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热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阴谋
对于帮助我们的人,我们总是满怀感激,而很少考虑对方为什么这么热情。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人就被帮助他的人算计了一把。有时热心帮助我们的人,其实就是个阴谋家,他之所以帮助你,是因为这背后隐藏着阴谋。
魏惠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这是一个又年轻、又热情、又会体贴人的美人。这样的一个美人一下子就迷住了楚王,从此,楚王与她朝夕相处。
楚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对于魏美人非常宠爱,她生怕自己被打入冷宫,心里非常恐慌,但是表面上却仍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却盘算着如何除掉新夫人。于是,她假装对那位新夫人十分友好的样子。新夫人穿的、玩的,都按新夫人最喜欢的来办;房间布置及卧室中家具的颜色,都按新夫人的意见去做。甚至可以说,郑袖对新夫人的关怀,比楚王更加周到。这位新夫人也把郑袖当作姐姐来看待,经常姐姐长、姐姐短地亲密得不得了。
楚王见这对如花似玉的夫人相处得这样好,心里更加高兴。楚王逢人就说:“女人吸引自己丈夫的地方,就在于自己的美色。丈夫有了新人,女人会吃醋,这是常有的事。但是寡人的第一夫人郑袖就不是这样的,她尽管知道寡人喜欢新夫人,但她却爱新夫人甚至超过了爱寡人。这简直比孝子孝顺父母、忠臣侍奉君主更加好。”
听到楚王这样说,郑袖知道楚王已经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嫉妒新夫人的人了,心中暗自高兴。
有一天,她们在聊天的时候,郑袖状似无意地告诉新夫人:“大王常在我的面前夸奖你,说你可爱极了,又聪明漂亮,又温柔体贴,只是……”
“只是什么?姐姐您快点说。”新夫人着急地问郑袖。
郑袖说:“只有一点,大王嫌你的鼻子略高了一点。”
“那怎么办呢?”新夫人摸了摸鼻子说。
郑袖热心地说:“我帮你想想办法。你以后见了大王,只要把鼻子捂住不就行了吗?”
新夫人对郑袖的良言满怀感激,从此以后,每当看见楚王她就会把自己的鼻子捂起来。
楚王觉得很奇怪,又不方便当面去问新夫人,便问郑袖:“最近,新夫人见到寡人,就用手捂住鼻子,这是什么缘故啊!”
郑袖吞吞吐吐地说:“我知道,可是--”她向楚王飞一个媚眼,欲言又止。
楚王见到这种情景,追问说:“就算说错了,寡人也不怪你,你就说吧!”
郑袖故意压低声调说:“她说,她闻到大王身上有一股恶心的臭味。”
楚王听罢,怒不可遏,咆哮起来:“太可恶了,来人哪!快去把那贱人的鼻子割下来。”
就这样,魏美人被郑袖除掉了。
郑袖先向魏美人施一些小恩小惠,取得了魏美人及楚王的信任之后,再设下一个骗局,并且热心地帮助魏美人解决问题,最后成功地借助了楚王的手把魏美人给清除了。魏美人之所以会遭到如此的下场,就是因为她轻信了郑袖,没有看清楚郑袖的阴谋。
37提防接近权力中心的小人
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欺骗这些情况,在大臣之间经常发生。今天你整我,明在我再整你,翻来覆去。如果能够左右逢源,投其所好,工于心计,那么就会战无不胜,如果只是过于迂腐僵化,只知道读书的人,就只能被动挨打,时时上当了。
清朝太监李莲英因为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爱而权倾朝野,人人望而生畏,是一个狐假虎威、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睚眦必报的人。还有一人,掌管总理衙门,趾高气扬,他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春风得意,在官场上得心应手,就对太监李莲英有些不敬,在有意无意间把李莲英给得罪了。李莲英心想: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得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老实点。
一天,李莲英笑嘻嘻地同李鸿章说:“老佛爷近年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番,以便颐养天年。苦的是筹款无术,时常焦躁。李中堂是朝廷重臣,若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后,以宽圣心,当立下不世之功。”
李鸿章听到有这样一个可以巴结慈禧太后的好机会,岂肯轻易放过?当即就满口应承了下来,并且马上献计献策,和李莲英一起商量,以办新式海军为名,责成各疆吏岁拨定款,就中提取六七成作为造园经费。
李莲英听了之后大喜,拍手称赞。兴办新式海军,振兴国防,是谁也不会反对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谁敢不出钱?师出有名,筹款有理,那造园的经费还用得上发愁吗?李莲英笑容可掬,着实奉承了李鸿章一番。看到李鸿章得意志满的样子,他憋在心里已久的那口闷气,就像要爆炸的瓦斯一样,闹得他浑身火烧火燎,他表面不动声色,但是在心中却打好了主意,心想,也让你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他谦恭有礼地对李鸿章说:“既然筹款有术,就请李中堂辛苦一趟,入园内踏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建,做到心中有数。老佛爷要是查问起来,我们也好回话。”
