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094000000043

第43章 抓住历史性机遇:惟贤、昌明主要思想(1)

20世纪80年代,与现代化建设几乎同步,中国佛教的恢复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机遇之一。惟贤法师与昌明法师各自在西南与华中,成为人间佛教的擎天柱。

一、“松柏经冬万载青”

惟贤法师(1920一),俗名邱兆红,四川蓬溪县人。1920年7月6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生于黑堡堰村的农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四姐邱兆莲抚养。当时四川地方军阀之间的混战不断,他家的生活比起一般农民更是分外艰难。但四姐也深知有文化对一个孩子前程的重要,故省吃俭用,供7岁的小兆红读私塾。兆红也分外懂事,三年间读熟了现在多数大学生也不了解的儒家四书五经。但随后便因生计窘迫,在蓬溪白塔寺拜定光法师出家。定光法师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于是继续供他上学。惟贤出家后曾以小沙弥的身份写了一篇习作《小沙弥的新年》,被刊于蓬溪县报上。这在当时足以令周围的人对这个小和尚刮目相看。小学毕业后,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在南充创办的“龟山佛学院”。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恩洋居士的人品、学问给了他深刻的影响,使他对佛法与儒学都有了深入的基础。

1936年,惟贤来到了重庆缙云山,被太虚创办、太虚弟子法尊主持的汉藏教理院录取。于是他如鱼得水,在佛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由正科到研究科,不断精进,还学会了英语、藏语。他在太虚创办的《海潮音》月刊以及《佛化》周刊上发表了学习研究唯识学、因明学的论文,初步显露了才华,也获得法尊法师器重。1937年9月,太虚来到了汉藏教理院。自此,惟贤也经常聆听太虚讲学,了解了人生佛教及其原理——真现实论,深受教益与鼓舞。如今,他恐怕已是曾经亲聆太虚《真现实论》的唯一在世者。惟贤回忆说:太虚大师“在整理僧伽制度方面、学术思想方面、教育方面、弘扬佛法方面的贡献,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一生对佛教始终坚持不改变志向,都是受他们的影响。”[16]在太虚弟子中,经历了严峻的时代考验的,像惟贤法师那样献身佛教的人不在少数。

1938年,由法尊法师为惟贤授沙弥戒。逾两年,他已从汉院毕业,复由开县大觉寺松雪法师授以具足戒。

1941年,松雪法师在开县创办大觉佛学院,年轻的惟贤法师先后任该院教授、教务主任、副院长等职,编写了《唯识纲要》、《因明纲要》等讲义并授教。他还创办了在四川有一定影响的《大雄》月刊,亲任主编。当时太虚在重庆金剑山筹设了大雄中学,并书赠语“如释迦牟尼佛在宇宙中为一能遍觉能普救之大雄”[17]。惟贤则“根据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精神,‘菩萨大雄’(而)这样命名”[18]。惟贤当时还著有《心经讲录》、《淡泊诗集》、《大觉诗稿》等书,尤以《中国佛教青年之前途》一文,呼应太虚名文《知识青年僧的出路》。1947年太虚圆寂,惟贤也像全国佛教青年一样,倍感哀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惟贤任重庆能仁寺佛化学校教导主任,并参与了重庆市佛教协会的筹备,担任了筹备工作组秘书长。但自1954年蒙冤入狱,被关押了近27年,才平反获释。在狱中,佛教信仰给他以坚定的支撑,由此他认为:“人生本是苦的、无常的,我的遭遇其实是在消旧业。”佛法讲“修行要难修能修,难忍要忍。经历困苦,一方面可以在逆境中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要根据佛教的人生观,以求得心安,解脱生命、出离生死为修学的第一要务,将生死问题置之度外,只要在世上过一天,就要好好研究佛法,以佛法来鼓励自己,求得受用”。正是“坚持佛法的正念,将27年生活度过来了,这就是佛法给我的力量,是最大的力量”。[19]他谈得平静,但对历史、对监狱生活有所了解的人谁都知道,如没有信仰,这会是何等煎熬?

1980年,惟贤来到劫后残破的重庆慈云寺,致力于恢复与修建。该寺位于重庆南岸狮子山,对岸是著名的朝天门码头。据传始建于唐代,而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85)得以重建,原名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进一步扩建,改为十方丛林,并更名慈云寺。1941年1月,太虚曾设“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预备处”于此,并多次驻锡,也在此写了一些文章。[20]

惟贤法师除了担任慈云寺住持外,还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其近年讲经讲学论著如《(大般若经)之精华》、《心经讲记》、《般若与人生》等已汇编成《般若与人生佛教》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二、继承与践行太虚人生佛教思想

