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2064300000016

第16章 强势之道:战胜比自己更厉害的对手(2)

《曾胡治兵语录》中有语:“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姜子牙和周武王在商讨如何治理军队时,也得出:将帅只有做到信赏必罚才可立威,才可明察,才可令行而禁止。《南齐书·崔祖思传》也说:“天下治者,赏罚而已。”既然赏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赏罚有度、公正不阿呢?

首先,必须“赏不遗贱,罚不阿贵”。

赏罚分明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赏不遗贱,罚不阿贵”。奖赏时,能够奖励有功的小人物;惩罚时,敢于处罚有罪的大人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法令、军令具有权威性,畅行无阻。历史上,就流传下来许多杀一人,而威震三军的范例。春秋末期,齐国大将军穰苜斩庄贾就是一例。

穰苜初任将军一职,为了便于指挥,便上言,要求齐景公指派一亲信作为监军随军训练,以肃军纪。于是齐景公派庄贾为监军。

穰苜走马上任后与庄贾相约:第二天中午,准时在军门相会。次日,穰苜早早到了军营,结果已过晌午仍未见庄贾的身影。原来,庄贾自恃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就没把穰苜的话当回事,在他眼里,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早去晚去都不要紧。因此,就和送行的朋友在家里饮酒作乐,直到中午还没起行。穰苜派人去催,他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还大言不惭地说,今日出征,朋友送行,多喝了几杯。穰苜却十分严肃地说:“作为将帅,受命之后,就应忘其家,治理军队就应忘其亲,临阵对敌就应忘其身。现在国难当头,将士在边境浴血奋战,国君日夜寝食不安,在这危急时刻,你却把军机大事当儿戏,竟在家饮酒作乐!”穰苜又问军法官:“军法规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的将士,该当何罪?”回答说:“当斩。”庄贾这时候才惊恐万状,立即遣人速报景公来救。使者还没回来,庄贾已被斩首。从此,齐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穰苜治军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美名流传后世。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太宗知道后,下诏将赵节处以死刑,并将曾为赵节开脱的宰相杨师道(唐太宗的姐夫)降为吏部尚书。唐太宗认为,只有“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避亲戚”,才能严肃法纪。

清朝雍正皇帝不仅注意“王公士民同罪”,而且还注意“王公士民同赏”,力求做到“赏罚同一”,他曾诏示:“农民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税、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厚淳朴之行,虽荣宠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当有加。其令州县有司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身无过举者,岁举一人,给予八品顶带荣身,以示鼓励。”

春秋时吕尚对此论述则更为精辟,“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人,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当然,“法不阿贵”也并非易事,其阻力之大,甚至常使刑律无法执行。阻力之一,是数千年来的“上尊下卑”的习惯势力;阻力之二,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友谊。人情莫过于亲情,亲情莫过于父(母)子(女)。赏罚分明的主观愿望常常败于亲情、友谊之下,即使是赏罚成事,也需克服重重人情阻力;阻力之三,是领导者的以言代法、感情代法的劣根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不阿贵”,领导者必须克服以上的这三点阻力。

其次,赏罚有据,要有准确性。

这个准确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赏罚的对象要准确。要做到赏其当赏,罚其当罚,明代兵书《阵纪》说:“如果奖励无功者,惩罚无罪者,部下必将背叛你。”所以历代许多将帅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二是赏罚的尺度要准确。要做到赏罚适度,宽严相济。“赏罚不可以疏,也不可以数”,赏罚既不能太少、太轻,也不能太多、太重。赏轻了,人心不动,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罚轻了,人心忘惧,起不到震动的作用。赏重了,人心存侥幸,仍不思努力;罚重了,人心存恐慌,个个均自危。

李世民登帝位后,便对各位功臣一一封赏,当内侍读完封赏的名单后,淮安王李神通自以为功劳最大,又是皇上堂叔,对其封赏,极为不满,于是大声禀告:“关西起兵,倾覆隋朝,臣首先举兵响应。多年来臣跟随陛下出生入死,戎马倥偬,荡平天下,功劳如何?可是定勋封爵,却把只会舞文弄墨的房玄龄、杜如晦置我之上,臣实不解其故。”唐太宗听完这番咄咄逼人之言,笑道:“反隋义旗初举,叔父首先起兵响应,但您并未亲自参战。崤山以东地区尚未平定时,您受命出征,窦建德率军南侵,你却望风而逃,连连败北,几乎全军覆没。现在按功行赏,房玄龄等人佐助朕运筹帷幄之中,提出平定天下之大计,就好比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战场上拼杀的功劳,但他们指明方向,确定路线,规划全局,非匹夫可比。今日社稷安定,论功行赏,他们当然要居叔父之先。叔父身为皇亲国戚,怎么能功微而取高位?朕怎敢以私情而滥赏?”百官听后,心悦诚服。

