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逝的王朝:中国古代王朝秘史追叙
21006100000016

第16章 文盛武衰之两宋风云(1)

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却在对辽、西夏、金、元的战争中屡屡败绩,轻则丧权辱国,称臣纳币,重则宗庙颠覆,神器易主。宋朝两次立国,均被游牧民族的铁骑摧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靖康之变,“二帝北狩”,更是奇耻大辱。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宋代格局偏狭、气象暗弱,无汉唐之雄气,无明清之盛象,实不足道。王夫之用“孤秦陋宋”概括宋朝,后人更将“积贫积弱”冠之于宋。那么,宋朝为何在军事和经济、文化上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呢?经济富庶的宋朝,为何无法抵挡蒙古的铁蹄而悄然玉碎?

笔杆子与刀把子

于“陈桥兵变”起家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去世后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遗训,并将其刻在一块石碑上,藏于深宫密室。每当新皇帝即位,便要去恭读遗训。密室只有皇帝可以进入,因此除了皇帝无人知晓“石刻遗训”的存在,这个秘密一直保留到宋太祖死后一百五十年,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灭亡,皇宫遭到洗劫才被发现。

1.文治天下

宋太祖留给子孙的遗训是什么呢?“不得以言论之故,处死士大夫。”这是他两句遗言中的一句。试想一下,一位君王在安排后事时,该有多少需要千叮万嘱的事啊,但宋太祖偏偏留下这么一句,其“文治天下”的治国思想由此可见一斑。赵匡胤担心武将会像他一样“黄袍加身”,所以在开国之初,就采取了“重用文人、以文替武、削夺武官”的措施。而赵匡胤的后继者更是谨恭遗训,坚决奉行“抑武重文”的基本国策。

宋朝十分重视文人的选拔,其完备的文官制度甚至为近代西方国家效仿。但宋朝却不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北宋几乎没有出现开疆拓土的名将,而南宋在卫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岳飞、韩世忠等杰出将领也多被猜疑。

宋朝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导致武将地位低下,文人地位崇高,致使经济实力和文明成果难以向军事方面转化,从而造成了宋朝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严重失衡的局面。

2.民间尚武

有人说:“唐朝尚武,而宋朝崇文。唐文治武功称天可汗,而宋朝步步败退有靖康耻,结果就是,唐亡于家臣,而宋亡于鞑虏。”

宋朝重文轻武是事实,亡于鞑虏也是事实,但抑武重文是政府的基本国策,北宋民间习武之风却是历朝之最,民间结社为历代最盛。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南北朝时,每年五月五曰,民间有“蹈百草”之俗,至宋时,则发展为“斗百草”之戏。欧阳修有诗云:“共斗今朝盛,盈蟾百草香。”即指此俗。宋代河北诸州军民户,就有许多人弃农练武,专习击刺之术,诸如“枪剑桃棒”之技,样样精通。在宋代时,武术成为了常见的娱乐活动,项目包括角抵、使棒、舞刀枪、舞剑、射弩、举重等等。

在宋以前,历代民间虽有习武之俗,但尚未形成有名有实的军事性会社。入宋后,如弓箭社、马社、万马社,均为众所周知的军事性社团。在宋代,乡社武装比比皆是,结社置办兵器,演习武艺,成为农村的普遍现象,这是唐代所未曾有过的。

民间斗力习武之俗的存在,当然是百姓为了强身健体,但同时也是民间尚武精神的真实反映。一旦社会动荡,民间便纷纷结社自保,尚力习武之人就成为军事性会社的中坚。

但是宋朝当权者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禁止民间私藏武器,私自学拳练武,使得民间的尚武精神大受挫折。同时,宋朝的统治者重用文人,轻视武将,武将地位低下,以至于民间“习文之风日盛,尚武之风日衰”,最后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慢性自杀

宋朝“文治天下”的国策,使得文人与国君共治天下,文人不但治国还要领军,笔杆子指挥刀把子,出了一大批文人政治家。在文艺领域,笔杆子扬眉吐气,可谓是“百家争鸣”,宋词一枝独秀,涌现出了一大批大文豪;但是在军事领域,笔杆子有心无力,或是“瞎指挥”,或是“拖后腿”,终致误国误民。

