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孩子注意力的开发
在幼儿期,幼儿注意力的训练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1)注重训练孩子的兴趣
幼儿的注意与兴趣有密切关系,直接兴趣是幼儿无意注意的源泉,幼儿的注意受兴趣所左右。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或游戏,注意力不但容易集中,而且维持时间也比较长。例如,幼儿对熊猫感兴趣,幼儿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熊猫的长相,走路和吃东西的样子。训练幼儿广泛的兴趣,逐步提高兴趣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幼儿注意的发展。
(2)训练良好心境,消除不良情绪
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有明显的动机和组织作用。幼儿的注意受情绪的制约,幼儿的兴趣也受情绪的影响。因此,训练良好心境,消除不良情绪,是训练幼儿良好注意品质的有效途径。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幼儿体力、智力和情绪的变化情况,安排幼儿的活动,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心境。幼儿与家长、教师情感沟通,情感融洽,父母及教师的良好的情绪示范,正确的教养态度,对训练幼儿的良好心境和消除不良情绪也有重要作用。
(3)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训练孩子掌握动作技能
幼儿的知识、经验不仅有助于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能促进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等良好注意品质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动作和技能,并熟练掌握 ,这对幼儿适应环境,训练注意力的分配能力十分有益。
(4)防止分心
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高,幼儿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困难,如教育失当,幼儿容易出现分心现象。分心的原因主要是有无关刺激干扰、身体疲劳、缺乏兴趣和情绪的支持等。防止分心的方法有:排除无关刺激干扰;灵活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防止幼儿疲劳产生;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应把幼儿出现的分心与注意力障碍区分开来,幼儿注意力障碍是孩子时期在一定条件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应明确产生原因,进行治疗。
(5)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孩子活动
幼儿注意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幼儿注意发展规律,合理组织活动,并配之以各种有效的措施,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根据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减少无关干扰。游戏为主,在游戏中,玩教具要形象、新颖多变,颜色鲜明等等,都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好办法。再如,根据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逐步分解,是训练幼儿有意注意的良好途径。
三、观察能力的训练
1.观察能力在孩子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观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活动。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全面、正确、深入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性质,本质的能力,称为观察能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要知识都来自观察,观察能力强的孩子智力水平明显高过观察能力低的孩子。例如,对于“己”和“已”两个字,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能轻松地区别出来,而观察能力弱的孩子就会把它们认错。苏联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根据他对学习落后的学生的长期研究,发现“后进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差,不会发现知识间的特殊点和联系。因此,他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低,求知欲下降,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是训练超常智力的重要内容。