对功臣封赏之后,唐太宗回到后宫,有几个近卫侍臣,跪倒在地,泪水汪汪,凄楚地说:“当年陛下为秦王,我等忠心侍奉,今日天下已定,陛下却将我等忘在脑后,请陛下三思!”唐太宗仰天长叹说:“你等待我多年,几经生死,朕当不忘。但人君办事,应当公道。但朕封官爵,皆量官而授。如果你等凭秦府旧属,长期奉我而索取官爵,实不体面!朕也不敢以远近亲疏、个人恩怨,将官爵私自馈赠,请诸位体谅!”这几个人听罢,自惭形秽,索然而退。

太宗办事公正,论功行赏,不徇私情,使群臣心服口服,而这恰恰是为君之道的重要准则,惟有赏与其功相称,才能使人心服;惟有使人心服,才能团结人,使君臣同心。

另外,赏罚的尺度不仅要准确,还不能搞随意性,应该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军法律令来执行。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首先要依据被领导者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等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周密、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条例,并公之于众,让部属熟知、牢记。其次,要在实际行动中,认真落实好法规和条例,这一步是关键。如落实不好,法规条例则形同虚设,赏罚必然走样。

其三,教令为先,诛罚为后。

古人曰:“善罚不如善政,善赏不如善教”、“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意即赏罚分明,必以教戒为先。因为教戒可使法令深入人心,从而减少犯罪。三国时,诸葛亮曾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励臣子”。但他并不满足于既定“条章”,而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所以,后人对此评论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同时教戒可让其了解到犯罪的害处,从而减少重复犯罪。因为有些错误或罪过是由于认识欠缺而致,只要稍加教育,便可使其深悔不已。而且,即使是有意犯错,若能多加教诲,也能使其改过自新,不至于重犯错或重复犯罪。当然教戒还可起到通过一错(罪)而“育万民”的效果。一人犯错若就事论事,一罚了之,则众人不知,无以从中吸取教训。倘若将一人之错(罪)剖析于众,总结教训和危害,则必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其四,功过不抵,赏罚有界。

赏罚分明,不仅是指对不同对象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还要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事件上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决不可功过相抵。因为一般来说,任何人都有其功,也有其过,若功过相抵,则必然产生混乱的局面。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陷京师,徽、钦二帝蒙尘,北宋亡。在金人逼迫下,百官议立异姓张邦昌为帝,秦桧等人坚决反对。秦桧因立议状要存赵氏,被金兵押掳北去,当时,秦桧此举,可谓忠烈,颇受人们赞扬。但是,秦桧到金后,一改前态,为徽宗作乞和书,投靠金人,并且卖主求荣,投敌卖国,残害忠良岳飞,留下了万世臭名。历史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秦桧为世人所唾骂。同时功过相抵也极容易造成官僚特权,大凡有个一官半职者,大多因其做出成绩,或立有功勋而荣登“官”位,著功过可以“相抵”,那么各级官吏必享首惠。加之大权在握,“官官相护”,官僚特权必然更加肆无忌惮,国法政纪在他们面前也必然荡然无存。因此,要想赏罚分明,必须功过分明,各施赏罚。另外,功过相抵容易滋长居功自傲、目无法纪的倾向。立有大功在前,而能谦虚自制者本来就已很难,若再许以“前功可抵后过”,岂不更加目无“王法”?这样做,实质上也就是把前功变为犯罪的资本,违纪的条件。天下之大,立功者甚多,如立大功者可抵大过,立小功者可抵小过,势必天下大乱,“功臣”横行,势必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其五,赏罚作为领导策略这个大系统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即指挥领导部属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惟一手段。因而不排斥其他手段的作用,有时甚至还需要其他手段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奖惩的作用。比如领导者在赏罚严明的同时再作到身先士卒,泛爱容众,往往会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穰苜就成功地结合了二者。他一方面严整军纪,以法治人;另一方面爱兵如子,靠关心慈爱吸引人。他与将士同甘苦,共起居,有时甚至还把自己应得钱粮拿出来共用。他还常常探视士兵的宿舍、水井和厨房,慰问生病的士兵,并亲自延请医生诊治。训练数日后,部队正式检阅,连生病的人都自愿出来受检,士气极为高昂。敌军闻之丧胆,不战自退,穰苜乘胜追击,尽收失地。

总之,不管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上,任何时候,总会有一批人脱颖而出,功绩卓著。善于为政者总能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量才使用,论功行赏,在充分肯定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激发起下属更大的积极性。对此,韩非子曾论述说:“明主之为官禄也,所以进贤才劝有功也。故曰:‘贤才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尊爵,受重赏。’官大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能不诬其能以事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此话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设置官职和俸禄,是为了促进有才能的人和激励有功者,所以他们坚持“能力最强的,赐给高官厚禄;功劳大的人,赏给上等爵位和众多财物”。官大的人,尽力做好工作;拿俸禄的人,各自建树自己应建树的功劳。因此,贤能不遗余力地辅佐朝廷,有功的人更加全力以赴地建功立业,所以天下大治。

不造势,一定是弱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何为造势?

