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饭店的火爆,还不仅是因为池虹的亲和力。池虹到饭店后,建议马东出高价请来了两位会做特色菜的厨师,推出自己一系列品牌菜。池虹还把老家父亲卖的那些乡下小咸菜,在饭店里腌制成功,作为配菜免费赠送给客户,让饭店逐步形成自己的饭菜风格。池虹对饭店的饮食卫生也作了严格的规范,给厨师配备了洁净的厨具和工作服,饭店配备了消毒碗柜,给客人端上桌的碗筷盘碟,都是刚刚经过高温消毒。
三个月后,小饭店的接待能力就出现了问题,门外经常有排队等候吃饭的客人。池虹很焦急,这么下去,许多客人知道来这里吃饭太麻烦,会转而去了别的地方,自家饭店的生意就要慢慢冷淡下来。
这天晚上,客人散去后,池虹就跟马东商量饭店扩建的事情。马东摇头说,饭店是租赁的房子,又是在居民区内,不可能让我们盖两层楼,只能出去再租赁门面。可饭店正是火红的时候,换了地方就等于换了风水。
池虹早就琢磨好了扩建饭店的办法,说:“谁让你盖两层楼了?后面的厨房前,还有一百多平米的空地儿,咱们盖上平房,再把前面的餐厅打通,一前一后两个餐厅,不行吗?”
马东眨巴着眼说:“行是行,可那地方是公家的,居委会能让你盖平房?”
池虹说:“咱们去跑跑,那地方闲着也是闲着,都成垃圾场了,咱们利用起来,每年给居委会交点钱。”
马东说:“我可没那本事,要跑你去跑。”
这事说过之后,马东没往心里记,他觉得池虹的想法有些离谱儿。可没想到一周后,池虹跟他要三万块钱,说居委会已经同意了,而且由居委会出面,跟有关方面都打了招呼。饭店每年给居委会交六万块钱,签订协议的时候先交三万。马东眼睛瞪得滚圆,觉得池虹太神奇了。其实池虹也没费什么周折,她就是找了办事处的主任,把饭店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说了说,希望主任给个方便。赶巧,主任的女儿喜欢表演,明年要报考艺术院校,想找人辅导专业课,问池虹能不能给介绍一位辅导老师。
池虹说:“主任要是相信我,我来给你家公主当辅导老师,一分钱都不收。”
主任喜出望外,这桩生意就谈成了。
马东跟居委会签订协议后,找人盖起了平房,饭店就又增加了五张圆桌,六张长条餐桌,形成了一前一后两个餐厅,人气也就更旺了。
这些日子,因为饭店里忙,池虹晚上经常在饭店留宿,马东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把几个夜晚折腾得很短暂。有一天晚上,马东得意地告诉池虹,五六年前就有人给他算命,说他将来能找一个旺夫的妻子,真让那人算准了。池虹说:“什么旺夫不旺夫的,我这人就是活得现实,没什么追求。”
说到这里,她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其实她心里始终没放下演戏的事,这是她从小的梦想。她努力拼搏了好多年,就在自己以为快要接近梦想的时候,才发现梦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如今,这梦想似乎离她原来越远了。
好在留给池虹伤感的空闲并不多。饭店每天的生活满满当当的,早晨她从租赁的房子赶过来后就忙碌起来,一直要到晚上10点多钟才可以喘口气。马东把饭店的财权都交给了池虹,她也就成了饭店的当家人,支出和收入的钱都从她手上过,每天都有一两千块钱进帐,隔三差五她就去银行存下一个数目。她感觉自己的两只脚,实实在在地踩在地上。
饭店是一个信息流通的场所,不同身份的客人聚集在这里,把外面各个角落的新闻都带来了。池虹喜欢听客人们说笑,听他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哪怕是一些很粗糙的语言。这些粗糙的语言充满了生命力,鲜活而生动,是她在校园里听不到的。有时候听得入神,就情不自禁地笑了。客人看到老板娘被荤段子或是黄色新闻逗笑了,心里很得意,嘴上却故意问:“老板娘,笑什么?”
