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智商老师
20572200000009

第9章 智商型孩子智力的早期启蒙(1)

一、做个出色的父母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想早早为孩子找老师,让孩子今天学音乐,明天学绘画、后天学芭蕾、大后天学写字,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孩子整天认为是为父母而学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从而剥夺了孩子们发展和培养自己兴趣的机会。有时孩子会倔强地拒绝学习冒犯得罪父母,有时孩子会今天头痛,明天肚子痛,换个式样来抗拒,使父母束手无策。

1.尊重孩子的兴趣

怎样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学习呢?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有兴趣时孩子会用心学习他所喜欢的人,模仿所喜欢的人一切动作举止,模仿心中偶像所感兴趣的一切。对他所不喜欢的人,就不会去模仿了。3~6岁的孩子之所以玩过家家,玩逛自由市场,玩医生看病,都是在模仿,主要是模仿自己的母亲(或父亲)。如果父亲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会学到父亲讲话的语气和幽默。如果得到所喜欢人的赞扬,兴趣就会巩固下来,自觉自愿地深入追求到了入迷的境地。具有非凡创造性的大科学家们在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某一种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修建青龙桥火车道的工程师詹天佑小时候就用泥土做机器,他特别研究齿轮如何带动别的 轮子转。又如爱迪生对小鸡如何孵化感兴趣,自己去孵蛋。虽然此事与他将来的成就无关,但探究原因的动力使他以后有了许多发明。所以应当留下一些时间和余地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在开始家教之前,父母必须在头脑中认清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正规”教育,其作用是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孩子的智力得以显现,身体、情感、智力、意志力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千万不要走入正规教育的套路里,切忌呆板、枯燥,而应从唤起孩子的兴趣着手,使他们在有着神秘色彩、乐趣无穷的世界中获得知识。

教育家卡尔?威特先生给小威特制定的学习方式就是,尽情地玩耍和运动。老威特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并随时准备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父子俩经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玩耍,而小威特在这样的玩耍中学会了外语,同时还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

小威特长到三四岁时,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在散步时老威特看到一只鸟会向儿子讲解它的生活习性;有时在花园里捉到小虫,会教儿子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老威特通过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老威特总是先唤起孩子的兴趣,然后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而且老威特绝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正正经经地告诉儿子哪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等。只要在散步时威特对某种事物引起注意,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因此,当威特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书籍时,他已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生疏,而且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有的孩子因摆弄泥团而忘了吃饭,有的孩子玩得忘记做功课,而大多数的孩子看动画片时都很入神,全然不知身边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内在潜力,能轻松而愉悦地完成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与创造。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应时时注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不要自己认为需要就要让孩子去学、去做,更不能为了面子的原因和自己的设想,而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他们的成败,对某些父母来说,关系到家庭的荣辱,因此很多父母在幼儿的教育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自己脸上有光。这种不尊重孩子兴趣的心态,往往会导致父母对孩子产生一些无理的要求,由此而产生孩子没有兴趣大人硬按着孩子的头强迫他们学习。这样的教育会生成什么样的“天才”呢?

家长在家教时要注意时刻为孩子展现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以供孩子们探索。应该让孩子感到你讲的话很有意思,他们能情不自禁地听你的话,这样你就吸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在懂得孩子的心理、体察孩子的注意力后,给予孩子相应的知识,孩子就会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天真的孩子们对世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激发出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家长在早期教育中最应该操心的事情。

另外,家长要主动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个个的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时刻准备着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向你求教时,你要积极地帮助他,给他们提供各种生动的答案,这样孩子在学习之中就会享受到乐趣,孩子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而不是对“学习”一词感兴趣。兴趣使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他的学习就会更主动。有了兴趣,孩子对一般能接受的学习容量和难度就不会厌倦,学习的知识越多兴趣越广泛,广泛的兴趣将带来更广泛的求知欲。

2.尊重孩子的天性

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位家庭条件十分艰苦的母亲生下了一个儿子。虽然家境贫穷,但这位母亲只有一个想法:我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要对他负责。我不要做母鸡式的妈妈,要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妈妈!从此,母亲开始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她发现孩子很喜欢看书,就每次出门时都领他到书店去转一转。孩子1岁生日时,母亲送他的礼物是一本书。当时孩子还不会说话,母亲就念给他听,他居然能十分注意地听上两个小时。后来,母亲在给他读这本书时,他突然接着母亲念的上半句说出了下半句。就这样,在读书中孩子学会了说话。2岁的时候母亲送给孩子的书是《自己事,自己做》。没有多久孩子就能从头念到尾,并照着书上的意思去做了。母亲惊喜地发现,孩子在读书时有很强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求知欲, 随之更加注意爱护与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对知识有了渴望,对周围的事情发生了兴趣。

这个男孩在13岁时,考取了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的少年班,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21岁时又以出色的成绩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哈佛给他最高的 奖学金。

