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21388900000012

第12章 所有的爱都不能代替他精神的独立(2)

所有的爱,都不能代替孩子精神的独立。没有自己的思想,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可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自己思考和自己拿主意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没有一个父母不对孩子倾注着满腔的爱。诚然,没有父母的保护,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的,然而,过度的保护则没有益处,只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不少父母都不自觉地把孩子看作“我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人。而社会也大多认同和支持这种观念。我们常常看见有的父母将孩子的过失或成绩,都一股脑儿地和自己混为一谈——孩子取得成绩时说“你给爸爸长脸了”;孩子在外表现不佳时又说“你可把我的脸给丢尽了”。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足以摧毁孩子那小小的自尊和自信了。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要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就必须允许孩子有不同的观点、看法。

培养孩子的字尊和自信

在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方面,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

1.让弦子穿自己的衣服

在孩子的穿着方面,斯特娜夫人建议不应让孩子穿姐姐或哥哥穿过的衣服。即使家境不佳,最好也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会严重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2.信任你的孩子

为了使孩子能自重,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3.不要给孩子讲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故事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有一种坏习惯,为了使孩子做好事,就往他们的头脑里灌输各种惩罚、地狱之火之类的故事。斯特娜夫人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会使孩子精神错乱。因为恐惧是人的天性,即使不吓唬,孩子也害怕黑暗等,因此不应当用可怕的故事吓唬孩子,应当使他们知道世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孩子信任父母,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信以为真,所以,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孩子就不会怕黑暗了。用恶魔和幽灵等吓唬孩子是非常有害的。由于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的存在,使得世上有许多人终生怯懦、胆小怕事。

4.不要试图让孩子怕自己

社会上还有这样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故意让孩子怕自己,这也会使孩子变成懦夫。这样的父母,会把孩子造就成一个失败者,因为一个怯懦者想在这个社会中获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孩子和你顶嘴,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他长大了。因此,面对顶嘴的孩子,应保持风度、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轻易发火动怒,加剧双方的抵触情绪,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耐心听孩子把心中的观点讲出来,然后,分析孩子说得是否有道理,变顶嘴为讨论、探讨。如果孩子是正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些事情孩子是无理取闹,家长也可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应该耐心听完孩子的意见后,讲明道理,真正说服他。

5.不要让孩子常说一些”懦夫用语”

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常用的词汇,如“不能做”。常说这句话的孩子绝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了对孩子灌输进取、勇敢的精神,最好给他们讲述伟大人物善忍耐的故事。

6.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

多数母亲认为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一切都包办代替,结果使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7.乐于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是有好奇心的,对他们经常提出的许多问题应予以回答。孩子提出各种问题,是令人厌烦的,并且解答是很费事的。然而,做父母的决不可拒绝或者逃避孩子的质问。

孩子所问的内容必定有不合逻辑的东西,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大人的知识其实也不外乎是些可笑的东西,所以不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绝不应嘲笑,应该亲切地予以回答。你一嘲笑他,他就会因害羞而不再提问了。

提问是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应充分地利用它向孩子传授知识。若遇到自己也不懂的问题,可以问问别人,也可以经过研究之后再解答。

8.绝对不应欺骗孩子

欺骗孩子,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不会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9.不可戏弄孩子

孩子受到戏弄,就容易变成不知羞耻的人,变得粗暴。社会上由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戏弄,以后成为罪犯而入狱者大有人在。

总之,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只有自尊和自信的人,才能够正视自己的价值,既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也不随意放任自己。

孩子年幼不是家长越俎代庖的理由

人生何其短暂,从幼年直至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的特性和幸福、快乐。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天性和意愿,以过来人自居,越俎代庖地为孩子的一生画下明确的路线,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路线去努力。鲁迅先生曾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先生的话正表达了这样一种现代儿童观——子女,是我的孩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我,他从母体出来后,已与母体分开,成了人类中一个独立的人。因为还是我的孩子,作为父母就有教育他的义务,而这种教育主要是教给他自立的能力;因为他不等同于我,所以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完全成为独立的人。

因此,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决定,父母只需提出参考意见,即不要让孩子一味地跟从父母的决定,应让孩子用自己的意志取舍或选择事物,令其有自我决定的机会,并在决定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出肩负责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另外,独立性与自律性也可从中培养。

几乎没有几个父母是有意识地损伤孩子们的自信心,或损伤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俯拾即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要有意识地避免过分保护,给孩子机会,让他们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

让孩子学会幻何做决定

在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如:“你想穿什么颜色的毛衣?”孩子可能会提出家中没有的东西,若父母不能答应时,反而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应该问孩子:“你想穿这件绿毛衣,还是那件红毛衣?”

2.不能让孩子选择有害、不安全的事,因为孩子不知什么有危险。例如,冬天一定要穿棉衣,这没有选择余地,必须执行,但可给些其他的选择:“这棉衣由爸爸给你穿,还是妈妈帮你穿?”而不能说:“要不要穿棉衣?”

3.孩子做决定时,不要给很大压力。如果孩子的决定不太合理、不恰当,大人可给些提醒。如果孩子做决定后,遇到挫折,产生了失败感,父母也要给予帮助。孩子做决定的机会不可太多,以免给他太大压力。

4.根据孩子的愿望,运用大人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孩子做一些决定。这是大人与小孩共同做出的决定,是帮助孩子做决定的好方式。如“要下雨了,在图书馆里避雨比操场上好些”。在判断正确与错误的选择时可说:“我们已答应某某去展览馆,不遵守诺言是错误的。”应该让孩子知道做决定就是要其负责任。

让孩子知道,只要尽力而为,做出比较合适的决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如果强调可以随意做决定,可犯错误,孩子就会随随便便地做决定。

该让他知道做决定的后果,从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判断能力。如果小孩坚持穿裙子去操场玩,结果不小心磕坏了,你不应说,“瞧,我叫你穿裤子对吗”,而应说,“你想一想,如果我们下次再来操场玩,我们怎么保护好自己呢”。随着孩子长大,经验增多,做决定的能力与技巧就会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