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方面炮制伪满洲国,一方面大造“热河为满洲国土”、“长城为满洲国界”的舆论,加紧对华北的侵略。1933年元旦,日本在山海关制造事端,炮击临榆县城。驻临偷的东北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南京国民政府恐事态扩大,不予支援。3日,山海关失守。日军继续向锦州、通辽、绥中集结,准备三路进攻热河省。
山海关陷落后,张学良感到再不积极抵抗,恐热河、河北两省难保。于是,进行军事部署,受其节制的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调至北平东边的通州、蓟县、三河、宝坻等县待命。由于第二十九军既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不属于张学良的东北军,所以装备落后,武器不足。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每连只有轻机枪两挺。所用步枪陈旧,型号不一,弹药补给困难,许多步枪没有刺刀。按照西北军的传统,每名士兵配备大刀一把。这古老的武器后来在歼灭日寇中大显神威。
2月下旬,日军继续向热河进犯。中国军队毫无战斗力,不作抵抗,日军仅以128人,没费一枪一弹,于3月4日占领了热河省省会承德。紧接着,日军进犯长城,华北长城沿线抗战爆发了。张学良令第二十九军赶赴长城的喜峰口,策应友军作战。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燕山山脉中段,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塞北通向京都的交通要冲。这里层峦叠嶂,山险谷深,绝壁危崖。沿山脊修筑的长城,依势蜿蜒,成为华北的屏障。
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为第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冯治安为副总指挥。第二十九军赶到喜峰口时,中国守军已撤至喜峰口内,日军占领了喜峰口东北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以火力控制喜峰口,对我军极为不利。
3月9日午后,第二十九军赵登禹旅赶到喜峰口,与敌遭遇,激战至深夜。10日拂晓,敌集中炮火向我阵地猛烈攻击。赵令官兵离开战壕,埋伏于各峰峦处。敌炮火稍减,再回战壕。待敌步兵距战壕数十米时,鸣号出击,我官兵挥舞大刀,与敌肉搏。赵登禹亦冲入敌阵,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赵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武功高强,是西北军有名的勇将。经过整日激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我伤亡1000多人,赵登禹负伤。张自忠、冯治安及时改变战术,以我军惯于夜战、近战的优势,出其不意,夜袭敌营。
11日夜,我军两个团分两路奔袭敌营。夜深人静,两千健儿身背大刀,寒光闪闪,行动矫健。赵登禹强忍剧痛,率一个团出征。拂晓前,赵率部摸到敌骑兵宿营区。官兵们挥舞大刀,向酣睡的敌兵砍去。日军从梦中惊起,还未清醒,已身首异处。杀得敌人魂飞魄散,抱头鼠窜。我军越杀越勇,一个敌兵也不放过。时间不长,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战斗。
另一个团12日凌晨进入敌炮兵阵地,官兵奋力砍杀。由于敌援兵赶到,我伤亡600多人,一名团副、两名营长阵亡。他们将敌野炮、汽车、弹药车焚毁后撤回,歼敌数百人,缴获机枪20余挺。
日军遭到重创后,13日对我军发动大规模反扑,战斗异常激烈。14日拂晓,张自忠指挥两个旅,实施拂晓攻击,毙敌数百人。15日,张自忠亲临前线,视察阵地,给官兵们很大鼓舞。
喜峰口6天鏖战,日军重重受阻,“异常疲惫”,“士气馁败”,于是改变主攻方向,把进攻矛头转向罗文峪。
罗文峪处于喜峰口、古北口之间的凹入处,如这里被敌占领,喜峰口、古北口我军的侧后将受到攻击,使我军腹背受敌,难以立足。我罗文峪的守军是第二十九军刘汝明的暂编第二师。张自忠令两个团急援罗文峪,并亲率师直属部队和手枪营到第一线督战。
17日,敌以飞机、大炮作掩护,5000多敌兵向罗文峪等处猛烈攻击。我诱敌迫近,先是一阵手榴弹投向敌群,然后挥舞大刀冲出阵地,与敌肉搏。战斗竟日,阵地几次易手,战况异常惨烈。
18日凌晨,敌调集步兵、骑兵、炮兵混合部队3000余人,再次发动进攻。刘汝明师长亲率手枪队督战,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在我军机枪、手榴弹和大刀的顽强抵御下,敌人被迫退去。午时,敌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分两路再次向我阵地进攻,激战至黄昏。深夜,我派出两个团,分两路奔袭敌侧背。两路勇士奋勇出击,搏战通宵。刘汝明师长见敌阵动摇,令前线反攻,实行前后夹攻,一举将三岔口、快活林、水泉峪、马道沟一带的敌人击溃,残敌狼狈逃窜。这是继喜峰口大捷之后的罗文峪大捷。
此后,第二十九军除一部分兵力在长城口外据守前沿阵地,监视敌人外,主力则在喜峰口、罗文峪、马兰峪长城沿线构筑工事,与敌处于对峙状态。敌人从哪一点进攻,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4月11日,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日军从我长城防线右翼的冷口突破,攻入长城以内。第二十九军陷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由于日军已进入长城以内,我军再守喜峰口、罗文峪,既不可能,也无必要。4月13日,第二十九军奉命撤出这两个阵地。
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加紧与日本谋和,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的占领,并使察哈尔省、河北省的东部成为日寇自由出入地区,这就为侵略者打开了华北的大门。
喜峰口和罗文峪大捷是长城抗战中仅有的胜仗,消息传来,举国振奋。这是第二十九军全体官兵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全军付出了伤亡5000多人的惨重代价。这是第二十九军对国家、对民族的重大贡献。作为此战役前线总指挥的张自忠,受到国人的称颂和舆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