池虹就说:“笑什么?笑外面的天,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落雨点了。”
客人也就笑了,心想这老板娘真是可爱。
当然,有些客人会在池虹身上想一些很浪漫的事,跟她开一些玩笑,或是伸手拍一下她的肩膀。池虹也不恼,反手给对方一巴掌,用力并不重。算是一种警告,也算是一种温暖,让对不再有非非之想,同时也感受到了平庸生活中的快乐。分寸正好。
她越来越像一个老板娘了。
池虹接触的客人多了,就喜欢琢磨客人的身份,没事的时候站在收银台前,瞅着一个个新来的客人,琢磨他们从事什么工作,琢磨那些一男一女的客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了客人的身份,给客人推荐菜单的时候,心里就有底数了。如果客人是外来打工的,你却一个劲儿给他推荐价位较高的特色菜,就会把客人弄得很不自在。
小霞在这方面就有欠缺,不管什么人进了饭店,她总是给人家推荐最贵的菜。池虹说了她几次,她还是改不掉。她说,我怎么知道客人是干什么的?又没写在脸上。池虹无奈,只好平时多指点小霞,把自己观察客人的经验传授给她。
这天中午,饭店走进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瘦瘦的。小霞问池虹这人干什么的,池虹说他应当是公司职员或是机关公务员。小霞就走过去,给他热情地推荐了几道饭店的特色菜。
小伙子翻了半天菜谱,说:“来一碗粥。”
小霞见他不说话了,就问“还有呢先生?”
小伙子说:“没有了。”
小霞愣了愣,看了一眼小伙子,将只有一碗粥的菜单,送到了服务台上。小霞拍了拍菜单说:“你看,就点了一碗稀粥,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人。”
池虹抬头瞅了一眼小伙子,说:“人家点一碗粥,你就上一碗粥,发什么脾气?”
小霞说:“一碗粥3块钱,不够刷碗消毒的,你不是会相面吗?他要是公务员,怎么就要一碗粥呢?”
池虹说:“人家不想吃饭了,就想喝一碗粥,又不犯法。赶快端粥去。”
小霞把一碗粥送到小伙子面前。按规矩,饭店要免费给客人送两小碟自己腌制的小咸菜。小霞因为小伙子只要了一碗稀粥,就把两小碟咸菜省略了。池虹看到后,亲自去后厨端来两小碟咸菜,说先生,这是我们饭店赠送的小菜,请品尝。小伙子抬起头看了池虹一眼,又忙低下头,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
后来几天,戴眼镜的小伙子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来饭店用餐,每次只要一碗稀粥。池虹饭店的这碗稀粥,是那种大瓷碗盛的,挺实惠。小霞也就越来越生气,说要是我们有早餐,他肯定早餐也来。池虹嘴上不说,心里也有了疑惑,这小伙子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每顿就喝一碗稀粥?他不会只为喝这碗稀粥才来饭店的吧?池虹有意接近小伙子跟他搭讪,想解开这些疑惑,但小伙子来去匆匆,极少言语,根本没有要跟别人搭话的意思。
然而机会还是来了。这天晚上,饭店客人已经散尽,池虹和小霞在收拾餐厅内的杂物,打扫地板,小伙子匆忙走进来了。他看了一眼餐厅的池虹和小霞,知道饭店要下班了,于是转身就走。
池虹叫住了他:“哎,先生,你吃饭吗?”
