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21657600000006

第6章 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

提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工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也相应地调整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经济结构严重失调问题,实行了“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方针,使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趋于协调。80年代中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国有工业企业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我国工业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出现了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1988~1990年,进行了治理整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又进入一个新阶段。鉴于经济运行出现的过热和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1994年实施了整顿金融秩序,抑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有效地消除了严重通货膨胀。1997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央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到2000年,我国超额完成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和快速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并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30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路子,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06年与1978年相比较,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1.9倍,年均增长11.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工业品出口额已位居世界前列。工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保证了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经济政策

1.“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提出的背景

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破坏,以及1976~1978年“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十分突出,工业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①农业落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稳。②基本建设的规模过大,超出了当时国家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特别是1978年2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燃料、动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铁路、港口等方面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并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新的大跃进。③基本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消费品市场供应持续紧张。重工业的加工制造能力超过原材料的供给能力,例如,机床的加工能力是钢材供应能力的3~4倍。④能源供应紧张。1977~1978年,全国有1/4的企业因为能源供应短缺而开工不足,一年损失的工业产值约750亿元。⑤工业企业管理混乱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没有恢复和健全,工业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没有扭转。全国重点企业38项主要消耗指标中有21项指标没有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百元工业产值利润率比历史最好水平低1/3,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4.3%。

2.“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我们党政治上和指导思想上的战略转变,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指出了方向,并重新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鉴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管理混乱、缺乏活力的状况,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其指导思想是: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基本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过论证,讲求实效;要使生产发展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总体要求是,自觉调整积累与消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工业内部各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整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改变企业管理混乱状况,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压缩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清理并减少了在建的建设项目;加快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对轻纺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即能源、原材料供应优先,基本建设项目优先,技术改造措施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保障优先,使用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调整重工业的内部结构,加快为农业、消费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服务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对消耗高、质量差、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

经过1979~1981年的调整,到1982年,我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基本得到扭转;基本建设规模得到控制,重点建设项目得到加强;农村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的持续发展,为轻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工业企业的改革和整顿,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1981年11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总结了1979~1981年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经验,提出走出经济建设新路子的十条方针:①依靠科学和政策,加快农业的发展。②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④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⑤对企业进行改组。⑥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省建设资金。⑦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自力更生能力。⑧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⑨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组织科研攻关。⑩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群众的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

3.乡镇工业的发展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彻底放弃了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摆脱了“一大二公”传统体制的束缚,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并带动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鼓励社队企业(即后来的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允许从社队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发展非农产业,农业银行可以向社队企业贷款;城市工业可以把部分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扩散给社队企业;社队企业的产供销主要由市场调节;国家对社队企业实行2~3年的低税或免税政策。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通知》,决定把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并继续实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适合于农村加工的产业,农村建筑队可以进城承接工程,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同国有企业一样,实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乡镇企业扶持基金;对新办的乡镇企业定期免征所得税。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成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管理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聚精会神发展经济;二是开始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的前提下实行市场调节,放开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市场,恢复集市贸易;三是由于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剩余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及非农产业创造了条件;四是在产业政策上,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增长和“以钢为纲”的方针,强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方针;五是实施扩大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初步改变了企业是行政机关附属物的状况;六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引进国外(境外)资本,兴办合资企业。这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的重大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城乡社会经济面貌。1979~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78年的27.8:31.1:41.1调整到1985年的34.3:30.7:35.0;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1985年的696.1亿美元,年均增长18.9%。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指数以1978年为100,1985年提高到278,年均增长8.6%。1978~1985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二、治理整顿的任务和措施

1.治理整顿的背景

1985年超额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六五”时期的发展,使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业连年丰收,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的状况基本扭转,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个阶层都从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中得到了实惠。1986年开始实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七五”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机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交织、摩擦日益加剧,特别是价格体系的双轨制,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财政包干的体制既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助长了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思想。1987~1988年,国民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过热”的问题。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项目过多;二是消费需求增长过快,1988年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6.5%,社会集团消费增长了20.3%,投资与消费需求双膨胀加剧了供求矛盾;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1988年工业增长速度比预期目标高出10个百分点,但粮、棉、油减产,农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再次显现;四是在工业内部,加工工业增长过快,加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2年的33.1%上升到1988年的43.9%。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供给全面紧张;五是市场波动较大,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8%,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3%,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上涨20.7%。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治理市场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2.治理整顿的目标和措施