所谓造势(在此主要是以广义上的势即一切客观的存在和规律为阐述对象的),就是设计和制造一种有利于自身或不利于敌对势力的不同状态组合。造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聚能量的过程。造势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能量达到了某种饱和的状态,而这种能量释放出来的结果无疑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势如破竹、锐不可挡。

在领导场中,造势则表现为对领导资源内含的力与能量的合理调动,从而形成合乎领导目的和目标的力和能的传播,并将其有效地释放出来。当然,造势存在一个基本的运作程序:

首先是运筹谋势阶段。即全面、准确地把握时局变动的情况(历史的、现状的、未来的变化),合理地配置资源,创造资源能量储备与释放的“梯度”。

其次是聚能布势阶段。即积聚能量,使之形成“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之势,或者像宇宙“黑洞”那样产生使任何事物无法逃离的势头。

最后是任势造态阶段。即当形成一定的势头后,利用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完成一种或一系列期望的领导行为,以期达到预计的目的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造势基本上是在领导者自主运作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在实际的领导决断与领导行为中,还会涉及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外势”。这些“外势”有优有劣,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于己有利者,当好好利用;于己不利者,应尽力回避或转而用之。这就引出了下面两个问题:

1. 如何利用利我之“外势”?

首先,监察知势,即密切监视了解,从而明了是何外势,如何为我所用;其次,分析任势,对于外势,要认真加以分析,找出任势的“由头”、条件、理由、突破口等;其三,因势造态,即构建领导者所期望的状态;最后,储能蓄势,这是在外势利用完结之时,为推动领导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而主动开展的聚能造势的活动。

2. 如何应付坏我之“外势”?

同样首先也要监察知势;其次要分势破势。外势既然于我有害,领导者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分势”,即减弱外势坏我的势头(即外势表现出来的资源能量释放和传播的强度和速度);二是“破势”,即化解、抵消外势。因此,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出分势与破势的“由头”和契机,迅速突入,以免由于“外势”气势汹汹而对自身造成损失;其三要借势造势。即为了分势、破势,必须在已经找出的分势与破势的“由头”和契机上面,集中我方资源的巨大能量,谋势造势;最后要用势来造态。即利用我方已造之势,在分势与破势的过程中,不断营造领导者所期望的时间发展状态。充分利用造势、造态产生的资源能量传播余威。这样不仅彻底扫荡坏我之外势的残存基础,而且还可方便地为新的领导行为做准备。

清楚了造势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可以发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不是造势、用势的高手。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勇造舆论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基本观念——“正统观念”。正统观念在中国影响之久远,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且还会继续延伸下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借助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因为其在全民之中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势:你尊奉天子,你就得尊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古时许多成大事者都颇得“借一种旗号”号令天下的真传与实惠。众人皆知的春秋首霸齐桓公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的做法,而获得其在政治上与军事上的主动权的。战国时,周天子权力衰落,无力统治人民,但他仍是天下共主,谁也不能公开反对,而且一个新国君即位,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否则就无法取得统治一个侯国的合法权利。所以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便成为了诸侯争霸斗争的一面旗帜,只有盗用这面旗帜,才能有力地控制其他诸侯。齐桓公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才谋取了首霸的地位。齐桓公的霸业曾经煊赫一时,深得诸侯拥护。所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是描写齐桓公的功绩。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又是运用这一舆论威势的经典范例。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将献帝西迁长安,安置在未央宫中。自己则在城东修筑了一座高度与长安城墙相等的堡垒居住,史称“万岁坞”。并以吕尚自居,自为太师,号曰“尚父”。他擅自乘坐只有皇太子才能乘坐的青盖车,对亲戚则大加封赏。宗族内外,并列朝野,声势煊赫。

可惜他专横跋扈、滥施淫威,没有能很好地利用“汉献帝”这面旗帜,很快便落得个“暴尸于市”、“焚尸于路”的下场。

而此时的曹操也很想借“献帝”之名,达到威震四宇的目的,但董卓的前车之鉴无疑对他的能力和胆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决策,曹操与他的手下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贺年节的会议中向各幕僚和将领提出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