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幽默口才是怎样练成的
20472600000003

第3章 不难理解的幽默(3)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出生贫寒,9岁时母亲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24岁时他与人合伙做生意,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并因此负了15年的债;25岁时他的初恋安妮因病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此后经常出现情绪抑郁;32岁时他与玛丽托德小姐结婚,婚后时因妻子脾气暴躁而经常有家不归;35岁时他开始竞选公职,几乎输掉了每次的重大竞选;52岁时他当选美国总统,结果南北战争很快爆发,北军在人员、军备上都优于南军,却在战场中一再失手,本来计划打两年的内战整整打了四年,令林肯饱受煎熬,面对自己这样的一生,他却用笑来积极化解。但最终的不幸是在他56岁时南北战争终于结束后,在又一次当选总统时,在福特剧院看戏时被人刺杀……

其实林肯原本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生活的环境也极为沉闷。为了使生活充满一点阳光,也为了减少生活的烦恼,他努力学习幽默。为此,他坚持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看上一段笑话集,一直坚持到入主白宫。除此之外,林肯还非常愿意与别人分享他的笑话,他最爱讲他在农场长大时听来的笑话,动不动就会说:“你的话使我想起了一个小笑话。”每当林肯讲笑话时,他的脸会放光,他的眼睛会发亮,他的声调会提高,有时候他会控制不住自己先大笑起来,并笑得手舞足蹈的。久而久之,林肯不仅开发了自己的幽默感,也成为了一个讲笑话的高手。

而他能够在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后仍然保持着笑容,这也正是他积极心理的表现。幽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有幽默感的人,就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与乐观人格。也只有生活积极的人才会比较默,所以幽默与积极心态是分不开的。

幽默的人大多乐观积极,同时具有一种温和的品质,他们不厚古,不薄今,当然更不自薄,待人多以平视之目光,不轻易对人生绝望。一向给人以柔弱而文质彬彬印象的沈从文先生,在文革中被造反派罚扫女厕所。后来,沈从文对黄永玉先生说,这其实是造反派对他的信任,“他们知道我虽然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沈先生的文章作得好,但是他在磨难生活中的幽默所透露出来的乐观与从容,却让人更为钦佩。当然,他幽默与他的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是密切相连的。

二、平等待人的原则

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幽默感的,它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所谓的幽默,通俗说就是讲笑话,从这个角度看,要想学会幽默,就需要从平等待人的原则去考虑,才能创造出幽默。

在人的一生中,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有喜也会有悲。重要的是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看待、面对。找一湖碧水,钓几条闲鱼,回忆人生得失,心游凡尘事外,喝壶老酒,交些朋友;笑看人生得失,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那么就让我们开心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失意的时候给自己找些乐子,让平淡的生活充满趣味。做到平等待人就行了。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他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非常乐观。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因此,邻居们就齐来向塞翁贺喜,而且他的儿子对这匹胡人骑的骏马也情有独钟,因此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但这时塞翁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悲伤的情趣,他仍然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才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后来人们便渐渐地把这个故事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所以做人不应拿着常人的眼光看世界,应该有一颗心态:平等对待。

生活或者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幽默感,就可以多一分舒畅的心情,让我们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平等对待的原则去迎接每一天的世界。

三、以退为进的原则

在谈到成功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人生的策略。

同样在幽默的世界里,也往往需要这种以退为进,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肚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幽默也是非常常见的。譬如,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张三不小心踩了李四的脚,李四提醒说:伙计,把你的脚硌疼了吧?张三一句“对不起,我的脚没长眼,哈哈,要不,你也踩一下吧”,一对一答,避免了一场口舌官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幽默,少几分呆板,就会增添生活的愉快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的工作中多一些幽默,少几分冷峻,就会减轻工作的压力,增进工作的热情;如果我们的交往中多一些幽默,少几分刻薄,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谅解。

甲乙两人在工作中因故吵了起来,甲质问乙:“你为什么不讲理?”乙说:“我本来就没理,和你讲什么理?”甲一听捧腹大笑,怒气全无。

四、宽怀大度的原则

幽默需大度,大度则心宽,心宽则气顺,气顺则情绪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连锁反应。正如赵朴初老先生所言:“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那么,我们何不做一个心情舒坦的幽默者呢?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很多人总是在等待着别人的宽容,其实宽容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宽容者,宽容别人就等于解放自己。有了宽容的心,就能够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成为一个幽默人所必备的条件。

人们也正是有宽容的心了,才有了真正的幽默,而在一个人的幽默中,则透视着一个人坚强的意志。能够给人展示出乐观豁达的品格。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里,他正在睡觉,有一个小偷爬进了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翻。他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了。”

幽默是以愉悦的方式表达真诚、大方和心地的善良,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它是希望发展人际关系,走向事业辉煌的人人不可缺少的动力。幽默的社会文化气氛的形成,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必须有相当的自由。缺乏这一点作基础,那么幽默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幽默也要做足人情面子。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社会交际中,聪明人即使是在上风的时候,也会给对方留几分情面。情面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最佳手段和主要工具,但却不是可以随便就可以做出来的。

