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幽默口才是怎样练成的
20472600000012

第12章 魅力人格的幽默口才(3)

客人解释道:“很简单,如果死后过得不好,死者自然都纷纷逃回阳间来了。现在看来,一个逃回来的都没有,可见那里不是很不错吗?”

面对死亡,一般人都怀有一种恐惧感。上面例子中客人对死亡的幽默解说虽然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歪理,可是能起到安慰病人的作用,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使病人在剩余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享受活着的幸福。

“歪解原意”的幽默技巧能给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新鲜的活力。

运用幽默表现一种自强自大

自强自大的幽默作为一种“厚脸皮”的幽默技巧,能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中。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势,都可以毫不脸红地把自己吹嘘一番,当然,你所“吹”所“擂”的东西应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异,并且表意明确,让对方很容易通过你的话语看出你的名不符实,这样,幽默才能顺利产生。

有一次,萨马林陪斯图帕托夫大公围猎,闲谈之中萨马林吹嘘自己说:“我小时候也练过骑射,即使说不上精通,也算得上箭不虚发。”

大公要他射几箭看看,萨马林再三推辞不肯射,可大公非要看看他“箭不虚发”的本事。实在没办法,萨马林只好拈弓搭箭。

他瞄准一只麋鹿,第一箭没有射中,便说:“罗曼诺夫亲王是这样射的。”

他再射第二箭,又没有射中,说:“骠骑兵将军是这样射的。”

第三箭,他射中了,他自豪地说:“瞧瞧,这才是我萨马林的箭术。”

自强自大往往与现实形成反差,幽默就从其间产生。自强自大的时候,可以毫不脸红,却免不了误打误撞,言过其实。不过,从制造幽默的角度来说,情况与事实有出入而自己却津津乐道,恰能透出浓浓的幽默情趣。请再看下面这则例子:

马辉自以为精通棋道,总是不服输,又很爱吹牛。有一次,他与人连下三盘.盘盘皆输。过了几天,有人问他“那天的棋下了几盘?”

他回答说:“三盘。”

人家又问:“谁胜谁负?"

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第一盘我没能赢他;第二盘他又输不了;第三盘我想和,他却不干!”

自强自大是夸大其词的一种,夸大其词就是用荒谬夸张的话来表达幽默,使人备觉趣味。夸张之所以能造成幽默效果,是因为这些话题与内容经过夸大之后,变得不合常理,大大出人意料,从而造成幽默效果。下面这个幽默故事就运用了夸张的幽默手法。

有一个美国人和英国人在一起互相吹牛。

美国人说:“我们美国人很聪明,发明了一种制造香肠的机器!这种机器真是神奇,只要把一头猪挂在机器的一边,然后转动机器的把手,那么。香肠就可以自动地从机器的另一边一条一条地转出来!"

英国人一听,不屑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这种做香肠的机器我们早就有了!你们美国人真是少见多怪!我们早就把这种机器改造得更加神奇了!”

“怎么神奇?”美国人问。

“我们新的制作香肠的机器,只要做出来的香肠不符合我们的口味,我们就可以把香肠放在机器的一边,然后‘倒转一下’机器的把手,那么,机器的另外一边,就会跑出原来的那一头猪。”

上面故事中,美国人的话虽然也十分夸张,但英国人的话比美国人的话更能产生幽默效果,这是因为英国人的话带有更加明显的荒谬性,从而使整段话起了质的变化,幽默也就展现出来了。很多幽默的成功,都在于对关键的地方,用语言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

运用幽默表现一种正话反说

说出来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完全相反,就叫正话反说。如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字面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这也是产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在不直接指明对方错误的基础上,使他们自我反省并认识自己的错误。

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的害处,相反的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节省布料。因为吸烟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以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人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虫。浓烈的烟雾熏得蚊虫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这里说的吸烟的四大好处,实际上是吸烟的害处,却正话反说,显得很幽默,让人们从笑声中悟出其真正要说明的道理,即吸烟危害健康。

正话反说的幽默技巧当然不只可以用到广告宣传中,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这种幽默技巧也有广泛的使用空间。

丘吉尔为了出席宫殿举行的演讲,超速开车,以致被一名年轻警员逮住了。“我是丘吉尔首相。”丘吉尔不慌不忙地说。“乱说,你一定是冒牌货!”警官这么一说之后,大英帝国的首相谢罪了。他说:“你猜对了!我就是冒牌货!”

这么一来,警官面露微笑,放过了这位世界上着名的伟人。

丘吉尔在一本正经表明身份的时候,被警官怀疑。然后,他就换了一种方式,正话反说,这样反而使警官摸不清虚实,使得警官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放过了他。

当我们需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也可以使用正话反说的幽默技巧,让别人听起来顺耳一些。

杰克(Jack)和他的情人想喝咖啡,但端上来的咖啡差不多只有半杯,这时杰克笑嘻嘻地对咖啡店主人说:“我有一个办法,保证叫你多卖出三杯咖啡,你只消把杯子倒满。”

杰克巧妙地运用正话反说的幽默来表达失望感,却不致给对方带来难堪。也许杰克并没有喝到满满一杯咖啡,但杰克一定会得到友善、愉快的服务,咖啡店主人或许还会请杰克下次再光临该店。