观察能力不仅指对事物外表的感知,更主要是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是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的窗口,具有敏锐、深刻的观察能力的人,不仅能发现事物独特的外在特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不同外在特征,了解它们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观察能力发达的人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各方面,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的观察结果,为顺利解决问题提供了保证。例如,两年一度的华罗庚数学竞赛初赛,每道试题的呈现时间和解题时机都极短,只有几十秒钟,如果学生观察能力不强,不能及时把握题目特征,他们就根本没有时间来解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学生都有能力解每一道题,但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差,不具备在短时间里观察、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没有时间做出试题,而那些观察能力好的学生却能迅速把握试题的关键,认清试题的本质要素,因而有了充足的时间解题,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2.孩子超常观察能力的表现
(1)观察有很强的主动性
这类孩子观察主动、自觉,对于需要观察的内容,他们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完成观察任务,不需要家长或教师的指点和催促,而且在观察时不易受其他事情的干扰,专心致志。
(2)观察有明确的目的性
这类孩子一般观察前都经过一番思考,对观察的内容有一定的自我感觉,带着问题观察,不是盲目地凭兴趣观察,因而常会有超出常人的发现和顿悟。
(3)观察敏锐、分清观察的主次,看透事物的本质
这类孩子能在观察中分清问题的主次,有的放矢地对问题进行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很快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真正做到既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外 在特征又发现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3.训练观察能力的方法
(1)有目的地组织孩子观察
孩子在观察中往往目的不明确,喜欢凭自己的兴趣,观察那些使自己好奇的地方。因此,要训练孩子强的观察力,家长必须要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在观察之前,要告诉他们观察任务,尤其要让他们去注意观察不易引起他注意的地方。例如,带孩子到某地参观,要向他讲解需要他注意观察的地方,使他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再加上家长的指点,注意力就能集中指向有关的事物,观察效果才会好。
看图说话是训练孩子观察能力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孩子观察一下图,说出图中的意思,孩子一般是说不好的,而且这也不是训练孩子观察能力的好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家长要一边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一边指点讲解: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是什么时间。图中人物在做什么,怎样做的,人物的神态、表情怎样,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人与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幅图要说明什么意思,这个意思是通过什么说明的等等。在这样的指导下,孩子就能得到观察的训练,很快他们就学会了观察的要素。在以下的观察中,他们就会自己向自己提出以上的一系列观察要求,并以这些要求为观察目的,进行主动而有目的地观察。逐渐地孩子在观察中的所得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也得到发展。
(2)向孩子讲解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孩子的观察目的虽然明确了,但也会因观察的顺序不对或方法不好而影响观察的效果。例如,观察油画就应让孩子离得远些,而观察一幅工笔画就要靠得近些。要告诉孩子在观察时,首先要观察什么,然后再观察什么,这才可能对观察对象进行完全而正确的观察。同时教会孩子观察的方法,使他们提高观察的效果。例如,告诉他们某个观察对象需要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可能对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关的,而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例如,让几个孩子在不同的数中找出21、22、23三个连续的数。几个孩子注意力都相当集中,有一个孩子只用了25秒就找到了,其他的孩子却用了两分半钟以上。问那个孩子是怎样找的,他说:“我从上到下,一排排划过去,找一个记一个,直到都找到为止。”又问别的孩子,他们说:“我是这样找的呀,一会儿上边找,一会儿下边找,一会左,一会右,找一个算一个。”很明显,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3)通过观察后的启发提高,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训练孩子自己制定观察内容、计划、方法的能力在观察后对孩子进行提问,不但可以发现孩子观察力的强弱,而且可以训练孩子自己制定观察计划、内容、方法的能力。
例如,一个教师讲家鸽的生长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你的观察,鸽子多久产卵一次?”
学生:“约一个多月。”
教师:“每次产卵几个?”
学生:“两个。”
教师:“产卵后发现鸽子有什么不平常的行为?”
学生:“孵卵。”
教师:“孵卵工作谁来担任?”
学生:“雌鸽担任。”
“是雌鸽吗?”教师反问一句。
“不,我看到雄鸽也孵卵。”另一位学生补充说。
“是这样吗?”
“是这样,雌雄接替着孵。”
“鸽子孵卵对卵发生什么影响?”
“提高卵的温度。”
“那么卵会发生什么变化?”
“会孵出小鸽来。”
“需要多少时间呢?”
“大约三星期。”
这时有位学生补充说:“天冷会晚一两天。”
“孵出来的小鸽子与大鸽子完全一样吗?”
“不,身体小,眼睛闭着,羽毛没有长好,不会飞,走路很不稳定。”
“能不能自己寻食呢?”
“不能,是大鸽子喂它吃。”
“喂它些什么呢?”
“好像是小虫子或豆子。”
“看清了吗?”
