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2094000000063

第63章 人间净土思想的渊源和演变

圣严人间净土理念的渊源是多方面的。在近代,圣严的人间净土的名相直接来源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最早提出了人间净土的概念,他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中,认为只要人人行好的心,人人能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做,即由此人间可造成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人间净土”[27]。因此,圣严对太虚大师非常敬重,早在1985年,就撰写了《太虚大师评传》。他还说:“余如推行五戒十善,实践大乘菩萨行,人人来发清愿心,努力创造现实的人间社会,成为庄严的人间净土等构想,也都跟我们法鼓山正在努力推动的理念相应:‘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28]可以说,法鼓山的人间净土与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有着直接的思想传承关系。

然而,圣严建设人间净土思想还有更深厚的传统底蕴,有更为自觉的理论创新意识。太虚已从《维摩》等经中抉择出人间净土的历史依据,圣严则使之显现其传统思想渊源更加深厚,即溯源至古代印度佛教、汉传佛教中的净土思想,尤其是融摄了华严、净宗和禅宗等关于净土思想。他在《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中说:“本文除将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作了探源性的介绍之外,特别依据《大般若经》的成熟众生严净佛土,《法华经》的释尊即以此界为净土,《维摩经》的直心是净土。”进而,他根据现代社会需求,继承“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综合而成法鼓山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脉络:众生(人)的心清净而行为清净,个人的身口意清净而影响所处的社会环境清净。在做往生佛国、严净佛土的准备工夫阶段,先要在人间自利利人,便是建设人间净土”。[29]并对传统思想资源作了创造性发挥:他列举了六部经论作为人间净土思想的来源:《增一阿含经》的“诸佛皆出人间”。《四分律》的佛陀初度五丘,叮咛他们要分头游化人间。《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大般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以及《宗镜录》主张的“一念成佛之说”。[30]尤其是把永明延寿的“一念成佛说”作为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核心,体现出禅与华严的净土特色。他认为,人间净土是通往他方佛国净土的根本路径——遵循从人的心清净而行为清净,由个人的身口意清净进而影响所处的社会环境清净,由在人间自利利人,这样一条建设人间净土的路线方针。那么,众生又如何人手实施呢?圣严创造性地发挥了宋初永明延寿在其《宗镜录》中的“一念成佛”的思想,作为人间净土理论基础。“《宗镜录》对于一念成佛论,着墨甚多,其所依据的圣典及宗义,便是《华严经》及华严宗的圆教。此对于凡夫学佛成佛的信念,是极大的鼓励,也为在此娑婆世间提倡人间佛教及人间净土的理念,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31]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理论基础呢?圣严解释这种一念成佛之说方便简捷,易学易行,效果显著,能够适应凡夫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或日常生活就成为修行方式。它“已不像诸种净土经典的净土是在他方世界,早期禅宗的自性净土唯在悟后能见。经过永明延寿大师的整合,便将对于净土资粮的修行,付之日常行动,对于禅宗的见性成佛,演成为一念成佛,既然可从一般凡夫的妄心乃至散心念佛,即能‘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也可以进而成为念念念佛念念成佛,日日念佛日日成佛;既可乃至一念成佛,当然也是于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念,住于日常环境中的佛国净土了”[32]。因此,“只要你的一念心净,此一念间,你便在净土;一天之中若能有十念、百念、千念的心灵清净,你便于此十念、百念、千念之间,体验到净土。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只要有一人的一念心清净,就有一人见到了一念的净土,若有志同道同的十人、百人、千人,愿意体验一念清净,就有十人、百人、千人见到了一念的净土”[33]。这样如果由个人一人清净见到一念净土,推到十人、百人、千人乃至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人间净土。

圣严的人间净土思想有个从萌芽、产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并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说法。[34]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演化:

第一,萌芽阶段,提出了要用佛法化导人间的志愿。在狼山出家后的大半年时间里,他受到了两位授业老师的影响,萌生了要用佛教教理弘化的想法。他说:“这使我知道了佛经不仅仅拿来诵给亡灵做为超度之用,其实应该是用来讲给我们人类大众听,而照着去做的。孔孟之道可以治世,佛教的义理及其方法可以化世,若能互为表里,一定可以实现世界大同或人间净土的局面。只可惜,当时佛教界人才奇缺,为死人超度的经忏僧还不算少,能够讲经说法、导迷化俗的人,则有如凤毛麟角。……我自己并没想到能够成为那样的人物,但是,已有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愿望就是要尽我自己所能,读懂、读通佛经,用来告诉他人。”[35]这种针对传统佛教重死轻生,经忏度亡,试图用佛教在人间导迷化俗的志愿成为他日后担当建设人间净土的最初内缘。