“哦,你们下班了吧?我不吃了。”
“没事,你坐吧。”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了。池虹忙拿起菜单,朝他走去。他摆摆手示意不看菜单,仍旧只点了一碗稀粥。
池虹去后厨端出一碗稀粥,还有两个大包子,两碟小咸菜。他看了一眼包子,说:“我没要这个。”
池虹说:“这是我们自己吃的山东大包子,不卖的,请先生品尝一下。”
他愣怔了一下,看到池虹已经转身走开了,就在嗓子眼里说了声谢谢。池虹故意不看他,去忙别的营生。小伙子吃完了饭,似乎觉得不应该马上走开,于是坐在那里瞅电视。池虹趁机坐到了他对面,问今晚怎么来得这么晚。最初两个人是问一句答一句,话语也比较含糊,后来当他知道池虹是今年名牌大学表演系毕业的学生,因为找不到单位就经营起了饭店,他的话就多起来,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小伙子叫王峰,也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工程建筑,老家是陕西的,因为在当地找不到工作,跑到北京碰运气。离开家的时候,他身上带了三千块钱,觉得足够他没找到工作前的消费了,可没想到在北京的几个人才市场跑了一圈,连月薪千元的单位都没找到。他住在距离饭店不远的一家地下旅馆,每天要支付50块钱的住宿费。前几天,他发现兜里的钱只够一周的住宿费了,只好减少用餐开支,每天喝两碗稀粥支撑着。
他说:“过几天再找不到工作,晚上我就要去火车站候车室免费住宿了。”
说着,故意对池虹笑了一下,可苦涩的笑容还没完全绽开,泪水已经盈满眼窝。池虹伸手抓了一张餐巾纸递给他,说你别焦急,慢慢找,以后吃饭就到我这儿吧。她怕自己的话伤了王峰自尊心,又补充说,你先在饭店记帐,等你以后挣了工资一起交,你要是挣了大钱,我可要收利息的。
王峰离去的时候,池虹想到他已经没有住宿费了,故意走出饭店送他,避开了小霞的目光,把500块钱塞到王峰手里,等到王峰反应过来,她已经进了饭店,返身关上了店门。
王峰手里捏着500块钱,在饭店门外站了很久。后来他感觉脸上湿乎乎的,用手一抹,是满把的泪水。
当晚送走王峰,池虹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跟马东唠叨了几句。马东理解池虹的心情,说你让他到饭店来打工吧,省了吃住的费用。
池虹就等着第二天见到王峰,跟他商量这事情。然而第二天王峰没有出现,一个女孩把一封信送到了饭店,还有一件用报纸包裹的物品,说是王峰留下来的,让亲手交给老板娘。池虹有些惊讶,以为王峰要感谢她,给她送来了什么礼物。她先打开了报纸,里面是一个相册,都是王峰在大学读书时候的照片。她被其中的几张照片逗笑了。照片上记录的这些生活场景,虽然池虹没有亲历,但并不陌生,她也有过这样的大学校园生活。
之后,她有些好奇地打开了信:
老板娘,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我不能在北京混了,用你的500块钱做路费去广州。如果有一天我混出个样子了,一定回来报答你。我把一本相册留在你这里,托你替我保管好,我很珍惜这本相册,它记录了我全部的大学生活。我请求上帝保佑你这种好人幸福,保佑你的饭店生意兴隆。
--王峰
池虹看完信就捂住脸哭了。女孩子大致知道信中的内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才小声说:“老板娘我走了。相册就交给你了。”
池虹突然意识到什么。“你等等,”她用纸巾擦拭了泪水,“你是王峰的什么人?他什么时候离开北京的?”
女孩说:“今天一大早就走了。我是他的邻居。”
“邻居?”
“是呀,我也住在地下旅馆。”
从女孩子嘴里,池虹知道前面不远的那个地下旅馆,住了十几个大学生,都是来北京寻找工作的。池虹问女孩现在做什么工作,女孩说还漂着,原来在一个公司打工,前些日子刚被辞退了。女孩说“漂着”的时候,池虹的心紧缩了一下。自从毕业留在北京后,她一直都有这种漂浮的感觉。
女孩子走后,池虹还在那里愣神。马东就走过来劝她,说王峰去了南方,说不定真能混出个样子来。
又过了几天,饭店客人议论报纸上的新闻,说广州有一个打工的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了,池虹的心一紧,忙找来了那张报纸阅读。虽然跳楼的大学生不叫王峰,但她心里却不踏实,想那个叫王峰的人,不知道在广州是否安顿下来了。她惦念王峰的时候,又想到了前面地下旅馆里的十几个大学生,就跟马东商量,要让那十几个大学生到饭店就餐。
马东因为娇宠池虹,好多事情都依着她,但这件事马东却没答应。
马东说:“这怎么行呢?我的小奶奶,咱们是开饭店做生意,照你这样下去,咱们就该关门了!”
