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20915600000007

第7章 称呼他人(2)

在国外,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对家里那口子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孩子他妈,这个比较通俗;老婆,这个比较民间;夫人,这个比较正式;爱人,这个比较传统;还有更通俗的,叫什么家里的、屋里的、炕上的、娃他娘,还有直接称呼什么翠花、牡丹的。军队还有一个习惯,叫做家属,但一般老同志都保持着比较传统的习惯,喜欢称呼对方爱人。可能英语好的人知道,“爱人”这种称呼在欧美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在韩国、日本等地也不能用。为什么呢?因为“爱人”在那里的理解是第三者。你问一个外国人,你指着边上他的太太说:“这是你爱人吗?”这一句话,你就能够把他气个半死,你等于宣布他在搞非组织活动。称呼的入乡随俗的问题,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四,要尊重个人习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人们称呼上的习惯也不一样。譬如说,我从事外事工作,在国际交往中,官方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称呼官员的时候,往往称之为“阁下”,比如,“总理阁下”、“总统阁下”,但是有些国家的习惯则是不称“阁下”的。比如,美国、德国、墨西哥就没有“阁下”之称。懂得外交礼仪的人都知道,在那些地方,你要称呼当地官员的时候,以不使用“阁下”为妙。你有没有听说过“布什总统阁下”吧?没有。我们听到的都是些“布什总统”、“布什先生”,没有“布什总统阁下”这样的称呼。你有没有听说过“施罗德总理阁下”?恐怕也没有吧。

在称呼他人的时候,以上四条规则都很重要。第一,遵守常规。第二,区分场合。第三,入乡随俗。第四,尊重习惯。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于尊重被称呼者的基础上的。

平时,我们所常用的称呼方式都有哪些呢?我们在一般性的交际场合里所使用的通常都是常规性称呼。此类称呼,大体上共有以下五种。

第一,行政职务。它是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中,如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活动等正式的活动中所使用的。比如,“李校长”、“王局长”、“何总经理”、“刘董事长”,这些都是我们所称的行政职务,即官衔。

第二,技术职称。比如,“李总工程师”,“王会计师”,等等,就是技术职称。称技术职称,说明被称呼者是该领域内的权威人士,暗示他在这个方面是说得算数的人。

第三,学术头衔。这个跟技术职称还不太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头衔,比如,你叫我“金教授”。医生和医师就不一样,按学术头衔区分,医生分很多档次的,比如,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还有其他的。大学里的老师按学术头衔区分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也分了很多。这类称呼,实际上是表示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如何,是其学术水平和学术水准的问题。

第四,行业称呼。和外人打交道的时候,比如,对面过来一名警察,你要懂得警衔的还好,一看他的警衔,你就知道他是“警督”、“警司”、“警员”,还是“警监”。在我们家就不行了,我老妈说了:他们全是警察,都是自己人,但是他到底是什么级别的看不出来。其实,他是军人也好,警察也好,他都是有军衔、警衔的,海关也有关衔。但是有些人不穿制服、不戴胸卡,你看不出来。比如,医生。你到医院去,那么多的医生、护士,你能分出来彼此吗?都是穿的白大褂呀,可能你连医生和护士都分不清楚呢,但是我能分清楚。在医生里,那个教授级的是什么样,副教授级的什么样,讲师级的什么样,还是有所区别的。有时候,你知道他们是什么级别的话,你就可以此去称呼对方。不知道的话,那就得使用行业称呼了,比如,解放军同志,警察先生,医生,护士小姐,等等。这些都是行业称呼,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称呼。

第五,泛尊称。泛尊称,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为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例如,我现在认识一个人,叫刘婧。我可以叫她小刘,也可以叫她刘婧。这表明我们双方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换一个场合,我恐怕就要叫她刘小姐,或者叫对方小姐--这是不知道你的名字,不知道你姓什么的情况下。这就是一种泛尊称。称女孩子的话,就叫小姐。称已婚女人的话,就可以叫夫人,也可以叫太太。称呼男士的话,可以叫先生。不分男女的话,可以叫同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除了性别差异之外,它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称为泛尊称。

除了这五种最常规的称呼之外,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称呼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采用。比如,可以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爱称。你叫你老爸的时候,你就不能叫他刘某某同志。你老爸叫自己女儿的时候,也不可能叫你刘婧小姐。那样的叫法,就意味着公事公办了。实际上,我们亲属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爱称,或者是昵称。如果人们彼此关系亲切的话,还可以使用类似亲属关系的称呼,比如,你叫她阿姨,她未必是你亲姨。换一个场合,你可以叫我金叔叔或金伯伯。它实际上表示着我们双方之间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里,有一些称呼是不能够使用的。具体而言,它们主要涉及下述几种。

