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21509600000027

第27章 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社交女人的修养与智慧(4)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总是让女权运动者恨得牙痒痒的,他们以为这句话是大男人用来贬损女性的!然而事实非但不是这样,而且完全相反!女性朋友们对这句话的误会可大了!

《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叹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即是德。看看现今社会这么乱,诈骗这么多,网络上什么稀奇古怪伤天害理的事都有,这就是有了才干却缺乏德行的后果,总之,这句话是告诫每个男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视才干。

而下联“女子无才便是德”依然如上联劝导男子应有德一样,同样是劝女子也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的“无”字所造成的。这个“无”字是动词,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有,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所以“无才”不是真的没有才干,而是“我已经很有才干,但一点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视若无”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拥有过人的才干,还能自视若无,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吗?这不是比那些见过各种世面的男人更值得钦佩吗?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生活中的有些女人常常怕别人看不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为人处世不懂得低调,实际上,这往往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爱显露自己的女人,就好像是额头上长出的角,额上生角必然会很容易触伤别人,如果你不去想办法磨平自己的角,时间久了别人也必将去折你的角。而懂得低调做人的女人,却能避免这样的伤害,让自己在暗中积蓄实力再出击,以求获得最后的胜利。

当我们走进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品读脂粉堆里的诸位女性时,就不难发现有一个地位不高但不容忽视的人物,她就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平儿。在王熙凤悲惨地撒手人寰后,她在勾心斗角的大观园中仍然游刃有余地生活着。处在如此险恶尴尬的境地,如果说平儿做人处世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便是她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懂得低调做人。对凤姐顺着脾气,让凤姐信任她,但她明白贾琏夫妇的为人,明白凤姐倚仗权势趾高气扬,更明白众人对王熙凤的憎恶之情。所以,她面对凤姐的责怪,从不怒形于色,而是保持低调,承认自己的过失。她对待众人也不像凤姐那样把事做绝,她不依仗权势,不趁火打劫,而是时常私下进行安抚,加以保护,一方面缓和化解众人与凤姐的矛盾,另一方面做了好人,为自己留了余地和退路。

在很多情况下,平儿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就比凤姐宽容、低调得多,能放一马就放一马,结果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人心。

平儿就是一个十分会做人处世的人,在一个行将破落的封建大家庭里,又是侍候王熙凤这样的人物,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其貌不扬的女子能应付自如,皆依赖于她为人处世的低调,这就体现了一个弱女子做人处世的本领。

精通哲学、文学和历史学的胡适先生在致杨杏佛的信中也曾写道:“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还击骂我的人,就连一句多余的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是杯水车薪,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即便把对方骂得体无完肤,又能怎么样?相互争吵辱骂,既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快乐,也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胜利,在旁观者的眼里也不过是一只好斗的公鸡罢了。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从这封信上的内容来看,胡适先生如此的做法,也是低调做人的一种方式。他不还击,低调来对待这件事,久之对手也会觉得没意思,从而自动停止攻击的行为。

古往今来,成大事的女人无不能审时度势,放低姿态做人处世,且在暗地里积蓄力量,韬光养晦,等待积极行动。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是做人的最佳姿态;同时,它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深刻的做人哲学。低调做人是最沉稳的中庸艺术。善于低调做人,不仅是体面生存和尊严立世的根本,也是赢得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说服对方

说服虽有很多技巧,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别人真正地从心底认同你的观点和想法。女人较之男人来说,感情更为细腻、敏感。所以,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的表情和语调是很重要的。你的同情和关心、厌恶和鄙视、信任和尊重、原谅和理解、容纳和排斥、愤怒和反感、欣慰和喜悦等情绪,都会难以掩饰地从面部表情以及说话的声音中暴露出来,而这在说服的过程中是相当关键的,如果你一脸鄙夷,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

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会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语调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感情,以赢得对方的同情,增强说服力。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兰在失业后很幸运地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了一份销售珠宝的工作。这天,店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人,他满脸悲愁地盯着柜台里的那些宝石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罗兰在接电话时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碟子,有6枚宝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从地上拾起其中5枚,但最后一枚却怎么也找不着。此时,她看到那位青年正慌忙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那第6枚戒指在那位青年那儿。就在那位青年走到门口时,罗兰轻声叫住了他,说:“对不起,先生。”

那青年转过身来,问道:“什么事?”

