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21379300000027

第27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执行(2)

大学生“调研员”:收获不止于调研本身

起初,有部分学子是希望以此丰富暑假生活,而在进行调研过程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还通过近距离接触对农村有了切身的体会。现实的调研远比同学们想得要复杂,沟通也不再是简简单单,怎样访谈担任“村官”的学长学姐、怎样同老村长打交道、怎样将问题向村民解释都需要思考,之后又怎样将问题整理形成访谈稿都大有学问。而在活动开始前所进行的两场调研宣讲会让初入调研门的“调研员”们受益匪浅,浙大两位教授对调研形式、对象、方法等具体内容的讲解在调研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一次看似简单的调研让象牙塔的学子们收获颇丰,同学们看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也让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国情。

“调研员”尹禹文是浙大理科试验班的一名大一学生,在偶然中通过校园论坛了解到大学生“村官”调研的暑期活动,带着对这一职业的好奇,她开始了在老家台州的走访大学生“村官”行动。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尹禹文相对顺利地找到了当地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但是其实是村干部和村民的问卷比较难做。”尹禹文说出了在调研过程遇到的困难。

面对不识字的村民,尹禹文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一遍遍地将问题解释给他们听,然后耐心地记录下回答,“有时候一个村民就可以问一个上午,特别慢”;碰到要进行访谈的领导开会,尹禹文一等就是一天。一个星期的调研让她遇到困难,也使她掌握了许多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第一手信息,他们的月薪、国家对他们的优惠政策、未来的出路等等她都能脱口而出了。同时,从在任大学生“村官”口中了解到的现状,也让她感到这个被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职业的责任与压力。“虽然有困难,但是收获还是蛮多的。”尹禹文总结了她的调研走访之行,而她希望了解农村、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的目的也圆满地完成了。

另一位对温州市鹿城区大学生“村官”进行访谈的“调研员”陈逸群,还发现有部分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个职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希望以此作为跳板,再向事业单位、公务员进军”,而并不是想要长期在基层工作。尽管国家有许多鼓励、引导、支持和保证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的政策文件,并且在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力促新农村发展,但许多大学生“村官”非常关心三年后自己的出路。她还结合调研访谈之后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深思,“一些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与当地的情况相去甚远,很多人无法真正发挥他们的专长”,“大学生‘村官’职权范围有限、未能进入决策层也影响着他们作出更多的贡献”,而“农村的现实环境也让部分大学生难以安心投入工作”,他在做完了不少份数的问卷后,总结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的优势与不足。

这两位调研员是此次活跃于全国各地调研大军的一个缩影,盛夏的烈日下,他们行走于农民兄弟之间,耐心地解释、交流,从正面、侧面多个角度走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了解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利弊,思索“村官”计划对于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大学生“村官”,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分布在基层,在农民的身边。他们将大学校园中的书卷气息带到了农村,将专业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了农村。聆听学长学姐的讲述,也使“调研员”们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知识分子在农村不一样的作用。

一位毕业于古典文献专业的大学生“村官”陈珂(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任职),就深觉专业令他养成的严谨细致的学习、工作习惯,让他在整理档案、撰写申请报告、工作计划总结、普法宣传等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尽管待遇、编制等问题也困扰着他,但在逐渐与农民的熟悉中感受到的温暖弥补了这一切,而领导的支持更是为他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历练的经验也给了他工作的启示。

材料化学专业“出身”的“村官”王月(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幸福乡蒋坝村任职),到任不久就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一次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她运用熟悉的专业知识大大加快了检查的速度,也提高了科学性,令在场的村干部刮目相看。也正是这之后,她深深感受到了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村官”在实践、管理、视野等方面的优势。她告诉我们的“调研员”,专业不对口,并不是就业的最大瓶颈,在任何岗位,任何专业都会有它的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做事,你是否愿意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偶尔的专业对口”不是更能带给你惊喜吗?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女研究生翁丹丹,作为中组部直接选拔的“村官”,在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任职已近一年。虽然这样的选择也曾引来了众多非议,但对于翁丹丹来说,研究生学历的高起点和大学专业的涉农性质,让她面对质疑时更显得自信而淡定。她踏实地做着每一份基础性的工作,快速融入并且小有起色,得到了众多领导的好评。凭借着那份坦率和自信,帮助她逐渐完成了一次朴素的转身。