第一,无称呼。这个是最令人可恶的。有人往往会没头没脑地撞上来跟你说话:“哎,到哪儿去呀?”要么令人不满,要么就会引起误会。我在公共场合正跟别人说话呢,你愣头愣脑地撞上来了。本来你应该称我金老师,叫金教授也行,实在不行叫我老金也可以,但是你就这样愣头愣脑地撞上来,或者什么都不说抓着我就走,那就麻烦了。别人就会产生其他的想法,会影响我革命的形象。这就是无称呼,即根本不使用任何称呼。

第二,替代性称呼。替代性称呼,就是非常规的代替正规性称呼的称呼。我们国内某些服务行业有些不好的称呼,比如,叫人的时候无称呼,不称其尊称,而是叫号。什么六号、八号、十一号,还有的时候叫“下一个”。在一些医院里就是这样,护士爱喊床号。有一次我就被人家叫十一床,护士喊了半天我没有反应,她急了:“喊你呢,十一床。”我问:“谁啊?”弄了半天我才知道,我临时改名叫十一床了。其实这个是不合适的,我是个人呀。我们推崇尊重为本,以人为本,你至少要使用尊称啊。乱用替代性称呼,的的确确失敬于对方了。

第三,易于引起误会的称呼。因为习俗不同、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引起误会的称呼平时切勿使用。像我们大陆的人,很传统的一个称呼就是同志,自己人一听到被称为同志很亲切,而在海外的一些地方,甚至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它就不适于使用了。“同志”在那里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同性恋。你要不了解这个就麻烦了。你到香港去玩,你要是看到“同志电影院”、“同志酒吧”,你千万别进去,别觉得亲切就闯进去了,否则的话,当你出来的时候,你的身份就让其他人怀疑了。

第四,地方性称呼。地方性称呼,显然有其特定的使用区域。它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被使用,出了这个地方就不行了。比如,北京人喜欢叫别人师傅,可师傅的本意是出家的人啊。假如你到了佛寺,佛家寺庙林立的地方,你见到一位男士或者女士,你叫他师傅,那就等于叫人家大和尚、小尼姑。他一定会不高兴的。我再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像我们很多的同志到医院去跟护士小姐打招呼,他叫人家“小护士”。在他眼里,年轻、可爱的就是“小”,其实“小”是可爱的意思,在中文里面大男人、小女孩,一个是威猛,一个是可爱的。但是在护士小姐的耳里,你叫她“小护士”,她会感到不高兴,感觉你对她好像有着轻蔑、歧视的意思。总之,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性的、行业性的称呼,都不能用。

第五,不适当的简称。简称,即全称的简洁式。使用它,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但是你所采用的简称要是不适当的话,就麻烦了。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是全称,人大则是其简称。政府内部的人,也有称他人官衔时使用简称的习惯,比如,王局长人们喜欢叫王局,李处长则叫李处。那天,一个同志跟我介绍说:“这个人是马校”。当时我以为他名字叫马校呢,我叫了他马校半天。后来我还给他写了封信,但那封信被退回来了,最后才知道他是马校长。可见他那个简称不是约定俗成的,它只是被不恰当的省略了。一定要注意:你所采用的简称要是不适当的话,就会让人匪夷所思。

我有一个熟人姓王。那位小伙子人很好,对人很客气,是一名博士,也是一位教授,才刚刚三十岁出头。有时候人家叫他王教授、王博士,他往往说:“你们不用叫我王博士,也不用叫我王教授,就叫我小王吧。”可从来没有人那样叫他。有一天,我跟他开玩笑地说:那不是甲鱼吗?

假如使用不当,往往便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便是某些简称的尴尬之处。

现在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个社交场合里遇到一个以前从不相识的人。你想和他聊天,而又没有别人给你作介绍。这个时候,你应该如何来称呼对方呢?首先,我认为你要考虑男女有别。先生你好,小姐你好,夫人你好,或者女士你好,这样去称呼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你可以只说“您好”。这个“您”,本身也是个尊称,这样就可以避实就虚了,而且这样也是很有礼貌的。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忠告:请您一定要注意,称呼是交际之始,称呼是交际之先。慎用称呼,巧用称呼,善用称呼,将使你赢得别人的好感,将有助于你的人际沟通自此开始顺畅地进行,并将为你开辟一条光明的社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