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对时间做对事
20922900000027

第27章 高效做事,把西瓜与芝麻分开(1)

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你事业和生活的成败。如何根据你的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它使你能够控制生活,善用时间,朝自己的方向高效迅速地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

1.做事一定要讲效率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效率是老板创造卓越的关键因素。成功最大的因素在于工作的高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高质量的效益,而不在于工作的数量多少。

如今企业老板提倡最优化原理,就是以最少的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优秀的业绩,职业人士想尽办法为公司创造利润,这样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好处,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身的价值,现在许多老板都是以小时计算酬薪,以分钟计算价值,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以年、月和日来估计工作数量,而不提倡高效率。

年轻人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职场最迫切的需求。有一句名言:“成功不稀奇,关键在速度!”是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成功不再是以时间的长短和工作经验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你的工作效率来作为标准。工作效率体现了你的工作能力和创造的价值。

首先,“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们打错了一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没做到位,给公司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我们平时最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很忙。”是的,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广告经理忙了大半天才把错误的问题料理清楚,耽误的其他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弥补。与此同时,还让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和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纠正了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平时,在“忙”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假如在审核样稿的时候那位广告经理稍微认真一点,还会这么忙乱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在我参加工作之后不久,有一位领导就告诉过我这句话,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告诉我,要达到这句话的要求并非易事。

第一次没做好,同时也就浪费了没做好事情的时间,返工的浪费最冤枉。第二次把事情做对既不快、也不便宜。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着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也是做好中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有位记者曾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作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其次,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拟定一个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制定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说:“你应该在一天中最有效的时间之前订一个计划,仅仅20分钟就能节省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牢记一些必须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员工,当你能够高效率地利用时间的时候,你对时间就会获得全新的认识,算出一分钟时间究竟能做多少事,这时,你就不再担心被老板炒鱿鱼了。

再次,先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巴莱特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最后,善于利用闲暇时间,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只有你善于挤压时间,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

作为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就是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工作,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高效率。

记住,高效率是职业人士走向成功的又一捷径。

2.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年轻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没有高要求就没有高动力。有人曾经调查过很多优秀员工,为什么能够创造业绩奇迹,虽然答案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有一点非常的相似:他们对自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会自动自发地去把工作做到最好。

有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对待工作很随意。有一天,他的老板直接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企业做工个广告策划方案。

这个年轻人见是老板亲自交代的,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搞了半个月,半个月后,他拿着这个方案,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谁知,老板看都;没看,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年轻人。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年轻人苦思冥想了好几天,修改后交上,老板还是那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心中忐忑不安,还是不敢给予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又让他拿回去修改。

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最后一次的时候,年轻人信心百倍地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微笑着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有了这次经历,年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名出色的员工应当在工作中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把自己最满意的结果带给老板,而不将尚存在着问题的方案交给老板。在以后工作中他经常自问:“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然后再不断加以改进。不久他就成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员,老板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做完了,并不表示不可以改进了。在满意的成绩中,仍要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出毛病,发掘未发挥的潜力,创造出最佳业绩,这才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员工应有的表现。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饭店之最,几乎天天客满。如不提前一个月预订是很难有机会入住的,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东方饭店的经营如此成功,是他们有特别的优势吗?不是。是他们有新鲜独到的招术吗?也不是。那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获得骄人的业绩呢?要找到答案,不妨先来看看一位姓王的老板入住东方饭店的经历。

王老板因生意经常去泰国;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王老板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王老板大吃一惊,虽然他住过世界各地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王老板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王老板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他惊讶的样子,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王老板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王老板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上餐时餐厅赠送了王老板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他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某某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口水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品上。可以说这种高标准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饭店,就是在美国顶尖的饭店里王老板都没有见过。

后来,王老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到泰国去。但在他生日的时候却突然收到了一封东方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并附了一封信。信上说东方饭店的全体员工十分想念他,希望能再次见到他。王老板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再到泰国去,一定要住在“东方”,并且推荐自己的朋友像他一样选择“东方”。

其实,东方饭店在经营上并没什么新招、高招、怪招,他们采取的都是惯用的传统办法,向顾客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别人仅局限于达到规定的服务水准就停滞不前时,他们却进一步挖掘,按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抓住许多别人未在意的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不懈地把最优质的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落实到点点滴滴,不遗余力地推向极致。由此,便轻而易举地赢得了顾客的心,天天爆满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做到让客户百分百地满意,让客户感受到超值的服务,这也是优秀员工工作的唯一标准。

曾有一名伟大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成功的历程,他说:他开始做推销之前就读很多关于自我启发的书籍,这方面的书籍堆满了他的书架,这些书中给他影响最大的是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哲学》。

他是21岁时和这本书相遇的,至今还有一节铭记在他的心中:“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明确自己的追求,并且要明确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把它搞到手。为此,你要具体地设定目标,详细、周密地做出到达目标的行动计划,尽最大努力去做,每天大声朗读。在没有实现目标之前就以目标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当时,他的内心被“实现目标之前就像实现后那样的高要求来认真对待”以及“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这种观点强烈吸引,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可是不久,他按照这种观点去做以后便开始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内涵。

拿破仑·希尔讲的所谓“实现目标之前就以目标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是“将自己成功时的形象,放到愿望世界”。这样放进愿望世界里的形象就成为人的动力,人将会有强烈欲望去积极采取有助于自己取得成功的行动。所谓成功始于内心,指的就是这样的过程。工作,就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这种要求对人产生效果的原理就是通过这样的行动选择而表现出来的。

韩国现代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谈到对员工的要求时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对员工的最好的要求是,他们能够自己在内心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应该符合他们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状态,并引领他们达到完美的状态。”

3.做一行,爱一行

有人问英国哲人杜曼先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回答说:“喜爱你的工作。如果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哪怕工作时间再长再累,你都不觉得是在工作,相反像是在做游戏。”

年轻人,无论你从事的是怎样的职业,也无论你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只要你选择了这个企业,就要热爱这个企业,拥有了这份工作,就要热爱这份工作,这就是职业道德感。

2007年9月19日,57岁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他说,敬业奉献是自己一生的使命与追求。

当一名现代工人,如果缺乏爱岗敬业的技能,单凭爱岗敬业的热情,是远远不行的。许振超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他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比安全质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风的“四比”活动,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吸引了全球各大船运公司纷纷在青岛港上航线、换大船。2006年,青岛港集装箱达到770.27标准箱,位列世界第11强。

许振超积极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按照青岛港“管理挖潜年”的要求,多方试验在冷藏集装箱上加装节电器,仅2005年就节约电费6007元,投资回报率达到60%。自2006年以来,他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在全部77台轮胎吊投入使用后,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污染大为降低,接近于零。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说:“为什么会有振超效率?因为许振超能够将下面的一帮子人领起来。在许振超的带动下,他的绝活、振超效率,80%以上的人都已能熟练掌握,许多工人还掌握了新的绝活。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已不仅是许振超一个人的力量,更是许振超带动下的团队的力量。”

截至2007年5月,“振超团队”连续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作业世界纪录,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奖励和表彰。

挪威作家汉姆生说:“热爱他的职业,不怕长途跋涉,不怕肩负重担,好似他肩上一日没有负担,他就会感到困苦,就会感到生命没有意义。”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唯有视其为使命,对它充满尊敬之意,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胜任。

一个敬业的年轻员工的职业道德感最强,他们信奉真正的职业道德,做真正的职业人,这一点正是最值得员工学习的。人一生中扮演的人生角色有很多:子女、学生、同学、朋友……职业人也是其中一种。当我们能忠诚地做好其他角色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忠实地扮演好职业人这个很重要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