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王韬
21423800000007

第7章 漫游泰西 思想成熟

1867年,英华书院的院长理雅各回国省亲。由于一时无法回到香港,故而,他便邀请王韬到英国去与他合作翻译中国经典。王韬久存漫游世界之心,很想到当时领先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英伦三岛去作实地考察,了解其强盛的根源与现实。故而,在接到理雅各自英国发来的邀请后,他便欣然应允,并于1867年12月15日动身前往英国。

王韬此次游历西方,不仅是他个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也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在他之前,虽然有主张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魏源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对西方的认识,还只是“隔着纱窗看晓雾”,得到了仅是朦胧、零碎的西学知识。王韬自己虽然也曾大张旗鼓地宣传过西学,但也仅限于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这一浅表层面。现在则不同了,这次,他毅然跨出了国门,实地考察欧洲,直接接受西学的熏陶,了解西学的底蕴,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意义。

王韬此次的“泰西汗漫之游”,纵横十万里,历经十数国。一路上,舟经新加坡、槟榔屿、苏门答腊、马来亚、锡兰,入红海亚丁湾而至埃及的开罗,然后再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达意大利,再经法国马赛而抵达巴黎。每到一地,王韬都登岸考察当地的民风民俗,并把它们与中国进行一番对比。

王韬一路的考察,始终是从振兴中国的角度出发的。在新加坡,他发现当地华人极多,“不下十余万”,“虽居处已二百余年,而仍服我衣冠,守我正朔,岁时祭祀,仍用汉腊”。而埃及,曾经与中国一样,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今除了只剩下金字塔等“古坟石棺”尚可“赢人”之外,其整个文明早已衰落殒没。面对这一切,他百感交集,认为埃及“不知变通”终至亡国的惨痛教训,也正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来到巴黎之后,王韬更感到“眼界顿开,几若别一世宙”。当时的巴黎,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文化的中心。作为一个来自东方的文化人,王韬对这里的一切,都觉得好奇而又新鲜。在这里,他还专程访问了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儒莲博士,并与他就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和汉文化的传播问题,交换了意见。

不久,王韬便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并到达位于苏格兰北部边境的理雅各家乡,参与理雅各的翻译事宜。两年后,他与理雅各合作翻译的《春秋左氏传》、《易经》和《礼经》等相继完成,并陆续出版问世。这些著作,对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旅居英国期间,王韬除协助理雅各译书外,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游览各地,参观各种新奇事物,广泛吸取各种文化科技新知,调查各地风俗民情,考察山川地理和西方各国历史,了解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眼界也随之大为开阔。

通过在英国两年多的亲身经历,王韬深深地体会到政治进步乃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也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考察,他对英国的“君民共主”政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专门去英国的议院和国会实地参观,甚至还旁听英国下院的集会。他感到,在英国的国会和下议院,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参酌可否,剖析是非”,“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佥同,然后举行。如有军旅之政,则必遍询于国中,众欲战则战,众欲止则止,故兵非妄动,而众心成城也”,而这一切,在“朕即国家”的中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时的王韬虽然还没有提出改革中国政治的主张,但是,他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无疑已呼之欲出了。

在英国的两年,王韬不仅接受大量的西方新知识、新思想,而且还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与理雅各合作翻译的“中国经典”出版后,在英国引起不小的轰动,他也因此名噪一时,为英国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所注目。他曾应邀到英国最著名的学府牛津大学去讲学。在这里的讲坛上,他谈到,英国早在伊丽莎白时代起,即派人到中国广东等地进行贸易,以后英国人接踵来华,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鸦片战争。为此,他呼吁英国当局停止对华的不平等行为,主张中英两国应该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稍后,在爱丁堡大学和苏格兰大学等众多讲坛上,他还从哲学的角度,就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长短优劣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期间,王韬还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前往英格兰海耳商会,抗议英国当局向中国输出鸦片一事。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也随之“合法化”。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通过印度向中国输出的鸦片,已达到惊人的程度。王韬对此,极为痛心。在英国期间,他利用一切机会,向英国当局宣传鸦片对中国的危害,甚至直接与英国的一些资本家当面交锋。在英格兰海耳商会,他就曾针对一些英国人认为英国对华贸易“有益于外邦”的论调,提出强烈的抗议。他认为,在英国的对华贸易中,其他贸易事项如丝、茶等的确“有益”于中国,但是,就鸦片一项来看,除了英国能从中谋得暴利之外,对中国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他进而指出,英国人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仁义文明之邦,其一切行为都是出于“仁义之心”,难道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也是“仁义之举”吗?这种为谋己之财而害人之命的贸易行为,难道与“文明仁义”之邦相配吗?他的这一席发问,驳得英国当局的有关方面哑口无言,同时也充分地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鸦片输入的坚强决心和严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