池虹说:“你瞪什么眼睛?你凶巴巴的干什么?”
马东忙缓和了语气,委屈地说:“我没瞪眼睛,我没凶巴巴的……我是说,这么多人吃饭,咱们养不起。”
池虹说:“我又没说让他们白吃,少收一点钱行不行?”
马东说:“那咱们别开饭店了,干脆开学生食堂好了。”
马东说的是赌气话,没想到池虹听了却一个激灵。对呀,我们搞一个大学生食堂怎么样?马东苦笑了一下。你怎么这么傻?我跟你说着玩的,你还当真了。
马东转身要走开,池虹一把拽住了他。池虹因为兴奋,眼睛亮亮的地看着马东说:“我可不是开玩笑,我真要办一个大学生食堂。”
池虹讲了自己的想法,马东似乎没有反应过来,他被池虹大胆的想法惊呆了。好半天,他才突然跳了起来,兴奋地抱住了池虹,在她脸上亲吻了几下。
马东说:“我的天呀!我的财神奶奶呀!”
马东很快行动起来,按照池虹的设想,饭店的名字改成“大学生食堂”,把饭店的一个小餐厅,按照学生食堂的模式进行了改造,让餐厅充满了校园气息。同时,他们在餐厅设立了交流区,为求职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洽谈的平台。
“大学生食堂”开办后,最初只是那些求知的大学生来这里用餐,相互交流求职信息,后来很多已经建立功业的大学生,也到饭店排队打饭。他们敲打着碗筷,唱着大学时代的歌曲,跟师弟师妹们一起欢笑,重温昔日时光。这些人中有的成了总经理,有的是部门负责人,在跟师弟师妹交流中,给求职大学生带来了创业的经验,也带了来很多就业的机会。
餐厅专门设立一块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和联系电话,有求职的,也有求贤的,三五天就更新一次。有一个公司办公室,要招聘一位女职员,年龄30岁以下,身高一米七以上,要求长得漂亮,有气质。月薪三千,管吃管住,工作条件和待遇都不错,可好多天没有人应聘,原因是标准太高了。
池虹就想到了徐云茜。徐云茜跟影视公司签约的可能性不大了,整天这么漂着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先找个单位上班。徐云茜的父亲是当地县城质量监督局的局长,家庭条件虽然说得过去,可也经不住徐云茜这么折腾。上个月徐云茜交房租的时候,手里没钱了,又不好意思跟父母张嘴,就跟池虹借了两千块钱。
池虹回宿舍跟徐云茜商量,没想到徐云茜却不答应。徐云茜说:“一个月三千,一年才几个钱?还不如我上一个戏的。”
池虹就不好多说什么了。倒是方敏忍不住了,苦口婆心地劝说徐云茜,说:“这份工作挺轻松的,先去干着再说,错过了机会挺可惜的。”
徐云茜说:“工作好你去干吧,我不去。”
庄晓曼就生气了,说:“你这人不知好歹,演戏是挣钱,可你有戏演吗?”
徐云茜说:“我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庄晓曼说:“我看你一辈子都不能开张。”
徐云茜急了,说:“我就是一辈子不开张,也比被别人炒鱿鱼好!”
庄晓曼当时愣住了,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窝。庄晓曼前几天被律师事务所辞退了,心里挺不好受的。徐云茜捅了庄晓曼的痛处。
庄晓曼跑回房间锁上门,在里面放声哭了。
池虹每天早晨去饭店,晚上还要赶回租赁的屋子去住,挺辛苦的。马东住在紧挨厨房的一间小平房里,平房低矮潮湿,池虹住不习惯。马东想在饭店附近租赁一处房子,跟池虹早早结婚,池虹没答应。她说,我才21岁就结婚,也太早了一点儿。其实池虹不是太在乎结婚的年龄,她是嫌饭店附近的房子租金太贵了,两室一厅的楼房,都在三千多块钱以上。她对马东说:“咱们挣够了钱,自己买一套房子,在北京有了房子,就算有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