在中国十万大学生“村官”中,两三百名似乎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一项调研活动,460多名的样本已是不小的数目。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大学毕业生齐聚到“村官”的旗帜下,开始他们人生的旅途。跳板也好,理想也罢,大学生“村官”们在这一刻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学弟学妹们,他们在努力,他们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每一个行业都充满着竞争,不进则退,大学生“村官”更是一块试金石、一个大熔炉,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从实践起步,在研究中升华

大学生“村官”调研让浙大学子走向社会、走进农村,了解到了大学生“村官”这个怀着光荣与使命出发的职业背后的艰辛;同时,调研活动也为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打开了一扇窗,平凡的大学生“村官”向学弟学妹们讲述着他们服务新农村的不平凡故事,鼓舞人心,激励后辈。

(原载《浙江大学报》2009年10月10日)

第二节项目实施的步骤要点

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经过创意、策划、组建团队、团队分工与磨合、前期准备与联络、实践活动、宣传报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详细的准备,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

一、如何组建实践团队

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一般是全日制在校的学生。团队至少由3人组成,可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也可由一名老师牵头组团。团队人数无上限要求,但为安全着想不应过多。

组团的方式包括同学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和院系组织。

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时,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确定适当数量的成员,参与实践者都必须承担某一方面的与自身的专业、学识、能力、特长相适合的具体任务,分工要明确。

实践团队应采用领队负责制。领队一方面既要对队员进行妥善的分工和周密的安排,保证团队成员的安全,还要落实好队员的吃、住、行等后勤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同实践地点搞好协调工作,具体安排好实践进程,并且在相应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作为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活动中应服从领队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互帮互助,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认真圆满地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二、如何联系实践地点

实践地点是整个实践活动的载体,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地点的支撑。

联系实践地点,确认对方的接待事项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需要提前准备。联系实践地点应注意:

1.与意向中的实践地取得联系后,由当地政府开具实践地接收证明(原件、复印件、传真件等)。实践接收单位可用挂号邮件直接邮寄证明信或发传真。

2.出发前应再次与实践地联系,确保所有的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并办理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

3.实践地主要包括:(1)根据实践课题,实践团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2)校团委、院系团委已经取得联系的实践基地。

三、如何选择实践的形式和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性实践项目、应用性实践项目和综合类实践项目。一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2)社会服务,包括义务劳动、帮残助弱、医疗服务、环境保护等;(3)文化活动,包括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文艺演出、文化辅导等;(4)咨询服务,包括法律咨询、科技咨询、管理咨询、信息咨询等;(5)科技服务,包括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科研攻关、企业帮扶等;(6)志愿服务。

根据上述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大学生可以组建实践团队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各种社会现状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写出详尽的调查报告;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学生有组织地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保观念、治理环境污染等;开展服务考察活动,组成服务团,赴边远的革命根据地考察实践,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开展各种科技活动,确定科研课题,收集数据,进行研究试验,从而提高科技学术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阅读31

浙江大学突出“四个面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引导青年大学生实施社会实践项目时,始终突出“四个面向”,力求深入落实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一是面向农村,进一步开展服务浙江百乡千村行动,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湖州、杭州、绍兴、舟山、龙泉等地的沟通交流并开展实践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挂职、大学生赴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农村环保科普行、关爱空巢老教师求是青春银丝带行动、大学生军营体验、红十字志愿行动、食品安全宣传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服务地方,服务新农村,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面向企业,探索与开拓大学生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就业实习的有效途径,在若干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建立浙江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一方面,组织我校大学生以社会实践小分队形式深入企业调研实践;另一方面,围绕大学生就业实习和企业所需,积极开展大学生赴企业开展暑期挂职锻炼实习实践活动。同时聘任知名企业家、部分成功校友企业家和社会成功人士担任我校大学生实践导师,在实践中着力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加强产学研联系,促进校企共建。

三是面向西部,开展“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重点面向浙江龙泉、江西泰和、广西宜州、贵州湄潭等浙大“西迁点”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大力开展“求是学子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结合与西部发展研究院的合作项目开展大学生调研实践活动;结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暑期赴西部农村开展“三支一扶”实践活动。促使求是学子走进西部,了解西部,切实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服务西部地区发展。

四是面向海外,开展“走向世界”大学生海外交流实践计划,一方面,依托外事、教务、学工、就业等部门组织的大学生海外交流计划和海外实习计划;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与港澳台高校大学生的交流,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学生骨干的海外交流工作,加强海外交流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