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094000000061

第61章 圣严法师的人间净土思想(1)

圣严是人间佛教的自觉推动者和实践者,他提出的人间净土思想是对人间佛教思想和实践的一大创造和贡献。他说:“法鼓山所提倡的人间净土,便是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5]圣严的人间净土思想既有对前人思想的传承又有结合了时代需求的创新,是包含了丰富义理和修行实证在内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

1.关于人间净土的诠释。人间净土早已成为致力于建设人间佛教的佛教团体的共同目标,然而圣严法师对此有独特的诠释,他说:“人间净土的意思,是指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就是净土。”[6]是和凡夫所处的如《阿弥陀经》所形容那样充满劫、见、烦恼等不净的五浊恶世相对立的世界。而“净土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住的国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是无病、无恼、无苦的环境。”[7]他在另一处又强调净土是清净、和乐、平安、健康和丰富的地方和世界。[8]圣严认为无论是佛国还是人间,只要是清净、和乐、平安、健康和丰富的地方,哪儿都是净土。他说:“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数的诸佛世界。其实,也有经典说到,净土就在人间。在信仰中,须弥山的北方,有一个郁单越;以及当来弥勒佛降临人间成佛之时,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成为人间净土。还有,在《维摩经》中说,只要人心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法华经》中也说,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永远不会毁灭,那就是灵山净土,也就是在这个世界,有缘的众生就可以见到。”[9]这样,净土就不再专属于佛和菩萨了,而是属人属人世的了。圣严认为人间包括了两个层面意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既指人类前后相续的关系,如父子、子孙;也指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类的绵延叫人间。父亲之下有儿子、有孙子,从过去久远以前的祖先,一代代传到未来,一代代相传的关系叫做人间。假如人只有一代就没有了,这种间断叫断代。没有间断地一代代传下去叫人间。人间的社会一定是代代相传,承前启后,从传统的过去走向前瞻的未来,这样的历史过程叫做人间。人在开始以前、全部消灭以后,不叫人间。人间一定有人与人的活动,所以,人类便是人间;人类的相互关系,是人间。”[10]二是指拥有思考能力的人本身。人间由梵文翻译而来,叫摩奴者Manusya,中文就是思考及思考者。他援以经证道:“《立世阿昆昙论》卷六,解释‘人道’一词有八义:聪明、胜、意细微、正觉、智慧增上、能别虚实、圣道正器、聪慧业所生。这些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因为人有这些能力,可以分别、分析、记忆、思考,所以称为人。更重要的是六界众生之中,只有人是修行佛法的道器,也就是说人的身体是修行佛法的工具,而其它众生却不容易成为修行的工具。也正因为众生可得不同的身体,此生为人,来世不一定为人,故得人身时是最好修行的时候。……《大涅檗经》卷一八谓:‘人者名卅能多恩义,又复人者身口柔软,又复人者名有懦慢,又复人者能破懦慢。’其实应还有很多特性是人所具有的,如懦慢外还有嫉妒。或许其它动物也会有嫉妒心,但人的嫉妒心更强。其它的动物可能有怀疑心,但傲慢唯有人类才有。为何有傲慢?因为人有思想的能力,他是以自我为中心,加上判断,就比较会产生傲慢。”[11]从圣严对人与人间的解释可以看到,人是修行的工具这点,颇类于基督教的信徒是“神”的工具说法。而其“人间”已经蕴含了以思考能力为特征的自我和人与人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的内容,内蕴了建设人间净土由己及人,由家到社会的立足点和基本思路。

2.人间净土是实现佛道的重要阶梯。圣严尽管认为只要是清净、和乐、平安、健康和丰富的地方和世界就是净土,没有方域之别,但是净土之间却是有层次之别的,人间净土是最基本的,然后是天国净土,他方佛国净土,最高的是自性净土。这一新的说法,把历来差异与对立很明显的天国与人间,传统净土宗与禅宗的立场统一起来,构成了独特的阶位。他说:人间佛教“不是要否定他方佛国净土的信仰,而说十方三世诸佛国土的成就与往生,必须从人间的立场做起”[12]。“因为佛是在人间成佛,而成佛后教化对象是以人为主,而且所有众生中能修道成佛的只有人有可能,所以我们既然是在人间,又遇到佛法,当然要从人间净土开始着手。而也因为佛法的修行是从人的基础开始才成佛,所以若人都没做好,则成佛的可能性也没有了。”[13]人间净土是实现人间佛教的重要旨归,因此,人间净土的重点则是成人之教,以做人来成就佛道,“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法鼓山理念,正是以提升人的品质作为建设人间净土的手段和途径,它是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思想在当代的直接传承和回应。

3.自心清净是人间净土的起点和基础。明确了人间佛教从人间净土人手的目标,那么,如何来开展人间净土的建设?人间净土又具体从什么地方人手?圣严指示了一条实际可行的途径:内心一家庭一团体一直到社会,最后造成人间佛国净土的世界。他说:“建设人间净土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做起,每一个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其次是照顾全家,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安,也都能成为佛教徒,为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都能念佛,都能行善,无自私心,如此由个人推展家庭内自到团体,渐成净土的世界。”[14]这俨然好似吸取了儒家修身齐家……之说养分的现代佛教版。他认为,从每个人内心做起就是要自净其心,断除贪嗔痴,不起贪欲、怨恨、嫉妒和痛苦等烦恼之心,使每个人的内心充满光明、祥和,呈现出清净之态。反之,“如果不能把自心中的贪、嗔、痴等种种烦恼放下,我们就不会见到净土。以嗔恨心看到的是罗剁世界,不是净土;以贪欲心看到的是饿鬼世界,不是净土;以怨恨、嫉妒心看到的是斗争世界,不是净土。要放下与不满意、痛苦、不自由、不自在相应的烦恼心,净土就会在我们面前出现”[15]。“因为心若清净,所见世界就是净土;心若不清净,生活的环境就是无边的苦海。”[16]“和平安乐的环境,不在心外,而是在各人自己的心里。所以,如果在大家心中有了净土,人间环境才是净土。《维摩经》说:‘直心是道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能做到心中无私、无欲、无贪嗔烦恼;所见世界,便无一处不是净土。”[17]这样只要人的心念净化了,行为就能净化,就可体验到净化的世界。

4.自净其心的宗教修行。圣严对凡夫如何自净其心达致人间净土,提出可以通过多样的法门,既可以是念佛、参禅,也可以是持戒行善,奉献社会。他说:“凡夫可以见到净土,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也可见净土,参禅参到明心见性也可见到净土;如果既不念佛,也不参禅,而修行五戒十善,或尽责任、奉献社会,能与慈悲心与智能心相应,也能见到人间净土。”[18]

对于作为国际知名禅师的圣严而言,他把禅宗讲的自性弥陀阐发为最高阶位的净土,因此,禅修是他引领众生进行自心开发、修炼,却除烦恼,立证菩提的根本方式。首先,他对禅观及禅修方式作了现代而通俗的解释。他认为:第一,禅是清净的智慧。一般人有执著、有自我、有自利的聪明,是不清净的智慧。第二,禅是无染的心灵。所谓无染,就是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带着情绪及自我中心的心理活动。第三禅是“无相”、“无住”、“无念”的精神境界。[19]进而,圣严指出,禅修就是要破除由自我意识引起的人我和法我相,而成就无我的悟境。他说:“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20]而“放下自私心、自我中心,这便是法鼓山禅修道场的根本精神,也就是大悲心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