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21657600000004

第4章 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

提要

改革以来的30年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出口额均居于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低的价格优势,而在发展的质量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并面临不断增强的环境、资源和贸易摩擦压力。中国工业应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中国工业在发展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本章将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国际地位的变化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工业的增长奇迹

1.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将体制改革释放出的活力与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1951~1973年“日本奇迹”时期日本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8%,“亚洲奇迹”的韩国、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在1971~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06%、7.35%和6.53%,而1978~2006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69%,以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评价中国:“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中国工业的增加值仅为1607亿元,2006年已经达到91310.94亿元;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2006年的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21.16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52%,比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要高1.83个百分点。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78~2004年间,按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30%,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比世界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快了近9个百分点。其中,1980~1990年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1%,仅略低于韩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7%和10.9%,增长速度远远超过2.4%和2.0%的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主要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同样处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1978~200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衡量的年均增速为10.89%,以当年价格衡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44%。其中1980~1990年为10.8%,1990~2000年为12.7%,2000~2005年为11.1%,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主要发达国家。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国际地位的对比

伴随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是中国工业国际地位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封闭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工业产出和主要产品居于世界前列、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居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地位已经为世界所认可。

(1)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的世界地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并且轻重结构失衡,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破坏所导致的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以当年价格计算的197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709.43亿美元,占世界工业的2.39%。排名列美国、日本、德国、苏联、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之后居世界第10位,并且与美、日、德在规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仅相当于美国的9.89%、日本的18.01%、德国的25.98%。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工业品的产量较低,主要工业产品仅棉布产量居世界第1位,煤、化肥居世界第3位,水泥居世界第4位,钢居世界第5位,发电量、化纤产量居世界第7位,并且与世界第1位的差距巨大。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产量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小到香烟、火柴、肥皂都需凭票供应。

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非常封闭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品贸易的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非常有限,1979~198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仅11.66亿美元。由于当时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中国的出口商品规模也不大。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仅为99.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11.3亿美元,逆差11.8亿美元。从出口结构看,1980年出口产品总额中初级产品占50.30%,而初级产品又以食品及矿物燃料为主,两项合计占出口总额的40.10%;在制成品中以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为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2.07%。在进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34.77%,工业制成品占65.23%,其中又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总体来看,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处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地位。

(2)当前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国工业规模发展壮大,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商品供应者。

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和制造业大国。随着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04年按当年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达到8.16%,是1978年的3.4倍,被UNIDO称为“工业占世界比重上升最显著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工业大国。以当年价格(美元)衡量,1978年美、日、德三个工业产出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的10.11倍、5.55倍和3.85倍,2004年美国、日本工业产出分别是中国的2.68倍和1.54倍,德国相当于中国的81.04%。中国已是继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制造业大国,按当年价格(美元)计算的中国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世界的9.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增长很快,在冶金、化工、纤维、服装制造、机械、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工业领域都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浙东南、闽南金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形成一批产量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1978年到2006年间,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长了10000倍以上,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增长了1000倍以上,化学纤维、钢材、平板玻璃、乙烯、初级形态的塑料、汽车产量均增加了数十倍,卷烟、发电、粗钢、水泥、纯碱产量也增加了10倍以上。中国的钢、煤、发电、水泥、化肥、化学纤维、棉布、电视机、计算机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等172类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1位,其中,钢产量2006年达到4.2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33.8%,水泥产量2006年达到11.0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44%,大约生产了世界70%的DVD和玩具,超过一半的自行车、照相机、鞋、电话,超过1/3的空调、彩电、计算机显示器、箱包和微波炉,也在从家具、冰箱、洗衣机到牛仔裤、内衣的广泛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市场地位。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加工平台和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者。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部门和配套体系,劳动力、环境和资源成本低,国内市场广阔,兼之信息和运输成本下降推动全球生产网络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量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工业部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FDI流入国。1979~2006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18.97亿美元,2004~2006年中国FDI流入量平均相当于全世界FDI流入量的7.05%,相当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的20.93%;到2006年,中国的FDI流入存量占到世界2.44%,占到发展中国家FDI流入存量的9.27%。工业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领域,其中大部分外资又投向制造业部门。2000~2005年间,中国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均在70%以上,虽然2006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66.36%,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2000年以来均保持在60%以上,2004年和2005年超过70%。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凭借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中国工业品的出口量不断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根据WTO的统计,1978年中国出口额仅为99.55亿美元,2006年达到9690.73亿美元,其中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最为迅速,出口额从1980年的87.12亿美元增加到8954.33亿美元。中国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产品出口额仅占世界总出口额的0.78%,到2006年,中国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已经达到8.03%,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世界制成品出口额的10.84%,其中,服装出口额占世界服装出口额的30.63%,纺织品占22.27%,办公和通信设备占19.80%,其中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分别占26.13%和22.71%,机械和运输设备也占到10.46%。

经济效益。

(3)改变唯GDP论的政绩观,将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对政府官员考察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将合理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决策函数,促进企业采取先进适用技术和制造工艺,加速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同时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和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

专栏2—1

中国正在快速升级吗?

目前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的主要还是轻工业品。但这种情况未来会改变吗?毕竟世界上最先进的厂商都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线,而国内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地流向高端的汽车、半导体、造船或生物技术部门。

答案在于,中国要生产什么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换什么。除去加工贸易和再出口的部分之后,国内市场的进出口额都分别只占GDP的15%左右,也就是说,有85%的中国国内支出是用来购买国内生产的产品的。不管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如何,但中国需要的绝大多数汽车、药品、机械和电子产品其实是在国内生产出来的。

换句话说,国内在高技术产业和重工业方面实现强劲增长,与中国在出口方面继续保持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分工地位并不存在矛盾。当一个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开始朝着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时,一开始,它并不是把自己完全变成高端产品的净出口国,而是逐渐降低贸易分工的专业化程度——生产商们还是会继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购买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自然资源。因此,与其他所有经济体一样,中国的贸易地位是由它和贸易伙伴之间的相对资本密集度决定的。这就表明,除非中国的资本与劳动力之比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净出口国。

这样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可以作为参考的话,那将是相当长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今天的情况类似,有着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正在迅速增长的电子产品出口,以及大量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的净进口。又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两个经济体才在附加价值链上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从低端产品的出口转向电子产品出口。而且直到90年代中期——当它们的人均收入接近10000美元,并爆发过一系列危机,导致了投资和进口的大规模调整,以后它们才真正成为重工业产品的净出口国(地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中国与世界经贸交流的方式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资料来源:摘编自乔纳森·安德森:《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中信出版社,2006,第216~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