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21388900000009

第9章 要教育他,首先要了解他(2)

还有,父母们常常犯一个重要的错误,就是说得太多。他们过早地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式的谈话,还常用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词。那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讲大道理的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好管教。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父母又试图用严厉的惩罚来对待孩子,但是已经听惯了大道理的孩子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不接受这种惩罚。

还有相当多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要好好学习”,中学以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内容基本上是“学习”这一个主题。当孩子学习暂时出现困难时,有的家长不是积极鼓励,而是拿别人的孩子作对比,孩子敞开的心扉也许会因为家长的一次敷衍的应答或粗暴的对待而从此关闭。有些家长为了维护其尊严和权威,往往对孩子实行命令主义,总要摆架子,树权威,个性固执,作风专横,认为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孩子一开口就说他讲错了,\孩子一动手就说他什么都不会,对孩子过多地批评、指责,极少鼓励、赞扬。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怎么开口跟你讲心里话呢?

父母和孩子能够顺利地交流思想,对于相互之间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跟自己讲讲他们内心的感受,这样父母就可以理解和帮助他们。总之,和孩子的交流绝对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它关系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关系到对孩子求知欲的培养以及对其人格的尊重。

狄德罗所受家庭教育

给父母的启示

要是你问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我希望孩子学习好。”

“我希望孩子不管什么都干得很出色。”

“我希望孩子以后有出息。”

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们学习成绩好,希望他们在学校里出类拔萃,希望他们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样不但孩子有个大好前途,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期待不能吻合时,便一味要求孩子们服从,而不考虑他们的想法和实际,动不动就教训:“你不可以这样!”或者说:“你错了,听爸爸妈妈的。”

在这方面,狄德罗的父亲做得就很好。

德尼·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当狄德罗还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稣会上中学的时候,就常常以优异的成绩和对问题精彩的见解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他的父母也因此对他充满了期望。但是有一天,狄德罗忽然对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的父亲说:

“爸爸,我不想上学了。”

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

狄德罗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不但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毫无结果,而且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对此,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声不吭。第5天很快就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

“怎么,干不了吧?”

狄德罗低着头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匆匆地去学校上课了。

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

狄德罗约父亲教给了我们什么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像狄德罗的父亲一样,当孩子不好好学习,想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让他随心所欲,而且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并不允许父母们这样做。但重要的是,当狄德罗不想读书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强行要求儿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去做,而是采取了平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处理子女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那么,父母们要借鉴和学习些什么呢?

1.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在择校择业上,还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兴趣爱好等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等。

2.上海某中学的校长曾说过,一个人总是这边不行那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套用过来,我们还可以说,文科不行理科行,学习不行体育行,只要努力都能行!所以,父母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3.孩子的选择不一定正确,或者虽然正确但不一定现实,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况,父母都不能横加干涉。家长的责任在于恰当地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社会责任,鼓励孩子作出富有理想、富有事业心的选择,放弃不切实际的选择。

孩子不只是你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父母应该理解并尊重他,而不是选择忽略他的感受去强迫他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我们和孩子之间需要的是沟通

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如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孩子性格心理上的缺陷等,都与家庭中的沟通有关,往往起源于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理解。

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依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孩子双方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依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自己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

那么怎样才能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呢?

1.父母不要只会疼孩子,更要理解孩子

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思想,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把握孩子的心理,也让孩子理解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也能够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尽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身来陪孩子一起玩,一起沟通聊天,如果孩子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了,就乐于把心里话讲给父母听,因代沟而产生的沟通障碍也就消失了。

2.父母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思想

孩子不仅对社会上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接受快,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父母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就会与孩子在思想上、行动上产生距离,不利于跟孩子沟通。父母只有经常主动与孩子交流一些当前流行的物品、观点、主张等,主动学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双方在一起时有共同语言和谈话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两代人之间无话可谈的尴尬局面。

3.变命令式的教育为民主式的商量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像朋友一样,一起商量,分析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反抗,也感觉不到被命令的屈从,反而会在商量的气氛中感觉自己在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大部分孩子会愉快地采纳父母的建议。

