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让·柯克多的足球流浪日记
20528200000029

第29章 “足球文学知识学”前设(7)

兴许你还记得,改革开放以后钱钟书的那次出国?一出口便技惊四座,那是极为漂亮的牛津英文。一个闭关锁国20多年的国家,还有人能够用这么漂亮的英文直接与美国人对话。何况他用英文所讲还不是美国的事,还是随口引用中国古典文献。《围城》翻拍成电视剧并由陈道明出演以后的情况就无须我赘述了,大家更会对“难道吃过鸡蛋。你就一定要去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耳熟能详。

毛泽东与钱钟书的高与低已然明了,同样不用赘述。

重庆和北京。这组“高与低”关系的选择则是从我个人经历而选取。放在同一个面向,你根本无从比较它们的高与低。两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自己的地缘优势、人口结构、生活风格和历史传统;而放到当时当下的环境,你则可以看到一些差别。

生长于重庆的我自小很少离开山城脚下。少年时代除了少数几次跟随父母出门旅游,最异于家庭、学校生活的区别就是码头和船只、江水和珊瑚坝了。虽然年岁不长,已足够被这里的一切决定我身上的某些气质;而成年以后,在拥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处世方法和知识能力以后,北京的生活、风格、见闻和地域环境给我的是另一种空气。从初来而寻找生活感觉,到逐渐适应而多方涉猎,我想在这里感受到的高端知识传播与家乡已有天壤之别。那里曾让我佩服的人到了北京只能属三流或者更次。而由于城内强烈的经济竞争关系,满身压力的人让两地的性格、气质和对人的礼遇也不尽相同。在北京,沉闷与兴奋并重、排挤与优待并存、严谨与散漫并持,地道京话儿在普通话的背景下格外好玩又充满人情味儿,中国几所著名大学包围着的地方人文名胜让我好几次都怀着朝圣的心情前去。而在重庆,除了现代历史遗迹让人想念和还未进化的国际趋势,却在整体上一落千丈。作为重庆人我没资格说这里的坏话,豪爽、耿直的性格以外,我只能空有惆怅,自己作为。

相信在未来拥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我自然也能走上毛主席的革命流浪之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和交往背景下,去证实自己的开创,实现中国经济大背景下要去完成的业绩,我也将去到更多地方。现在想来,夹在重庆与北京的‘高与低’之间,还有另一个模糊地带。那是一个同‘高与低’这个命题毫无关系、一个完全没有建立起来的世界。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在已经集中了注意力之后,绝不能忽略那些容易被滤掉的因素:环首都贫困带。

职业与志业。在旧文《五大社会思想体系》与《我和俄》(两篇作品其实还都只处于起头阶段)中我都屡次提到过它了,我是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人有多少对它们详加思考过。我把它们放到“高与低”对比关系的最后,而也是我最看重的,最希望能够得到全民讨论和实践的一对哲学组合。

接受且只能接受中国教育成年的我,打从小学过来几乎都只听闻过职业一词。我真的从来没有从哪一位老师、同学的讨论那里听到过“志业”一词。但是我很疑惑,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是怎么过来的,现当代中国还有没有更高层次的作家能与巴金并列。上世纪前半叶那风云岁月里的传奇人物都是干了什么而为后人如此景仰的?我不否认职业的重要,而决不是否定工作性质的高低有影响到人地位的上下。而我所指,是在平凡岗位上度过一生到老来被人歌颂与一生寻求新知识的探索、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人的区别何在?

