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三十六计》学生活
21396800000015

第15章 第三套 攻战计(1)

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贱擒王6计。

所谓攻战计,其核心是“攻”,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求得战而胜之。经商赚钱也是如此,正如此篇中所讲的: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巧借局势转换,争取主动;等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累以诱之,为我所用;催其精锐,夺其魁首。

商场如战场,在经营中,就要求企业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靠一般的经营方法和技巧是不行的,必须能以智取胜,那才是真正的、最后的赢家。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①

【计名探源】

此计名出自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宋人郑文宝《南唐近事》也有记载。说的是,南唐乾德、开宝年间,当涂县令王鲁贪赃敛财,搜刮民脂民膏。县衙门的其他官吏,也肆无忌惮地敲诈勒索,老百姓恨透了。一天,县衙门接到一份状子。王鲁在审理这份案卷时,发现是他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被人们联名控告了。而且揭发的罪行中,多与王鲁有直接关系,如果追究,其罪责难逃。王鲁不免心慌,左思右想,不好处理,于是随手在状纸上写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此后,“打草惊蛇”一语便逐渐流传开了。

“打草惊蛇”原意是蛇在草丛中,草被搅动,蛇因受惊而走。也可用来比喻惩治某甲,以警告某乙。但后来人们运用这个成语时,一般多指做事不秘密,致使对方有了警惕,而达不到预计的目的。“打草惊蛇”作为一条计谋用于军事,指的是在敌情不明或敌情可疑时,先进行试探性的佯攻,诱使敌人将真实情况暴露出来,在充分了解敌情之后再采取行动,以防落入敌人的圈套。

【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按】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处也。”(《孙子·行军篇》)

【注释】

①打草惊蛇:原意打击一人,使他人惊动。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塗县令,爱财贪污。一日,县民连状告发他的主簿受贿。他看了状子,十分惊骇,不由自主地在状子上批了:“妆虽打草,吾巳惊蛇。”意思是:你打的虽是草而我却象草地里的蛇一样受到惊恐了。

译文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买情完全掌握了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译按】

敌方兵力不暴露,必然隐藏着很大的阴谋,不可冒失前进。应该普遍地搜索他的前锋。兵书说:“进军的路旁,遇有重险关隘、坑池水网、芦苇茂林、野草深长的地方,必须慎重地反复搜索,因为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隐蔽兵力(侦察)的地方。”

【活学活用】

军事智慧 宋太祖一石三鸟

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上皇位,建立了大宋王朝。宋朝初年,北汉与辽国勾结,而且后周旧将李筠等拥兵占据西潞州,且和北汉、辽等早有来往对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公元960年,宋太祖审时度势,在宋、李筠、北汉、辽四方的政治势力角逐中,便以激变李筠,而后征讨,以惊北汉、辽国等敌手,且削夺其外围势力(实为政治盟友的李筠)。致使通过激怒之法“打草”(伐李筠),达到既惊慑北汉、辽国“敌蛇”,又除掉边镇之患的多重目的。

事情是这样的:建隆元年四月,宁太祖诏令原后周昭义军节度使、太原人李筠加官为宋朝廷中书令。当朝廷使者到达潞州时,李筠当即打算拒绝诏命。只是左右官员恳切劝谏,才请进太祖派来的使者,设置酒宴奏起音乐,随后又取出周太祖画像悬挂在厅堂墙壁,流泪不止。宾客僚佐惶恐惊惧,告诉使者说:“令公醉酒有失常态,请不要见怪。”北汉国王睿宗刘钧听说此事,就用蜡封密信交给李筠共同起兵,李筠长子李守节此时哭泣劝谏,但李筠却不听。

