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解人生
20861300000009

第9章 古宝遗华(3)

四、佛教之信仰乃无量而非有限

宗教之所以异于哲学者,以其言灵魂也。知灵魂,则其希望长,而无或易召失望以致堕落。虽然,他教之言灵魂,其义不如佛教之完。景教之所揭橥也,曰永生天国,曰末日审判。夫永生犹可言也,谓其所生者在魂不在形,于本义犹未悖也。至末日审判之义,则谓人之死者,至末日期至,皆从冢中起,而受全知能者之鞫讯。然则鞫讯者,仍形耳,而非魂也。借曰魂也,则此魂与形俱生,与形俱灭,而曾何足贵也?故孔教专衍形者也,则曰善不善报诸子孙。佛教专衍魂者也,则曰善不善报诸永劫。其义虽不同,而各圆满具足者也。惟景教乃介两者之间。故吾以为景教之言末日,犹未脱埃及时代野蛮宗教之迷见者也。(埃及人木乃伊术,保全尸壳,必有所为,殆令为将来再生永生地也。又按景教杂形以言魂者甚多,即如所言,亚当犯罪,其子孙堕落云云,亦其一端也。如耶氏之教,则吾辈之形虽受于亚当,然其魂则固受诸上帝也。亚当一人有罪,何至罚及其数百万年以后之裔孙?此殆犹是积善之家有余庆、不善之家有余殃之义而已,仍属衍形教,不可谓之衍魂教也。耶氏言末日审判之义,峭紧严悚,于度世法门,亦自有独胜之处,未可厚非;特其言魂学之圆满,固不如佛耳。)夫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故为信仰者,苟不扩其量于此数十寒暑以外,则其所信者终有所挠。浏阳《仁学》云:

好生而恶死,可谓大惑不解者矣。盖于不生不灭瞢焉,瞢而惑,故浏阳,即谭嗣同。——编者注明知是义,特不胜其死亡之惧,缩肭而不敢为,方更于人祸之所不及,益以纵肆于恶。而顾景汲汲,而四方蹙蹙,惟取自慰快已尔,天下岂复有可治也?……今使灵魂之说明,虽至暗者犹知死后有莫大之事及无穷之苦乐,必不于生前之暂苦暂乐而生贪着厌离之想;知天堂地狱森列于心目,必不敢欺饰放纵,将日迁善以自兢惕;知身为不死之物,虽杀之亦不死,则成仁取义,必无怛怖于其衷。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复何所惮而不亹亹?”

呜呼!此“应用佛学”之言也。(西人于学术每分纯理与应用两门,如纯理哲学、应用哲学、纯理经济学、应用生计学等是也。浏阳《仁学》,吾谓可名为应用佛学。)浏阳一生得力在此,吾辈所以崇拜浏阳步趋浏阳者,亦当在此。若此者,殆舍佛教末由。

五、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别

他教者,率众生以受治于一尊之下者也,惟佛不然。故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椠,皆如昨梦。”其立教之目的,则在使人人皆与佛平等而已。夫专制政体固使人服从也,立宪政体亦使人服从也。而其顺逆相反者,一则以我服从于他,使我由之而不使我知之也;一则以我服从于我,吉凶与我同患也。故他教虽善,终不免为据乱世小康世之教;若佛教,则兼三世而通之者也。故信仰他教或有流弊,而佛教决无流弊也。

