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隋唐当好汉
2128300000431

第431章  士信返乡

姜勇不知道的是,后世一些企业也好,名星也吧,为了出名,为了提高影响力,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样采取一些低级的手段,晒自己的臭事,目的就是要获得更大的好处。主种事在后世司空见惯,在古代可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做。

“小勇,宝岛那边的情况怎样?”

姜松为了发展宝岛的经济,把家族中的一些企业都搬迁过去,很多的实业在宝岛都建立的相应的产业。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宝岛的经济发展,关键是带动了中原一带大家族在宝岛进行投资。加上宝岛是姜松的封地,必须要发展好,只有发展好了,才会有收益,才能向西逐渐挺进。

宝岛的治理姜松一担心,有房玄龄、虞世南二牛人在,管理小小的岛屿根本不是问题。主要是让房玄龄在宝岛上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原发展的体制,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少爷,宝岛的发展挺好的,不论是咱家经营的企业还是合股举办的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好。目前管理宝岛上的产业事务是小怜姐在负责,每月都会送来相应的报表,这段时间抽调了一部分人到宝岛上,那里人手还是挺缺乏的。”

对于欧阳怜姜松没二话说,在管理造纸厂的时候挺上心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经过几年的锻炼,管理宝岛上的产业没啥问题。加上是陆霸的老婆,有这层关系姜松更放心。

“小勇,宝岛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卖到了内地吧?那税收方面怎样?”

“少爷,你说的没错,写信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销售到内地,真正在宝岛上销售的不到三成,至于税收方面不清楚,你得问玄龄他们,反正咱家同样上税,今年仅仅宝岛上咱家就上交了近百万贯的税收。”

姜松听后有点愣!百万贯的税收开什么玩笑,那要有上千万贯的销售收入。不过稍稍思考片刻后,姜松心中就明白了,毕竟仅仅是销售到小岛、百济等地的兵器就是不小的数字。

“少爷,咱家不仅仅是在宝岛上的兴建相关产业,在朱崖、娜霸等地同样兴建了一部分产业,这些产业的布局都是玄龄建议的。朱崖岛上的产业到是有收益了,娜霸的刚刚兴建,还没体现出收益。”

朱崖岛上兴建产业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在娜霸诸岛上兴建产业就得考虑。按姜松的观念,娜霸、小岛等地方只发展农业生产,不发展工业。

“小勇,娜霸上兴建了些什么产业?”

“也没什么,就是一个大型盐厂、家俱厂,还有就是捕鱼作坊,还修建了一个码头,其他没有。另外就是士信带着巡逻队还干起了贩卖的事宜,主要是把宝岛上生产的东西销售到小岛、百济、新罗及南洋一带,听士信说是少爷你安排的。”

姜松点点头,这事确实是姜松同意的。这不仅仅是把宝岛上的产品销售出去,关键是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毕竟巡逻队光靠海关总署的经费是不够的,不足的部分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巡逻队有自身的优势,武装押运产业到海外销售就是非常好的路子。

“松哥、勇哥,我回来了!”

正在叙话的姜松、姜勇二人突然被叫喊声打断。姜松抬头一看,是罗士信,这真是意想不到,没有想到这小子会跑回来过年,事先半点信息没来。不过见到罗士信,姜松还是挺高兴的。

姜松站起来和罗士信来了个熊抱,拍了拍罗士信的臂膀道:“辛苦了!”

呵呵!

“松哥、勇哥,小弟那里辛苦,真的好快乐!”

姜松摇头苦笑,知道这小子的性格。到宝岛上带领巡逻队算是最高兴的事。按姜松心里的计划,是想把罗士信培养成最牛的帅才,而非历史上的将才。

“士信,玄龄、大书法家都好吧?”

“好!他们都好,心情非常的愉快!就是忙,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务,人也清瘦了不少,精神到是很好。宝岛上的事宜基本走上正轨,朱崖岛、大澡岛上的事也差不多理顺。大书法家目前还在娜霸,估计要到年后才能返回宝岛。小弟这次是来帮玄龄、大书法家接家人到宝岛上。”