罗兰看着他抽搐的脸,一声不吭。

那青年又补问了一句:“什么事?”

罗兰这才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是不是?”

那位青年很紧张地看了罗兰一眼,抽搐的脸才慢慢浮出一丝笑意,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但我可以祝福你吗?”

罗兰也立即伸出手来,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也祝你好运。”罗兰以十分柔和的声音说。

那青年转身离去了。罗兰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6枚戒指放回原处。

这原本是一起盗窃案,按照人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大喊大叫,设法抓住偷窃者。但罗兰却用同情的面部表情和尊重的语调,说服了男青年,让他自己主动归还了戒指。

由此可见,那些善于说服别人的女人,能够通过目光、眼神来准确地反映她的思想态度。在某种情况下,一个眼神,是最佳的辅助说服方法,它能抵得上千言万语。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说服技巧往往能够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而在说服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双方观点不同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给人际关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因此说服技巧和处世应变能力就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女人而言,说服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站在对方的立场

在彼此观点存在分歧的时候,你也许曾试图通过说服来解决问题,结果却往往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实,导致说服不能生效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劝说者与被劝说者固执地据守在各自的立场之上,不替对方着想。如果换个立场,被劝说者也许就不会“拒绝”劝说者,劝说和沟通就会容易多了。

2.通过赞扬调动热情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评价”,希望别人能够了解,并给予赞美,所以适时地给予同伴鼓励与赞扬往往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趋于亲密。比如在职场中,上级对下属的赞扬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属由于非能力因素借口公务繁忙拒绝接受某项工作任务之时,作为领导的你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和热情去从事该项工作,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忙,抽不开身,但这件事情只有你去解决才行,我让其他人去做没有把握,思前想后,觉得你才是最佳人选。”这样一来,就使对方无法拒绝,巧妙地使对方的“不”变成“是”,这个说服的技巧主要在于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赞扬,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减轻挫败时的心理困扰,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3.以真心打动别人

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说服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对方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就必须跨越这样一座桥,才能攻破对方的心理壁垒。因此,劝说别人时,你应该做到推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觉得你们是在公正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而不是抱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更没有丝毫不良的企图。

4.通过激励说服

说服的关键就是激励。人的行为都是因为受到了激励。你的任务就是找出激励人的因素,然后给予激励。人有两大激励因素:对获得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恐惧。

艾森豪威尔曾说过,“说服是一门艺术,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并且令其乐此不疲。”你必须经常思考如何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以达到你的目的。

只要你能让人们明白通过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能避免某些损失,你就能影响他们去做特定的事情。如果你提供的机会既能带来收获又能避免损失,那就再好不过了。

5.共同意识的作用

朋友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共同意识”,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应该敏锐地把握这种共同意识,以便求同存异,缩短与对方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其实说服本身就是要设法缩短你和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共同意识的提出往往会增加双方的亲密感,最终达到接近对方内心的目的。

6.顾全别人的面子

每个人都可能因为面子而与别人发生过或多或少的冲突,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很在乎它。因此,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也要尽量考虑到保全对方的颜面,只有这样,说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比如,对工作方法有不同意见,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那时有些事你还不知道。”或者说:“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后,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样的表达可以把对方从自我矛盾中解放出来,使他体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场,你们之间的关系却不会受到任何的负面影响。

7.利用丰富的表情和语调

说服别人一定需要好口才吗?其实,在说服和沟通中,语言信息的比例只占不到20%,80%以上都是非语言信息。所以即使没有好口才,只要你能理解说服和沟通的心理学,你也能“投其所好”,顺利地说服别人。