六、佛教之信仰乃自力而非他力

凡宗教必言祸福,而祸福所自出,恒在他力。若祈祷焉,若礼拜焉,皆修福之最要法门也。佛教未尝无言他力者,然只以施诸小乘,不以施诸大乘。其通三乘摄三藏而一贯之者,惟因果之义。此义者,实佛教中小大精粗无往而不具者也。佛说现在之果,即过去之因;现在之因,即未来之果。既造恶因,而欲今后之无恶果焉,不可得避也;既造善因,而惧后此之无善果焉,亦不必忧也。因果之感召,如发电报者然,在海东者动其电机,长短多寡若干度,则虽隔数千里外,而海西电机之发露,其长短多寡若干度与之相应,丝毫不容假借。人之熏其业缘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者,八识中之第八识也。其义不可得译,故先辈唯译音焉。欲知之者宜读《楞伽经》及《成唯识论》。)也,亦复如是。故学道者必慎于造因。吾所已造者,非他人所能代消也;吾所未造者,非他人所能代劳也。又不徒吾之一身而已。佛说此五浊恶世者,亦由众生业识熏结而成。众生所造之恶业,有一部分属于普通者,有一部分属于特别者。其属于普通之部分,则递相熏积相结而为此器世间;(佛说有所谓器世间、有情世间者,一指宇宙,一指众生也。)其特别之部分,则各各之灵魂,(灵魂本一也,以妄生分别故,故为各各。)自作而自受之。而此两者自无始以来,又互相熏焉。以递引于无穷,故学道者,(一)当急造切实之善因,以救吾本身之堕落;(二)当急造宏大之善因,以救吾所居之器世间之堕落。何也?苟器世间犹在恶浊,则吾之一身未有能达净土者也。所谓有一众生不成佛则我不能成佛,是实事也,非虚言也。嘻!知此义者可以通于治国矣。一国之所以腐败衰弱,其由来也非一朝一夕,前此之人莳其恶因,而我辈今日刈其恶果。然我辈今日非可诿咎于前人而以自解免也。我辈今日而亟造善因焉,则其善果或一二年后而收之,或十余年后而收之,或数百年后而收之;造善因者递续不断,而吾国遂可以进化而无穷。造恶因者亦然,前此恶因既已蔓茁,而我复灌溉而播殖之,其贻祸将来者,更安有艾也?又不徒一群为然也,一身亦然。吾蒙此社会种种恶业之熏染,受而化之,旋复以熏染社会,我非自洗涤之而与之更始,于此而妄曰吾善吾群,吾度吾群,非大愚则自欺也。故佛之说因果,实天地间最高尚完满博深切明之学说也。近世达尔文、斯宾塞诸贤言进化学者,其公理大例莫能出此二字之范围。而彼则言其理,而此则并详其法,此佛学所以切于人事,征于实用也。夫寻常宗教家之所短者,在导人以倚赖根性而已,虽有“天助自助者”一语以为之弥缝,然常横“天助”二字于胸中,则其独立不羁之念所减杀已不少矣。若佛说者,则父母不能有所增益于其子,怨敌不能有所咒损于其仇,无歆羡,无畔援,无挂碍,无恐怖,独往独来,一听众生之自择。中国先哲之言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曰:“自求多福,在我而已。”此之谓也。特其所言因果相应之理,不如佛说之深切着明耳,佛教洵倜乎远哉!

以上六者,实鄙人信仰佛教之条件也。于戏!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岂区区末学所能窥其万一?以佛耳听之,不知以此为赞佛语耶,抑谤佛语耶?虽然,即曰谤佛,吾仍冀可以此为学佛之一法门。吾愿造是因,且为此南赡部洲有情众生造是因。佛力无尽,我愿亦无尽。

难者曰:子言佛教有益于群治,辩矣。印度者,佛教祖国也,今何南赡部洲,旧译南阎浮提,意译秽树,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传说此洲盛产赡部树,位于须弥山南咸海中,故名。——编者注为至此?应之曰:嘻!子何暗于历史!印度之亡,非亡于佛教,正亡于其不行佛教也。自佛灭度后十世纪,全印即已无一佛迹,而婆罗门之馀焰尽取而夺之;佛教之平等观念、乐世观念悉已摧亡,而旧习之喀私德及苦行生涯,遂与印相终始焉。后更乱以回教,末流遂极于今日,然则印之亡,佛果有罪乎哉?吾子为是言,则彼景教所自出之犹太,今又安在也?夫宁得亦以犹太之亡,为景教优劣之试验案也?虽然,世界两大教皆不行于其祖国,其祖国皆不存于今日,亦可称天地间一怪现象矣。

无我之境界

佛说法五十年,其法语以我国文字书写解释,今存《大藏》中者垂八千卷,一言以敝之,曰“无我”。

佛何故说无我耶?无我之义何以可尊耶?“我”之毒害,在“我爱”“我慢”,而其所由成立则在“我见”。

何谓我爱?《成唯识论》(卷四)云:

