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21509600000003

第3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生体验到极致的感悟(2)

教育家沃尔特·芭比说,人们常培养孩子表面化的品德,如合群、大众化、调整自己服从群体的要求等,按照社会理想要求的个性培养他们。我们却从来没给那些孤僻的孩子留有任何余地。但如果我们的学校想培养出未来最幸福的、最好的公民,就必须给特殊的孩子留一点空间。那个孩子可能不喜欢棒球,他只喜欢读书;他不喜欢足球,只喜欢音乐。我们应该允许他的与众不同,而不应把他视为不能适应社会。

如果有家长大声疾呼,告诉学校应该如何教育他的孩子,那么,他就是一位勇敢的家长。而家长经常听人劝告道:行了,把问题交给专家吧。有这样一个人,那是一位住在郊区的青年,他抗议学校教育他儿子的方式。他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从不妥协,他不断地提出问题,抨击流行的教育理念。一年后,他成了所在社区的教育委员会的代表。现在,他的孩子和社区内的几百个孩子都成了教育改革的受益者。正是在那个晚上,改革的思想被提了出来,在会上,他面对整个社区的人说出了他的想法。

“妥协与不妥协”所引发的冲突引起了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罗德·多德兹极大的关注。1955年夏,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他发表了题为“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演说。他告诫毕业生们:“你们在压力下妥协,改变不符合所谓常理的东西。可是,无论压力有多重,如果你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灵魂,你就会发现,妥协只会给你带来失落感。你为了让自己的让步更有理由而做了许多努力,事实证明:那一切都是徒劳的。除了丧失自己的自尊以外,你没有任何收获。即使妥协可以给你带来短暂的满足,但是,你没能主宰自己。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你的那些被放弃的愿望、对随波逐流做法的抵制情绪会不时地让你的内心无法平静。”

1955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市的联合大学聘请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珀西·斯潘塞爵士为荣誉校长。他在就职仪式上说:“生命给我们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机会。我们欠着国家、社会和自己的家庭的债,生来我们就是来还债的,如果我们不想白活,我们就该义不容辞地偿还我们的债务。如果我们不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们就没有现在这种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我们也就不能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也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在追求幸福的旅程中,有权利去完善、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们为我们自己,也为那些我们爱的人,为我们的同伴,去完善自己。总而言之,我们为了全人类去完善自己。”

只有拥有成熟人格的人才有能力去欣赏别人潜在的力量。只有拥有成熟心智的人才会自豪地说,他只比天使低一点儿,而不会说自己比猴子高很多。对这样的人来说,妥协不会成为一种现实,它只是一个词。因为他始终坚信:心灵是完整无缺的,独立的灵魂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大意就是东西累积多了会溢出来,不如不去做。再怎么千锤百炼,还是不能长久保持。说得简单明了点就是,凡事都不能做过头,有缺陷才是真正的完美。

当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的。人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埋下祸根。人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对于人生亦是如此,追求完美,反而是一种不可能、不完美,倒不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完美是人人都想要达到的人生最高境界,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并非我们一定或必须要追求的。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大都认为,成功的女人具有渊博的知识,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不凡的谈吐,在各方面都完成得出色而完美。为此,她们纷纷追求完美,制定许多规则与标准来约束自己。从严于律己角度来讲,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没有必要太介意的,也没有必要时时处处追求完美,不然就会导致心理不平衡。

古印度时期,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商人的妻子很漂亮,两个人也很恩爱。在其他人眼里,他们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夫妻了。可是,商人却始终对一件事耿耿于怀。原来,虽然他的妻子是个天下少有的美人,但却长了一个酒糟鼻子,这无疑会给所有人都造成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他妻子对此也很苦恼,每天都对着镜子不停地抚摸那只丑陋的鼻子,心中感到无比的伤心。

有一天,商人到外面去经商,途经一个贩卖奴隶的市场。他看到广场中央聚集了很多人,于是也凑了过去。原来,一个奴隶贩子正在向围观的人介绍着一个瘦弱单薄的女子。商人本来不想买奴隶,但就在他刚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那个女奴隶虽然相貌一般,但却有着一个漂亮迷人的鼻子。商人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一定是天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他不惜花重金买下了这个鼻子漂亮的女子。

