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21509600000005

第5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生体验到极致的感悟(4)

与队伍失散后,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着、安慰着。十多天过去了,他们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回到部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更严重的是,因为战争,动物都四散奔逃或被杀光,生存都发生了危机。

就在他们奄奄一息之际,他们幸运地打死了一头鹿,看来天无绝人之路,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地度过几日了。这让他们着实兴奋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生存又成了问题。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寻找食物时不幸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又一次幸运地逃脱,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时,忽然听到一声枪响,背着鹿肉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这一枪打在他的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到语无伦次,抱起倒在地上的战友泪流不止,并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成条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夜深了,受伤的战士肩膀上包扎的衣服一片血红,他对自己的生命不抱任何希望,而那个没有受伤的战士两眼直勾勾的,嘴里一直念叨着母亲。用来救命的鹿肉谁也没有动,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那个漫长的夜晚,两个人终生难忘。

也许命不该绝,他们终于被自己的部队发现了。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该告一个段落,是个喜剧结局。

但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老乡、战友。”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这个受伤的战士平静地说:“他去世了,否则我永远都不会说,如果我死在他前面,我会让这个故事烂在肚子里。”“那年在森林里,当他抱住我时,他的枪筒还在发热,我顿时明白了,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活下来,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因为我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照顾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就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此事。战争太残酷了,没有纳粹的存在,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令人难过的是,他的母亲没有等到他回去就撒手而去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流着泪请求我的原谅,我拥抱着他,不让他说下去。其实我早就宽恕了他,我的心没有仇恨,异常的平静,我没有失去什么,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推心置腹的朋友。”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怎样的宽容!宽容不会让人失去什么,反而让人得到更多。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美好的东西占的空间越大,仇恨所占的空间就越小。让我们多一点宽容之心,既是善待别人,更是善待自己。

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本身就很累,为生计,为学习,为婚姻,为家庭,为事业……顺心的时候少,烦躁、愤懑、心理不平的时候多。人人都渴望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想不通的事情,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去评判,兴许就能找到宽容的依据。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不会看得很远,不会原谅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原谅你。动辄出口伤人、损人,那肯定也好过不了多少。

世界上最笨的人也会批评、咒骂、抱怨他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体谅和宽容,只有拥有成熟人格的人才能如此。

如果我们恨我们的仇敌,就相当于让他们变相地胜利了。那种仇恨使我们睡不好、吃不好,我们的血压、健康和快乐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我们的仇敌知道我们如此的为他们而苦恼,他们令我们满心怨恨的话,他们肯定会高兴得跳舞。我们心中的恨意根本不能伤害他们,而我们自己的生活却像在地狱一样。

如果一个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不要去理会,更不要报复。如果你一直想跟他分个高低,那么,你伤害他不了多少,只能伤害你自己……报复怎么会伤害你呢?如果长期处于愤怒状态的话,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所以,上帝所说的“爱你的仇人”不仅只是一种道德上的修养,更是在教我们如何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不仅如此,这也是在告诉女人如何使自己更有魅力。因为怨恨,许多女人的脸生出了皱纹,她们表情呆滞,美丽的脸孔变了样子。其实,如果想让女人更美丽,让她心中充满宽容和爱是最好的美容方式,其他的方法连其一半都不如。

如果心中充满怨恨,我们就不会有好的胃口去品尝美味佳肴。《圣经》说:“心怀爱心地吃蔬菜,比心怀怨恨吃牛肉要好得多。”

也许,我们确实很难做到像圣人那样,去爱我们的仇敌,但是,你要会爱自己,为了我们的快乐而健康地生活,我们可以去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敌人控制我们的快乐、健康和外表。

世事多纷扰,看淡心自宁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种宁静,在繁杂的事务中从容不迫,在曲折中泰然自若,在纷扰中神闲气定,在嘈杂中专心致志……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心态、一种状态,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但现实中,做到这一点又很不容易。万花筒般的世界,在不停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各种外界干扰,往往使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不好的事情常常影响我们的心绪;各种诱惑也不时向我们招手。所以,常常免不了心定不下来,事情不能专注地做下去,情绪起伏,甚至可能陷入浮躁,难以左右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被外物所遮蔽和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整颗心,因此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觉得人生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学业上,由于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就盲目地选择了别人认为最有潜力和前景的专业;事业上,由于没有认真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也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爱情上,由于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习惯了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往往被我们忽视的,却是冷静地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行色匆匆地奔走于汹涌的人潮中,浮躁之心油然而生,找不到一个可以冷静驻足的理想空间。现代人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优雅也在逐渐丧失。内心的声音,便在这种繁忙与喧嚣中丢失了。物的欲望慢慢吞噬着我们的心灵,留给自己的内心空间被压缩到最小,我们已经狭隘到没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和眼光。于是我们开始出现千奇百怪的心理扭曲,期待着在内心阴郁的日子里寻求心灵的平衡。

的确,繁忙紧张的生活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更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从而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这就需要修炼。古人说,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就是要我们时时把心胸开阔一些,把事情看淡一些,把心平静下来,安安静静地做一点事情,这就是宁静。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会使人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名声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奢望、乞求和羡慕,都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力的浮躁,甚至从此与豁达康乐无缘。