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我看见雌鸽先吃一些东西,然后听到它的脖子发出一种怪声音,过一会儿它吐一些白色的像稀饭似的东西给小鸽子。”
对于整个智力活动来说,观察事物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人还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因此,人对事物的观察就必须要有速度性和深刻性,既要观察得快又要观察得全面而有深度,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静止地进行观察,观察活动必须尽快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将观察作为“自动化”的活动,观察活动中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被用于思考和创造。例如一些科研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观察训练,观察能力水平极低,结果一项实验常要反复进行几次,才能真正完成观察任务,这样就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4)训练孩子分清观察中的主次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些孩子,虽然明确了观察目的,但仍然不知道哪些是观察目的所要求的,哪些是不要求的。家长要通过讲解观察目的所涉及到的现象,告诉孩子应重点去看什么,哪些则不必看。例如,让孩子观察水稻各个生长期的图片,并且先告诉他们要他们找出每一期的特点,但有的孩子只是说:“前几期水稻长高了,抽穗后就不长了。”这显然没有满足观察目的的要求,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该去观察什么,去找每一个生长期的不同处。
不但要训练孩子在观察中分清主次的本领,还要训练孩子观察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去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的东西。如上例,要求孩子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是不同的,发展是按一定顺序的,变化以抽穗为主。最后得出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有规律的观察结果。
观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当然这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我们训练孩子超常的观察能力就是让他们尽量地掌握这种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牛顿看到苹果从 树上落下来的现象悟出了万有引力的规律,瓦特看到水蒸汽冲动壶盖,悟出了蒸汽机的原理。我们教孩子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不一定要求达到科学家的水平,但是训练他们悟出一些并不高深的规律是完全可以的。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也常有类似的观察结果,例如 一个4岁的孩子在大小便后告诉他的母亲:“我发现一个道理,我们吃的饭和菜都变成了大便,喝的水和饮料都变成了小便。”大小便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正常生理现象,但绝大多数孩子熟视无睹。即使问到他们上述现象,他们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又如一个6岁的孩子对他父亲说:“我发现山上雾遮住了山头,水管上冒出了水珠后,天就要下雨了。”
在孩子的作文中常能看到他们通过观察悟出事物真谛的真实,这时只要加上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孩子的智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可惜的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引起家长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多数这样的火花闪过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而很快熄灭了,这也就意味着许多个未来人才被埋没了。下面举几篇作文,读者可以看出孩子通过观察而得到的悟性。
砖头
一块砖头,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半尺,厚不过二寸,有棱有角。建筑工人用它盖豪华的酒家,它不会趾高气扬;用它修厕所浴室,它不嫌脏不嫌臭;把它铺在马路上,让汽车在上面行驶,人们在上面践踏,它从不喊苦叫累……。砖头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水仙花开了
春节前,爸爸买来了一棵水仙,放在盛满水的花盆里,水仙长得很快,刚种下时,叶芽很小,不久,它就窜得高高的了。
一天,水仙花抽出了一根茎,茎上生出三个形状像扁豆角一样的花骨朵,花骨朵外面包着一层透明的皮儿。又过了几天,花儿顶破了外面的皮,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面的几层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慢慢地,整朵花全开了。你看,白白的花瓣儿,一层一层,中间是黄色的花蕊儿,我闻了一下,清香清香的,花香里还带着那么一点甜味。它的叶子修长,碧绿碧绿的,细看看外面还有一层“白霜”。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色花朵,多么秀丽淡雅的水仙呀!
听别人说,水仙三年才能开花。在这三年里,它把在水里吸收了的养分,积蓄起来,度过了一千多个昼夜,在严寒的冬天,带给人们阵阵清香。
啊,每当人们夸赞着水仙花的芬芳和那美丽的花朵时,怎么会想到它是积蓄了三年的养分才开出来的呀!同样,当人们夸奖一个人取得好成绩时,他们是不是会想到取得成就过程中的困苦和艰辛呢!
我望着婷婷玉立的水仙花,想得很多很多。
上面两篇作文虽然是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写的,但是7~8岁的超常智力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写得出来的。在第一篇作文中,小作者通过观察砖头在不同场合的用处,悟出了“砖头是平凡 的,也是伟大的”这样的道理。也正是人们常说的:“平凡之中见伟大。”
第二篇作文中,小作者观察水仙花开花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有如此美丽的花朵。作者悟到: “每当人们夸奖着水仙花的芳香和美丽的花朵时,怎么会想到它是积蓄了三年的养分才开出来的呀!同样,当人们夸奖一个人取得的成绩时,他们是不是会想到取得成绩过程中的困苦和艰辛呢?”小作者悟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生奋斗真谛,这正是她观察的最大的收获。
(5)形成良好的观察类型
人的观察类型有三种:
分析型:这种观察类型的人的特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能发现事物的特点,但不会把许多特点联系起来,在一个综合的整体上看问题。
综合型:这种观察类型的人,其特点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会把观察停止在事物的整体上,而不能对物体的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
混合型:这种观察类型的人,其特点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他们既能把握事物的整体,又能细致地看到事物的细节。
我们就是要训练具有混合型观察能力的超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