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
2107500000003

第3章 当代道德教育方法改革

近几十年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也不例外。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中,各国施行道德教育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革新与变动。这种改革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经济与政治背景,与之相应,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是重点之一,它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网络化与实践化

通观国际世界,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不外乎这么两种:一是开设独立的道德课,把诸如“正直、亲切、勇气之类”带有道德意义的项目编成教材,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方面的内容有宗教教育、修身、公民教育,总称为德目主义教育。二是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而是通过以社会科学为中心的全部学科和课外活动进行的道德教育,把德育寓于学校的全部教育中,总称为全面主义教育。

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单独设立的两种教育方法,其结果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理想,于是出现了把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的兆势,即通过道德课、各学科和所有的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单一化过渡到多样化。

那些典型的实行全面主义教育的国家如美国,在某些学区、某些学校就设立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而注重德国主义教育的国家,如苏联,也一改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把德育与特定的情景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一个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上一切有效力量的德育网络、系统。例如,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很注重创立并灌输给青少年一代的政治神话和民族象征,培养青少年成为献身于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爱国公民。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方法,如通过学校班会活动和单独设立的公民课或历史课这样正规的教育活动来完成;其次,充分发挥童子军这一组织的作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国家所规定的节假日的庆祝活动、游行、各种节目的表演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达的大众宣传媒介对形成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也有相当大的作用。相形之下,苏联则更重视德育中的系统方法,尤其是近来,各种德育网络纵横交错,且从理论高度得到强调。在具体做法上,苏联各级各类学校里有苏共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社会一级则有家庭、工厂(或农场)、所属区域的各种组织。这种种力量的联合,德育途径的多通性,使道德教育的力量空前盛大。这种德育网络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进行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还提供给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的场所,使学生的道德实践成为可能。

道德实践这一环之所以必不可少,乃是因为道德观念以至道德信念的真正确立,不能脱离社会行为、现实活动。这些活动、行为正是通过形成构成道德信念所不可缺少的情感、习惯及个人道德面貌的其它无意识成分来使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因此,各国都很注重道德实践这一环。美国政府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苏联政府则强调学生要在集体劳动中并通过集体劳动去了解社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因此,劳动就成为苏联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苏联政府在六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已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他们认为:应把劳动教育看成是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满足国民经济对劳动后备力量的需要手段。苏联中小学关于劳动教育和教学的内容,都有详尽的规定,每周也都有一定的劳动时间的统一安排。此外,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也普遍开展,如经常组织大学生到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单位劳动或结合专业到有关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期间,许多学生就成为共产主义劳动突击队的成员,在和生产单位的劳动者共同劳动、共同战斗中,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课堂道德教育方法的的改革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而言,有必要进行灌输和行为训练。美国很注重这种教育,如美国的升旗仪式、美国的生活方式等多半就是如此教育的。但对另外一些问题,则无法用现成的价值体系去进行灌输或纯粹叙述性的方法进行教育或进行为训练。如,美国公民教育的一项内容是让青少年认识民主原则,遵守民主制度。但关于公民教育所作的一个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单独设立的“美国政府”或“公民”课程与民主自由的态度无关。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与观察。但大部分人认为:如果正规的课堂教育与自由民主思想态度无关,可以设想,假如其自由思想态度是在学校形成的话,那是通过学校其它活动形成的。另一方面,可以认为,正规教学所以缺乏效果,可以归因于课程的组织和教学的方法。假如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分析性的、功能性的方法,就能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批评态度,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同样,苏联也面临如何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问题。他们在这方面所作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一改课堂教育中的生硬灌输,代之以进行问题讨论法,在讨论中,重点是公民的实际需要,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选择是和十分实际的问题密切联关在一起的。所谓的“问题讨论法”,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由教师假设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里提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的争论和辩论不仅预示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方式。而人们道德判断的成熟程度又是和他在一系列假定冲突情境中的表现有关。所以,这种问题讨论法既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对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行动也是一种启发。

在改革课堂道德教育方法问题上,西方认知派对理智的评判进行了较多深入的研究,这对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但他们对非智力因素如情感的研究则较欠缺。最近有些资料表明,苏联的研究人员通过变换问题的形式和具体内各,更有意识地开始研究“情”在道德中的作用。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由于这是一个少有人敢于问津的领域,所以这种探索是难能可贵的。

(三)道德教育中对个性的注重

在这个问题上,以前东、西方各有自己的做法。西方比较注重个性的培养,在共同的伦理教育中贯穿了培养个性这么个思想,在具体的做法上,则是在各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生活指导”,这些机构的顾问一般是由心理学家和受过训练的人员担任的,其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情绪上、心理上的问题,以及职业选择、升学、确定选修课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个人最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还进行一些行为、性格的有意识的训练,重视个性的培养、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这是与西方社会激烈的竞争分不开的。而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则历来比较强调集体主义教育。现在人们越来越辩证地认识到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到仅有集体主义教育,或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强调到看不见个体,或用共性淹没个性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目前,苏联政府日益注意这个问题,强调德育应该养成一定的个性品质。他们引证了列宁所特别推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如果不养成独立参入公共事务的习惯,培养公民感情,男性儿童可以成长为中年和老年的男人,但他不会成为男子汉,或者至少不会成为正直高尚的男子汉。目光和利益的狭隘反映在性格和意志上:‘目光有多宽,决定就有多宽’”。因此,苏联政府创设一切条件,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他的天资、才能和爱好,以保证集体的生气勃勃。有趣的是,西方在强调个性教育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进行合作教育,目的是为了降低个人的失败感,增加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帮助个人树立自信心、养成独立的个性。

(四)道德教育范围的扩大化与整体化

现今西方所理解的德育不仅是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而且是广义上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教育。它包括宗教科、公民科、伦理科、社会科、“生活指导”,等等,即它包容了宗教教育,伦理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国家宪法、纪律、方针政策教育,和平教育,民主教育,国际理解、协调及亲善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道主义教育,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教育等。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把道德视作是对一个完整个体的教育,这也是道德教育范围扩大后的一个必然结果。研究人尤其是研究青年问题的专门机构纷纷出现。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政府拟定了1486号通告,这是关于青少年积极全面发展的文件。此时,香港也出现了“青年中心”,其主要功能是:

1.协助青年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这包括:发展青年人的自我概念一一引导青年正确看待自己;帮助青年建立人际关系;培养青年的独立性、社会道德和个人价值观念;透过社会义务工作去促进青年的个人发展,组织青年自觉为社区服务,从中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2.补足社区服务的某些不足或缺陷人们普遍认为,当今社会是个变迁剧烈的社会,而传统的社会团体和学校对青年的教育、引导以及提供的服务远远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致使青年人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产生迷茫、困惑。青年中心则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个社会问题作出反应,如培养青年形成个人品德,尽可能多地让青年积累团体生活经验,引导青年正确对待考试时的精神压力、妥善解决师生关系、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完成功课等。

在这种整体性的教育中,其多样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上四个方面,既代表了目前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动态,也预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