惟贤曾说:“我于16岁考入太虚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学习,大师是我的佛教信仰和实践的指导者。太虚是法门龙象,他不仅精于学问,而且因为自己处在僧伽内部,对佛教自身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关注,所以他提倡佛教进行改革,主张‘三大革命’,宣传‘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影响着佛教界。学院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例如法尊法师、法舫法师、印顺法师、雪松法师以及黄忏华、陈健民、潘怀素等居士,开办了汉藏佛学和佛教史、文学、国学、史学、自然科学等课程。一些社会名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梁漱溟、马寅初等人也来院发表演讲,极一时之盛。我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受到了系统的佛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汉藏教理院的院训是‘澹宁明敏’,澹是淡泊于物质,不起贪欲,才能持戒;宁是宁静,即保持禅定功夫,不起妄念;明是能明识因果,分别善恶是非,不迷于主观客观,即是智慧;敏是行动灵敏通达,能审时度势,如理行事。这四个字一直影响了我的一生,以至于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21]其实,太虚的佛教改革思想仍是解决某些现实问题的指导,遵循太虚的人生佛教理念,则是惟贤法师的僧格弥坚弥高的精神源泉。

在当代大陆僧伽中,只有惟贤法师,才“不管在哪里开示,都会讲到人间佛教,不管讲哪部经典,同样也会落实到人间佛教”。而与许多法师同样的是,在就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法门才能够救世”的提问时,惟贤答道:“在佛教来讲,佛法所有法门都能救世,但佛法有原则,有方便,具体来讲,就是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契机就是要适合时代(社会),根据地方不同、人(根器)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门。过去太虚提出的人生佛教,现在赵朴初提倡的人间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人世事业,达到二谛圆融,那么这个人生佛教以及人间佛教的具体内容,就是当今最契理最契机的法门。”[22]当然在当代,这点已成了常识。但惟贤对太虚人生佛教的具体内容还有自己深入的理解,他说:“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以人乘为主,兼修菩萨行。”首先是“要做个完人”,然后是如菩萨、佛一般地超越自性,“也就是最伟大的人。这一点,并不是一般的神秘化,(而)是人格化”。惟贤以他亲眼目睹证明,太虚本人就是奉行人间菩萨行的典范:太虚虽然名声很大,但“个人生活简朴,并不像有些人传说的那样,因为我亲近了他大概有十年时间,耳濡目染了他的教诫和个人生活。他老人家生活很简朴,经常穿一件灰布衣服”,“早晨吃稀饭馒头和一点咸菜,中午两菜一汤。另外,居士供养的钱财,他全拿出来做好事,周济贫困学生”。居士不忍太虚生活太苦而供他的食品也完全交出来,“这是我亲眼看到的”。[23]惟贤不但自己也这么做,还领导慈运僧众这样践行。在使古刹重光之余,还继承与发扬太虚的一贯作风:外重弘法利生,内重提高僧伽素质。

在弘法方面,由于老人德高望重,四方邀请应接不暇,而他不顾古稀之年,四处奔波讲经、传戒、参访。先后出访了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并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云南鸡足山、浙江天台山、江西庐山、无锡灵山……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利生方面,首创佛教的“希望工程”、“母亲工程”,强调办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救济扶助贫困失学儿童,帮助下岗后就业难的妇女。为此创办了慈云“佛教慈善功德会”。

在佛教自身建设方面,他自己严持戒律,修行不辍就不必细表,老人更关注的是佛门下一代,培养佛教人才。为此,他开办了慈云寺僧伽培训班,后又亲任重庆佛学院院长。他熟谙太虚办学模式,并归结为四点:1.在课程上佛学为主,世学为辅,使学僧在佛学、世学两方面都能够有较高的、全面的研究和认识。2.在修持方面,对上殿、过堂、诵戒都很重视。3.在生活方面讲究朴素,太虚大师本人节衣缩食,以身作则。4.设置的学制循序渐进,学生毕业后有所成就。惟贤还注意把过去办学经验与当代实际结合起来,针对佛教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现在“尽管提倡学修并重,但实际上学重于修”。“当然在硬件方面,不管是教室、教具、设施、学生待遇等方面都比过去好。但在培养学生能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方面,我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其实,惟贤法师在此不但不反对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高科技手段,他在国外访问期间,还表示要学习电子化、网络化等先进弘法方式。八旬多老人依然与时俱进,乃太虚门风使然吧?他还认为,应借鉴太虚当年学制,“否则两年、三年学僧毕业后出来就当家、做会长,我觉得还不成熟”。“在时代潮流中,佛教与佛教徒应该在思想建设、净化人心、维护社会方面以身作则,从文化方面对思想净化起到一定作用。”“对学僧的教育一方面要接受历史的优良传统教育;一方面要展望未来,如何使佛法振兴,对社会人心,对世界作出贡献。”[24]这些建议都有相当大的针对性,无疑都不错,关键还在如何进一步落实。

惟贤以诗明志:

太虚倡导菩萨行,人格完成即佛成;

朴老契合新时代,谛圆融独创新;

鞠躬尽瘁呕心血,松柏经冬万载青;

