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是的,那些为国为民、勇当抗敌大任的爱国将士们常常是经年累月拼搏在刀光剑影之中,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他们的戎马生涯,想来不禁令人为之感奋,为之慷慨激昂。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
战国时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争雄,战事频仍。当秦成为第一强国的时候,赵国一度也很强盛。尤其是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与秦国文交武对,颇令秦统治者感到棘手。
太史公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卷八十一)。
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秦昭王云愿以15城相易,实欲夺之。当时赵国既怕秦相欺又想避免秦借故起兵,十分为难。宦者令缪贤荐其舍人蔺相如持璧使秦。由于他有胆有识,得以完璧归赵,因功拜为上大夫。
秦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多次犯扰赵境,杀了许多人。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又耍花招说是与赵交好,约赵王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赵王畏秦不敢去,怕被扣留。廉颇和蔺相如说:如果我们不去,就表示赵国“弱且怯”,赵王于是决定去,让蔺相如随行。廉颇率兵送至边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卷八十一)赵王应允,遂与秦王会。
在渑池相会时,秦王一心想羞辱赵王。但由于蔺相如不畏强秦,巧与应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使赵王免受屈辱。加之廉颇率大军压境,秦王怕真动起武来,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只好强压怒火,无可奈何于赵王和蔺相如。
渑池之会后,赵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忿然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同上书)廉颇还扬言:以后我要是碰见蔺相如,一定要当众羞辱羞辱他,给他点颜色看看。蔺相如闻此言就有意避免与廉颇会面。门下人不服,蔺相如解释道:秦王我尚且不怕,独怕廉颇不成,我们两人在,秦才不敢加兵于赵,如果我们二人争斗起来,岂不害了国家,利了敌人吗?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用意,深感惭愧,于是“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上谢罪,二人成为至交,共同为国尽力,传为佳话。
此后,廉颇接连又打了几次胜仗,《史记》卷八十一载:“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后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二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此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王赐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廉颇率军拒秦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根据当时的形势,廉颇采用固垒坚壁、对峙不战的战略,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秦于是派人到赵散布谣言,诋毁廉颇。并说秦最怕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用赵括代廉颇,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致使赵军大败,“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同上书)。这次大败,是赵国用人不当造成的。
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燕用栗腹之谋伐赵。赵国用廉颇为将迎击,大破燕军。杀栗腹,围燕。燕割5城议和。赵封廉颇为信平君,代理相国。几年后,廉颇又起兵伐魏,克一城。
公元前244年,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继位。用乐乘代廉颇,廉颇愤而出走魏国。后来,赵国数困于秦兵。想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亦盼望为赵所用。
赵王派人到廉颇那里去看一下,看廉颇是不是老了,还能不能担当军国大任。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使者受了廉颇仇人郭开的赠金,谎说廉颇已老,不中用了。
廉颇终未被再次任用,最后老死于楚。
汉之“飞将军”
——李广
在中国历史上,西、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常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边事纠纷。汉朝时,匈奴贵族常扰乱边境。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李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为秦时名将李信之后。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19年。文帝十四年(166年),匈奴兵犯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李广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勇敢、善骑射,杀了很多敌兵,因功为汉中郎、武骑常侍。景帝初,李广为陇西都尉、骑郎将。曾以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显功。此后,李广先后任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地太守(治所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以力战著称。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有一次,李广率百骑追赶3个匈奴人,“杀其二人,生得一人”,但有数千匈奴兵赶了上来。李广的部下大惊失色,想赶紧逃走。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数十里,如今以此百骑逃走,匈奴必然追杀,岂能生还。但是,如果我百骑不惧匈奴数千兵,其必以为我为诱兵,恐中埋伏而不敢进击。于是,李广下令部从迎上前去,在距离敌阵有2里远的地方下马解鞍,作休息状。众皆不敢为。李广说:但做无妨,敌恐有诈,必不敢前来。匈奴军见状,果然不敢轻易出击。只有一骑白马的将军出列,李广纵骑射杀之,复解鞍下马。至夜半,匈奴兵恐失利,悄然遁去。天亮后,李广率部众还归大营。充分表现了李广临危不乱的超人胆识。
武帝即位,因左右皆赞誉李广,故迁为未央卫尉,与长乐卫尉俱出兵抗击匈奴。李广治军有张有弛,最为匈奴所惧。所以匈奴以优势兵力集中对付李广。雁门一战,空前激烈,李广人马被打散,自己受伤被俘。路上佯死,乘押解他的匈奴兵不备,突然奋起跃上一骑兵马背,将匈奴兵推下马,调马头驰归,敌数百骑追来,被李广射杀多人。李广虽然脱险,但因损兵折将,又为敌所擒,被判死罪,按律缴钱赎身,返乡为平民。
后来,匈奴又犯边境,杀了西太守。于是皇帝又召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知道他厉害,称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载。
