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难忘的时刻虽然我不想起它们,它们也会不断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第一次把它们记录下来,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体会。两件事的结尾令人绝望,另一件还算让我满意。
当的听到那个人自杀的消息的时候,极度恐怖的感觉使我浑身软弱无力。但是看到花的那次,我发现了一个战胜敏感和怯懦的方法,我不再感到软弱了。
虽然当时过度的惊吓产生的震撼在我身上存在很久,但现在我对此已能欣然接受。在一次受到惊吓之后,我总是觉得这种经历特别宝贵。我因而猜测正是这种接受惊吓的能力,使我成了作家。我大胆地对此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受到惊吓之后,立刻有将一切记录下来的愿望。我感到好像受了打击,但事实上没有。我像小孩子一样,想象这打击来自藏在日常生活琐事后边的对立面,它就是或将是某一哲理的闪现,是生活表面现象后面某些真实事物的标记。于是我将其组成句子,写出它的本质。
这些都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自我内省智能的内涵。这就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了解一个人私人的感情生活和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感情,最后加以标识,作为理解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能力。具有较好自我认识智能的人,脑中关于自己有一个积极的、可行的有效行为模式。因为这种智能的隐私性,如果观察者想探测的话,就需要有来自语言、音乐或其他显性智能的证据。在以上引用的短文中,语言智能就用来表现自我认识智能,它使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化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后面还要讨论。
我们熟悉的其他的智能标准,同样也适用于自我认识智能。像人际关系智能一样,对于每个人性格的变化,大脑前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脑前叶的下部区域受到伤害,很可能造成性格的易激动、易烦躁或欣快症(莫名其妙的容易高兴——译者注)。脑前叶上部区域受到伤害,则可能造成冷淡、散漫、迟钝、漠然等沮丧人格的特征。脑前叶受伤者的其他认知能力大都保持不变,可失语症患者就不同。有些失语症病人后来恢复到能够诉说他们的经历时,我们发现了十分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些病人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并对此感到沮丧,但绝不认为自己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愿望,竭尽全力想得到它。
心理学家指出,患有孤独症或自闭症的儿童是自我认识智能受伤害的典型例子。这些儿童有时虽然无法自我表达,却多半在音乐、计算、空间判断或机械工程等领域里,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才能。
研究表明,自我认识智能很难找到关于生物进化方面充足的证据。我们推测可能因为它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本能的智能。但对于今日已不必时刻为生存担忧的人类来说,这种智能却越来越为人们所需要。
总之,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都已被证明是智能的一种。这两种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个人和集体都很重要。人际关系智能使人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一起工作。自我认识智能可以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处理个人的问题。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人可以感到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的融合。的确,自我感觉和认识是人类最神奇的发明,是所有与个人有关的信息的象征,也是使所有人自我完善的发明。
8.自然观察智能
我们所知道的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园艺家等,都是自然观察智能比较优异的人,都具有一种“热爱生命的天性”。达尔文就说自己是一位“天生的自然观察者”。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可运用观察实物和标本的方式,也可以运用观察图画和影像的方式。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各类物种的特点和差异,概括出各个物种之间的共性和联系。
评估多元智能应注意事项
当我们在评估多元智能发展情况时,应该首先明确这样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这些智能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彼此又是独立的,有些人一种智能很好,另一种却可能很差。很少有人能样样具备。
第二,每个人先天的智能组合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在语文和音乐方面很强,但是对于社交却特别差。所以要通过评估找出每一个人的最佳智能组合。
第三,每一种智能都受一定的年龄关键期所限制,过了关键期要去发展此智能就比较难。比如说音乐的发展要在小时候培养,过了年龄要去学习就很难。但是属于空间智能的绘画,不论年纪多大都可以学习开发。
第四,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要找出符合自己的智能组合外,还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形态的组合。比如,说语言文字智能强的人,可以使用背诵的方式来记忆(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身体运动智能强而语言文字智能弱的人,他可能无法静下来背书,让他使用带动唱的方式来背诵可能还比较有效。
第五,正确的理解评价的标准,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既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也不是为了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而是旨在发现每个儿童的智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去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八种智能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语言文字智能:
书籍对我很重要。
我在读写说某些字之前,脑子里可以听到他们的读音。
我从收音机录音带中比从电视可获得更多资讯。
我喜欢文字游戏,如猜谜接龙。
对语言比较敏感,喜欢说话。
我在谈话时常引用看来或听来的信息。
我常写些文字。
数学逻辑智能:
我会心算。
对数很敏感,记得电话号码等。
我喜欢玩推理游戏。
我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形式。
我对科学新发展有兴趣。
我相信所有的事物都有合理的解释。
我会使用抽象的观念思考。
我喜欢在讲话中找对方逻辑上的缺陷。
我对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相信。
视觉空间智能:
当我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清楚的影像。
我对色彩很敏感。
我常用照相机或摄影拍下我周边的事物。
我喜欢玩拼图和迷宫。
我夜里会做生动的梦。
我能在陌生的地方找路。
我喜欢随手涂画。
我对几何图形比较感兴趣。
我喜欢看有很多图解的书籍。
身体运动智能:
我定期从事至少一项运动。
我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
我喜欢动手做东西,如缝纫编织雕刻木工等。
我喜欢在户外活动。
我在运动时想到一些好的想法。
我与人谈话时我常使用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
为了了解事物,我喜欢亲自去触摸。
我喜欢惊险娱乐活动的身体刺激经验。
我喜欢亲自动手做而不是看说明或录影带。
音乐旋律智能:
我有个好听的歌喉。
我能辨别音准。
我常听音乐。
我会弹奏乐器。
生活没有音乐会很无聊。
脑海中常会出现音乐旋律。
我知道很多歌曲的旋律。
在工作时我会哼小曲或打拍子。
我喜欢KTV。
人际关系智能:
人们常会来征询我的意见。
我喜欢团体的活动。
我至少有三个亲密的好友。
我有一些死党。
我喜欢和别人一起玩游戏(如跳棋)。
我喜欢教个人或团体做某件事。
当我有问题时,先会想到找别人而不自己解决。
我认为我是个领导者。
我在人群中感到很舒服。
我喜欢参加聚餐等社会性活动。
我不喜欢一个人独处。
自我认知智能:
我经常沉思反省或思考人生重大问题。
我愿意了解别人的看法以便更了解自己。
我能独自面对挫折。
我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和兴趣。
我有确切的人生目标。
我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我宁愿待在宁静的小木屋,不去人多的观光圣地。
我认为自己意志坚强。
我坚持记录个人生活事件的日记。
如何培养多元智能
智能是人类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有效产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在各种文化中都受到重视。长期以来,传统智力测验理论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这种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出了“一元化教育”,既学生要尽可能地学习相同的课程,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最佳手段是频繁的考试。受到此影响,学科教学形成了传统智力测验的制式理念。在此理论指导下,学校里最受重视的学科无疑是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等学科。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和逻辑-数理智力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策略应用中能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对完成上述任务、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