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释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谈到今菩萨行》,《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台北善导寺版。
[7]释印顺:《人间佛教要略》,《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佛在人间》,印顺文教基金会电子版,第99页。
[8]静思书斋:《释证严讲述(无量义经)前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年。
[9]潘煊:《为佛教为众生:证严法师与慈济基金会》,《经典》第94期(2006年5月)第37页。
[10]林宜璇:《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11]潘煊:《为佛教为众生:证严法师与慈济基金会》。
[12]陈慧剑:《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花莲慈济功德会的缘起与成长》,慈济文化志业中心,1999年。
[13]《慈济》创刊号第1版(1967年7月20日)。
[14]台湾学者丁仁杰在《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初版,第106~107页)中结合台湾社会经济发展,从慈济拓展事业领域分四个阶段:1.1966年以前:前慈济时期;2.1966—1979年:慈济事业发展时期;3.1979—1990年:医疗事业与教育事业发展期;4.1990年以来:文化事业发展与制度化管理时期。阚正宗在《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大千出版社2004年4月,第348~360页)一书中则侧重从慈济的社会影响角度分三个阶段:1.1996—1972年:慈济初期发展运作的模式;2.1973—1983年:慈济中期发展;3.1984—2003年:慈济近期发展。
[15]芳菲:《济贫解围、救苦教难——佛教慈济功德会成立的缘由》,《慈济》创刊号第3版。
[16]芳菲:《济贫解围、救苦教难——佛教慈济功德会成立的缘由》。
[17]《慈济》创刊号第1版。
[18]释证严:《慈悲济世功德无量:一两年多来的佛教慈济功德会》,《慈济》第21期(1968年7月10日)。
[19]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大千出版社,2004年,第359页。
[20]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第30~31页。
[21]释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版),(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192~193页。
[22]《慈济40年专题:证严法师与慈济基金会》,《经典》(2006年5月1日)第45页。
[23]《慈济》第219期(1985年1月)第11页。
[24]参见慈济人文志业《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2005)第102~107页;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106~107页。
[25]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第389页。
[26]参见慈济人文志业《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第22~46页。
[27]刘亚娴:《亚齐新貌:向全世界答礼》,《慈济》第470期(2006年1月)。
[28]慈济信息汇总《凝聚全球慈济爱,合心力援纽奥良》(2005年9月5日)。
[29]阚正宗:《重读台湾佛教——战后台湾佛教续编》,第349页。
[30]王见川:《透视故事的背后:略论“佛教慈济功德会”的早期情况》,《圆光佛学学报》第4期第207页。
[31]参见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4章及《慈济精神研讨会手册》(慈济基金会,1994)。
[32]《慈济年鉴》(1992)第3~22页。
[33]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附录2。
[34]《慈济年鉴》(1996)第4页。
[35]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回应》,商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186页。
[36]慈济人文志业:《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第121~122页。
[37]王见川:《透视故事的背后:略论“佛教慈济功德会”的早期情况》,《圆光佛学学报》第4期第197页。
[38]《慈济》第21期(1968年7月10日)第1版。
[39]《慈济》创刊号第3版。
[40]证严说:“慈就是‘与乐’;济就是‘拔苦’。我所以会成立慈济功德会,最主要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人误解了佛教,以为佛教是迷信、是拜拜求解脱。其实佛教对人生是一种精神上最大和最彻底的教育,如果能把佛教的精神,让社会人士接受,让佛教生活化,相信大家必能过着快乐、祥和、自在的日子——这就是‘慈’,也就是给众生快乐。而‘济’呢?就是拔苦。众生有欠缺,我们来弥补,这就是‘济’。众生所欠缺的不只是物质,也有精神上的欠缺,因为有欠缺才会痛苦。欠缺物质的,给物质的济助;有病的,帮助他就医;不过有的欠缺精神——心不满足、心有烦恼。像这些精神惶恐不自在的人,要给他什么呢?给他爱,给他佛法。因此,给予物质,帮助他的生活;给予爱心、智能,提升他的精神文化,让他欢喜的过日子,离开烦恼,这就是‘慈济’二字的意义。”(邱秀芷:《大爱:证严法师与慈济世界》序二,天下文化出版社,1996年)
[41]该文宣称:“佛教慈济功德会,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念,服膺上印下顺上人‘为佛教、为众生’之志节,从事济贫教富之志业。因此,我们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之慈济世界。我们的方法是以理事圆融之智能,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我们的工作是集慈善、医疗、教育与人文四大单元于一炉。而我们的精神是诚、正、信、实。我们深信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只要能从慈门入,必能一窥佛门的庄严美妙殿堂;只要能从善门入,富者施之,必能得福而乐;贫者受之,必能得救而安。人生无常,生命随日俱逝,我们应该把握难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才不致有深入宝山,空手而回之憾……”(http//big52gb.tzuchi.net1980/han3/2/1/1/www2.tzuchi.org.tw/go/go.htm)
[42]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附录3。
[43]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6章。
[44]姚玉霜:《社会剥夺与宗教诉求:以台湾慈济功德会为例》,第三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宗教研究的新范式:探索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编印,2006年7月。
[45][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46][美]斯达克:《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8、229页。
[47]释证严:《在布施中学习感恩》,《慈济年鉴》(1984年6月24日)第478页。
[48]《支持慈济事业彼此功德无量:为本刊创刊七周年纪念而作》,《慈济》第93期(1974年7月5日)。该文称:“我们提倡慈济事业,主要的是‘为众生,为佛教’,不单在救济贫困,还为了劝导人心向善,进而竞相行善。也就是说:在致力集中结(合)许多人的行善,使成为无量功德,自然便可以凡事避灾祸、离苦难——便事事可以逢凶化吉了。”
[49]《慈济》创刊号:“欢迎参加慈济功德会……佛法离苦为宗,解脱其生死苦迫,诚为要著,而于人间现有之苦,若贫病,孤苦无依苦,苦灾,横为发大心者所宜出于同情这慈悯,而予以救济者也。况今地处秽土,时当浊世,苦难偏多,吾佛弟子尤宜体佛陀之悲怀,追大士之芳踪,随分随力有以救济之矣。发起组织‘慈济功德会’广征会员,月施净资以救苦救难之需,善款寄存于第一信用社,推许老居士聪敏负责保管,每月廿四日更由证严法师为持诵药师经咒,以资回向,消灾廷寿。佛说救苦为先,世称为善最乐。此举也,定能会员日众,善款受集日,而发心者功德日日增长也,是为启。”
[50]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449页。
[51]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290页。
[52]丁仁杰在70位访谈中发现:未受文化规范所制约的积功德助人者,即直接表达加入慈济助人是为了积功德占21.4%;符合文化规范的积功德助人者即承认功德存在,但是助人动机必然纯正,不应刻意求福报,福报自然会来的占47.1%;非关功德助人者24.3%;71%则属于符应于文化理想者,他们的道德思维模式建立在功德基础上,但是言辞又排斥功德。(《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443页)
[53]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293页。
[54]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309页。
[55]证严:《富有人生》,《慈济》第470期(2006年1月)。
[56]《慈济年鉴》(1995)第446~451页。
[57]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南天书局,1997年,第31页。
[58]陈慧剑:《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花莲慈济功德会的缘起与成长》,佛教慈济文化志业中心,1999年,第150~151页。
[59]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291页。
[60]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292页。
[61]《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2005年10月,第16页。
[62]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回应》,第79页。
[63]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回应》,第77页。
[64]丁仁杰:《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第112页。
[65]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回应》,第181~182页。
[66]何国庆:《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回应》,第65~66页。
[67]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