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称呼时,都不能写什么某某老爸收,某某儿子收,某某泰山大人收,此类写法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正确的封文格式是什么样子的呢?
正确的封文格式,中文和外文,汉语和少数民族文字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方法。我们首先谈一谈中文的封文书写格式。
中文封文的格式,与英文封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英文的封文内容是自小而大书写,恰与中文封文的习惯做法相反。我们中国人写信封时往往这么写:河北省保定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某某人收,我们的收信地址一般都是这样一种格式。英文的封文的书写习惯则相反:某某人、某某街道、某某区、某某市、某某省、某某国,它是个人在整体前,地方在国家前,像这样倒着来的。
下面,谈谈中文封文的标准写法。
根据标准的、中文的、横写的信封文格式,收信人的具体称谓一般要规范的写在信封正面的上方。它应大体包括以下这几项内容:
其一,邮政编码。在信封上写清楚收信人的邮政编码非常重要,这既是为了保证你的信件准确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也是对邮政人员的一种尊重。有人图省事儿不写邮政编码,还有人乱写,那样都会导致信件丢失,或者不能及时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地把邮政编码写出来,它有助于邮件的合理化、科学化分拣,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收信人的地址。在封文里,收信人的地址必须予以明确。通常先写省、市、县、区或者乡镇,然后是街道名、门牌号码,这些都要写。有些人写的不明确,就很唐突。比如,有人给我写信,信封上这么写:“北京市人民大学金正昆”。实际上应该写的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这样就会更快地到达我手里。特别是快递邮件、特快专递之类的,不写清楚的话,人家还得折腾半天。像人民大学这样的大单位还是比较容易找的,要是小地方就不好找了,因为有些街道名称往往是重复的。像北京的黄庄,有好几个,什么六郎庄,什么八王坟,都有不止一个,所以要写准确,要把街道、号码都写上,大概就不再会有重复的了。仿照惯例,上述两项内容应写在信封正面的左上角。
其三,收信人的称谓。收信人的称谓,即收信人的姓名,一般均应写在信封的正中央的位置。此部分内容具体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写在最中间的是收信人的姓名;其次是供邮政人员或者带信人所使用的、对收信人的称呼;最后,可以写个“收”字,当然,这个“收”字写不写都可以。还有人喜欢写得文绉绉一点,“启”或者“亲启”,后者的意思是不准别人拆看。
封文的另一项是寄信人的落款。其具体内容包括寄信人地址、寄信人姓名、寄信人所在地址的邮编等三项。它们均应写在封文的右下角。寄件人地址跟收信人地址差不多,首先要写:省、市、县,或者乡镇的、街道的号码,然后再写自己所在单位和部门。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寄信人的姓名要写全,你不要写什么金寄,或者刘寄,说实话,姓金的和姓刘的都不少。像我们单位,姓金的就有两三个吧,而你的单位可能会有几十个姓刘的,谁知道你是谁啊!万一信件被退回来,姓名不详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写全名,尤其是挂号信。挂号信不署全名的话,邮政人员就不会为你进行办理。
在封文里,通常还有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补述语。即在信封上所写的补充、提示之语。没有必要的话,补述语可以不写。尤须注意:在封文上面,补述语一定不要乱写。比如,有些人信文的附问语、补述语没写完,就把信封贴上了。之后猛然想起还有事儿没交待,随手就在信封背面写两句,这是不好的。还有人喜欢写点警示语,什么“内有照片,请勿折叠”,这个还可以接受,但也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现在的邮政从业人员,没有人会去折叠信件的。至于在信封背面再写上一首打油诗,或者写上一个段子,就大可不必了。
从总体上来说,有关书信格式方面的礼仪规范问题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下面,再讲一些通信技巧方面的操作性礼仪规范问题。分两个方面讲述:一是写信者的基本规则;二是收信者的重要须知。
首先,我们来谈谈写信者的基本规则。在国际社会,有一项非常基本的通信法则,即欧美人士概括出来的“五C法则”。“五C法则”实际上主要是提醒人们:书写信件时,有五个跟“C”有关的问题是需要你考虑的。
第一个“C”,注意礼貌。即始终要礼貌--“Courteous”。
第二个“C”,注意清晰。即叙述要清楚--“Clear”。
第三个“C”,注意简洁。即语言要简明--“Concise”。
第四个“C”,注意完整。即内容要完整--“Complete”。
