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谋杀之谜
20474600000012

第12章 历史名人篇(4)

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成了全世界敬仰的航天英雄。人们不但隆重地欢迎他凯旋,而且还授予了他“苏联英雄”、“苏联宇航员”

的称号。首次太空飞行后,加加林并没有放弃学习,他梦想着第二次进入太空,然而这个愿望却没有再实现。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例行当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返回时,受到了人们隆重的欢迎的训练飞行中,不幸坠机身亡,年仅34岁。加加林坠机身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最后,加加林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墙下。

加加林死后,人们在悲痛之余,不禁迫切地想知道航天英雄是怎么死的。于是,在加加林死后的第二天,政府就成立了委员会对这一事故进行调查,大约有200多名专家参加了调查。调查发现,加加林当时驾驶的米格15歼击机是在离地面250米到300米的高度、倾斜角在70°到90°之间,几乎是垂直俯冲着坠毁的。

但奇怪的是,苏联政府禁止公布调查结果,并下令将长达30卷的调查报告密封起来。而且还规定,参与调查的有关人员不得擅自发表总结性的结论,因为那样会危及国家安全。所以迄今为止,就连加加林的直系亲属也不知道加加林的真实死因。加加林的母亲甚至怀疑,是政府谋杀了他的儿子。

由于当时飞机上并未装备“黑匣子”,人们无法真正了解飞机失事前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调查人员确认:飞机在与地面碰撞前,所有系统都工作正常。政府虽然禁止公布调查结果,但是人们却在私下纷纷讨论着加加林的死因,而且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加加林的飞机是与鸟相撞后坠毁的。因为在飞机坠落的地方发现了一只鸟的残骸,但是后来经过鸟类专家的证明,那只鸟是被猛禽所袭击而坠地的,而且在加加林的飞机坠落前就已经坠落了。

也有人认为加加林的死是由于醉酒造成的。加加林在一夜成名之后,很难适应这种生活,于是开始酗酒,并且成了不折不扣的酒鬼。当天飞行时,加加林和另一名飞行员都喝醉了,因此导致了飞机失控。但是在官方的报告中却表明两人的血液中都没有发现有酒精的痕迹。还有人则说加加林的死亡是因为当时飞机上另一名飞行员突发心脏病,加加林措手不及无法正常驾驶飞机,所以导致了飞机坠毁。

一些人认为当时加加林和另一名飞行员可能为了避免撞上气象气球,所以才被迫突然转向,而正是这个突然的空中操纵,导致飞机急剧俯冲而失去了控制。

在加加林死后17年,官方公布了当时的事故调查报告。报告中声称在加加林进行飞行训练的空域,同时还有5架新型飞机在高空进行试验飞行。那些飞机都比加加林驾驶的飞机体积大,速度快。当时其中一架飞机先进行俯冲,然后加速拉起,而它的机尾正对着加加林的飞机,空爆气流就像火炮一样近距离攻击加加林的飞机,加加林的飞机瞬间就失控坠向地面了。根据现场其他人报告,他们在相隔不到2秒的时间听到了两声爆炸声,说明当时两架飞机相距不到10米。事故原因之所以被严格保密,是因为事故责任在机场控制部门,如果公布,将会影响到苏联空军的声誉。

曾经参加过调查的一名专家利用最新的电脑程序确定了飞机失事时的飞行轨迹和飞行参数,并模拟出当时的飞行情形。最后他指出,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是飞机员座舱的通风阀门没有关好,使得座舱在飞行中漏气,导致机舱压力降低,最后致使飞行员失去知觉,他们所驾驶的飞机也因此而坠毁。

因为飞机在飞行前进行过检修,所以他认为是人为因素导致了事故,至于是检修人员无意的疏忽还是故意为之,还需要进行调查。

曾经有多名航空专家向政府请愿,希望能够重新调查加加林死因,但是政府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可以推翻最初结论的依据。不过为了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俄罗斯将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而且还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以此来纪念这位航天英雄。

加加林作为进入外太空的第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他的猝死也成为人们心中无法释怀的谜。虽然距离加加林的死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关于他的真正死因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宇航员之最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进入太空。

第一位女性宇航员—瓦伦蒂娜·特雷斯科娃,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进入太空。

美国首位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乘坐自由7号遨游太空。

中国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进入太空最年轻的宇航员—戈尔曼·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进入太空时26岁。

进入太空最老的宇航员—约翰·格伦,乘坐发现号进入太空时77岁。

个人上太空次数最多的宇航员—杰里·L·罗斯和富兰克林·张·迪亚斯(7次)首个自制太空船上太空的宇航员—迈克·梅尔维尔,乘坐太空船一号进入太空。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之谜

观点: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遇刺身亡,他为中东和平进程作出了贡献。虽然刺杀他的凶手被当场抓住,然而他的死却让人怀疑是被谋杀,真凶至今也没有缉拿归案。