政治上的“以文制武”,固然限制了将领起兵造反,威胁政权的可能性,有宋一代,也未出现藩镇割据的现象,但也使得外敌入侵时,缺乏一个良好的作战指挥系统,而且由于宋朝对武官的轻视和限制,对军队的士气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屡战屡败也就不难理解了。军事上的“强干弱枝”,使得经济上的发展成果,被畸形的兵役制度造成的庞大常备军消耗殆尽。而科技上的先进发明,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形成持久稳定的战斗力。

因此,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自始至终受制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宋朝国祚虽有三百年,然而其崇文抑武的病态性歧视严重削弱了国防实力,使得宋朝的灭亡无异于一场慢性自杀。

大宋帝国的崛起

从朱温灭唐到北宋建立,在这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烽烟迭起的“五代十国”时期。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乱世纷争的背后,一个新兴的帝国悄然崛起。

1.主少国疑

在五代十国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叫周,由郭威于公元951年建立,史称后周,都开封。郭威即是周太祖,他即位之后,留心革弊,后周的经济、军事实力逐渐增强。公元954年,周太祖崩逝。周太祖无嗣,养子晋王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

同周太祖一样,周世宗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革除前朝弊政,并积极对外用兵,拓展疆域。经过周太祖和周世宗两位君主的努力,后周疆域大大扩展,包括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的一部分。

公元959年,周世宗病死,太子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即为周恭帝。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公元960年,赵匡胤在“主少国疑”之际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赵宋王朝。

2.约法三章——没有流血的政变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众和将士们约法三章: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朝廷大臣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

赵匡胤声色俱厉地宣布:“凡有违背以上三令者,一律灭九族,绝不饶恕!”严明军纪以立声威固然重要,但赵匡胤也懂得“恩威并施”,他同时又向将士们承诺:“凡尊号令者,每人奖励铜钱二百贯,绝不食言,军官则另有封赏。”

士兵们都表示听从赵匡胤的号令,规规矩矩地遵命行事。

誓师已毕,赵匡胤统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师开封。开封城的百姓,见赵匡胤大军所过纪律严明之处秋毫无犯,纷纷奔走相告,夹道欢迎。得民心者得天下,赵匡胤胜局已定。

守备都城开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响应,赵匡胤几乎兵未血刃就控制了开封。

随后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遂正式登基即位,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柴宗训和符氏仍享受皇家所有待遇和礼遇。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改元建隆。

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北宋建立之初,后周一些重兵在握的边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等大都表示拥护宋太祖,只有盘踞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占据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李筠和李重进既败,其他一些势力较小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只好表示屈服。到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北宋基本上稳定了在原后周统治地区的局势。

北宋虽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赵匡胤仍然无法安枕无忧,因为当时宋境北有强辽及其控制下的北汉,南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割据政权。赵匡胤是要作天下之主,而不是一方诸侯,因此当政局稳定之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如何一统天下。

宋太祖和其弟赵光义走访赵普共商国策,最后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随后,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精心准备,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九月,宋太祖部署兵力防守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然后以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

仅仅三个月,宋军就袭占荆、湘,随后宋军分进合击,攻灭后蜀,四川遂平。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刘继兴)拒绝附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再次发兵南下,两年后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地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经过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十万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于次年大败十万南唐军,随后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不久,南唐国主李煜降宋,南唐灭亡。至此,南方已定。

在南征期间,宋太祖曾两次出兵北汉,均遭败北。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招降吴越钱俶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两浙、福建纳入宋的版图。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击败辽朝援兵,灭亡北汉,完成了宋太祖未竟的事业。