李广为将清廉,得赏赐就分给部下,服务朝廷几十年,家无余财。李广善射是有名的,据说有一次李广晚归,朦胧中见一猛虎,他尽全力一箭射中,众人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块石头,但箭头都射到石头中去了。
元朔、元狩年时,李广多次迎击匈奴兵。有一次,李广4千骑为匈奴左贤王4万骑包围,军士皆恐,而李广毫无惧色,指挥自如。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李广请行。天子以为老,不许。后经李广一再请求,于是成行。但大将军卫青也以为李广老,不敢放手重用。命其部出东道。因向导而误会师期。卫青责问误期原因,李广把责任全归到自己身上,他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刎《史记·李将军列传》)。
纵观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战,多遇险情,几番失利,服务于朝廷也不甚得意。但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可佳,其勇猛和胆略亦值得赞誉。
出身微贱功高封侯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名将。
卫青出身贫贱,其父郑季是平阳侯曹寿家的当差,与主家婢生青。因同母姊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故青冒卫姓。卫青少归其父,牧羊。及长,为侯家骑奴。由于卫子夫的关系,卫青渐渐成为当时显贵。
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名率万骑,四路出击匈奴。其他三路皆不利,唯卫青出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直趋龙城(今蒙古国境内),斩敌数百,初显身手,赐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卫青率3万骑出雁门,斩敌数千。次年,卫青出兵云中(今内蒙境内),与匈奴右贤王战于高阙(今内蒙境内),然后千里奔袭至陇西(今甘肃陇山以西),俘敌数千,畜百万余。匈奴白羊、楼烦二王败走,卫青收复河南(今内蒙、宁夏境内河套地区),建朔方郡。因功封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卫青率3万骑出高阙,史载“匈奴右贤王当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于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独与其爱妾一人数骑百驰,溃国北去”(《汉书》)卷五十五)。此一战,俘匈奴俾王10余人,俘众15000余人,畜数十万,奏凯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同上书)。他的3个未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卫青力辞:“此次大捷皆众军士之功,我3个儿于尚年幼,何敢受封。”于是,汉武帝把卫青手下的几名将军也封为侯。
第二年春天,卫青和李广等6位将军出定襄,斩首数千级,月余后再次出击,斩敌万余。当年,霍去病年青,善骑射,战场上初显身手。
元狩五年(前119年)春,汉武帝经充分准备后,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步兵辎重军数十万,分路出击。匈奴单于认为汉兵入匈地远,必然人困马乏,不能久,匈奴可坐收虏。于是令辎重北还,以精兵待之。卫青兵出塞千余里,见匈奴主力之阵。两军大战,日暮时,天气骤变,狂风裹着砂砾,扑天盖地而来,两军不相见。卫青使军队包围了匈奴兵,单于招架不住,率数骑突围北逃。汉军轻骑连夜追击,卫青随军而进,天明时追到赵信城(今蒙古国中戈壁省翁金河东)。虽然未获单于,但斩首万余,赵信城匈奴兵逃走,有许多粮草。汉军饱餐后,放火烧了城池粮草,奏凯丽还。另一路霍去病亦远军荒漠,进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左贤王兵,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内蒙五原西北,或曰今蒙古国境内),立碑志之而还。
此战,匈奴元气大伤,退居漠北。
卫青戎马生涯十余载,前后7次出击匈奴,保卫了汉疆安全,功垂青史。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生于1528年,卒于1587年,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出生于累代将门之家。由于家教的影响,他从小就接受了保家安民、抗御外侮的爱国思想。17岁那年,他承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戎马生活。这个决心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青年,看到沿海常被倭寇骚扰而不平静,曾慷慨赋诗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他决心保卫祖国海疆的志向。
戚继光开始是负责山东沿海的御倭防务。他认真训练士兵,整顿军纪,修复卫所,加固工事。山东的海防日渐巩固,倭寇不敢再到这一带来骚扰。1548—1552年,他5次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今北京丰台)。嘉靖五十四年(1555年)秋,朝廷见戚继光御寇有方,把他调到倭患最严重的浙江地区。第二年,提升为参将,让他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经过一些战斗,他看到当时的军队素质不良,就到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编练了3千新军。他还招募渔民,组成一支水军,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严明。他规定: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就是前面有金银,也要坚决后退。戚继光训练的这支军队,后来扩大到两万多人,他们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武艺高强,被人们称为“戚家军”。
1561年春,倭寇1万多人,乘坐100多艘船,大举进犯台州地区。戚继光沉着应战,首先在台州部署好兵力,接着亲自率领戚家军主力直趋倭寇主力聚集的宁海。盘踞在宁海的倭寇闻风而逃。而后,戚继光率领其主力,不顾饥饿与疲劳,火速赶回台州,将倭寇团团围住。通过激烈的肉搏战,终于全歼了这一股倭寇。在前后1个月的时间里,倭寇先后进犯9次,全被打败。戚家军歼灭了大量倭寇,救出了大批被掳百姓。取得了台州战役的重大胜利。
倭寇在浙江吃了苦头,慑于戚继光的威势,又转移到福建沿海骚扰。戚继光率戚家军入闽,此时的戚继光已因战功卓越,被升为都指挥使。入闽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荡平横屿、牛田、林墩三大倭寇巢穴。在横屿战役中,戚继光采用“削枝弱干”的办法,迫使1千多名倭寇的协从分子缴械投降;在牛田,戚继光采用藏而不露、攻其不备的战术,将熟睡中的倭寇斩杀殆尽;在攻取林墩时,戚继光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斩杀倭寇近1千人,活捉倭寇大小头目13人,还有1千多名倭寇在溃逃时落水淹死。戚继光因功升副主兵官。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协同作战,共同消灭了广东倭寇,经过十几年的战斗,东南沿海的倭患,终于被扫除了。
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被调往北方,镇守蓟州(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着力加强军备、巩固边防,虽年迈体衰,仍坚持不脱戎装。乃致于在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又南调镇守广东。
戚继光积几十年治军经验写成《纪效新书》、《练兵纪》两部军事著作。其诗2百余首,洋溢着征战雄风和爱国热情。
戚继光为抗击倭寇、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了纪念戚继光的丰功伟绩,福建人民后来就在于山的平远台建起了一座戚公祠,在祠堂的大厅中塑有戚继光的像。
(张国玲陈世享刘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