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青青池畔
20374700000003

第3章 韩府

三日的期限已经到了,今天,杨节就要把做好的梨花灯送到韩府上去。

所以,杨节早早的就起床给小团子做饭,出门前往水缸里照了照,结果看见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想了想这样出门不被当乞讨的怪了。回屋又把头发扎好,又看了看水面上倒映的人影,觉得勉强能出门了,这才收拾收拾便拿一块布裹好出了门。

从怀里掏出那晚那公子留下的字条。回忆着朝韩府去的路。杨节一手抱着裹好的花灯一手挠头苦恼:这......过了桥,一直沿着河岸朝东走,桥......就是那晚出摊的旁边的不远的......那座青石桥吧。貌似......那桥叫白墨桥,这还是听何大娘说的。

这桥名为白墨桥,是因为有很多的才子佳人在八月节或者上元的节日里,在桥的两端开一些诗词笔墨的赛事。原本没有名字的桥,慢慢的也便有了名。在桥的两端还有专门贴放上一年获胜者所作的诗词或赋。

杨节慢慢走过了白墨桥,想着那些文人能够写写画画,写的一首好字。还能做出那么多的文章,诗词。光想想就觉得真的是很厉害的一群人啊。杨节觉得能够写出一手的好字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够当众做出文章与之一决高下,兼职是杨节一辈子都不敢妄想的事啊。自己只是一个做灯笼的,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赚到吃饭的钱就也不错了。想到此处,不由得笑了笑,继续朝前走去。

河岸旁一路是很多年的杨柳树,一直顺着河道一直往东西两边延伸开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杨节一直往东走着,约摸两盏茶的功夫就看见了另外的一座桥,内心欢喜地过了桥,望了望天空的颜色,灰扑扑的。没有一点暖色。也不见要云散天晴。看样子,又得下雨了。这秋天也真是的。说晴就晴如夏,说雨又开始冷了。等八月节过了,兴许就会好很多了。

杨节过了桥左顾右盼,就是没有找到那个韩府。仔细对了对手上的字条上的字。和这个字的轮廓相似的字并没有在很醒目的地方出现。无奈之下,值得寻问路人,幸好记下了这个字的读音。杨节看了看附近路旁有一个卖狗不理包子的大叔,便过去笑着问:“大叔,请问这韩府在哪儿啊,我不是本地人,不熟路。你能给我指指么?”

卖包子的大叔长得一脸凶煞,胡子渣乱,为人却十分的好。除了笑的有点不太讨喜。大叔指着不远处转角的地儿,对杨节说:“喏~就那儿,韩府可是出了名的大户人家。还是头一次遇见你这种连韩府都找不到的人。”

杨节听了此话,有些惭愧的摸了摸头,腼腆的朝大叔笑笑道了谢,便沿着大叔指的路进了转角,走了几步,便看见一栋相当大而气派的宅邸在自己面前。

那门匾上的两字金灿灿的挂着。杨节拿着纸条对比了一下第一个字。确认是无误,才把纸条好好的收进怀中走到大门前。有两个守门的家丁,见杨节上前,立马挥棍交叉拦下,再看杨节这一身装扮,厉声喝道:“哪里的小子,到韩府来作甚!快点回去!”

杨节不由得被守门家丁给吓了一跳。拍了拍胸口,看着一脸凶煞样的家丁。稍作淡定,抱紧了手上裹好的梨花灯。声音颤抖的说:“麻烦两位大哥,我是来送灯的。这是三日前一位公子订下的。说是让我送到韩府。麻烦两位大哥通禀一声。”

守门的两个家丁对视一眼,欲继续赶人离开。这时,门被人打开,从门里面走出来一位老人,守门的家丁立马低头叫:“总管好。”

看上去十分慈祥的老人让杨节放松了一些。连忙上前说:“您是韩府的管家吗?我是来送灯的,三日前有位公子定下了一盏灯,让小的我今天送上府来。”李管家听了杨节的话,方才想起来前几日少主似乎有说过什么关于花灯的事,提了一句。这人老了就有些记不住事儿了。唉。

李管家呵斥了守门的家丁几句:“别动不动就大声在门口嚷嚷,成何体统。不成样子。”随后对杨节笑着说:“小伙子,你跟我来进来吧。”杨节听了满脸欣喜。之前还以为会被赶走呢。

杨节跟在李管家的后面,一路穿过荷花池,虽然已经枯了很多,不过还有一些嫩黄的莲花绽放着。池中的锦鲤,悠悠的游来游去,在荷叶下的水里穿梭,十分惬意。

一路上走过的走廊七拐八折,绕的杨节有些分不清方向。这府邸也太大了些。光这修建用的木材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货。还有这雕刻的花纹饰品,就知道出自名流一等一的木匠之手。约摸一盏茶的功夫,杨节被李管家带到了一处偏厅。然后对杨节说:“小哥在这儿稍作休息,待我去通禀一声。”便踏出了门。

李管家一走,杨节便观赏起了这偏厅的摆品。要么是精致细琢的,要么就是一些价值不菲的物件儿。杨节也不敢碰,生怕落地碎了,一不小心说不定小命儿就搭进去了。在这大户人家头,还是不要乱碰乱摸的好。就算再感兴趣,也不想因为送个花灯便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儿。

正研究这一个花瓶瓶身上的纹样。李管家便进来了。笑着对杨节说:”还请小哥随老夫来。”杨节一脸茫然的跟着李管家走着。走过一小段回廊,看见一大片的花园。里面花草众多,还有不少名贵的稀有花种。秋菊放的绚烂。花丛中还有两三名女子在细心地打理花草。

李管家把杨节带到一个回廊台阶口道:”少主就在前面,小哥就自己过去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杨节一头雾水的看了看石阶下的这条曲径石路。深吸了一口气,抱着梨花灯花间石路,向前走去。没几步便看见前面一个石亭坐落在花园正中心。周遭的花,或开,或过了季早早谢掉,却也完全不煞风景。石亭的四面都挂有淡色薄纱。杨节走近细细一看,亭里坐了一男子,静静地拿笔写着什么。好似那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霎时间,让人有些移不开目光。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好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