拉宾全名为伊扎克·拉宾,生于耶路撒冷,在特拉维夫长大。1974年至1977年拉宾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因其夫人在美国存款一事被揭露,他辞去了总理一职。1992年,拉宾再度当选为工党主席,并且在7月的大选中获胜,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拉宾任总理之后,极大地促进了中东和平的进程,他与阿拉法特握手言和,接受了巴勒斯坦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主张,并且与阿拉法特签署了“塔巴沙”协议。协议中规定,以色列逐步从约旦河两岸撤军,把约旦河西岸归还给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的极端右翼分子却多次示威游行,他们骂拉宾是卖国贼,甚至将他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一些政府部门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还扬言要杀掉拉宾来阻止和平进程,但是拉宾对于这些传闻不以为然,并且表示要依然坚持中东和平进程。1994年,拉宾因极大地推动了以巴和平进程而荣获当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1月4日,是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夜幕降临后,约有10万市民涌向了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去参加主题为“要和平,不要暴力”的盛大集会。拉宾在外交部长佩雷斯和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埃及、约旦大使的陪同下来到了集会中心,并且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要继续坚持中东和平进程的演讲,在集会结束前,拉宾还和大家一起唱了象征以色列和平运动的《和平之歌》。集会结束后,拉宾在众人的簇拥下快速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然而当拉宾走到自己的车旁正准备上车时,从台阶阴影处冲出一名男子,他撞开了拥挤的人群扑向拉宾,并且在距离拉宾几米远的地方开枪,拉宾被击中。在一名卫士的帮助下,拉宾被抬上了车,并很快被送往医院。当晚11点06分,以色列电台向全国宣布,拉宾总理伤势非常严重。11点10分,医生宣布拉宾抢救无效身亡。拉宾总理对世界和平、特别是阿以和平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他遇刺身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全世界,人们悲痛万分,纷纷要求政府严惩凶手。

还是一名大学生。阿米尔是一名极端右翼分子,他认为拉宾以及拉宾政府想把他们的国家送给阿拉伯人,所以他要刺杀拉宾,阻止中东和平。而且他还说自己完全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干的,也是完全出自于自愿的个人行为,他并不感到后悔。而且他还交代,以前他曾经两次试图行刺拉宾,但都没能得逞。阿米尔最后被判终身监禁。

拉宾遇刺身亡后,虽然凶手阿米尔得到了惩罚,但是人们却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整个案件中有太多的疑点,让人不得不怀疑拉宾遇刺案另有隐情。据说在拉宾遇刺之前,就有人向政府举报过阿米尔有刺杀总理的企图。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也没有对阿米尔采取过任何措施。不知道这是有关部门的疏忽还是由于放纵,很难让人不怀疑。

拉宾遇刺后,有人向电台打电话说,拉宾的死和一个名叫“犹太复仇组织”的团体有关,并且还说拉宾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犹太圣经。也有人说阿米尔同一个称为EYAL的反阿拉伯的好斗组织有联系,而且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也承认了认识阿米尔,不过他否认这次暗杀是EYAL组织所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署名AIN的组织声称暗杀拉宾的行动是他们所为,但是这个组织以前根本不为人知。

拉宾遭暗杀身亡后两个月,以色列的一家电视台播出了震惊世界的“凯姆普勒录像带”。在录像带中,拉宾与凶手出现在同一画面,让人们开始怀疑真凶的身份。但是后来当人们开始关注拉宾之死时,这盘录像带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连拍摄录像带的摄影师也在电视台露过一次面后消失不见了。很明显,录像带和摄影师被有意藏了起来,这表示有人要故意隐瞒什么。有人猜测,当年阿米尔确实参与了暗杀拉宾,但是拉宾身上致命的伤却并不是阿米尔所致。当枪响后,保镖将拉宾抬进车里后,藏在车里的真正的凶手开枪打死了拉宾。

拉宾的女儿达利亚·拉宾在拉宾逝世四周年纪念仪式上表示,他父亲被刺事件仍是个未解之谜,许多疑问也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有人说拉宾遇刺是以色列安全总局辛贝特策划的一起假暗杀事件,想以此使支持右翼分子的反对党名誉扫地,而且拉宾本人对这一计划也知道。但是达利亚对这一说法却不以为然,她表示如果暗杀事件是假,他的父亲就不会中弹身亡。

如果真是右翼分子所为,那么安全总局在事件发生时的反应又十分无法理解。所以拉宾被刺背后一定还有什么没有暴露的阴谋。

拉宾总理去世后,他所倡导的和平进程也停滞不前了。如今,距离拉宾总理遇刺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是谋杀他的真凶也一直未能缉拿归案。这不得不让人遗憾之余有些悲痛。

中东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一般指包括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约为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亿。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