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21664800000117

第117章 永昌红西路军烈士陵园记

永昌红西路军烈士陵园记

郭梦林

河西走廊中部的永昌县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征中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它雄踞走廊蜂腰地带,位于武威、张掖之间,北临戈壁沙漠,南倚祁连山,地势险峻,位置重要。1936年冬,红军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奉命创建“永(昌)凉(州)根据地”。

当时,西路军万余大军屯兵永昌境内,总指挥部驻县城南街天主教堂,总部直属部队及兵工厂、医院、服装厂、前进剧团,分驻城内各街巷,红九军、红三十军分驻境内各村寨。西路军总指挥部发布《告全体指战员书》,号召全军指战员团结一心,战胜一切困难,为建立永凉根据地的光荣任务而英勇奋斗!西路军广泛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在县城建立了永昌区苏维埃政府之后,又相继在农村建立起12个基层苏维埃政权。

与此同时,西路军同“追剿”而来的马家军进行了英勇战斗,先后在七坝、八坝、水磨关、水泉子、东寨、校场山、东十里铺、东二十里铺、县城等地与敌发生激战。特别是西安事变发生后,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展开积极活动,牵制了大批敌军,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西路军在永昌境内活动40余天,与敌激战30余场,1000余名指战员在这片沃野上英勇献身。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1988年,中共永昌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北郊的教场山上建立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县党史办致信徐向前元帅,请求他题写碑名。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敬爱的徐帅:

永昌全县人民向您老人家问好!1936年11月,您所率领的红西路军进军河西,转战永昌期间,停留40余日,与敌浴血奋战中,有1000余名西路军指战员为民族解放,为人民翻身,为开辟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苏维埃政权,长眠在永昌,英烈血染沃土,永昌人民至今记忆犹新,永远不能忘怀。

永昌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红西路军阵亡将士,选择县城以北的一块高地,即当年西路军作战的一处遗址,修建永昌烈士陵园,为阵亡在永昌的革命烈士树碑,以慰忠魂。并将红西路军英勇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英雄业绩作为一段光辉的历史篇章,正式载入《永昌县志》,教育后代永远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

陵园将于今年“八一”举行落成仪式,《永昌县志》现已成稿。根据全县21万人民的殷切希望和迫切要求,特致信函,谨请您老人家能在百忙中,挤暇为永昌人民费劳:(一)为烈士陵园书写“中国抗日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碑名,以纪念西路军在永昌诸战中阵亡烈士。(二)为新编《永昌县志》题签书名,再以西路军事迹、业绩为内容题词一幅(《县志》上用)。

春节即将来临,县委、县政府代表全县人民向您拜年!祝愿您老人家健康长寿!祝全家合欢、春节愉快。

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30日

一个多月后,中央军委办公厅封装的“特件”传递到了永昌县委,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名寄来。在一张三尺见方的宣纸上,徐帅用端正、工整的楷书写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

徐向前

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

1988年8月,永昌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落成,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背倚教场山,面向祁连山,巍然屹立在陵园的中央。纪念碑碑身由汉白玉砌筑,簇拥在祁连松中。烈士纪念碑后面是烈士公墓。纪念碑西边,又建造了在永昌战斗中牺牲的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刘理运烈士纪念亭和红军烈士纪念亭;陵园内还迁入了解放初期在永昌境内剿匪战斗中光荣献身的18位解放军和民兵的遗骨。

1996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和西路军西征60周年时,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重修了永昌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永昌县委、县政府给予全面支持和合作。50天后,一座造型庄重,工艺完美,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在原址原位耸立重现。陵园大门两旁,镶嵌了大字对联,上联为“战永昌留下未竟志”,下联为“继征程期待后来人”。徐向前元帅办公室、元帅夫人黄杰女士、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将军、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民政厅、金昌市人民政府发电报致贺信。永昌县人民政府为金川公司赠送了写有“重修丰碑,缅怀英烈”的大匾。

西路军烈士纪念碑记载着血染的历史,激励着无数后来人,成了金昌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大课堂。后来人仰望丰碑,更觉肩头责任重。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永远的教科书!

附:永昌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碑文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总部偕三十军、九军、五军共二万一千八百余人,奉命抢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不久,河东敌情变化,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宁夏计划,河西部队即制定《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按照中央指示组成西路军,担负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军事援助的使命,边战边进,孤军深入河西走廊。是年十一月十八日占领永昌,二十一日总部移驻县城,接军委停止西进、在永凉地区创立根据地、扩红筹资、准备灭敌之电示,即刻部署防务,宣传发动群众,扩大党和红军影响,建立苏维埃政权。时蒋介石亲抵西安督战,调兵遣将,倾力“围剿”河东、河西红军,令其马步芳、马步青麇集新二军、骑五师及甘、青地方民团近十万之众,由马元海任前线总指挥,配备飞机大炮,依仗骑兵优势,围追堵截西路军于永昌、山丹一线。西路军长征以来未及休整,又逢隆冬严寒,单衣草履,堕指裂肤,昼夜击敌,弹药有耗无补,但全军将士在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斗志,依靠当地人民支援,继古浪、凉州西四十里堡诸役后,几经辗转,增援山丹,同时于永昌境内之八坝、东寨、东十里堡、水磨关、水泉子、城郊等地与不断得到补充的顽敌浴血奋战四十余日,毙伤敌六千余人,击毁敌机一架。终因众寡悬殊,难以全面克敌,自身伤亡亦近两千人。西路军在河西之作战,牵制了敌军,为支持河东主力的战略转移起了重大作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西路军遵军委主席团电示,继续西进。十二月二十七日夜,总部及城防部队突围出城,翌日全线撤离永昌地区。红军撤离后,苏维埃永昌区及十三处城乡基层政权被敌摧毁,区政府主要成员张仲科等惨遭杀害。追述西路军永昌诸役,战绩显著,英勇悲壮,可歌可泣!所有牺牲将士,功盖祁连,永垂不朽!

中共永昌县委 永昌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

作者郭梦林是金川集团公司高级政工师,西路军研究会理事,著有《西路军丰碑录》、《西路军血铸丰碑》两本专著。其中《西路军血铸丰碑》2004年获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2005年获甘肃省党史学科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