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牌决定成败
2078700000009

第9章 建立个人品牌——打响你的知名度(2)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出色。每份工作或每—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这些都是获得成功必须学习的硬道理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更多。面对批评或责难,不管自己有没有不当之处,都不要将不满写在脸上,而要让对方知道,你已接受到他的信息,不卑不亢让你看起来又自信又稳重,更值得敬重。

遇到一位好上司,要忠心地为他工作;假设有很好的薪水算你运气好,要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也要懂得跟在上司身边学功夫。在职场中,时时保持正直、善良和感恩之心,往往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最终达到“人人助我”的效应。

将品牌视为个人资产,如果已经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以确定的原则和价值观为目标,持续不断地身体力行,完全地忠于自己。

创建一个可以帮助你的团队

“独行侠”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个人能力已经愈来愈微不足道,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99%需要一支好的团队,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又一个的团体中。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团队作战永远需要。想要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就要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

有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到一家叫波尔电工的公司做小职员,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自己的公司也充满热爱。

每次出差住旅馆的时候,他总是在自己的姓名后面加一个括号,写上“波尔电工”4个字,在平时的书信和单据上也这样写,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波尔电工”的签名一直伴随着他,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于是就送了一个“波尔电工”的绰号,本来的姓名逐渐被别人淡忘了。

年轻人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行为被公司总经理知道了,他对年轻人的行为大为感动,于是决定邀请他共进晚餐。

餐桌上,总经理问他:“你为什么这样推崇自己的公司?”

年轻人说:“公司是我们集体的家园,只有这个家园强盛了,我们这些人才能够幸福。”

后来,这个年轻人逐步被提升为组长、部长、副总,直到后来成了波尔电工公司的总经理。

你能够像“波尔电工”那样热爱你自己的团队吗?

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职场新手们,往往太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与同事的配合,结果导致同事的冷眼旁观以及工作的挫败。

他们那种盛气凌人的表现,极容易挫伤同事的感情,导致别人对你“敬”而远之,不愿意甚至干脆不和你打交道,使你陷入孤立状态。这样的结果,势必对你的工作带来许多不利,甚至难以开展不去。即便你有很高的学历和技能,但是却因为不会沟通或者没有体会到沟通的“甜头”,反而使自己的价值大打折扣。最后很有可能造成虽然你是单位里能力最强的一位,却没有同事和上司喜欢和你一起合作的局面。

进入同一团队里面,你应当尽快熟悉企业文化,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融入团队,这样才能更多地得到团队的支持,把工作做好。

当电影《卧虎藏龙》取得成功时,这意味着所有工作人员的成功,每人都可以把这单成绩记在自己的履历表上,而其中的灵魂人物,如导演李安,演员周润发、杨紫琼,音乐人谭盾,摄影家鲍得熙等人则令自己的个人品牌更加彰显,依靠团队,你有更大的胜数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曾几何时那些孤胆英雄的理念对人们的影响颇深,认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打拼天下,他们往往会忽略应有的团队意识,而专心致力于开拓自己的成功之道。但是,现实却往往令他们非常失望,他们非但没有得到令人钦羡的成绩,相反却总是遭遇挫折。

现代企业招聘员工,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团队精神。就算这个人是天才,如果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种人也没有企业愿意要的。

有个软件开发公司的老总说:“中国IT界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美国微软开发Window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有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你把你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决定你成败的就是你的个人品牌,要选择一个好的适合你的团队,好的团队对你打造个人品牌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融入团队的能力无疑是职业人进入职场的核心要求,对于新进公司的管理人士,还应该记住,任何事情且慢下手。

有一个公司业务比较乱,经理请了一个新的主管上任,这人比较有能力,也比较严厉。但是,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新主管上任后,每天毫无作为,进了办公室后,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刚开始还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认为新来的主管不过是纸老虎一个。

3个月过去了,新主管发威了,坏分子一律开除,能者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3个月前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坏分子只好目瞪口呆地离开了公司。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后致辞:相信大家对我新上任后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吧。

于是,这位主管就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位朋友,买了栋别墅。一搬进去,就对别墅大宅进行整理,杂草杂树全被清除。某日,原来的房主回访,进门大惊:“那株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这位朋友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新进入的职业人,特别是管理者来说,任何事情都不能凭借自己一时的观察或是只看表面的现象就下结论,不然损失就惨重了。

对于一个刚刚结束了自由自在的校园生活,进入工作岗位,开始有了管辖自己的上司的新职业人,首先,必须迅速进行角色转换,诚心诚意地接受有上司这一非同寻常的事实。其次,肯于接受任何性格类型的上司。

任何一个上司,能坐到这个职位上,至少在某些方面有他的过人之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人处世方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精彩的过去。

在职场中,与同事相处得久了,对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生活状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把人家的隐私抖出来;任何背后议论和指桑骂槐,最终都会在贬低对方的过程中破坏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对工作要有诚挚的热情,对同事的观点选择慎重地支持,因为一味地支持只能导致盲从,也会滋生拉帮结派的嫌疑,影响公司决策层对你的信任。

