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快捷记忆法
2152600000038

第38章 快捷记忆的运用:记忆带来创造无限(1)

你想超越现状,追求美好的未来吗?你去创造吧!创造能给你带来无比的幸福!

一个神灵,创造取得成功的神灵就沉睡在你的大脑中。在你学习快捷记忆之后,只要你想去创造,敢去创造,你就能唤醒创造之神,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是创造改变世界。

是创造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兴衰沉浮。是四大发明代表着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较为完备的创造教育体系及其培育出的大量创造性人才使得当今美国称霸世界。

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创立的新思想帮助弱小的雅典进入了世界最初的民主政治。是牛顿卓越的发现以及17世纪英国科学黄金时代的到来为英格兰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托马斯?爱迪生的创造发明拥有1093项专利。沃尔特·迪斯尼和苹果电脑的创业者斯蒂夫?乔布斯的各自的巨型企业不约而同地建立在一个新思想的力量上,当然还有那各不相同、令人信服的“老鼠”(米老鼠和鼠标器)。当雷·克拉克在加利福尼亚光顾麦当劳兄弟的汉堡包餐厅时,他还只是一个中年的牛奶搅拌器销售商,他采用了他们的新设想,并与其他东西组合,结果带给世界的却是最大的快餐连锁网。是比尔·盖茨的创造给全世界信息技术带来了深刻的革命。而这所有的创举都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而出的。

创造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是在快捷记忆基础上的神奇运用。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想法,所有伟大的创造发明,很明显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对已知知识信息或原料的重新加工。人类的大脑不仅具有巨大的储存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有一个相应的以新的方式重组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的想法。

一个新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这句话是我们应该记下来的最重要的句子。它是开启新想法大门的钥匙。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

每一个方面的突破——无线电、电视、内燃机——都是老的东西的新组合。例如,一个单柄浴室龙头至少组合了三个“老的”成分:热水,冷水,还有一个混合阀。尼龙和其他“新的”合成纤维已经存在几万年的分子的新的组合。世界上万事万物以至整个世界仅仅是由103种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的!

还有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有价值的旧成分的新组合正等待着你去完成。可是,盲目地组合很难使你获得成功。因此,首先应认真学习以获得与创新有关的一些知识技能,塑造自己的创造性人格,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接受过创造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学生,与没有接受过这种培养与训练的学生相比,在接受需创造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前者的成功率比后者高出3倍。可见,实施创造性教育和学习记忆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创造发明技巧却未能在目前的学校里学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校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更糟的是,学业的测试都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而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来自于个新的答案,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接受现状。因此,你很有必要补上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学会创造。本章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展开内容的:首先是对创造力的界定。其次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再次是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后是创造技法的训练。

一、创造力和创造活动

目前,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记忆的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

创造力也称创造性,是通过人的创造活动表现出来的,也在创造活动中得以发展。创造力不能脱离创造活动而孤立地存在。但所有的创造力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力是他们的前提。

人的创造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①发明

发明是制造新事物。日本心理学家高桥浩说:“所谓发明,是指完成迄今所不能完成的事物,或者制造迄今所没有的东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瓦特发明蒸汽机,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等等,都是适例。

②发现

发现是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知晓的事物和规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斯佩里发现右脑的高级认识功能?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赫歇尔发现天王星,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达到3.14159265…,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等等。这些发现在当时是新的,又是有价值的,因此也是创造。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发现。发明创造是在发现的基础上制造实际的东西。发现错误才去纠正,发现缺陷才去弥补,发现功能才去使用等等。发现既是提供创造性产品的方法,又是创造发明的一个重要起点。

③创见

创见就是提出新观点、新办法、新主张、新理论、新学说、新制度等。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学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理论,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提出五段教学法等等。都是杰出的创见。

④创作

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叫做创作。李白的诗,苏轼的词,关汉卿的戏曲,曹雪芹的小说,齐白石的画。冼星海的乐曲。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等等,都是创作。

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创造,其形式也不局限于以上四类。我国着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是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他的这一论断,为中小学生能否进行创造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二、创造潜力不可估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这样认为,只有科学家创立新理论、发明家制造出先进机械、专家学者着书立说、文学家吟诗作赋、音乐家谱写出新的乐章、美术家绘画雕刻,这些为人类增添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才算创造,似乎创造只是伟人们的专利,这就给“创造”二字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固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是伟大的、令人敬仰的;然而,他们毕竟是人,创造发明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专利。当你走进创造心理学这个自由王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创造乃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一切神智健全的人都毫不例外地存在着创造潜力,关键就看他们善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其实,任何人只要稍稍审视一下自己就会发现,你在某一方面“独出心裁”,或者同别人的观点、看法不尽一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把某件事情干得非常出色,而他人则可能在这一点上远不如你。这些正是你的创造才能的表现。

创造才能并不神秘,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对于尚未稳定的创造性人格来说,它只不过还处于一种潜在状态罢了。如果你能懂得创造的奥秘,善于掌握科学的方法,你那潜在的创造才能就会显示出来,你就一定能创造出人间奇迹来!