由此可见,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是很重要的,这会促进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而家长在尊重、认可孩子的同时,能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孩子的兴趣就是家长培育天才的钥匙。

孩子往往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孩子走在街上会突然驻足,盯着路面上的蚂蚁观看。这时家长不要生拉硬扯地要孩子离开,不要因为耽误了时间去批评孩子或耻笑孩子,要知道这正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了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认识,积累经验,产生智慧。这对孩子日后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家长常常会在孩子的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几张揉皱了的画片,甚至是一团泥巴。 此时作为家长,不应指责孩子,或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箱。聪明的家长会借机与孩子交流,问问他为什么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这其中有什么事故,这样可以和孩子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我们不妨也找些石子、图片、泥巴,将这些拼成一个小房子,或一个小花园,如果有目的地根据一个童话故事拼起一个图形,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与孩子平等交流,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留意和关心的事物,他们对什么比较敏感,对什么会发现兴趣,等等。聪明的家长只要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剩下的就是机智的指引,孩子甚至自己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乐此不疲。

家长要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更有心地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二、培养孩子的兴趣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的画家。他创作的《蒙娜莉莎》肖像画和《最后的晚餐》壁画是人们所熟知的名画。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画家,就在于他的父亲及时地发现了他的爱好,并为他发展绘画艺术创造了条件。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名叫比埃罗。小时候,他的家里还比较富裕。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孩子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对画画很有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 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他还喜欢钻山洞,进去探索里边的秘密,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身上总是弄得脏乎乎的。比埃罗并没有因此而指责他的儿子,他在默默地观察。有一天一位农民拿着一块木板来到镇上,交给了比埃罗,请达?芬奇在上面画些东西。比埃罗当即答应了。达?芬奇后来在上面画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成后,他拿去给父亲看。比埃罗惊喜地发现孩子真的具有画画的天赋,于是他决心支持孩子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为了让儿子得到名家的指点,比埃罗费尽了周折,终于使孩子拜在名师的门下,成就了达?芬奇成为画家的理想。

孩子的兴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它,任何形式的不尊重、限制或否定态度都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兴趣,同样,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任何形式的过度挖掘都是竭泽而渔,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试想,我们自己对某事感兴趣,但如果让我们长期沉浸其中,我们也会感到乏味的,更没有快乐可言。这如同爱吃的东西,天天吃,顿顿吃,最后也会败了胃口。将心比心,孩子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9岁的孩子在游泳比赛中已获得了不少奖牌。她的父母以此为 荣,并要求她每日做完功课后要练习游泳两小时。当其他孩子可以逍遥玩乐时,小女孩却不得不待在泳池里。后来孩子的游泳成绩没有提高反而退步了。苦恼的父母在她的一篇作文中找到了答案:“我本来热爱游泳,但是不停的练习让我渐渐感到这真是在受苦。”

兴趣是因人而异的,父亲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孩子的兴趣和我们的兴趣完全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完全是独立的。即使孩子的兴趣显得简单、幼稚,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无视它的存在。成人需要做的是,主动积极地接受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把我们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并积极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空间,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实际上,尊重孩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拥有快乐,就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发展孩子的兴趣就是给孩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兴趣是在较大的生活背景下对其中某些事物的偏好和主动关注。趣味是吸引孩子关注的最佳方式,而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掌握了培养孩子兴趣的金钥匙。不要让孩子在许多种兴趣之间穿梭,那样会使孩子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不要指望孩子的兴趣会在一夜之间就奇迹般地开花,也别认为“狂轰滥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相反,那将破坏孩子的兴趣。

三、鼓励孩子的兴趣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势必要从游戏、娱乐中开始。根据他们无意注意和无意识记的特点,要不断地变换教育手段方式,引导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早期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最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的所在,利用孩子的爱好和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提高孩子的 自信心。慢慢地使孩子从没有兴趣到产生兴趣,从有一点兴趣到兴趣浓厚,由只对个别问题有兴趣到兴趣广泛,并逐渐地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

老威特通过领孩子散步,认识自然界的生物,让孩子学习了动物和植物方面的知识。他对儿子讲解地理知识时,也是先引导孩子的兴趣,经常带小威特到周围村庄去散步。等到小威特对村庄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他就让儿子登上村里的一个高塔远眺。等小威特记住有关地名之后,他让小威特画出周围的地理简图。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简图上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就这样邻村的地图便画出来了。待这些工作做完以后,父子俩还要去书店买来这个地方的地图,把自己画的与书上的地图进行比较,并对有误之处作出修改。老威特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办法教给了孩子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在教会了小威特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后,老威特又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儿子的物理学、化学和数学。

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是大还是小,取决于家长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做的一切应该使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越来越广泛,孩子由此而产生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旺盛。早期 教育阶段,应防止使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越来越少,甚至只限于几种事物,这个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开阔孩子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