人是群居的动物,自绝于群体等于自我毁灭,和一群狮子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变成狮子。一味地阻止狮群猎食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为它们的食物。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动集体的力量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不放过任何一个营销自己的机会

建立个人品牌,要善于创造机会,并且要学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营销自己。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就是流动在时间的空间里面的,我们应该去发现和利用机会。

1968年底,17岁的罗忠福被分配到贵州一个贫困的地区修路,偶尔一个月都吃不上一口粮食,只靠仅有的瓜菜充饥。罗忠祥不怕苦,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的意志,他不甘心命运从此被埋没在深山里。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省城记者来报道下乡知青的生活,罗忠福用聪明的智慧在悬崖边上表演了毛主席万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表现了他的过人之处,善于捕捉机遇,并利用机会来营销自己,使他终于脱颖而出。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了事业的成功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人,就像天空里的流星,不会在一个地方同时出现两次。大多数人对生活所要求的是拥有选择的机会,这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得多。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只是有的人不善于捕捉。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选演员时,开车来到一个偏远的小村镇,全村人见了汽车,都争先恐后地围观过来,张艺谋下车问道:“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的话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们都默不作声,有些人蠢蠢欲试,却没有站出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

张艺谋问道:“你会唱歌吗?”

“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

“那你现在就唱一个!”

“行!”女孩开口就唱。一边唱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她唱得有些跑调,也不是太好听,惹得村人笑个不停,没想到,张艺谋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

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出任女主角,魏敏芝这个名字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你可以说这是偶然,但你又怎能说这不是必然呢?

小小的一步,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个人要想树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就要时刻准备寻找展示自己的机会。

没有取得成功的人认为成功要看机会、要等机会。其实,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那些成功的人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罢了。

抓住机会并利用机会来营销自己,往往决定了你的成功。在现代社会,自己学会营销自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只有学会了营销自己,并且抓住每一个可能营销自己的机会,你才能快速地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如何营销自己,就不能为人所知,也就难以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

牛先生搞建材销售有八个年头了,虽然如老牛一样工作,却得不到上司的肯定,升职依然离他很远,“个人品牌”依然是八年前的形象——建材销售员。老牛缺乏的就是对“个人品牌”的塑造理念,不会把自己推销出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不利于建立“个人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勤“吆喝”。

俗语说“是金子就会发光”,如今是竞争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是人才你就应该让自己更好地表现。醒目地亮出自己,让更多的人知道你。

现实中,有很多优秀、出色、有才能的人才,但他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不善于亮出自己,不善于推销自己,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

林经理是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有一次他去听一个管理专家的讲演。在讲演过程中,专家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没有一个人响应。去听讲演的大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专家苦笑一下,说:“暂停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次开讲前,我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大大地用粗体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放在桌前。于是,讲演者需要听讲者回答问题时,他就可以直接看着名字叫人。我对此不解,便问旁边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和他们交流就意味着机会。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很有可能就暗示着他会给你提供比别人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事实也正如此,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

专家讲完故事之后,林经理和其他人一样都主动举手回答提问。

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机会一般来说不会自动找到你。只有你自己敢于表达自己,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对方的注意,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

在吉拉德的汽车经营销售生涯中,名片可以说已经成为他所向披靡的有力“武器”之一。没有哪一位销售商的名片像他那样用得多,用得活,用得好。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到了人,吉拉德的手就会立刻习惯性地伸进口袋里,然后掏出名片,送给对方,这样就把自己的身份、痕迹和味道统统留给了别人。

每次在餐馆吃饭后,吉拉德总是大方地多给一些小费,与此同时再放上两张名片。小费比别人多,自然就引人注意。看到名片,便知道“按图索骥”,好找他买车。

即使在体育比赛的现场,吉拉德也不会忘记推销自己。他随身带着1万张名片,坐在最好的座位上,等候良机。一旦观众在为比赛出现精彩的场面而欢呼雀跃时,吉拉德便大把大把地将名片向观众席上抛洒出去。这时候,人们把注意力从那个凌空一脚踢进球的球星那儿转到他的身上。顿时,吉拉德成了被观众喝彩的“主角”。

只要是外出演讲,吉拉德一定会向听众散发名片,让他们牢牢记住自己。

哪里有吉拉德,哪里就会有他的名片,它像影子一样紧紧地跟随着自己的主人。这位销售大师说得好:“生意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遍布于每一个细节之中。要使别人了解你,知道你所做的事,请用好你的名片。”

每一位推销员都会设法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销售的是什么商品。这样,当他们需要他的商品时,就会想到他。

乔·吉拉德抛散名片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人们不会忘记这种事。当人们买汽车时,自然会想起那个抛洒名片的推销员,想起名片上的名字:乔·吉拉德。要点还在于,有人就有顾客,如果你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你卖的是什么,你就有可能得到更多做成生意的机会。

让更多的人认识你、知道你,这不仅仅是推销员应该做的,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这是醒目地亮出自己、推销自己的一种策略。能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的人,才是真正会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要学会推销自己,把自己当做商品来主动宣传,把职业含金量表现出来。正确做好个人品牌价值的管理,关键在于如何定位个人的品牌价值以及选择恰当的途径传递个人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