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纵横兰州
20952800000041

第41章 兰州的碑

兰州有碑’碑在碑林’碑林很年轻’建于公元2000年!满打满算不过十年工夫。碑林位于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是甘肃文化贤达流萤倡议创建的。流萤,先供职于甘肃日报社,后任职于省人大,其有志于创建兰州碑林,展示甘肃地方煌煌人文景观的宏图大愿已久。直到1993年卸任赋闲,年逾花甲的他方能一心一意地着手实施这一造福乡梓,垂范后代的浩大工程。

时值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流萤在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连年辛苦劳顿,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非凡心愿,为兰州人民奉献了一座古色古香又富丽堂皇的崭新文化景观--兰州碑林。

兰州碑林是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四周青山环抱,楼阁鳞次栉比,黄瓦红柱,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景色秀丽。这里原是一片荒山野岭,山狭地窄,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如今,车行坦途,游人访寻,友朋会聚。北端山恋环翠,白云缭绕,南端山门迎宾,林间小道花木繁盛曲径通幽!与金城关紧紧相连相依。碑林高处建有六角重檐亭榭!登临望远!黄河兰州尽收眼底。回望碑林!摩崖石刻依山而立,千米草坪葱绿如茵,影壁书法,碑苑长廊,文化艺术蕴含丰富,其主体建筑草圣阁,尤为雄伟壮观。东汉甘肃着名书法家“草圣”张芝的塑像矗立其间,形象动人。塑像出自兰州着名雕塑艺术家何鄂之手,采用万年青花岗岩雕成。

碑林的碑是仿古书法碑刻,内中摹刻了历代甘陇文臣武将英杰才俊的书品诗品,以及与陇上相关的历史名人的墨迹手笔。如,陇人张芝、索靖、彭泽、邹应龙、王了望,历史名人李世民、毛泽东、孙中山,以及于右任、郭沫若、张大千等人的墨迹。

碑林还仿照肃本淳化阁帖》,摹刻了其中历代书法大家的笔迹。

《淳化阁帖》是世间难得的书法艺术典籍,也是兰州碑林的镇山之宝,她从古代流传至今,委实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意义。

《淳化阁帖》的来由是这样的)宋太宗赵炅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决定刻写一部史无前例的大型书帖。他命翰林侍书王着将帝王藏书之所“秘阁”珍藏的历代墨宝典籍(古称“法书”),依次编纂,汇集成大成,并标明“法帖”,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以示恩典,泽造化,旨在以弘扬前人的书品书风。王着奉命,随即着手实施这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因为法帖摹刻于宋代淳化年间,故史称宋本《淳化阁帖》,后世的书法家又把它简称为“阁帖”。

“阁帖”全部摹本共10卷。第1卷,是历代帝王的手迹法帖。其中,收人了自汉至唐19家帝王的墨宝真迹。第2卷至第4卷,是历代名臣的手迹法帖。其中,收人了自东汉至唐代67位书家大臣的书法作品。第5卷是书法诸家的古法帖!其中收人了自仓颉至张旭等172人的书法作品。第6卷至第8卷!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第9卷和第10卷!主要是王献之(王羲之之子!父子皆是东汉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帖内择取了宋朝之前各个朝代的名家书法作品!并仿照三代、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隋、唐各朝的名家真迹刻写而成。如,东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褚遂良、虞世南、颜正卿、柳公权等人的书法。“阁帖”内容浩繁,蕴涵丰富,集篆、隶、楷、行、草各书体之精妙于一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开山扛鼎之作。

从此,中国兴起了刻帖之风。宋代相继出现了《绛帖《谭帖

《二王帖等字帖范本。后来狼烟四起,宋王朝消亡。至元,宋刻《淳化阁帖已是凤毛麟角了。

大明王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固边守防”,特命他的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模,前往当时的“九边重地”甘州(今张掖)领藩。临别,为表示父爱亲情和重望,朱元璋亲赐朱模一部宋本《淳化阁帖》。

肃王朱模就任甘肃,始终将“阁帖”藏于王府,秘不外传,惟皇室王族方可观赏交流。

明万历年间,陕西右参政张鹤鸣前来兰州拜见肃宪王朱绅尧,建议肃王将这稀世宋本《淳化阁帖》重新摹刻,以传承后人,流芳百世。朱绅尧采纳了他的建议,与世子朱世铉前后历时7年圆满完成了全部刻凿,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兰州肃本《淳化阁帖》。

如今,仿古摹刻的肃本《淳化阁帖》焕然一新,矗立于碑林,展现在世人眼前,让所有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共享前人的书法绝品,领略其中的深刻内涵,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实在是功不可没,善莫大焉。

兰州碑林以反映甘肃地方人文为特色,凸现了甘肃历代书法艺术大家作品的丰采!艺术地再现了以东汉“草圣”张芝为首的众多书法家的文化风貌。其中《淳化阁帖》选有“草圣”张芝的书法五帖!即今草《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二月八日帖》和章草《秋凉帖》。

碑林将其《冠军帖》作为第一书碑镶嵌壁立,格外引人注目。

邹应龙是一代历史名臣,是兰州本土人士。他出身兰州世家,在朝为官任御史,他以刚正不阿,不畏强暴,敢于弹劾一代权奸严嵩父子而天下闻名。我在他的书碑对联“张公笔致点染春山,谢女风流赓吟片雪”

面前凝视良久,字体端庄洒脱,运笔流畅自如,似乎感受到这位乡党的浩然正气,细腻丰富的内心波澜,一腔忧国忧民的热切情怀。

兰州的碑,竖立在巍蛾的黄河大山间,耸立在高高的白塔山,记录着兰州的昨天和今天,铭刻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