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15

第15章 志坚业精光耀华夏(6)

1615年,宋应星参加江西乡试,与哥哥宋应升同时中了举人,宋应星名列第三。以后曾5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尽管他给后人留下的那些汪洋恣肆的文章,悲愤激越的诗句,比起同时代的进士及第者们味同嚼蜡的八股文章,不知高明多少倍,然而不断落第,说明他的思想和志趣同封建当权者是难以合拍的。但是,几次水陆兼程的京师之行,大开了宋应星的眼界,使他有机会深入广大的城镇、乡村、码头、矿山进行实地考察。他看到当时的社会,一面是政治的腐败黑暗,另一面却是经济上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别是苏杭一带的丝绸,松江的棉布,景德镇的瓷器,京口、芜湖的浆染,无锡的印刷等等。这些手工业中心的出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都显示出这个时期商业贸易的发达,也体现商业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的提高。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考察和调查之后,他开始了新的思考与选择,最终把自己与广大的工匠、农夫、矿工和船夫子们联在一起,而不再去光顾那奉天殿了。

宋应星在最后一次应试失败时,已经45岁了。不久,他父母相继去世,为了承担养家度日的责任,他便于1634年出任江西分宣县教谕。生活安定,公务清闲,使他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将他长时间考察得来的各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加以整理。在当教谕的4年中,宋应星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并没有保持沉默,他认为要挽救面临危机的政治局面,一方面要在政治上进行某些改革,强调严格法制和考试制度。另一方面则要发展科学技术,主张著书立说要有益于生人,提倡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写作时期,经常“炊灯具草”,不舍昼夜地工作,要用实际行动追回那逝去的青春。他翻出当年沿途采访的手稿、笔记,奋笔疾书。由于他平时资料积累丰富,一部享有“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之称的巨著——《天工开物》,只用了一年时间,于1637年在南昌问世。

宋应星在序言中宣称“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原书分18卷,每卷都用两个古雅的字来命名。首卷《乃粒),讲的是种田吃饭;末卷《珠玉》,多属富家玩物。这样安排,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这18个专题之下又分若干细目,几乎概括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诸方面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书中不仅详述了农业、矿冶、铸造、纺织、食品、加工、造纸、印刷及其它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经验,而且在重要地方插入了指示技术工艺的绘图近200幅。这些图线条清晰,比例适当,立体感强,关键的零部件都一一注明。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因没有图谱而失传,有了《天工开物》中的图,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原貌。

在《天工开物》里,宋应星对农业的记载特别详尽。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极为重视。有关五金冶铸、采煤、纺织、造纸、兵器、制曲酿造等方面的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1771年,日本出版《天工开物》的翻刻本。1950年,它又被全部译成日文。1869年,法国学者把《天工开物》摘译成法文,并复制了许多插图,书名叫《中华帝国古代和现代工业》。1882年,德国学者介绍过《天工开物》。1966年,美国出版了《天工开物》的英文译注本。国外的科技界有称誉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的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已发现的有《天工开物》和《野议》、《论天》、《思怜诗》等。另外还写了近10种书,可惜今天都失传了。

集数十载之精神正数千年之遗误

——王清任

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勋臣,玉田(今属河北)人。生于1768年,卒于1831年。少时尚武,学过篆艺,捐过“千总”的小官。20岁开始行医,在滦州、奉天、北京等地为民行医。由于精通医术、为人磊落,为公卿所推许。1820年到北京开设“知一堂”药铺,颇有名气。

王清任所生活和清代,是一个尊经复古的时代,因此清代医学也多重考古而疏实践。王清任却独开风气,本着求实的精神,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纲常的藩篱,反对拘泥古人、因循守旧的医学风尚,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对人体进行实际的观察和解剖研究,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医学道路。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很早就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如《内经》、《难经》、《针炙甲乙经》、《千金方》等著作中就有不少记载。但是总的来说,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是步履难艰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观察研究和尸体的解剖和统治阶级所宣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孝道”相违逆。人体的解剖被统治者斥为是“不仁不义”的大逆不道的行为。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王清任非常注重对人体内脏的了解。他曾说过:“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的一行就致力于对人体脏腑的研究。