这种正话反说的幽默技巧不仅被人们广泛使用,其实古人中的智慧者很久以前就已经能够成熟运用这技巧了。

秦朝的优旃是一个有名的幽默人物。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这时能言善辩的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秦始皇听了不禁破颜而笑,并破例收回了成命。

优旃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秦始皇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秦始皇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麋鹿用角是不可能把他们顶回去的。这样的正话反说,因为字面上赞同了秦始皇,优旃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义,又促使秦始皇不得不在笑声中醒悟,从而达到了他的说服目的。

运用幽默表现互换角色

更换角色,就是故意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或者在明确理解对方所指对象之后,另外虚构一个不同于对方原本所指对象的新对象,不过这个虚构出来的新对象、,要求用对方的话也能解释得通。然后把这个虚构的对象假想为真实对象,对它说出你幽默的话语,这样就会具有很强的幽默效果。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人们都来为一位99岁高龄的老人庆祝生日,村长也来为这位老寿星捧场。他很自豪,因为在他的村里出了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寿星。他高兴地向老人道喜:“老伯,我给您拜寿了:希望明年还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

老人故作严肃地打量了村长一番,然后说:“为什么不能呢?你的身体好像还挺结实的嘛!”

这位老寿星就巧妙地运用了更换角色的幽默,本来村长赞美老寿星的身体好,老寿星却把所指对象由他自己换成村长,从而造成一种幽默效果,可见他虽已将近百岁,幽默之心未泯!

我们除了能将所指对象由自己换成他人,还可以通过联想或想象把角色偷换到第三者身上,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两位老人在一家位于海边的疗养院修养,他们的身体都很虚弱。

一天早晨,一位名叫王刚的服务员陪他们在海滩散步。这时,一只海鸥从高空飞过,拉出的一团鸟屎正好落在其中一位老人光秃秃的头顶上。

王刚见了,忙关切地对老人说:“请待在这儿别动,我回去取手纸。”

就在王刚匆匆奔向他们的住所时,这位老人指着他的背影,对另一位老人说:“这个笨蛋!等他取来手纸,那只海鸥至少已经飞出一公里了。”

这位老人也真够幽默的。明明服务员是拿手纸给他擦头上的鸟屎,他却说成给海鸥擦屁股,把角色从自己转换到“第三者”海鸥身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更换角色的幽默故事。更换角色,把自己表现得好像理解力很差,而实际上是大智若愚。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温和友善的话语来代替抱怨和指责,就可以使你得到比较周到的服务,包括餐馆做的菜不尽如人意,商店出售的商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不过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你去住旅馆,而旅馆又客满了,你怎么才能让自己得到满意的服务呢?相信下面一段对话会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安德鲁到一家旅馆去投宿,旅馆职员说:“对不起,我们的房间全部客满了。”安德鲁问:“假如总统来了,你们可有房间给他?”

“当然有!”职员说。

“好。现在总统没来,那么您是否可以把他的房间给我?”

结果是安德鲁得到了房间。

上面故事中,安德鲁虚构了总统这个角色,然后巧妙地把总统这个角色更换成自己,让旅馆职员完全没有理由拒绝他人住旅馆。可见,更换角色的幽默技巧不仅能起到营造幽默气氛的作用,它对我们为人处世还有着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利用这种技巧,我们可以对他人进行有力的说服,使别人的态度由否定变为肯定,可以说,它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处世良方。

运用幽默表现一语惊人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能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同一个意思,长短不同的句子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一般书面语中用长句子的时候较多,因为书面语讲求逻辑严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达和接收的方便,我们则较多使用短句表达我们的想法。

所以,一般的生活用语大都简短有力。比如在日常交流中,经过很长时间的沉默后,以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去作总结,就会产生令人难以抗拒的幽默效果。

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向一位女作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女人要婚姻持久,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一个耐久的丈夫。”女作家随口答道。

那位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女作家又不能不回答,为了避免过多的纠缠,女作家一句“一个耐久的丈夫”,既幽默、简洁又发人深省,可谓“一语惊人”。其实,生活是个很大的舞台,在这个大舞台的很多场景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演出一幕幕“一语惊人”的剧目,女作家可以成为主角,小女孩也可以。

在萧伯纳访问苏联期间。一天早晨,他照例外出散步,一位极可爱的小姑娘迎面而来。萧伯纳叟颜童心,竞同她玩了许久。临别时,他把头一扬,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可是世界上有名的萧伯纳!”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偶然间竞会遇到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您就是萧伯纳伯伯?”

“怎么,难道我不像吗?”

“可是,您怎么会自己说自己了不起呢?请您回去后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

上面故事中,苏联小姑娘不但“一语惊人”,“惊”的还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她聪明幽默地展示了人人平等、自信等值得赞扬的信念,从而一语惊醒了表现得有些骄傲的萧伯纳。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萧伯纳一样,一些做出了伟大成就的人往往有自大的毛病,他们说话、做事也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把自己看成别人的骄傲。作为他们身边的人,你有责任委婉地提醒他们不要过于狂妄自大,这不但能够保护自己免受他们的伤害,而且这对他们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布里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反问道:“那么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便高声喝彩:“问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