对于想进行创造活动的人来说,第一步应该懂得自我注意、自我观察。因为在生活中,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弄清楚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点,只要讲究方法,合理地发挥特长,争取从优发展,就可以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产生一种对自己来说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体验,这尽管对他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新奇,但对自己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我们感到喜悦、自信和满意;使我们的某项工作进展顺利而迅速,超出了自己的既有经验和当时的期望。这种认识和体验有人称之为“类创造”,或“前创造”,或“创造潜力的显示”。如儿童做数学练习时运用了以前从未用过的新方法解决了问题,这可以认为是创造活动的尝试,显示出了创造潜力。人们应自觉开发这种创造潜力,使之发展成“真创造”、“特殊创造才能”。即能为社会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创造成果的能力。

人的创造潜力在各种场合以多种形式悄悄地表明它的存在,但我们常常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把它轻易忽略了。因此,我们对自己潜在的创造力知道得太少了。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所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极小一部分”。我们的创造潜力宛如沉浮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我们只看到了它露出水面的那隐隐约约的极小部分,而它的绝大部分却被我们忽视,被我们自卑的海水所淹没。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对自己的创造潜力充满信心,就会唤醒蜇伏中的创造意识,促使我们由普通人格向创造性人格转化。

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创造潜力,重视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宝贵的创造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把创造作为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来看待。这里所说的创造,就是指人所表现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积极更新既往的方法,一种不断以新的方式处理日常事物、职业活动的行为。我们应当不断追求那种能够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行为活动和创造精神。日本教育界、科技界呼吁日本国民,要改变自己民族只知道接受外国成果的形象,要自己来创造。近几年来,我国也很重视创造,搞了许多次创造发明成果评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有的人也相信自己拥有创造潜力,但是,由于在实践活动中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创造潜力的优势在哪个方面,从而失去充分发挥其创造潜力的机会。虽然创造潜力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然而人的心理品质是不同的,其创造潜力也是千差万别的。一个很有声乐潜力的人,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但未必适合于枯燥的实验操作,如果一定要去搞物理研究,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甚至耗尽毕生的心血,恐怕也难以有所成就。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行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本质体现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动之中。因此,人性是人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真正的人性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又是人的本质属性。无论从个体的发展还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都可以得到这一结论。只有在创造活动的尝试中,才能进一步认识和证明自己的创造潜力及其特殊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研究目前占人类1%的精英人物。在对他们和一般人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凡人和伟人之间,普通人和创造者之间,在创造潜力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后者的自我开发进行得更好一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前者没有认识到自己,而后者比较充分地认识到了;前者只是偶尔为之,而后者持之以恒;前者没有自己去尝试,而后者却总是大胆实践。

有些人把“创造”弄得神秘、抽象而又玄妙不堪,以为那是圣贤们的事,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自己恐怕不行或者周围人恐怕也都不行。那些成功者的事迹传到他们耳里,如听天方夜谭。在人生道路上抱着这种态度的人,永远只有踮起脚争睹别人风采的份儿。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己、合理地发展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有足够的准备和毅力,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抱负,加之有足够的激情和献身精神,那么,我们同样也会成为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创造是人的伟大之所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的丰富,社会文明的发达,无一不是创造的结果。创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成就,是精神的最高标志。创造在人类活动中,是最有力量、最有希望、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成为创造性的人才,无疑是当今有识之士所向往的目标。

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考古学家认为是使用工具,哲学家认为是劳动,文学家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生理学家认为是大脑,心理学家认为是智能。这些固然都不错,但我们认为人之为人的标志是“创造”,工具是人创造的,人的劳动是创造性表现的具体形式,语言和文化是创造的结果,智能的最高层次是创造力。人类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如工具的制作,结束了人和动物混存于原始森林的生活,使人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走了出来。当然,“劳动”和“创造”这些概念及其形式,都是不断进化、不断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着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有机物高于无机物在于它更接近生命;动物异于植物是它能“动”;腔肠动物、水母等高于低等单细胞生物在对它有感觉,对信号刺激有稳定的反应。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脑的形成和进化,出现了鱼、鸟类。鱼、鸟类之所以高于水母之类,在于它们有知觉,有对各种刺激进行综合反映的能力;灵长类猿猴之所以高于鱼类。在于它有能对复杂刺激物作整休方向反映的能力,有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有简单的思维;而人类超于一切动物在于其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高级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由此彻底脱离动物界而上升为人。人是进化形态上的最高形式,而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则是宇宙进化最高成就的标志。若将整个宇宙的进化历程比喻为金字塔,创造就是金字塔的顶端。

就个体而言,创造也属于人生金字塔的顶端。人之所以成为地球的主人,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思维的发达。以躯体而论,比不过庞大的鲸;以力气而论,人远不如大象;以灵敏而论,人逊于猴;以奔驰而论,人会输于马。鱼可畅游水中,鹰可搏击蓝天,但是人之为人,是通过自己的创造,延长其腿足,扩展其视听,远胜于诸动物之上,成为世界的主宰,成为万物之灵,成为“世界之最”。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层次,处于人生金字塔的顶端,铺垫这个金字塔第一层的是生理上的需要(饥、饱、冷、暖、住、行等);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和平、平安)和对于生命存在的保障企求;第三层是爱和归属的需要(社交、爱情、伙伴、集团、居住);第四层是受到尊重的需要(承认、重视、独立自主、胜任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第一、二层次的需要较容易得到满足,从而愈来愈趋向于高层次的需要,即追求人生完满和实现自我。这里的“自我”不只是指个人的独特思想、价值观念、知觉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更主要的是指自我创造及人格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