北宋王朝自公元963年至979年,经过十六年的战争,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

矫枉过正——文盛武衰

1.阴谋之后的顾虑

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的,从具体过程来看,陈桥兵变似乎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五代将士拥立主帅的旧例行事。赵匡胤事先像是并不知情,完全是被动接受众将的请求,不得已才做的皇帝。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涑水纪闻》等书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当时军队未到陈桥驿便已有兵变之说,未见黄袍,已有天子之说,可见陈桥兵变不会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有预谋的。正如古诗所言:“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此外,当时因边境告急,赵匡胤才奉命领兵出征,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却为何不费刀兵,难道战事已定?正所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加身便罢兵”。可见,陈桥兵变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所谓镇、定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不过是赵匡胤发动政变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赵匡胤虽得了天下,心里却并不踏实,他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叛,虽然很快就平定了,但他仍感不安。赵匡胤自己就是靠“陈桥兵变”而起家的,他担心重兵在握的手下诸将保不准哪天也会效仿他上演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想到这里,他不免生出焦虑。

2.抓紧枪杆子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封建专制社会里,谁拥有军权和军队,谁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安史之乱以来,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五代十国共有八姓十四君,篡位者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前仆后继”,赵匡胤本人都是依恃手中重权而以宋代周的。这一点赵匡胤心里十分明白,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皇位做长久打算。

于是,他前去请教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赵普一语道破天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此次谈话过后,宋太祖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八这天夜里,召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大将到宫中饮酒,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

第二天,这些高级将领纷纷称病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顺水推舟任命他们为节度使,打发他们到外地去安享晚年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赵普和宋太祖主要谈的是如何解决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为何太祖却解除了中央禁军将领的兵权呢?

其实,五代藩镇节度使虽然飞扬跋扈,但中央拥有一支强大的禁军,任何一个节度使在一般情况下都无法与之相抗,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威胁皇权。也就是说,威胁皇权本身的其实是中央禁军。这和唐代藩镇凌驾于朝廷之上的情况有着质的不同。

五代禁军集于都城,一旦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只是朝夕之事。所以说,藩镇节度使是“肢体之患”,而禁军将领才是“心腹之患”。

因此,宋太祖首先设计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除去了大患。收夺禁军大将兵权顺利完成之后,罢免藩镇节度使兵权的工作,随即按部就班地展开。到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十月,宋太祖邀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彦超等五位资深节度使赴宴,又上演了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中央禁军兵权收归皇帝,藩镇兵权收归中央,宋太祖从根本上清除了内部分裂的隐患。后来,宋朝的政局从此走向了长达百余年的安定,“百年无内乱”。

但是,“杯酒释兵权”在一夜之间,使得久经战阵的禁军大将,统统离开了指挥岗位,对军队战斗力的负面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3.宋朝的短板

“杯酒释兵权,此启运立极之基也。然文盛武衰,亦自此始。”这是元代学者、《宋史》袁桷对“杯酒释兵权”的评价。

赵匡胤自己虽是武将出身却非常重视以文治国,在建立宋朝后他一反五代时重武轻文的习俗,转而重用文人。他即位后不久,就聘请了饱学之士郭无为给他讲授经书和史籍,并且将此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规定后任皇帝都必须有专门的侍讲官,史称“崇政殿说书”。

赵匡胤大力提倡儒学教育,曾下令增修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房舍。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六月国子监建成。此后,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变化,群臣吏民都以读书为荣。与此相应,赵匡胤为根除军阀割据,实行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重用文人、以文替武、削夺武官”。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无可比肩的。宋代的文官地位不仅很高,而且待遇之好更是令人难以置信。除了工资薪水,还有茶酒钱、职钱、给券(差旅费)、厨料乃至仆人的衣食等各种杂费,另外还有“职田”,依官阶高下可得田四十顷至一二百顷不等。即使退休了,文官们还能得到一个管理道教宫观的名义,并领取俸禄。宋太祖甚至还留下了“不杀文人”的“祖宗家法”。文人犯了重罪,也只是流放了事。

偃武修文的国策虽然使得大宋没有短命夭亡,却造就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守旧、丧失血性的官场习气。正所谓矫枉过正,文武皆为国家之重,都不可偏废。宋朝“无内患而有外忧”,在与辽、金、西夏的较量中,始终难以摆脱被动的局面,确与此关系甚大。

辽宋之间的三部曲

1.一个南顾,一个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