尤须强调:一封书信一定要内容完整。该说的事儿没说,不必要说的事儿说了,这样就不大好了。举个例子:你兄弟姐妹四个,你在外地,老家还有其他三个兄弟姐妹。你写封信给大哥,让大哥问候二姐、三姐比较好。否则,你给大哥写信,只问候三姐,把二姐给落掉了就不妥当。再比如,你给我写信,你说:“金教授,你的来信我收到了。”你收到的是哪封信啊?你应该跟我说清楚:“金教授,今年5月2号的来信我收到了。”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第五个“C”,注意正确。即书写要正确--“Correct”。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别人看不懂的字。比如说,繁体字、自造字,或者自己随便写的字,都不该使用。有些同志写的信亦中亦洋,有的人不会写某个字,就胡乱找个字代替,还有的人用汉语拼音代替,诸如此类,都不大好。
以上这五个问题,应该是我们书写信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此同时,发信时要注意的问题亦不可忽略。
其一,要遵守基本的邮政规则。比如,超重之后需要增加邮资;不能夹带的东西不要装进去,例如,现金、贵重物品,等等。丢失的话,需要后果自负。
其二,信纸放在信封里一定要折叠整齐,不要乱塞。比如,你把信纸塞到信封里去,折成一叠也好,两叠也罢,离前后两端都要留一点距离,否则对方在拆开看时,就有可能把信撕坏。我们有时往往会收到这样的信,信纸与封口粘到一块儿去了,拆开后的书信就不完整了。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把信纸叠得太艺术性。有人折信的技巧太复杂了,拆启的时候比较麻烦。
其三,邮资一定要贴足。邮信前必须搞清楚:十克是多少钱,二十克是多少钱,五十克是多少钱,一百克以上又是多少钱。一定要注意,否则寄出去的信又会被退回来,会耽误事情的。还应注意:寄到本市的信件与寄到外地或海外的信件邮资有别,平信与挂号信、航空信、明信片的邮资通常也相差甚大。
其四,邮票要粘贴到位。一般来说,我国的标准信封,邮票邮资是要贴在信封的右上角的。一定要把它端端正正地贴好,表示你做事认真。有人歪着贴邮票、斜着贴邮票,还有的同志一大排的邮票都贴到信封后面去了,甚至有人倒着贴邮票,显然都不合适。邮票要贴在规定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为了方便邮政人员处理邮件。否则人家还得翻过来找,无形中会给对方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五,信封要封闭严紧。交付邮寄的信件,事先一定是要封好的。托人携带的信件可封可不封:我托你带信,是出于对你的信任,故此可以不封口。当然,要是情书之类,或者信里有不想让人家知道的事儿,最好还是不要让人家带。有一天,一位老兄让我帮他带信。信封两边都封着胶带纸,然后还画上那种防止拆启的勾儿。这种做法,会令人产生既被信任又不被信任的感觉。
接下来,谈谈收信者的重要须知。即收信时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要遵守法律。国家保护公民通信自由,是写进我国宪法里的,所以不能无故扣压别人的信件。过去一些人缺乏这样的常识和法制观念,经常有老师扣压或者私拆学生信件的事件发生。还有一些朋友只是为了开玩笑,就把人家的信件拿走了,想了解人家恋爱的内幕。玩笑没有这么开的,公民通信自由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我们都要具有这样的法律意识。
第二,要收到即复。有来有往,礼仪之道嘛。收到别人的信之后,要及时回别人的信。通信,也讲究来来往往,有来有往。一些人认为自己收到的信越多越好,自己要回的信则越少越好。有些人写信骗对方说:“收到你的信很久了,一直想回信给你,但是没时间啦,现在这封信是在开会时写的呀。不好,领导向我走过来了,就写到这吧。”其实你只要晚上少吹个牛,少看会儿电视,抽时间写一封回信好像并不难啊。所以,收别人的信一定要尽早回复。其内容可长可短,但一定要及时回复别人。实在来不及的话,先回上一个短信息,发个E-mail也可以呀。
第三,要认真阅读。收到别人来信后,务必认真地进行阅读。别人所托、所要求的事情,能办就办,不能办也要及时给对方一个回复。此外,别人的信件要认真妥善地收藏。需要保留的,就保留起来作为资料。不需要保留的,可以用碎纸机处理,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处理掉。不要乱扔别人来信,不要当成破烂卖掉。还要注意:出于对发信人的一种尊重,别人信中所言及的内容,不要进行公众传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小姑娘,人家小伙子追你,这实际上是对你的一种爱,一种友善,至少也是一种尊重吧。你可以接受他,也可以不接受他。不接受他的话,也没必要广而告之:谁谁追我了,谁谁说了什么啦。如果对方知道了,会觉得很受伤害。
第四,忌公布于众。人家给你写的私人信件,未经对方允许,不宜当众传阅,尤其不允许公开发表。别动不动就把人家给你写的一封私人信件写到自己回忆录里面去了,或者在小说里面引用了。那样做,必然是对发信人的一种不尊重。上述这几点,都是我们收信时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