宋太祖听闻李筠的种种表现,一方面用亲笔诏书安慰招抚,另一方面又召李守节进京为皇城使。李筠则趁机派遣李守节入朝观察动静,太祖迎面对李守节说:“太子,你为什么缘故前来?”李守节惶恐四顾,用头碰地说:“陛下怎么这样说?此必定有说坏话的人在离间臣父和陛下的关系。”太祖说:“我听说你多次劝谏,但你父亲不听,所以他派遣你来,想让我杀你罢了。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我没有做天子的时候,任凭你自己作为;我既然做了天子,你难道不能稍微让我一点吗?’”李守节驱马飞驰回去报告李筠,李筠于是命令幕府起草檄文历数宋太祖的罪状。十四日,逮捕了宋朝廷所派的监军周光逊等人,派遣手下牙将刘继冲等押送到北汉表示归顺,要求支援,又派遣军队袭击泽州,杀死刺史张福,占领泽州城。

李筠反叛朝廷后,从事闾丘仲卿劝说李筠道:“您孤军起兵举事,形势十分危险,虽然表面上倚仗河东(指北汉)的支援,恐怕实际上也得不到他们的有力帮助。大梁(指宋朝)军队武器精良锐利,难以同他们争斗决胜。不如西下太行山,直抵怀州、孟州,堵塞虎牢关,占据洛邑城。然后向东去争夺天下,这是上策啊。”李筠却说:“我是周朝老将,和周世宗的情义发同兄弟,宫禁警卫将士,都是我的故旧,听说我到达,必定会倒戈投归我,怕什么不成功呢!”未采用闾丘仲卿的计策。

十七日,昭义兵变奏报。枢密使吴廷祚向太祖进言说:“潞州岩崖险峻,贼军倘若固守的话,就不能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攻破。然而李筠一向骄傲轻率没有谋略,应该迅速领兵攻击他。”十九日,派遣石守信、高怀德率领前头部队进军讨伐,太祖敕令石守信等说:“不要放李筠西下太行山,急速领兵把守要塞,那打败李筠就必定无疑了。”五月,北汉睿宗闻李筠背叛宋朝廷起兵后,派遣内园使李弼将诏书、金银绢帛、好马赐给李筠,李筠便又派遣刘继冲前往晋阳,请求北汉睿宗起兵南下,自己作为前导。北汉睿宗派遣使者向辽国请求援兵,辽军没有集结,刘继冲陈述李筠意思,

要求不用契丹军队。北汉睿宗当天举行军队大检阅,倾国之兵自己统领从团柏谷出发,群臣在汾水岸边为之饯行,左仆射赵华劝谏说:“李筠起事轻率仓促,事情必定无成,陛下尽境内之兵赶赴征战,臣下看不出来其事可行。”睿宗不听从。

当北汉军队行进到太平驿时,李筠亲自率领官员僚属迎接谒见,北汉睿宗命令李筠朝拜时赞礼人不唱其名,坐在宰相卫融的上方,封为西平王。李筠看到北汉睿宗的仪仗卫队又少又弱,内心很后悔,却又自言蒙受周朝的恩宠不忍心辜负。但北汉睿宗同后周世代结仇,听到李筠的话,也不高兴。李筠准备返回,北汉睿宗派遣宣徽使卢赞监视他的军队,李筠心中越发不平。卢赞曾经会见李筠计议事务,李筠不理睬,卢赞发怒,拂袖起身。北汉睿宗听说卢、李有矛盾,于是派遣卫融前往军中进行和解,致使叛军出师便不利。

宋太祖获悉李筠背叛朝廷,勾结敌手北汉、辽国军队,公开叛乱后。于是除调遣军队外,自己又亲自布防,并率军征讨,既剿平叛军,又能“惊”慑、削弱北汉与辽军势力。这是实施此计的关键一步。

同年四月,宋太祖召三司使、清河人张美征调军队、粮食,张美说:“怀州刺史、大名人马令琮,估计李筠必定反叛,日夜储备粮草来等待王师。”太祖立即下令授马令琮为练使。随后,又采纳宰相范质的谏言,由于大军北上攻伐,依靠马令琮按需要供给,不可再转移到其他州郡,于是又将怀州提升为团练使州,让马令琮充任团练使。以保障后备供应。

五月初,宋太祖又任命洛州团练使郭进为本州防御使,兼任西山巡检,防备北汉军队。叛军头目李筠留下长子李守节守卫上党,而自己则率领部众三万人向南出击。不久,朝廷的军队石守信等部在长平击败李筠军队,攻克他的大会寨。