李鸿章觉得他想的周到,说的也在理,当然就点头赞成,可是,他哪能想到这不男不女的家伙正在巧施计谋呢!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借口有事不能奉陪,派了个伶俐的太监领着李鸿章,园前园后,园左园右,着着实实地转悠了一整天。
事后不久,李莲英故意在光绪皇帝肝火最旺的时候,像闲聊似的对光绪说:“听说李中堂那天带着个小谙达,在清漪园里足足逛了一天,山上水上玩得好不痛快。”
光绪自4岁进宫称帝,从小就慑于西太后的淫威,始终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凡事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自然就会有一肚子说不清道不白的委屈,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皇权帝位。听说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竟敢大摇大摆在他御苑禁地游逛,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大不敬”,是对皇权皇位的公然藐视和冒犯!光绪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申饬”,把李鸿章“交部议处”。
所谓的奉旨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或皇后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去指着某人的鼻子,当众数落臭骂一顿。而被骂的人,即不能申辩,也不能回骂,还要伏在地上谢恩,因为那骂人的太监代表着皇帝、皇太后或皇后。
如果奉旨的太监学着皇帝皇后的口气骂,倒还能够忍受点,但是,让人无奈的是,那些太监总是用最不堪入耳的粗野的话滥骂一气,骂到最后还要跺着脚大喝一声“混账王八蛋滚下去!”这“申饬”虽不伤皮肉,却是极使人难堪的侮辱性惩罚。因不堪受辱而一气成病,甚至是一怒而亡的都大有人在。
在光绪年间的时候,邮传部刚刚成立,委任张百熙为尚书、唐绍仪为付郎。张百熙向皇上谢恩后,就去拜见唐绍仪,说了很多自谦的话,唐绍仪用广东方言回答他,张百熙听不明白,彼此发生了误会。第二天,唐绍仪回拜张百熙,请张百熙面奏皇上,调任一些官员充实邮传部,并交了一份调任人员名单,张百熙答应了。等上头宣布结果,唐绍仪提交的名单没有一个人选中,唐绍仪十分气愤。于是两人关系恶化,都写了奏折揭发对方,奏折都留在皇帝那里没有批示。他们两人又都请了病假,不到部里办公,被御史弹劾,两人都受到了圣上的指责,着太监“申饬”。
唐绍仪送给了太监400两纹银,但是张百熙不知道。等传张百熙跪着听宣读圣旨后,太监跺着脚大骂:“混账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磕完头后站起来,面色苍白。但是,轮到唐绍仪听宣读圣旨时,却没有像张百熙那样挨骂。这样一来,张百熙更加气愤,回家后就生了病,没有多久,因忧伤而死去了。
后来,还有一位任大学堂监督、编修的刘延琛被“申饬”,他因为没有办法筹措400两银子行贿,又不能忍受这样的辱骂,十分为难,只好托人向太监说情,交了200两银子。
到时,太监在斥责时,只骂了“混账,下去”。这真是“半价半骂”。李鸿章被御批“申饬”,他自然懂得其中奥妙,立即送上银子,没有受到当众的污辱。
看到李鸿章使钱告饶,李莲英也把心中那口恶气出了,乐得“和气生财”。李鸿章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很快就悟出了吃亏的原委,从此之后便对李莲英刮目相看,敬礼如仪,竟同对慈禧一样恭敬。
李鸿章和李莲英都是精于官场权谋的人,但是李莲英在慈禧太后的身边,能够及时了解官场的动态,李鸿章以军功而升高官,最初看不起这些奴才,直到受了训斥,才猛然醒悟。
其实,李莲英并不是非要把李鸿章整倒,只不过是给他一点教训,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在旧官场上,最得罪不起的就是这些奴才,他们和权力中心接近,一旦把他们给得罪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等他找到了机会,就会整你。
38要谨防阴险之人过河拆桥
在封建社会的和平时期,战时的将才往往得封地被封王,时间长了,就会成为朝廷的一大威胁。因此,封建官场斗争的特点,可以说是过河拆桥。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韩信正是不明白这一点,过于相信刘邦,才被刘邦擒获的。
汉王朝6年,正是天下太平的时候,刘邦却没有松懈下来,因为他还有一块心病未除,大臣中他最放心不下的是韩信。韩信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善于领兵打仗,韩信一旦造反,那么,必定是天下大祸。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在项羽失败后,投奔韩信。韩信与钟离昧同是楚人,韩信就收留了他。
当刘邦听说韩信收留了钟离昧之后,对韩信就更不放心了,一个韩信就已经够难对付的了,再加上一个钟离昧,就更难对付。刘邦派使者持诏书,要韩信交出钟离昧,韩信接到诏书,谎称钟离昧不在他处,不肯交出钟离昧。高祖刘邦接到韩信的书信,心中怀疑,就派暗探察访,暗探到了下邳,恰逢韩信出巡,车马隆隆,前后护卫,不下三五千人,声势很是威赫。侦探回报刘邦,说是韩信有造反的意思。
于是,高祖立刻召集众将,商讨对付韩信的方法,众将主张讨伐,高祖沉默不语,诸将退出。陈平进见,高祖向他问计。
虽然陈平知道韩信并没有造反的意思,但是却不肯替韩信辩护,只称事在缓图,不宜从速。
高祖着急道:“这事如何从缓?你总要为朕设法吧!”