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

我爱与兼爱不相容,对于我而有所偏爱,则必对于非我“他”面有所不爱,如是则一切世界不成安立。我身、我妻子、我家族、我财产、我乡土、我团体、我阶级、我国家,如是种种认为是即我或我所有,从而私之;其他身、他家族乃至他阶级、他国家,以非我故,对之而生贪悭、嫉妒、怨毒、欺诈、贼害、斗争。以是之故,一切世界,不成安立。何谓我慢?《成唯识论》云:

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

万事以我为中心,以主我的精神行之,谓环乎我者皆宜受我支配,供我刍狗。其浅狭者,如个人的我慢,阶级的我慢,族姓的我慢,国家的我慢,且不必道;其尤普遍而深广者,则人类的我慢。谓我为天帝之胤,为万物之灵,天地为我而运行,日月为我而明照,含生万类为我而孳育。以五官所经验,谓足穷事物之情状;以意境所幻构,谓足明宇宙之体用;故见自封,习非成是,湮覆真理,增长迷情。我爱我慢,其毒天下如此,至其为个人苦恼之根源,更不必论矣。而其所由起,则徒以有我之见存,故谓之“我见”。不破此我见,则我爱与我慢决末由荡涤。此佛所以以无我为教义之中坚也。

所谓“无我”者,非本有我而强指为无也。若尔者,则是为戏论,为妄语,佛所断不肯出。《大智度论·三十六》云:

佛说,诸法性常自空,非以‘空三昧’令法空。

佛之无我说,其所自证境界何苦,非吾所敢妄谈。至其所施设以教吾人者,则实脱离纯主观的独断论,专用科学的分析法,说明“我”之决不存在。质言之,则谓吾人所认为我者,不过心理过程上一种幻影,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更质言之,则此“无我”之断案,实建设于极隐实极致密的认识论之上,其义云何?即有名之“五蕴皆空说”是已。今当先释五蕴之名,次乃述其与“我见”之关系。

蕴(Khandha),旧译阴,亦译聚,亦译众。《大乘广五蕴论》云:

问:蕴为何义?答:积聚是蕴义。谓世间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如世尊说,比丘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总摄为一“色蕴”。

(今译)问:什么叫做蕴?答:蕴是积聚的意思。将时间的相续不断之种种差别现象,分出类来,每类作为一聚,这便是蕴。例如世尊告某比丘说,所有一切物质(色),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内的、外的,粗的、细的、胜的、劣的、远的、近的总括起来,成为一个“色蕴”。

蕴训积聚,故凡有积聚义者皆得名蕴(例如篇名亦谓之蕴,《发智论》《大毗婆沙》皆分八蕴,即八篇也。旧译取梵音名八犍度)。此所谓蕴者,专就意识活动过程上之类聚而言。凡分为五:

(一)色蕴(Bupa)物质态=感觉之客观化

(二)受蕴(Vedana)感觉

(三)想蕴(Sanna)知觉、联想、印象 所认识之对象

(四)行蕴(Sankhara)执意、思维

(五)识蕴(Ninnana)了别,集起 能认识之主体

以上所译,尚有未明未惬之处,更分释如下:

(一)色蕴 《增一阿含经》(廿八)云:

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故名为色阴。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

原脱此“比丘”二字,今补。

《大乘广五蕴论》云: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无表色等。

说明:四大种指物质,四大所造色指物质之运动,此二者不容混为一谈。最近倡相对论之哀定登(A·S·Eddington)已极言其分别之必要。“所造色”分三类,第一类五根,即《杂阿含》所谓四大身;第二类五境,即五根所接之对境;第三类无表色,分为极略、极迥、定所生、遍计所起等。极略、极迥皆极微之意,“极略”谓将木石等有形之物质,分析至极微,“极迥”谓将声光等无形之物质,分析至极微,甚与现代物理学的分析相似矣。“定所生”谓用定力变成幻境,如诸大乘经所说“华严楼阁”等。“遍计所起”谓由幻觉变现,如空华第二月等。合以上诸种,总名色蕴。