商人兴高采烈地带着女子赶回了家,心中想着给妻子一个惊喜。到了家后,商人迫不及待地把女孩子的鼻子割下来,然后拿着血淋淋还带着温热的鼻子大声喊道:“我的妻子,亲爱的,赶快出来吧!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他的妻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忙从屋里跑了出来,吃惊地问:“怎么了?你在外面找到了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宝物让你这么高兴。”商人兴奋地说:“快看,我给你买了世界上最漂亮的鼻子,和你的脸型十分般配。快来,赶快戴上它让我看看!”刚说完,商人就从怀里拿出一把锋利异常的刀子,朝妻子的酒糟鼻砍去。

随着妻子的一声惨叫,酒糟鼻也掉在了地上。商人赶忙拿起那个漂亮的鼻子往妻子的脸上贴,可怎么贴也贴不上。这时商人才明白,不管自己怎么努力,这个漂亮的鼻子都不可能长在妻子的脸上。而就连以前那个酒糟鼻子,也不再属于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的确很有哲理,因为商人和他的妻子无疑都在追求着完美。然而,他们追到最后的结果却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遗憾。

可见,生活中不少的“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其实,那些过于沉迷“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是抽象的、相对的,不像生活那么具体、五彩缤纷。不要以为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那些为幸福而苦苦追寻的女性,更要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与精彩,你没有必要过于介意别人的言论。因为“完美”只是虚幻不存在的,只有问心无愧的努力才能得到最踏实的收获。

如果你尽了最大的努力,费了很多心思,却始终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话,那么不妨选择放弃。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最高明的方法。你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去想那件已经失败了或是不完美的事情,这样你就可以集中精神去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做了。如果你对于整件事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求完美,那么就很容易让你感到事事都不顺。

求完美本来并没有错,可是如果追求得过分,那么反倒不如不求完美。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一位女士都希望自己的房间永远干净,可是我们却不能永远保持整洁。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最完美的境界,那么恐怕就会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痛苦的折磨之中。道理很简单,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在一开始就给自己编织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

魅力源于内心的快乐

女人的快乐从何而来?快乐其实很简单。温馨的家庭使女人快乐,挑战的工作使女人快乐,在自己做的事情中感受快乐,在对人生的感悟中体味快乐。

魅力源于内心的快乐,当人们快乐时,地狱也是天堂。女性的美丽就在于:她拥有独特的魅力。

有一位年轻女性,她做梦都想去夏威夷度假。她总是说:“我要是能去夏威夷玩就好了,哪怕几天也行。”她和丈夫终于决定去夏威夷了。她快乐地叫喊着,迫不及待地等着去夏威夷。“再过三个星期我们就能去夏威夷了!”“再过一个星期,我就能躺在那片海滩上喝饮料了!”……

几个星期以后,她度假回来,但却很沮丧:“一直以来,去夏威夷度假都是我的梦想,为此,我花了很多钱,按理来说,我应该特别开心才对,可实际上我一点都不快乐。夏威夷的天气很热,老公成天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不想就在饭店里呆着,就和他并排躺在躺椅上,这样的日子无聊死了。躺在海滩上,我一点被爱的感觉都没有,只感觉自己可怜得很。我感觉自己要发疯了,我真希望自己从来就没去过那里。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

可能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缘何这位女性筹划很久的海滨度假,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夏威夷的海水不蓝吗?棕榈树不美吗?还是高级饭店的饭菜不可口?

其实不关外界环境的事,这只是因为,外界环境没有足够的力量平复这位女性内心的焦虑罢了!因此,就算此时她身处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她也不会有心情去看那些美丽的风景,也不会开心。相反,如果她本来就很开心,就算身处最糟糕的地方,她也会觉得像是在天堂一样。

所以,外界事物并不能使我们快乐起来,快乐来自我们的内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开心,不在于他处于什么环境,而是由他的心境决定的。

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很多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寻找快乐,把快乐寄托在外界发生的事情上,不相信吗?那就看看吧:“我想让人喂我……我想别人抱着我……我想玩那个玩具……我不想睡觉,我想看电视……我想和那个男生谈恋爱……我想考个名牌大学……我想找一份好工作……我想我们能结婚……我想要一套房子……”不同时期,我们对美好的事情都满怀期望,我们相信,如果这些事情成为现实,我们会很快乐。但是,如果这些期望没有实现呢?

