获得科学的解决。在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达到了科学的水平,得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但并不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进而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东西。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人的存在的客观现实性。然而,表现人的现实本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社会是人的独特的存在形式,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成为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过去我们片面强调了生产实践,只重视主体一客体问的关系,忽略了交往实践,不重视主体一主体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的完整结构应为主体—客体一主体。马克思一再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重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马克思历来主张把人当做人、当做主体来看待,反对蔑视人,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没有交往就无主体可言,只有在交往中主体认知能力才能显现、存在和发展。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和主体观对研究生德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要求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要始终把研究生当做德育工作的主体,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投身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

“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性的发展。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关系有着不同形态。人的本质也有不同的表现。就单个人来说,人的本质也是可变的。正因为人的本质有可变性和可塑性,才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的本质的主要表现形式。考察和分析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了解人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还必须同时考察人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只有将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一个人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与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把握住人的本质和可能发展趋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个古老的问题,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曾对这个问题有过探讨,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赋予其科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由于分工造成了人片面的、畸型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它不单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也不仅仅是“通晓整个生产系统”,也不是归结为人的类特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强调最多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能力不仅仅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指人的一切能力:体力和智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等。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然力的进化,但主要是指社会能力的发展,通过社会能力及其物化的手段,不断延长和强化人的自然力。

个人关系的普遍性的发展。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为个人与其他人建立了普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开始主要表现为物质交换关系。这种普遍的物质交换关系的建立和扩展,使人摆脱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把个人真正融入到了类之中,在个人和类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建立的这种普遍联系,使个人活动的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

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对象性关系时。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把社会关系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实的社会关系既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个人的发展,但无论如何,人的能力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独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离开社会关系谈人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理论研究中的抽象。

人的需要的广泛性。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即人的本性,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做。“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广泛性表现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体。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不可能衍生新的更高级的需要,换言之,就谈不上需要的广泛性。总之,人的发展是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

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人的个『生就是人的个体性,就是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和他人相比的不同特性。人的个性主要包括自然潜力、需要、心理、感觉、精神、道德、观念和思维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个性的独特而自由的发展,即人的个性在各个方面或最大限度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个f生的充分发展就是“—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片面和畸型的;另外,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个性发展的制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德、智、体几方面的均衡发展,甚至在这些素质的每一个方面都“并驾齐驱”。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曲解。我们不能用一种标准、一种模式去要求个体,而应在倡导德、智、体基本要求基础上的个性独特而自由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一是消灭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二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使生产力发展到能为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的机会;三是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性保证。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毛泽东根据对人类发展的历史的研究和建设新世界伟大事业的需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人才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理性扬弃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第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毛泽东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必须在勇于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从事多方面的锻炼,掌握多方面的本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I司时改造主观世界。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要以道德为核心。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毛泽东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对人的全面培育,德是起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一个人的灵魂。

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要重视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第一,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要使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渗透、贯穿在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去。“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政治方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指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从而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超现实的命题现实化、具体化了。第三,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思想文化条件;强调从政治上特别是思想上解放人;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大胆探索符合我国实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学说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江泽民一直考虑的问题。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又把人的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联系起来,第一次集中提出和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第一,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价值目标。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第二。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是互动、辩证的关系。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