思考虽有,但我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相关的学说。这个疑问放在心里很长时间,也不过是在初中以后我从只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到懂得质问自己“李白都能写诗,我为什么不能?”才出现的。“志业”一词我最早读到则是在18岁,梁漱溟老来所著《忆往谈旧录》。在后来不断学习和阅读中,我在陈丹青老师《退步集》系列中又遇到了它。至此,我还会在将“足球文学”体系推向成熟以后专一到《五大社会思想体系》中著述。那时候即将对这一关于人成年后的发展问题继续做下去。

到这里,8对关系已经述完,最后一对则是最能明确回答“高与低”提问的了。

《足球,高与低》写完了。回过头来看这个寥寥8000字的小文,完全无法与作为大学课题项目、诺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相比。那是多少物力支持、多少知识精英参与才完成的重大项目。几十万字的一本书背后,是让中国青年一代望尘莫及的国际竞争压力。而我,在随口吃完了中午的一顿牛肉面后回到屋里,随手列出了8组“高与低”的对比关系后,洋洋洒洒便写出了它们。如果那些国际课题只是留给高层人物去争论,即使普及出来也不会有太多平民去关心的话,我则以自己的思维直接进入他们的言说空间,然后随意提取,‘发放’给底下如饥似渴的中国年轻一代。看你们把我怎样!哼?!

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

极为渴望将这个事情继续下去,而我也非常期待它能作为所构建‘足球文学’的尝试方法之一。去年春天所制《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2010经典解说小合集》为广大足球爱好者喜爱让我很受鼓舞,也看到了这一完全由自己摸索出的事业极大的希望。但现在因为经济困难(我还得为自己的生活问题犯愁),而对‘足球文学’的探索已经到了新的阶段,没有更多精力能够腾出手继续做评述的录制了,甚至可能没有时间看每场詹俊老师解说的比赛。这个录制工作本就停了一年,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得到詹俊老师本人的态度。但是我也同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这篇文章接下去的内容中,一方面我将详细说出坚持这一态度的原则,一方面则是为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来的球迷朋友,提出最初的在技术的上的要求。

詹俊老师所作英格兰足球的评述在足球传媒领域已是个中翘楚,得到广泛认可。一则赖于俊哥对足球运动的决绝热爱,才会狠下功夫去做这上面的积累,敬业精神本就值得所有人学习,是人人的楷模;一则赖于俊哥严于律己,对娱乐和严谨两种态度的拿捏恰如其分,在工作中彰显敬业,在生活中展现乐观、随性、自信、博闻强识并多方吸取养料的个人品质和魅力。同样作为詹俊老师的拥趸,我的评价不知道得到广大俊哥粉丝的赞同,广大中国英超球迷的认同?在【詹俊信箱】与众多詹俊支持者的交流和合作,让我看到对俊哥工作支持的一个绝佳方法,就是录制他的解说。而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优秀的足球评述员而偏偏倾向詹俊老师?不言自明——或许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够达到詹俊老师在足球知识上的积累,也没有多少人能在评述过程中展现如此惊人的语言天赋和语感的辨析能力了。在与一些球迷共同参与到这个事情不仅让我们结下了新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我,从中摸索出了有关‘足球文学’的新方法。由于还没有获得官方承认,这项事业现在处于球迷自己坚持的现状里。然我坚信这一事业的杰出价值和社会意义,一定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极大范围内的响应,而我也对‘足球文学’的将来愈发充满信心。

詹俊老师在不同的足球评述中采用不同的技巧,同时在知识性、娱乐性、普及性上达到了这一领域的顶尖程度。而我的理想中的‘足球文学’,与詹俊老师在志趣上取得了共识。‘足球文学’如若在未来能够达到文学的高标,社会思潮的引领,也一定是在上述优秀素质的前提下实现的。《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小合集》不过是典型个例的选取,一旦在未来它能通过‘足球文学’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与使用,这一思想的创造将能让更多人使用到自己身边人和事情上去。它的录制以俊哥比赛解说录制为主、《英超精华》为辅、其他足球节目为补充完成。2年前进入这一事情时就有很多朋友包括詹俊老师本人质疑它的意义,而当我坚持下来后,都一致给予了肯定。我想,这件事应该能在未来激发出球迷群体更大的热心参与。

那么究竟要怎样参与进来?实际情况是我自己根本不知道。因为我都是在极零散的情况下从事,我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足球文学’的阐发继续下去,相信才能达到拥有一个平台的机会。这个平台也就是这一事业建制的初步完成。等到了那一程度后,我想我才能来说这个话。而现在要说的,就是如何录制,也就是希望参与这一事情的球迷朋友应具备的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