1989年3月李鹏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治理整顿的目标和措施:①消除经济过热,把发展速度降到合理水平。②遏制通货膨胀。③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它同国力承担的可能相适应;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使它同国民收入的增长相适应。④逐步缓解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实现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⑤认真调整经济结构,使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有较多增加,使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缓和。⑥建立健全必要的经济法规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和监督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设。

治理整顿的具体措施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清理在建项目,198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1988年减少21%;压缩和控制社会集团消费,1989年的社会集团购买力比1988年压缩20%;严格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制止滥发奖金、实物、津贴和补贴,鼓励储蓄,提高存款利率并实行保值储蓄;在严格控制加工工业盲目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整顿经济秩序特别是流通秩序,清理整顿各类公司,重点整顿一些公司政企不分、官商不分、非法倒卖、牟取暴利等问题,各类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与党政机关脱钩;整顿商品流通方式,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专营的同时,计划外的生产资料必须进行公开交易,防止利用垄断地位牟取私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钻价格“双轨制”的空子,非法倒卖计划内的商品和物资。

经过1988~1990年的治理整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实现了基本平衡,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扭转了前几年徘徊的局面,能源、原材料、交通和通信等基础产业“瓶颈”障碍初步缓解,流通秩序明显好转。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仍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并行的阶段,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在还没有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否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情况下,治理整顿过程中不得不采取许多行政的、计划的手段。从积极的方面看,这种方式保证了治理整顿很快取得成效。但是,在治理整顿过程中又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部分工业企业产品积压和市场销售疲软的问题。1989年和199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1%和3.8%,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1%和3.4%。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的同时,对推进改革的方向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市场机制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上,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是否还继续坚持?中国改革开放目标和途径又面临着一次新的选择。

三、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方谈话,进一步破除了“左”的思想束缚,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展的新目标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依靠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国务院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即把原计划1991~1995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年均增长6%调整为年均增长8%~9%,到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继续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工业增长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继续保持了社会与政治稳定的局面;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社会经济更加富有活力,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制度基础;三是经过改革开放实践的探索,积累了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驾驭和调控经济运行的经验;四是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仍处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五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到2000年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六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将继续促进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增长。

2.抑制经济过热

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2年、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2%和13.5%,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2%和19.9%。这一轮高速增长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共同拉动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超常增长,1992年、199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44.4%和61.8%。1993年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0%,1993年、1994年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上升13.2和21.7.国民经济再一次出现社会供需总量失衡、通货膨胀加剧的矛盾。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中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措施是:①严格控制货币发行。②坚决纠正违规拆借资金。③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实行保值储蓄。④制止各种乱集资。⑤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⑥专业银行要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⑦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⑧投资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⑨提高国库券的利率,并扩大发行规模。⑩完善和规范证券市场管理。[11]改进外汇管理办法,稳定外汇市场价格。[12]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13]强化税收征管,堵住减免税漏洞。[14]严格审核和控制新开工的建设项目。[15]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并轨。[16]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

中央采取的整顿金融秩序、治理通货膨胀、消除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过三年的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运行由高增长和高通胀转向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物价指数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6年的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1995~1996年经济增长速度回归到10%左右的正常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0%,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2.5%。

3.扩大国内需求,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正当我国经济转向持续、平稳和适度快速增长的时候,1997年7月,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并对我国经济运行和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中央实行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一是增加对农林水利、铁路、高速公路、通信、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型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三是扩大居民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四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1998年开始,每年增发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实现积极的货币政策,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扩大对居民个人购买住房和汽车的消费贷款规模;改革商业银行贷款权限过于集中的状况,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调整外贸出口政策,提高了纺织、机械、煤炭、钢材、水泥、船舶等产品出口退税的比例,并简化出口退税手续;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收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并对外商投资继续实行优惠政策。

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出口和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收到了预期成效。1998~200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局面,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7.8%、7.1%和8.0%,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9%、8.5%和9.9%。1998~2000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8%。

四、“十五”时期的工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1980~2000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0年与1980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36倍,年均增长9.7%;工业增加值增长了8.15倍,年均增长1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200.17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250.94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由1980年的130.58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783.55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新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要求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并把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的要求,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3年春天,我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冲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举国上下沉着应对,战胜了“非典”,并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2003年与2002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3%,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7.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7.1%,外汇储备增长了40%。