十九日,宋太祖下诏亲征,讨平李筠叛乱。不久,从大梁出发,二十四日,在荥阳停留。这时,西京留守向拱劝说太祖:“渡过黄河,翻越太行山,乘着贼军没有集结就攻击它。如果滞留拖延十天,那贼军的势头就越发猛烈了。”枢密直学士赵普也说:“贼人认为我国家新建,不能出兵征伐;倘若日夜兼程,攻其不备,可以一战而胜。”太祖采此意见。

二十九日,石守信、高怀德在泽州南面打败李筠叛军三万余人,俘获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杀死卢赞。叛首李筠则逃入泽州,环城固守。该月,永安节度使折德康攻破北汉河石寨,斩首级五百。

六月初一日,宋太祖到达泽州,督令军队攻城,过十天还没攻下。他于是召见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蓟人马全义询问计策,马全义请求全力紧急进攻,就率领敢死军士首先登城,飞箭穿透手臂,马拨出箭头前进战斗,太祖则亲率领警卫军队继续跟进。十三日,攻克泽州城。李筠自杀,并且俘获卫融。

通过宋太祖亲征,终于将李筠叛军讨平。同时,还对北汉军队有所斩获和俘擒。李筠叛军的覆灭,宋太祖的“打草”之举(驱赶),使叛军背后的支使者、盟主的北汉、辽军大为震惊,亦大伤元气。由此使宋太祖通过计谋所企达之目标全部实现。

北汉睿宗听说李筠战败,便从太平驿逃回晋阳,对赵华说:“李筠不成气候,结果如爱卿所言,我侥幸保全军队而归,只是悔恨丧失卫融、卢赞罢了!”赵华不久便告老还乡。辽军则听说潞州被宋军攻破,结果也没有出兵。

二十九日,宋太祖从潞州出发。七月十日,到达京师。

当初,北汉宰相卫融被擒,宋太祖责问他说:“你唆使刘钧帮助李筠反叛,是为什么?”卫融回答说:“狗见了不是主人就叫,臣下实在不忍心背负刘氏。”并且说:“陛下即使不杀臣下,臣下也必定不为陛下效力。”太祖发怒,命令左右卫士用铁杖打他的头,血流满面。卫融呼喊道:“臣下死得其所了!”太祖说:“是忠臣啊,放了他。”用好药敷贴他的伤口,让他送致书信给北汉睿宗,要求归还周光逊等人,为表示诚意,先将卫融送归太原,北汉睿宗不予回答。十三日,北汉任命卫融为太府卿之官职。可见,到此时,北汉、辽军“敌蛇”,不仅因李筠叛军被宋军剿平而“大惊”,同时本身还损兵折将,丢城失地,甚至连北汉宰相都作了宋军的俘虏,卫融被俘后,宋太祖亲审、亲惩后,又突然放了他,让其作传书信使回归北汉,北汉之主对宋太祖的书信拒不答复,又不放宋监军等人,还大贬了放回的卫融之官职。这既表明北汉已元气大伤,毫无任何反击应变之力,还预示着内部矛盾加剧。卫融的俘而复回,无疑是安放在北汉之主身边的一颗内耗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敌蛇”之惊,已实成“重伤”“内创”之状了。这一计谋运用成功的关键恰在于此。

商业智慧 设计击败对手

1915年,美国南部的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仍是一个荒芜之地,因有几处地方发现有石油,塔尔萨一夜之间成了冒险家们涉足之地。石油给部分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其中亨利·史格达家族、壳牌石油公司和乔治·格蒂家族是当地较有势力的石油开采商。