早在青年时代,王清任在阅读古代医书的过程中,就发现古人对于脏腑的记述不仅失于粗略,而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如对于肺、肾、脾、肝等的说法就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古人没有经过亲自实践而导致的结果。王清任对古代医书中的这些错误早有更正之志,却又苦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人体进行直接而详细的解剖。到了1797年,王清任在滦州稻地镇行医,碰上当地正流行小儿疹疾,小孩十有八九死于此症。穷苦之家大多用草席裹尸,草草掩埋。野狗啃食,狼藉不堪,坟场上破腹露脏的尸体,数以百计。王清任路过坟场,便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坟场仔细观察群儿尸体。连看10日,观察了100多个小儿尸体,看全了30余具尸,方才弄明白古代医书中所描绘的脏腑与人的实际脏腑不相符合,即使是件数的多寡也不尽相同。只是胸中隔膜一片,看时都已破坏,未能验明是在心上心下,是斜是正。王清任在奉天、北京等地行医时,又跟踪到刑场去观看犯人,虽然看见了脏腑,胆是隔膜已破,因此都没有达到目的。

直到1829年,安定门一位姓恒的请王清任看病,王清任谈及自己留心40年来,都未能将隔膜审验明确。适逢江宁布政恒敬在坐,说他自己在领兵之时,见到的尸体极多,对隔膜了解得非常清楚。王清任大喜过望,急忙向恒敬请教,方才弄明白此事。

在寻找机会观察人体的同时,王清任还借用动物来做实验,与人体进行验证、比较。通过42年不懈的努力,王清任于1830年绘制了25幅人体的脏腑全图,并著成《医林改错》二卷流行于世。

《医林改错》一书指出了古人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如古人认为肺有“六叶两耳”,“肺有二十四孔以行气”,“尿从大便渗出”等等。对于这些错误认识,王清任从实际出发,给予纠正。又如对于一些生理病理现象的认识,古人也有错误。古代医书中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意志思虑智五者皆藏于心。王清任通过实际观察,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再如在病因学说方面,古人认为天花是由胎毒引起的,王清任对此用事实加以驳斥,断定天花属于流行性传染病。此外,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非风火温痰所中,抽风不是风等。这些观点也是新颖透辟、有独创性的。

王清任不基本弄清了前人未曾认识或未弄清楚的人体器官及解剖部位。正确的记述了横隔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隔膜以上是心和肺,其余的器官都在隔膜以下;对动、静脉的认训也比前人加深了一步。这些对于解剖学的发展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王清任的这些被称之为“直翻千百年旧案”的新见解,不仅有力地冲击着中国学术上存在着的“尊经崇古”的风气,而且对于中国医学也是一个大贡献。

在医学理论方面,王清任对中医的气血学说作了新的发挥。他认为治病的要廖在于疏理气血,并总结出60种气虚症和50种血瘀症。这对中医也是一大贡献。

王清任以活血化瘀学说为指导,把补气和逐瘀结合起来,创立了许多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可治内、外、儿、妇产、精神、传染病各科之病。经过临床试验,确有疗效,有的至今仍被我国医学界所沿用。

王清任不以传统学说为宗,敢于对旧有学说提出大胆的质疑和批判。进步的医学家评价他的《医林改错》“集数十载之精神,考正数千年之遗误”,是“稀世之宝”;而顽固守旧派却对他大肆攻击,诋级《医林改错》的价值,认为它是越改越错。后人对他在论药立方上,以血液为病源,以逐瘀为疗法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认为只是一家之言,而非万全之治。但是王清任重视实践、敢于创新,他所取得的实绩是不能抹煞的。虽然按现代生理来看,《医林改错》尚有不少失误之处,如认为“心内无血”,动脉是藏气的,否认古人关于血管构造的一些合理说法,忽视中医关于切脉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作用等。

《医林改错》一书,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产生影响。书的一部分曾被译为英文,王清任也被称为是“一个近代的的中国解剖家”。

(张强胡宝伟田宇刘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