曾经有一次,许多客人接受邀请,到一位社交名人的家中去吃午饭,那位社交名人家里非常富裕,客厅里摆满了各种精致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有其不菲的身价。吃完午饭以后,几位客人一边聊天,一边向门口走去。这时候,那位主人突然走进一位正要离开的客人:“我很高兴你这么欣赏我的艺术品。”然后把手伸进那位客人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对那位客人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件艺术品,而且想把它拿到阳光下看一下。”那个衣冠楚楚的小偷吓了一跳,心虚地看了一下四周,看看有没有人发现他的行为。客厅里所有的人都目睹了这一切,但是大家都很配合主人,假装没有发现盗窃的行为为了把这出戏演得更加逼真,主人和那个被逮个正着的小偷真的来到太阳底下,欣赏了那件艺术品。然后主人把艺术品拿在手中,回到屋内,放回了原处。

这位主人手下留情的放走了小偷,并且保护了他的面子,在场的客人都由衷地佩服他的手腕。这就是一位交际的高手,让看者无不敬佩。

如果说大海因宽容而变得浩瀚,陆地因宽容而变得生机勃勃,天空因宽容而变得辽阔,那么人也因宽容而变得高尚。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退几步”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顺利。

五、与人为善的原则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百人百性,每个人都有独自的生活规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与幽默感,没有群体意识,不能融个性于共性之中,就很难顺利地度过一生。

与人为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一句古训,也是做人的准则之一;既是中华民族德之大成,亦是德在生活中的具体化。人人都明白与人为善所涵盖的人生哲理,但要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其实并不容易。

与人为善,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大度地理解别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个具体的人总是由优点和缺点两部分组成,与人共事或做朋友,必须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能接纳对方包括缺点在内的一切个人特性。否则,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谦让是人的美德,谦让也是与人为善。许多事情的得与失,就漫长的人生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乐于谦让的人,一定是个德行高尚、胸怀豁达、志存高远的人。一个计较小得小失的人,也一定是个自私自利、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许多人就是因为贪图小利而最终失去朋友和发展事业的基础,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身败名裂的结果。

忍让、幽默大度是比谦让更高的境界,忍让比谦让更需要勇气。特别是与那些有意制造矛盾、挑拨事端、恶意中伤者,如果与其争斗,不但与事无补,还会落得两败俱伤,这是个绝对赔本的买卖。遇到这样的人,最好躲着走,只要无碍大局,让他几分又何妨。当然,对于真正的恶人,一味的忍让往往会助长他的霸气,误以为你软弱可欺,适当的回击也未尝不可,这样既维护了你的尊严,也维护了你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向他暗示了你强硬的一面,他再行不义时便会有所顾忌。

与人路宽则与己路宽。伤害他人无异于自掘陷阱,伤害的人愈多,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就愈多,积土成山,最终将堵死自我发展的坦途。帮人就是帮自己,为人修路就是为己铺路。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多一分同情,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人生的天空就会变得灿烂明媚,人生的道路就会变得平坦笔直。如果大家都能与人为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说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位盲人,他每次走夜路的时候,总是右手拿着竹竿探路,左手还要拎着一盏灯笼。

你手中的灯笼岂不是白打了吗?有人问他。听了别人的质疑后,他乐呵呵地笑着说:“虽然我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手里的灯笼却为明眼的人照亮了路啊!这样大家的路就都好走了”。盲人这样一说,把别人的问题做妥当的解决,然而给问话人提醒:什么叫与人为善?

其实,“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本意为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要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与他人一道行善。

这句话后经引申和发展,多指要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和帮助别人。当然,“与人为善”的内涵也绝没有字面上听起来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种浅层面上的道德规范,更是一个人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的外现,是一个拥有健康情幽默感的人对世间万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宽容。它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在人与人之间,在纷扰世象中,这种行为显得高贵而真诚,平常却美丽。

那么,怎样才算是与人为善呢?其实与人为善并不难做到,善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愿意,拥有以下三种心态,每个人就都可以成为“施人玫瑰”的天使。

一要宽容大度。遇事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考虑别人行为言语的原由,不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不为一句冒犯的话语而心生怨气,亦不为暂时的误解影响自己的心态,坦荡无戚,光明磊落。

二要真诚旷达。见到别人的成绩和进步,不要心生妒意,挑剔诋毁,而要真诚地给予欣赏和赞美,并见贤思齐,虚心向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见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更不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添油加醋,恶意攻击,要以善意的态度,真心实意地给予帮助,使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与人共同进步。

三要乐善好施。当别人遇到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时,善意劝慰,释人之惑,哪怕仅是一句暖心的话语或一个鼓励的眼神;当别人身处险境时,挺身而出,仗义相救,哪怕只是一根救命的稻草,或是一只给人生之希望的手;当别人生活遭遇不幸时,雪中送炭,解囊相助,哪怕只是一点残羹半块馒头的乐善好施。如此,便是与人为善了。

其实,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幽默的。幽默感确实能促进更好的理解和沟通,所以常常能让一个人更容易被接受。幽默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一种开放的心胸。达到了以人与人为善的目的。

六、委婉含蓄的原则

说话含蓄,是一种艺术,也是幽默的一种技巧。含蓄地表达幽默,是把重要的、该说的故事隐藏起来,却又能让大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且把幽默寓于其中。林肯幽默的程度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说出的话不但不庸俗,更是一种机智的表现,同样也是同感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宣泄。例如,对于自己的丑陋相貌,林肯经常巧做文章。一次,林肯参加一个集会被邀发言,林肯不好明确拒绝,就讲了个小故事:一天他遇见一位妇人,她仔细端详了林肯后说:“先生,你是我见过的最丑的男人了。”林肯回答说:“夫人,我实在没办法,你有什么建议吗?”那位妇人想了想后说,“那你总可以呆在家里吧?”说完林肯就坐下了,大家先是怔了一下,然后就对林肯的机智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