善于为别人打圆场

生活中,如果你善于为别人解围、打圆场,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赏识和信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女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自己的上司处于尴尬局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争吵不休,这时候你就需要为他们解围、打圆场,使他们不致陷于尴尬之境,使事情出现转机。

一般女人在通常情况下,都希望上司能帮助自己解围。其实,对于领导和下属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中的上司,同样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解围。

作为上司,在下属面前一般都爱面子,尤其在女下属面前。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那是件令人非常沮丧的事。这个时候,作为下属的你就要站出来,帮上司打个圆场,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上司就会对你这样的下属心存感激。相反,如果上司遭遇尴尬时,你不帮助上司解围,只想着自己摆脱干系,那么你在这个上司手下工作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某电器公司因为产生产品售后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投诉,很多记者闻讯到该公司采访。记者在公司门口遇到了经理秘书,便向她询问情况。可是经理秘书害怕自己承担责任,就对记者说:“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这下可好,记者们像汹涌的浪潮般闯入了经理办公室,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滥炸。

事后,经理得知秘书不仅没有提前向自己汇报情况,还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非常生气,不久就将这位女秘书解雇了。

这件事例应该引起我们深思,记者因产品售后问题采访,这对于公司所有员工及领导来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此时,领导最需要的就是下属能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戏”。而对于下属来说,此时不仅要面对记者讲明问题的原因,还要极力维护领导的面子和威信,而不应该将责任推到领导身上。事情做好后,领导自然心中有数,即使不会有明确的表示,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下属一定的“好处”。若下属因怕担责任或没有眼色,将领导弄得很尴尬,领导不发火才叫怪呢!

生活中最常出现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的朋友或身边的人与别人聊天发生口舌争执时,夹在中间的滋味是比较尴尬的。作为争论的局外人,最应该做的就是随机应变地打圆场,让彼此的矛盾得以化解。不过,在打圆场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偏不倚,要让双方都觉得你没有任何的偏向。否则,你的圆场恐怕就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不说。

刘女士是一家馄饨馆的老板。一次,一位中年妇女等了半天才占上座位,要了一份自己爱吃的馄饨。很快馄饨就端了上来,她想先尝一口汤。可是,汤的味道刺激了她的呼吸道,随着“啊嚏”一声,她的唾沫和着汤同时喷在了对面一位顾客的身上和碗里。这可惹火了这位顾客,他“呼”地一下站了起来吼道:“你怎么乱打喷嚏!”

中年妇女也被自己的不雅之举惊呆了,赶紧向对方赔礼道歉。待自己缓过神来后,马上对着老板刘女士喊道:“我告诉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干嘛在里边放辣椒?你赔我的饭钱,我还要赔人家的饭钱呢!”刘女士马上问伙计,伙计也很委屈,他明明就没有放辣椒。

结果顾客、刘女士及周围的群众都开始七嘴八舌,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刘女士感到这样闹下去不是个事,就赶紧打圆场,对着厨房大手一挥:“算啦!再下两碗馄饨,饭钱都免啦,只要大家和气才能生财嘛!”两位顾客这才平静下来表示接受,这样一场争论才归于平静。

有时候,当双方都挺尴尬之时,如果你从旁边巧妙地为双方打个圆场,那么凝滞的气氛就会变得轻松。

有些时候,争执双方的观点明显不一致时,就不能“和稀泥”了。如果你能巧妙地将双方的分歧点分解为事物的两个方面,让分歧在各自的方面都显得正确,这必定是一个上策。

所以女人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情,找出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想出好的圆场办法,最终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收场的目的。

保全别人的面子很重要

在与人相处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对方,使对方有一种自尊感和自重感,这一点对于我们是否能和别人愉快地、融洽地相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别人这种自尊感和自重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面子”。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向各位女士强调这一点,保全别人的面子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