以吾人常识所计,此所谓色者,全属物理的现象(除无表色中一小部分),何故以厕诸心理现象之五蕴耶?须知认识之成立,必由主客两观相对待,无主观客观不能独存,外而山河大地,内而五官百骸,苟非吾人认识之,曷由知其存在?既已人吾识域而知其存在,则知其决不能离吾识而独立,故佛家之谓此为识所变。论云:“云何色由识变?谓识生时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成唯识论》卷一)又如经所说寒热饥渴等,骤视似纯属生理的事实,其实对于此种外界之刺激,心理的对应先起,而生理的冲射乃随其后。特此种极微细的心之状态,素朴思想家未察及耳。故吾总括此诸种“色”,名之曰感觉的客观化。此义在《毗婆沙》《俱舍》《瑜伽》《唯识》诸书,剖之极详,得近世欧美心理学者一部分的证明,更易了解。

(二)受蕴 经云:(《增一阿含,廿八》,下同):“受者名觉。觉为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广五蕴论》云:“受,谓识之领纳。”

与色蕴相应之寒热饥渴等,不过受刺激之一刹那间,为纯任自然之对应,不含有差别去取作用。再进一步,则在并时所应之无数对境中,领受其某部分。例如冬令,围炉则觉受“热色”而起乐感,冒雪则觉受“寒色”而起苦感,是之谓受,当心理学书所谓感觉。

(三)想蕴 经云:

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知乐。

《阿毗昙杂心论》云:“想者,谓于境界能聚像貌。”

此所谓想者,不应解作广义的“思想”,盖仅能摄取事物之像貌,如照相机而已。然摄取一像貌,必须其像貌能示别于他像貌,则非有联想的作用不为功。经言三世共会者,三谓过去、现在、未来,共会者,即联想之义。何以能知青、黄、白、黑?前此本有如何是青的概念,现在受某种“表色”,则知其与旧所记忆之青的概念相应,而示区别于其他之黄、白、黑。此即所谓知觉,而其所得则印象也。

(四)行蕴 经云:“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或成恶行,或成善行。”

《广五蕴论》原文如下:“想得,于境界能取像貌。”

行蕴所含最广,心理现象之大部分皆属焉。今依《大乘五蕴论》及《百法明门》以百法中之九十四有为法,分配五蕴,读之可以知行蕴内容之复杂焉。

说明:法字按诸今语,可译为概念。百法之名,非佛时所有。佛常言一切法,而未举其数。小乘家如《俱舍论》等,举七十五法。大乘家如《瑜伽师地论》等,举六百六十法。此所依《百法明门》,乃天亲撮瑜伽为略数。此皆将心理现象绵密分析,近世欧美斯学专家,尚不逮精审。

百法中除六种无为法超绝五蕴外,余九十四种有为法,大分为四类:一心法,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相应法。此中复分为二系,心法自为一系,即能认识之主体;余三类合为一系,即所认识之对象。彼三类中,色法即物理的对象,心所法者,谓“心之所有”,即心理之对象也。不相应法者,谓与色与心俱不相应,如生命语言文字等皆属之。

此诸法中,心所法与不相应法最为复杂,共占七十五种。以配五蕴,则除此中两种分属受蕴想蕴外,余七十三种俱属于行蕴,此可见行蕴之内容矣。

欲概括说明,颇极不易,但其中最要者,为遍行法中之触、作意、思三种(遍行法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此据《百法明门》次第)。受、想各分属其本蕴,余三属行蕴。依《广五蕴论》所释:“触,谓眼、色、识等三和合分别。”谓眼根、色镜、眼识凑会在一处,乃成为“触”也(此色字非色蕴之色,此触字非色、声、香、味、触之触,勿混)。“作意……[2]谓令心、心所法现前警动。”即今语所谓特别注意。“思,谓令心造作意业,犹如磁石引铁令动。”是知“行蕴”者,对于想蕴所得之印象加重主观的分量,经选《广五蕴论》原文如下:“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

此处原略去“谓令心发悟为性”一句,今以省略号识之。择注意,而心境凝集一点,完为一个性的观念也。故曰“能有所成”。

(五)识蕴 识蕴,小乘谓有眼、耳、鼻、舌、身六识,大乘加以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是为八识。《广五蕴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