第二,雏形阶段,揭示了人间净土思想的基本特征。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师虽在军中服役却不忘一个佛教徒的职责,以“醒世将军”和“张本”等笔名针对一般大众对佛教误解乃至错解的情况,以破为立,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以文弘法,初步阐述人间净土的关注现实人间,美化人生世界的基本特征。一般人心目中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圣严辨证道:“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以及禅宗的‘教外别传’,乃是鼓励人生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在人间努力,使人间成为净土,成为佛国。佛说心净国土净,能使人做到心净,此土岂不就是净土?如果专求往生西方去享乐,而不愿人间罪恶消除,实在与基督教的上升天国说,同样属厌世逃世,佛教徒怎会如此自私?”[36]他进一步阐述到个人修行脱离生死是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他说:“一般的学者,往往攻击佛教的自私和遁世,说佛教主张涅槃寂静,主张超出三界,而不将自己贡献出来,美化这个现实人类社会……。粗看起来,佛教讲求个人自性解脱和升华,好像是自私的;事实上,这一自私终点,正是慈悲精神的圆满表现,自私是为个人的超脱,又非慈救世的心量和行为来换取不可。……事实上,离开这个世界是学佛的目的,建设这个世界才是学佛的手段。”[37]为什么呢?“参禅与念佛的目的同在一个禅定境界,但是禅定的境界共分四等,到达第四禅的时候,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便可随意而得了。如果慈悲的心量和施舍的行为不够,就想超脱三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见佛教的自私(其实用不着这个名词)肯定了个人的独立价值,这一独立价值延续和发扬,便是大慈大悲的表现,大慈大悲的终结,又是自性本体的重加肯定——佛性的圆成与本性的解脱。”[38]因此,要想解脱生死就必须建设这个世界,美化现实人生:“我们的世界,个个信佛,人人学佛,便是大同世界的超然化,便是佛国净土的实现化,可见美化人生是佛国净土的基础,佛国净土是美化人生的表现。……大同世界或是人间净土,是佛国境界的一个过程,也是美化人生的一种表现。然而过程不是终点,表现也不是究竟,超出三界火宅,摆脱六道轮回,才算是佛国净土的目的,才算是美化人生的理想。”[39]这个美化人生跟后面的提高人生品质一脉相承。他的一系列的弘化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人看了他署名“醒世将军”的文章而信佛、学佛。[40]这种想法,使他跟虚太师的“人成即佛成”主张,对印顺法师的《佛在人间》一书感到心心相印,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佛教,应该是落实在人间社会然后逐级提升,而以达佛的果位。断不能否定或忽略了它的人间性而空谈菩萨与佛的境界。”[41]

第三,成熟阶段,系统全面地提出建设人间净土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989年,圣严法师正式提出了“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作为法鼓山理念,以后每一年几乎都有年度主题,[42]逐渐形成了法鼓山人间净土建设之从指导思想、精神理念到具体行动的方针方法等完整的共识。

首先是法鼓山理念——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人的质量是指品格、品德和质量,人在经过了教育的熏陶和社会的历练之后,人品会有所改变,既可向上,也可向下。为了防止堕落,必须提升人的质量。要提升人的质量,应先从自己开始,进而再帮助他人提升质量。建设人间净土,也要从每个人做起,在平凡和历练中向上,除了建立自己的净土,同时也要把人间净土的理念,推广到周遭环境里的他人,让人人皆能够得到佛法的滋润。法鼓山的精神——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奉献表示我们已拥有,且有能力成就他人。人人若能够奉献自己、成就别人,则人人都能更好,自己相对地也会更好,人人都能获得利益,自己本身也能受益。

其二是法鼓山方针——回归佛陀本怀,推动世界净化。佛陀本怀就是慈悲和智能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及发扬这两种精神。先从自己开始做起,再拓展至其他的人、其他的地方,乃至全世界。

其三是法鼓山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全面性的教育是指各个层面的提升人品、关怀人间的教育,内容则包括精神层面、学问层面、生活层面、工作层面等。每个人不仅都应该是教育家,也都应该是接受教育的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