有一位卖铁锅、剪子和菜刀的老人,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物品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他总是静静地躺在竹椅上,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身旁是一把紫砂壶。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吃饭喝茶。他说自己老了,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很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人身边经过,他身旁的那把紫砂壶,立即吸引了文物商人的目光。因为那把壶紫黑如墨、古朴雅致,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文物商人走过去,端起那把壶仔细看了看,发现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作品。商人惊喜不已,他又发现了一个宝贝。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还有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人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水也都来自这把紫砂壶。

壶没有卖,但商人走了以后,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然有人以10万元的价钱要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子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有没有放好,这让他非常不舒服。更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他的小屋子就变得拥挤不堪了,有人问还有没有其他宝贝,有人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在很晚的时候来推他家的门。老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紫砂壶。

几天以后,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把邻居和周围店铺的人找来,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老人现在还在卖铁锅、菜刀和剪子,据说他已经100多岁了。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融入丰富智慧的财富。这种财富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是一种与生活的苦难长期斗争而沉淀出内心成熟的体现,是“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的冷静与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你经历丰盈成熟以及对于思想规律与运转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了解。

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宁静可以过滤出浅薄粗陋的人性杂质,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可以避免许多无聊、鲁莽、荒谬的事件发生。

宁静是一种超然。这个世界很精彩,动我心者很多。比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比如“人生一世,名利二字”等等。不为此心动,人性自然,超于其上,方能宁静。要把人生看得很开,不为物欲所累,但求内心平衡,功名利禄淡然待之,进退得失安然处之,纵有不平坦然对之,总保持心中的一份安宁。这样,就不会掉进一事一物的纠缠里,不会陷入丝丝缕缕的焦虑中,心中总似碧蓝澄澈的天空。

宁静是一种净化。宁静者,退守其次,不是不求进取,而是不愿在名利场中争高逐低,在灯红酒绿中随波逐流。他们以堂堂正正为行事根本,以洁身自好为立身准则。所以,他们更看重人格,讲正气,重操守,不污其行。心灵是安静的,人在安静中升华。

宁静又是一种奋争。宁静者不是无为,而是心志专一,他们往往有坚定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定目标,执著追求,刻苦自砺,脚踏实地,不求一时显达,致力积久见功。不朝三暮四,不心猿意马,不见异思迁,不做表面文章。因而,他们更有耐久力,更有冲击力,更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无论是沧海桑田、命运多舛,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亦或是乌云密布、风急雨绵,外在因素的变换对心灵宁静的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人安全感十足,永远那么安静沉着。稳定可敬的性格是人生修为的重要一课,以“正心”来“修身”,因“宁静”而“致远”,以己之光,泽被四方。观古今中外,只有心灵真正宁静的人,才能“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心大成者成大器。经历了暴风骤雨的人们,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身处何境,都相信生活中有美丽的鲜花在摇曳,有温暖的阳光在闪耀。

当你急躁不安时,请用自己的手抚摩在心灵上,对自己的心说一声“平和、宁静”,这样你就能加强自我控制的力量,保持正确的前进思想,拥有冷静沉着的智慧。

别让妒忌在你的心里生根

妒忌是一种心理缺陷。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疑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妒忌。

妒忌通常只能让女人徒增烦恼而已。事实上,你的妒忌心理越重,你身上的负担就越重,你的心灵也就越不容易快乐。还记得白雪公主那个恶毒的后母吗?那个爱妒忌的女人,最终的结局是失去了一切。

幼儿园老师决定让孩子们做一个游戏。她告诉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口袋,里面可以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上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两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然后老师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随身带着这个装土豆的袋子。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了,袋子中发霉的土豆所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儿使他们不堪忍受,特别是那些带着5个土豆的孩子更加痛苦。一周后,游戏结束了,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时间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纷纷沮丧地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便,还有就是土豆发霉后散发的气味儿让他们太难受了。

这时,老师笑呵呵地告诉他们做这个游戏的意义,她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妒忌的人越多,你身上的负担就越重,心灵就越不容易得到快乐。因此,放下心中的妒忌,得到的便是轻松快乐。”

可见,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妒忌。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妒忌,应该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对于女人而言,更要力戒妒忌的坏毛病,妒忌是毒药,它不仅使人疯狂,更易让人丧失理智。但在日常生活中,妒忌的存在却是很普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经指出:“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妒忌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的了。”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发育和成长中的少女而言,这种妒忌他人的心理也就更多一些。

妒忌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所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或其他一切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

对于聪明的女人而言,要克服妒忌心理,并且要淡化他人对你的妒忌,需要对以下几点引起足够的重视:

(1)要心胸开阔,放开眼界。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雄关在前头”,比你强的人有很多很多。

(2)要尊重别人。俗话说,若要受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要敢于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于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人要心悦诚服。

(3)介绍自己的优势时,强调外在因素以冲淡优势。如一件事办妥了,不要强调“我”,而将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群众”中去,从而使人产生“我要有群众的大力帮助才能办妥”这样借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暂时平衡。于是,“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势。

(4)言及自己的优势时,不宜喜形于色,应谦和有礼以淡化优势。人处于优势自是可喜可贺之事,加上别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于色,这会无形中加强别人的妒忌。所以,面对别人的赞许恭维,应谦和有礼,这样,不仅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妒忌,而且能博得他人对你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