姜松点点头,让家眷到宝岛是必须的,只是开始时宝岛上生活条件太差。现在宝岛上的基础设施基本修建好,把家眷送到宝岛上生活就没啥问题了。

通过罗士信的介绍,姜松心中挺兴奋的。宝岛在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的治理下,三个新建的城镇基本修建完毕,各种设施也算是初步完善,产业布局完整。由于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吸引了中原一带大家族的大量投资,从而让宝岛的经济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目前宝岛上的人口达到目的了二十五万,差不多达到了中原一带超级县级的人口基数。有了人口就好办,各类产业才能兴建。政策的引导,会让宝岛的发展呈快速增长。甘蔗、水稻、水果的试种、引种,不用多长时间,宝岛会繁荣昌盛,这一点姜松心里有数。

“松哥,宝岛现是大变样,特别是城镇的建设方面真的比中原一带美太多。不仅是街道宽敞,在绿化方面绝对是中原一带城镇无法相比的。此时的宝岛已经不是原来的荒无人烟的贫穷岛屿,是欣欣向荣的城镇。现在中原一带好多的商家都要求进驻宝岛发展,甚至有一部分商家把中原的产业都搬到了宝岛上。”

这一点姜松相信,毕竟在城镇规划的时候,姜松就建议把街道设计宽敞一点,注重绿化建设。把各产业的布局规划完整,把生活区、产业区、商业区分类别类的进行系统的规划。那些建议都是人有现代元素的概念,这样的城镇建设不好才怪。

“士信,接管大澡岛、朱崖岛时没引起当地政府的干涉吧?”

朱崖岛、大澡岛表面上都是朝廷管辖,只是由于属于岛屿,地方官员也不当一回事,甚至连最基本的基层组织都没有兴建。不过真要接管时,姜松还是有点担心。

呵呵!

“松哥,朱崖岛、大澡岛等岛屿都是无人管理的海岛,上面也没有多少人口。我们接管时,地方官员高兴还来不及呢,谁会干涉。在地方官员的眼里,朱崖、大澡等岛屿就是垃圾,是贫穷落后的荒岛。”

皇帝虽然说是岛屿都丢给姜松治理,可到具体事宜时鬼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现接管没有问题,姜松心里还是不放心,一旦这些岛屿发展好后,地方官员肯定会眼红。到时候搞不好会向朝廷、皇帝上奏。

“士信,你回宝岛后,告诉玄龄、大书法家一声,和咱家管辖的岛屿相近的地方官,还是要适当的疏通一下,花点钱没啥关系,只要那些地方官员不找咱们的麻烦就好。”

“啥!给那些贪官送钱,松哥你搞错没有?”

“士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咱家接管了朱崖、大澡等岛屿,皇帝是承诺过归我管理,不过毕竟那些岛屿一直是属于中原管辖。再说了,玄龄、大书法家不是把岭南一带的百姓迁移了好多吗?还有一些流放的才子、官员,这些事如果让朝廷、皇帝知道后还是有点麻烦的。和那些地方的官员搞好关系,是为了咱家管辖地方更好的发展。”

“那好吧。”

“士信,接手娜霸等岛屿时遇到阻力没有?”

“阻力是有一点,不过在我们的强硬镇压下,宰了一些不听话、反抗的人后都乖了。现在娜霸那里迁移了一万多岭南一带的百姓过去。原本那里有三万多人,大部分都是中原过去产的人,只有少部分是小岛上迁移去的人。总的来说,娜霸上的百姓对于我们的接管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只有部分官员、家族反抗。”

娜霸一带在古代时确实中原人口占多数,这一点是肯定的。就算是到了后来,那些地方也属于中原朝廷的属国。小岛人是后来才迁移过去的,甚至连说的话都是岭南一带的语言。说白了岭南一带的语言在古代时属于官方用语,就算是后世国家决定官方语言时,岭南一带的投票也仅仅比北方话少上票。

“士信,告诉玄龄、大书法家,娜霸等诸岛必须使用中原语言。特别是原籍是小岛的居了,不准再使用小岛语,反正小岛本身也没有什么语言。”

“好的。”

“士信,娜霸那里驻扎了多少巡逻士兵?”

“目前有一千多名巡逻士兵,五条战船,分别保护娜霸一带的岛屿。至于岛上的捕快不属于小弟管,具体有多少不清楚。”

“士信,巡逻队驻扎各岛屿的士兵要注意轮换,不能让士兵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该让士兵回中原休息时一定要执行,不然士兵会有思乡情绪。”

“松哥,这些事你不用操心,原来驻扎在星岛、月牙岛上的士兵都轮换回来了,巡逻队士兵每二年休息一次。不过星岛、月牙岛上的原驻扎士兵,有好多士兵的家眷都搬迁过去了,这一部分士兵没有轮换,只是给了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