乔治·格蒂是家族的惟一继承人。他1914年刚从英国牛津大学回来,说是去留学,却没拿回任何一张文凭,倒是要了老爹不少钱付给了欧洲不少有名的旅店。

由于老格蒂对小格蒂的所作所为不满意,所以在经济上对他严厉管束。由于名声太坏,老格蒂不太乐意接受他,格蒂只能在家族事业中充当一名副手。

“这太委屈我了。”格蒂想,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决不是只能当一名副手。

此时的他正站在泰勒农场的土豆地上,因为塔尔萨已盛传泰勒农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塔尔萨最有实力的三家石油商都在打着它的主意,暗中较着劲。农夫泰勒乐得渔翁之利,他只想看到这三家不停地斗下去,越斗下去,他的这600英亩的土地就越值钱。他已放出风声,他将把土地交给拍卖行,谁出最高的价他就卖给谁。

格蒂来到了一个别墅区,在一幢豪华的别墅前停了下来,敲开了门,见到了他想要见的人——塔尔萨地区最有名望的地质学家,艾默·克利斯。

“泰勒农场能产多少桶油?”格蒂直切话题。

“你代表哪一家?”克利斯兜圈儿。

格蒂取出了一叠钞票边数着边说:“我代表我自己。”

“我的观点你可以在《塔尔萨世界报》上看到。”

“《塔尔萨世界报》给你多少稿酬?”

克利斯犹豫了一会儿,说道:“12美元。”

“12美元买了你30%的真话,我出这个价钱的10倍能不能买下另外70%的真话?”

格蒂的福特车又在泥泞的公路上奔驶,经过一问路边酒吧时,高大肥胖的店主正像拎小鸡一样把一个中年人抓了出来,嘴里不停地骂着。不用问,一定是个来赊酒喝的穷光蛋被撵出了酒吧。

格蒂在中年人身边停了车,从车窗里伸出头来说:“喂,想不想做个有钱人?”

中年人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那么上车吧,我请你去别的更好的地方喝一杯。”

他——米露斯克里,是一名普通的掘井工人。

第二天,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笃笃笃”地驶进了塔尔萨,车上坐着一名态度傲慢的中年绅士。因为当时马车已逐渐被淘汰,像这样豪华的马车已不多见,这对于塔尔萨这个小地方来说无疑是一件大新闻。马车所经过的地方人们都驻足观望,孩子们则蜂拥追随车后。那个中年绅士,一把一把地抓着硬币向孩子们撒去,孩子们更是越聚越多。

隔一天《塔尔萨世界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塔尔萨来了位大富翁》,说一个名叫巴布的从北方来的大富翁,谁都不知他有多少财产,只知道他把美分当做扁豆……巴布看中了塔尔萨的泰勒农场,决定在那里投资一笔钱开采石油。他还到农场探望了那个老泰勒,许诺将用2万美元买下农场,可泰勒不是傻瓜,还想钓到更大的鱼。

几天后,一辆福特又来到了泰勒农场,因为泰勒农场已成为当地的新闻热点,记者们一见福特车驶来,就一窝蜂奔过去看个究竟。车上走出了一个头发油黑、两撇胡子高翘的年轻人,来人声称是大银行家克里特的私人秘书谢尔曼。谢尔曼找到了泰勒,请求以2.5万美元买下泰勒农场。如此高价,泰勒有些心动了,可是他老婆踢了他一脚,他忙说:“老兄,只能在拍卖场碰运气了。”

第二天,《塔尔萨世界报》又刊登了一篇配有大幅照片的文章,《泰勒农场招风引鸾,塔尔萨又来了个大银行家克里特》。

一时间,塔尔萨到处传遍了绅士巴布和银行家克里特的事,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这两个有钱人到底谁能夺得泰勒农场。

果然,一个星期后拍卖泰勒农场的拍卖会如期召开时,那三家石油商都退出了竞争,因为介入只能得罪克里特,只有巴布和克里特的代理人谢尔曼一争高低。会场围满了等着看好戏的观众。

拍卖师的锤声响了。

“500美元。”

“600。”

“700。”

竞价升到1100美元时,突然巴布不做声了,拍卖师叫了三声后,仍没有人应价,锤声响了,克里特以1100美元获得了泰勒农场。

在场的人都出乎意料地大吃一惊,没想到泰勒农场竟以1100美元就卖出了。

克里特购得泰勒农场后,忽又改变了主意,以5000美元转手给了格蒂家族开采石油。格蒂家族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因此获得1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