陈平道:“诸将怎么说。”
刘邦说:“都要我发兵征讨。”
陈平说:“陛下如何知道韩信谋反?”
刘邦说:“有人密报,谋反属实。”
陈平说:“除有人上书外,是否还有人知他谋反的情况?”
刘邦说:“没有。”
陈平又问:“韩信知道有人告他谋反吗?”
“不晓。”
“陛下现有的士卒,能胜过楚兵吗?”
“不能!”
“陛下用兵,必欲遣得,现在诸将中有人才能比得上韩信吗?”
“没有人能及。”
“兵不能胜楚,将又不及韩信,若突然起兵攻击,激成战争,恐怕韩信不想反也得反了。臣以为陛下此举,未必万全。”
“这却如何是好?”
踌躇多时,陈平才献上一策说:“古时天子巡狩,必大会诸侯。臣听说南云有云梦泽,是好风景。陛下只说出游云梦,遍召诸侯,会集陈地,陈与楚西境相近,韩信既为楚王,且闻陛下无事出游,必然前来谒见,趁他谒见的时候,只需一二武夫,便好将他拿下,这岂不是唾手而得吗?”
高祖大喜,连说:“妙计!妙计!”
高祖派出使节,先向各国传诏书,说将要南游云梦,令诸侯会集陈地,诸侯王怎知有诈,一律从命。
韩信在得了使命之后,心中顿生疑云,他曾经被高祖夺过两次兵权,知道刘邦是一个多诈之人。此次游云梦,令诸侯会集陈地,更觉其中有疑。陈楚地界毗连,应先去迎谒,但又恐事有不测,意外惹祸,因此迟疑不决。手下将士见他纳闷,想为他解忧,贸然进言说:“大王并无过失,引皇上怀疑的,只有收留钟离昧一事,今若斩其首级,持谒主上,主上必喜,还有什么忧虑呢?”
韩信听了此言,觉得有理,就召来了钟离昧,模模糊糊地说了几句。钟离昧是一个聪明人,他从韩信的话中听出了他的意思,又看韩信面有怒容,不像从前,因此试探道:“你莫非忧虑我在此处,得罪汉帝么?”
韩信点了点头。钟离昧说:“汉之所以下来攻楚,是怕我们二人相连,同心抗拒,若杀我献汉,昧今日死,公亦明日亡!”钟离昧一面说,一面仔细观察韩信的脸色,但是见他的脸色仍然如故,于是起座大骂道:“你是反复小人,我不应投奔你。”说罢拔剑自刎而死。
韩信割了钟离昧的首级,带了数名随从,直到陈地,进见高祖。高祖到达陈地,韩信已等候多时,一见御跸前来,便伏谒道旁,呈上钟离昧的首级。只听高祖后声道:“快与我拿下韩信!”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有武士上前,把韩信绑了起来。
韩信叹道:“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所以拘捕你。”韩信也不多辩,任他绑在后车。高祖的计谋得逞之后,还会什么诸侯,遂又颁诏四方,托词韩信谋叛,无暇往游云梦,各请侯不必来会。此诏一传,即带着韩信,仍由原路驰回洛阳。
刘邦最擅长的就是耍阴谋,就像韩信所说的那样,他不善将兵却善将将。早在楚汉战争时,当项羽提出要与他个人一块雌雄的时候,他就说“吾宁斗智,不斗力”。
39移花接木,放长线钓大鱼
在封建社会里,凡是想升官者,都是急功近利之人。只有那些深谋远虑者,才肯放长线钓大鱼,吕不韦就是这类人。吕不韦用了移花接木之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移花接木,指的是用一个假的东西去替代一个真的东西,使它成为所有真东西的一部分,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使人无法再去分析真伪。
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他靠着来往贩卖货物,成为了一个富豪,也积累了上千金的家产。
在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的时候,太子死了。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立秦昭王的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一位十分宠幸的姬妾,被立为正夫人,尊称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一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生母叫夏姬。子楚被作为秦国的人质送往赵国。由于秦国对赵国进攻了多次,子楚在赵国也就得不到尊重。
其实,子楚在赵国并没有得到优越的生活,可以说他的生活处境甚至有些困窘,颇不得意。
当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他见到了子楚,很可怜他,就说:“这是珍奇的货物,可以囤积起来以待高价。”于是,前去求见子楚,对他说:“我能打开你的成功之门!”子楚笑着说道:“你打开自己的门吧,却说什么打开我的成功之门!”
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之打开,有待于你的门打开。”子楚心中明白他的意思,便拉他坐下来密谈。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听说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出的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现在你们兄弟二十多人,你排行居中,又不受宠爱,长期被派出当人质,既使大王薨了,安国君被立为王,你也没有希望与其他在国内的兄弟们争夺太子。”
子楚道:“正是这样,可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你很穷,客居于此地,没有什么东西拿出来献给亲友结交宾客,我虽不富裕,愿用千金帮助西游秦国,事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说服他们立你为继承人。”
于是,子楚叩头道:“果真像你策划的那样,愿意与君共享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