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由于勤奋刻苦,加上身材生得高大,在陪财主的儿子去参加一次考试时,冯有茂竟考中了武秀才,并在清朝军队中当了一名小军官。此后,冯有茂跟着部队辗转到过新疆、山东、河北等地,冯玉祥便是冯有茂驻扎河北省青县兴集镇时于1882年11月6日出生的。冯玉祥的父母共生了7个孩子,可由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以及缺医少药,除冯玉祥的大哥和冯玉祥活下来以外,其余5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由于冯有茂职位低下,微薄的薪饷收入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冯玉祥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到他3岁时,为了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全家又搬到保定郊外的一个穷苦的小村庄里居住。在这里,冯玉祥和村里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一样,开始了他苦涩的童年。七、八岁时他便和哥哥一起到野外割草拾柴,下地拔麦、擗(pǐ)高粱叶等。这些劳动十分辛苦,若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想象的。例如擗高粱叶这种活,是在夏季高粱快成熟时,人进到高粱地里擗下高粱杆上的叶子,晒干后当柴火烧。盛夏热辣辣的太阳曝晒下的高粱地里,高粱密密匝匝地长着,一株连着一株,连一丝风都吹不进,整个大地宛如一座巨大的蒸笼,人进到地里,就如同进了一个烤箱,闷热难耐。汗水像雨水似的往下流,头上像紧紧地箍着一个紧箍咒,胸口憋闷得像塞了一团棉花。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小玉祥为了能多擗些高粱叶,帮助父母分担一点生活的担子,常常从早晨直到晚上,赤着脚,挽着裤腿,袒胸裸臂,在地里擗一整天,中间连饭也顾不上吃。到晚上出来一看,脖子、胸膛以及两个胳膊全都起满了密密麻麻鲜红鲜红的痱子。由于过度疲劳,回到家中,不仅不想吃惊饭,甚至连水都喝不进。脑袋和两耳轰轰作响,口腔和咽喉里淤积着一股浓厚而苦涩的粘液,一噎上来就要呕吐。这些劳动不仅使小玉祥亲身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苦楚,同时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冯玉祥小时候几乎没有穿过新鞋,大多是穿别人穿过的不合脚的旧鞋,常常是光腿只穿一条裤衩。可是,即使是如此省吃俭用,全家人仍不得不靠典当东西和赊粮度日。每个月上、中旬就要把家中稍值钱的东西包括炕上铺的褥子、盖的被子等都送进当铺,在当铺老板刻薄的挖苦和白眼中当得很少的一点钱去粮店半买半赊地换点粮食回来糊口。好不容易熬到月底父亲关饷了,又得赶快到当铺中把所当的东西赎出来,否则等钱花光了,东西赎不回来,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冯玉详小小的年纪便饱尝了生活的艰难窘迫和高利贷的盘剥之苦。
虽然出生贫寒之家,但冯玉祥从小即聪明好学,酷爱读书。只可惜家中实在贫困,他仅上了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就失学了。虽然再没有机会进学校了,但小玉样读书学习的愿望却更加强烈。他经常向父亲军营中有知识的人请教,请他们教自己认字写字、谈书说理。没有钱买纸笔,他就用一根细竹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着稀薄的黄泥浆在铁片或方砖上练习写字。想方设法读书写字,是小玉祥苦涩童年中最感快乐和幸福的事了。
随着小玉祥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日子却是越来越艰难了,看到日愈拮据的家庭景况给父母带来的无限愁苦,小玉祥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当兵入伍,多挣一点钱来补助家庭用度。于是他11岁时由父亲的朋友帮忙在保定的一个兵营中补了一个空缺,12岁那年就过早地结束了短暂的童年生活,正式到兵营中当兵,和其他大人一样扛枪训练了。
冯玉祥的少年时代,正值甲午战争前后,他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威胁欺凌中国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幼小的心灵深感刺痛和屈辱。他暗下决心:“今后不当兵则已,要当兵,誓死打日本。”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心中早早地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