当我们没得到自己热切盼望的东西时,我们会十分难过。我们会失望、生气、焦虑、不安、迷惑,总之就是不开心。我们对生活、爱情充满了期望,然后让自己处于期望之中,期望的满足程度将决定我们是否快乐。

以至于,每天我们都在无数次地重复着这样的心理历程:期望——失望——难过!看看吧,我们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早晨,你从闹钟的吵闹声中惊醒,揉揉惺忪的双眼,看一下窗外的天气:“坏了,下雨了,路上一定很堵。”你的第一个有个好天气的期望落空了,你开始有点不开心。

起床后,你慢吞吞地走到厨房做早餐。这时,你发现,昨晚你没把自动咖啡机的开关打开,结果,早晨没有热咖啡喝。你期望的第二件事也落空了,你叹了口气。

你去淋浴,然后穿衣服,忽然觉得裤子不太合适:“天啊,又胖了!”现实又一次把你的希望打碎了,你开始难受了。

你来到单位,热情地和同事打招呼:“早上好。”“早上好。”同事就像在敷衍你一样,面无表情地嘟囔了一句。你立刻没了兴致,你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了。

看,一天才刚刚开始,你就有这么多理由让自己不开心,于是,你开始不再开朗,不再有激情。长此以往,那张原本热情洋溢的阳光面孔也被一张阴沉的“苦瓜脸”代替了,慢慢地,魅力也离你而去。其实,一个女人的魅力,是因为性格开朗,心中充满了阳光,而不取决于外表。

为什么要让外界环境决定自己的快乐呢?这样只会培养我们的依赖性,让别人决定我们的快乐。世事无常,无论我们多努力,我们都没有能力去控制周围的人和事。我们阻止不了一些客观事情的发生,比如下雨,也无权要求别人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去说话、办事。有些人总希望能创造一个理想中的环境,竭尽全力使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安宁而和谐。其实,这就像在波涛汹涌的海洋里寻找平静一样,都是徒劳的。

可见,每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难过的时候,不妨问自己一句:“是谁让你变得这么不开心呢?”当然,如果你足够坦诚的话,你肯定会做出这样的回答:“是我自己。”然后,让自己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提醒自己要快乐地看待周遭的环境,其实,快乐就来自你的内心。这样,还有谁能夺走你的快乐呢?

心中有希望,我就是成功者

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对事业的成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了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

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曾说:“所有失败者——罪犯、酗酒者、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等,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从而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于是对现实充满失望感。”

沮丧,是人类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长年逃避和否定自己,从而陷于持续的沮丧之中不能自拔,却又习惯把责任一股脑全推给别人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大都是些缺乏勇敢和能力承担不幸的人。

沮丧者虽然也在各自挣扎,并很想求助于别人,可是孤独和害怕被拒绝的心理使他们不敢冒险求人。由于自卑态度,他们也无法正视自己的脆弱,只好以假装快乐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因此,除了配偶和孩子等家中亲人,周围的人往往都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认识到其糟糕的情绪,因而也难以给他们帮助。事实上,即使有人知道了他们情绪上的沮丧,别人也常常会显得无能为力。

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些“功成名就”的成功者也会产生沮丧。例如有的事业有成的男人,当他的妻子不安心操持家务,而决定要去读书或要找份兼职工作时,面对乱七八糟的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沮丧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辛苦工作,赚那么多钱,在社会上也有地位,家中该有的都有了,结果妻子还不安心,还要去寻找什么自我,因此他会产生自己所追求的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一类的疑问。如果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心理上的困扰,他很可能就会逐渐变得灰心失望、情绪沮丧。

一般来说,人在其生命的几个重要阶段都可能会出现沮丧情绪。童年时期,健全的感情发育和培养很重要,如果家庭生活不幸,比如父母亲离婚、丧失亲人等,都容易导致其产生沮丧感;青年时期,健全的社会关系包括恋爱、婚姻、朋友等等都十分重要,恋爱、婚姻挫折会使人沮丧;老年时期,如果老年丧偶、丧子很容易使人陷入沮丧无助的情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