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了经济运行局部过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较多,因盲目扩大开发区占用了大量耕地,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以及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加剧。一是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拉动的基础上,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是199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二是工业的高增长是依靠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实现的。2003年全国消耗的钢材相当于全世界钢产量的20%,水泥产量的50%,煤炭产量的30%,发电量的13%,进口了8000万吨石油和世界铁矿石当年出口量的50%,消耗的能源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0%,日本的3倍,但仍然出现了煤炭、电力、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供给紧张的状况,2003年全国有23个省、市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三是部分行业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钢铁工业的低水平扩张的问题较为突出。2003年钢产量已突破2.4亿吨,同时进口了3000多万吨。钢材消费量已经是日本、美国、欧盟钢材产量的总和。由于国内市场对钢材的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刺激了对钢铁工业的投资。在新建的钢铁生产能力有8000万吨,并存在着继续扩大生产能力的强劲势头。四是在经济增长构成中,工业与农业及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协调,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只有6.7%。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实行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并在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以人为本,注重“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讲究投入产出效益;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不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使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为发展奠定有效的制度基础,稳定是为发展与改革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经济矛盾主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2.调整和优化结构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对工业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展电子信息增值服务业;三是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的工作的效率;四是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改造,提高社会再生产的效率。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首先取决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工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也制约了信息化的推进。因此,必须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工业、交通运输部门的技术的改造,发展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装备制造业。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传统产业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并举的方针。

3.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包含资源配置的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完善各项区域发展政策。

西部地区发展工业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序开发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培育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依托中心城市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大型重点骨干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突破一批制约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技术,在重型成套设备、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铁路机车和客车、船舶、飞机等主要产品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缩小与工业先进国家的差距,以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材料工业领域,大力降低能源消耗,发展精品钢材和各种新型材料;发展现代农业,巩固东北作为重要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工矿区的产业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强再就业培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具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制造业也有较好的基础。中部崛起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现代化的大型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改组、改造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医药等传统制造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求这一地区必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一是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供给不足;二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资成本上升;三是继续扩大经济规模受到环境容量的制约;四是外向型经济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东部地区的发展应当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产业升级为重点。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的发展,要在生产经营规模、技术装备和工艺、产品结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的发展应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使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东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当贯穿于从资源开采、加工、流通到消费和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

(1)提高资源开采的回收率。在放开不同经济主体产业准入限制的同时,必须实行统一的开采准入标准,达不到资源回收比率的企业不得取得资源开采权。通过提高资源占用税的经济手段,限制挑肥拣瘦、丢弃可采资源。由于采矿造成地面环境及建筑物破坏,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由开采者承担地面治理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2)抑制部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改革政府的行政审批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包括各个行业的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企业起始规模的标准等。当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有可能造成外部的不经济性时,将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运用市场准入规则加以限制。

(3)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集中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必须形成大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调整财政、税收关系,来协调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资源与产业结构水平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的发展,以降低资源消耗。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水平,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改造高耗能的装备与工艺,替换技术落后、耗能高的炉窑、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家庭消费器具,并通过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推广使用节能、降耗的材料、工艺和产品。

(5)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一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和设备,将各个环节产生的废弃能源、原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排放或零排放。二是对产品消费之后的废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提高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标准和购买污染排放权的收费标准,迫使生产经营者加强对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治理和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降低排放成本,增加企业收益。三是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开发,并通过税收和信贷支持政策,鼓励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技术成果。

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在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上,将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实施若干重大专项,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部署和优先安排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发展重点上,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六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2005年颁布的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并将自主创新归纳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个途径。加强原始性创新,就是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必须高度重视原始性创新对于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积极支持科学自由探索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加强集成创新,是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成创新主要是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自主创新不是封闭式的,而是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开展广泛的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学技术文明成果。

6.提高我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成长、技术进步以及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由此促进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优化。另一方面,虽然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成长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偏低,而且以生产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范围有限;由于现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主要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低水平扩张;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竞争优势,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抑制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上升空间。

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和弊,我国的应对措施也需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应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在全球布点的情况下,工业已经没有国界,因此也不存在民族工业。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生产过程确实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但是利益仍然有国界,其中的关键是对于资本和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所以对不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要进行分类指导,对基础产业的国际合作我国应坚持绝对控股,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提升和争夺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目的主要是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缺口,即资本缺口和技术缺口。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解决资本缺口已不是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转向提高质量和水平。获得先进技术、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最突出的任务。因此,对外资进入的项目应进行筛选,要求新的投资必须是技术先进的项目;对于关系到我国产业升级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重大技术装备,应坚持中方控股、合作生产、转让技术为主。

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和任务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了全面部署。大会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主要有八个方面: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1978~200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工业实现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在工业运行方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我国工业已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国内资源性产品供求矛盾突出,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防治污染、治理环境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工业发展又面临许多新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重要保证,是引领我国工业从工业生产大国向工业生产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