继往开来承遗志。人间佛教点明灯。

三、教研唯识行在净土

惟贤说:“我一生之所以在唯识学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就是得益于王恩洋先生的教育。那时我们看书首先要求背诵,像《唯识三字经》、《佛教三字经》、《八识规矩颂》、《二十唯识颂》等经典,都必须会背。接下来就是解,然后再贯穿(领会)整个意义,抓住纲要。而且在学的时候,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记三结合。”青少年时期的这样学习,使法师一生都很受用。背的时候虽难免枯燥,但以后常给人以回味无穷,给人新启。以至惟老八十多岁讲授《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时,名句典故依然随手拈来,听众深感“简直就是一部活字典”[25]。

其实,不仅王恩洋,太虚也是一位唯识学大师。他与欧阳渐、王恩洋在当年常常切磋唯识学,他们之间的争议更促进了唯识学研究的深入。惟贤得到两位大师的传授,其唯识学养因而长进深入。晚年著有《唯识札记》,惜迄今未能出版。他认为:“般若经典主要是‘破’,破邪才能显正;而瑜伽的法相唯识,除了‘破’以外还有‘立’,建立正论,故说它有破有立。所以,玄奘法师会合这两种思想写了《会中论》。这部书就阐发了瑜伽法相唯识学所开显的中道。”[26]这一见解也可自成一家。

当然,惟贤也继承了太虚的主张“八宗平等”。个人研学重点虽在唯识学,但他对般若学、真常唯心论都作了宣讲。他认为,般若智慧就是“不落‘断’、‘常’二边。能够观察到诸法实相,亦有、亦空,具中道智,这就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中心点要破执。说假,是说明它是幻化的;说空,就是它没有常恒不变的实体。因此,要去执——去‘我执’和‘法执’”[27]。惟贤不仅讲《大般若经》,也讲禅宗宗奉的般若类经典《金刚经》、天台宗经典《法华经》以及般若学与真常唯心论的结合《心经》。结合“人生佛教”,在修学次第上,他认为,首先要“以般若精神指导人生。第二,依般若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三,结合‘八正道’以净化心灵;第四,修方便般若以慈悲为本怀”[28]。这也体现了惟贤法师弘法的特色所在,即以“智增上行”为启导,智悲双运。

惟贤的“行在净土”,也有其特色。这一净土,正根认为“就在我们现实的人间”。至少,特重“人间净土”,或通过不懈努力,把人间转换成净土,应无疑义。至于惟贤本人的日常修行生活也与此相应。他每天清晨4点就起来,率众上殿之后,马上就是处理寺务,接待客人。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寺院兴盛,与国内外联系大为扩展,光接待与出席其他寺院佛像开光等项,通常就占了住持大部分时间。而惟贤身兼多职,出席与主持各种会议更形忙碌。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稍有个人余暇。一般白天太忙,八旬有余的老人至晚上九点多不得不休息了。但惟贤还常常因准备讲经讲学材料、看书、改稿而至深夜。即使在讲学中,他的讲述也经常被电话、琐事及客人到访打断,但惟贤最深的功力在哪怕中断半小时,无须提示还能思路连贯,反应冷静。哪像八十五岁的老人。正根以为这好似平凡的忙碌中的宁静就是“大修行人二六时中均在定中”。[29]

实际上,这正是人间佛教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的体现。用惟贤法师的话说,就是“于平常中见真实(法尔如是),于平凡中见不平凡(超越性的伟大),踏踏实实地真正有所作为”[30]。从这点看,菩萨道难行也易行。不管能力大小,从所做平凡的小事中,能见些不纯为个人利益考虑的精神就是良好的开始。

四、仰慕太虚诸大德护教弘法见智勇

昌明法师(1917—2007),俗姓曹,湖北枝江人。少年曾入私塾,习儒家《三字经》、《千字文》启蒙。他天性聪颖,加以刻苦,不几年即领会了四书五经。1935年秋,至枝江弥陀寺礼觉岸法师出家。1936年2月,于该寺依妙德法师受具足戒。两位法师都有心栽培这年轻人,遂送他前往崇善佛学院就学。毕业后,亦即1940年,他至湖南衡阳罗汉寺法光佛学院深造。当时颇为青年僧人崇拜的太虚法师也多次到罗汉寺讲经。听说有名的太虚和尚来了,听经之余,总有不少人索求太虚墨宝,太虚也多随缘作法施。昌明则为之研墨铺纸。太虚爱才,看到昌明勤勉好学,赠以两幅对联。昌明也乘这难得机缘,向太虚请益。太虚的谆谆教诲,令昌明终身不忘:“学佛,首要修身,做高尚之人,做利益众生之人。做人学好了,自然而然进入了佛陀妙境。”这就是太虚常讲的人生佛教。青年僧人也最关心佛教前途问题,太虚就此回答说:“今后的佛教,还归佛陀人本原义为其首要任务,要把被歪曲了的佛教扶正过来,就必须进行佛教改革。佛教只有改革,才有生命,才有前途。”[31]这是太虚提倡人间佛教的良苦用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