4.学会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孩子在外面有了不愉快的事,往往难以开口和家长谈起,很容易使家长错过教育孩子的机会,因此,家长应主动和孩子谈话。当然,你得问一些非常特殊的问题,使得沉默不语的孩子开口。你最好不要问“今天在学校做什么”,因为孩子的答复可能就是短短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你要改问一些更特别的事情,“下课时和谁玩”,或者“最近的美工课,你们做哪些东西”,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引孩子打开话匣子。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马上谈,也不要逼迫,退一步告诉孩子“好Ⅱ巴,什么时候告诉我都行”,让孩子知道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听他谈。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需要更长时间的启发,可以给他讲一个类似情况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鸣;也可以搂着他静静地坐着,他最终会忍不住和父母交谈。

5.避免粗暴尖刻的言语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会无意中挫伤孩子的自尊,如,“你看看人家邻居的孩子,学习多好啊,你怎么就这么笨呢?~你和你爸爸一样,都是没出息的东西。”“你真笨,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这些言语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最可怕的是它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长大以后在心理上产生有缺陷。

6.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让孩子从小养成早起晨跑的习惯,或者星期天全家一起去爬山。孩子上初中以后,可以教他们打棒球、网球,也可以教他们下象棋和围棋。每天一起运动、玩耍,家长与孩子之间自然就会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那么,父母应该坚持每周几天有规律地与孩子一起玩耍,并保证遵守时间规定,持之以恒。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应该随时寻找机会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

男孩需要明月确的指令

六岁的小航总喜欢玩火,只要是与火有关的东西,例如火柴、打火机,甚至家里的炉灶他都要去摆弄摆弄。小航的爸爸自己也喜欢各式各样的打火机,从气体、电子式到机械式打火机,甚至于还有古老的“火镰”……对于小航玩火的行为,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任何明确的处罚或指令,他们觉得玩火也不是什么大错。看着儿子熟练地使用各种打火机,小航的爸爸甚至还得意地说:“瞧,我的儿子就是像我!”

一天,小航在家里玩一个爸爸刚买来的打火机时,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帽子烧了个洞,脸上还蹭上了不少黑灰。小航的妈妈看到儿子的狼狈样,笑得喘不过气来,说:

“以后不要这样了,知道吗?”

过些日子,父母带小航去农村的姥姥家。小航和几个表兄弟一起玩起火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姥姥家的草垛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小航的爸爸跑来,怒发冲冠,拉过小航来就是一顿痛打!

把姥姥家的稻草烧着,是小航不对,但是往更深的层面去分析,造成这个不幸的起始,却是小航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果在小航刚刚开始玩火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他明确的指令,说:“不准玩火!”而不是说“以后不要这样了,知道吗”,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烧着姥姥家草垛子的事情发生。

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如果对孩子含糊其辞,对他说“你看着办吧”、“你这样不太好”、“你觉得行就行吧”,虽然你已经回答了孩子,但是孩子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这样不好,到底不好在哪里啊?

这件事情妈妈没有批评我,应该就是对的吧?以后可以继续这样做了。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拖拉、行事繁琐、做事犹豫不决的性格。而如果你给孩子的指令是明确的“行”,或者“不行”,孩子就容易记住“我可以这样”,行事也会变得果断。

所以,优秀的父母必须知道,要言出必行,做事果断,说话算话。教育孩子对别人要讲信用、负责任,首先就要从给孩子明确的指令做起,让他们行事更清晰,为人才能更大气,在人生路上就会增添更多的人格魅力。

给男孩下达明确的指令

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发出的指令是否明确是应该引起父母重视的一个问题,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父母要多使用肯定句

对孩子下达命令使用肯定句。比如,让孩子上床睡觉,父母要说“该睡觉了”,而不是说“睡觉了,好吗”。

2.教育孩子要坚持原刚

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父母不能无原则地让步,要让孩子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规则一旦制定,命令一旦清晰,就要不折不扣地去遵照执行。否则,家长经常迁就孩子,就失去了原则性。

而且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对孩子讲话也要经过大脑过滤,要讲在点子上,不要信口开河,说出去的话、下达的命令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

3.父母对弦子要言而有信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轻易许诺,一旦答应孩子,就必须兑现,即使是因为客观因素无法兑现,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孩子的理解,并寻找机会予以补偿,这样才能维护父母的权威,对孩子下达的命令才有效。

不过需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树立权威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白家长权威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的办法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是应该努力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种慈祥而威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