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21664800000125

第125章 记西宁市烈士陵园

记西宁市烈士陵园

张照庆范国庆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西宁市烈士陵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河畔、凤凰山下。它建于1954年,占地70余亩,环境幽静。陵园背靠的凤凰山似一座天然屏障,守护着这座静穆的圣地;轻轻流淌的南川河水,向人们讲述着永远讲不完的往事。

安葬在陵园的革命烈士,有红军战士、人民解放军战士,有为青海的解放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献身的革命者。这里的每一座陵墓,都深记着让共和国和各族人民难以忘记的英名。以铭刻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李先念、徐向前题词的纪念碑、纪念馆组建的系列建筑群,宛如一组乐章,为陵园增添了庄重的纪念气氛。

步入陵园的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被红花绿草托起的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被俘战士英勇斗争的群雕石像。这座雕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全省青少年捐资21万元建造的。雕像高擎镰刀斧头,象征着顶天立地的中国共产党。其下雕刻的七名红军战士雕像,有的戴手铐脚镣,有的被五花大绑,左侧一名女战士搀扶着一少年英雄,表现着被俘的红西路军指战员红心向党、威武不屈、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下方是李先念在1987年2月的亲笔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题词渗透着这位曾任红西路军三十军政委对死难战友的无限哀思。

绕过雕像,穿过郁郁葱葱的绿化区,拾阶而上30米,有一座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的巨大牌坊,庄严地矗立着。牌坊横梁的中间书写着“万古千秋”,背面对称地刻着“忠骨英魂”。这8个醒目的大字,遒劲有力,宏伟磅礴,气势凌云,使人顿感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浩然正气。

牌坊后面屹立着一座101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陵园内最高的建筑物。碑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耀眼的大字,这是朱德委员长于1958来青海视察时特意为西宁市烈士陵园题写的,它饱含着这位当年的红军总司令怀念西路军死难烈士和为解放青海、建设青海而捐躯的革命者的浓浓深情。

在纪念碑后约60米处,是一座圆拱形的红军烈士公墓,安葬的是从当年“万人坑”中挖掘出来的被军阀马步芳残杀、活埋的部分红西路军烈士的遗骨,共517具,其中有红九军军长孙玉清烈士的遗骨。墓前立有高2.5米、宽3米的枣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徐向前同志的亲笔题词“西路军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册”。石碑上还刻有红西路军奉命西征、血战河西、惨遭迫害、向往延安为主题的四幅汉白玉浮雕。碑的背面刻有1987年重新修建纪念碑时写的“纪念碑重修记”。纪念碑图文并茂地追述了红西路军的战斗历程,颂扬了被俘红西路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介绍了解放后挖掘红西路军遇难烈士遗骨和迁葬烈士陵园的过程,再现了悲壮历史的一幕,令瞻仰者身临其境,感慨万千。在红军墓的两侧安葬着846名为青海解放和建设牺牲的烈士。这些烈士和红西路军死难烈士一样,永远活在各族人民心中。

纪念碑两侧,还有两幢重要建筑物。南侧是骨灰堂和追悼厅,北侧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占地面积960平方米。

纪念馆分为序馆、正馆两大部分。序馆内展有红西路军指战员在“万人坑”前英勇就义的巨幅油画、群雕和反映河西战役的沙盘模型,以及中央、青海省、西宁市集体和个人敬献的匾额、题词28面。正馆展出内容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奉命西征,血战河西;第二部分:惨遭迫害,山河垂哀;第三部分:坚持斗争,忠贞不屈;第四部分:党群营救,冲出罗网;第五部分:欢庆解放,再立新功;第六部分:人民怀念,万古千秋。共展出历史图片340幅,人物照片135幅,油画38幅,文字说明340篇,电文7份,各类图表8幅,以及孙玉清烈士的雕像和红西路军将士用过的武器、弹药、衣物等79件。馆内陈列的内容,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再现了红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慷慨悲壮的光辉业绩和英雄形象,褒扬了红西路军指战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红西路军纪念馆开馆以来,接待青海省内外参观者近20万人次,参观的人群中有青少年、机关干部、工农兵群众及解放军战士,还有许多来西宁开会和专程参观者。徐向前元帅的儿子徐小岩受徐帅委托,来西宁瞻仰纪念馆,敬献了花圈。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也专程来西宁参观纪念馆,瞻仰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1996年9月27日,解放军高级将领张震来西宁视察工作时,参观了纪念馆,他流着泪水写了“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好儿子英勇顽强流血牺牲的西路军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题词。参观者无不为红西路军英勇奋战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对马步芳残害红军的罪行深恶痛绝。纪念馆颂扬了革命前辈的业绩,教育人民和后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使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今天,纪念馆已成为西宁市景观之一,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它记载了红西路军的战斗足迹,是红西路军艰苦卓绝英勇战斗的缩影。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西路军纪念馆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家教委等五部委列入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同时被青海省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录自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丛书《热血洒河西》。作者张照庆,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范国庆,现任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附:西宁市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重修记

公元一九五五年八月,西宁市各族各界人民为悼念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死难烈士,将被军阀马步芳在西宁杀害的八百四十多位烈士的忠骨迁葬于凤凰山麓革命烈士陵园内。适今西路军烈士殉难五十周年之际,修葺陵园,立碑铭志,新建纪念堂,以慰革命先烈之英灵。

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及所属之九军、三十军和原一方面军之五军共二万一千八百余人,奉命西渡黄河,于十一月十日组成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统帅下,进军河西走廊。蒋介石看到红军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惊恐万状,急命马步芳等部队对西路军进行“围剿”。

西路军指战员在长征中曾三过雪山草地,未及休整,即以疲惫之师,在时值隆冬,身着单衣,粮秣匮乏的条件下,以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与马步芳部鏖战四个多月,歼敌二万五千余人,终因孤军外线持久作战,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最后失利。

战事结束后,马步芳将五千多名西路军人员押至西宁等地,采用种种残酷手段屠杀了一千多名。九军军长孙玉清被捕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屈不挠,英勇顽强,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他被秘密杀害时,年仅二十八岁。烈士们在与敌人进行的英勇斗争中,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共产主义理想,为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军西路军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不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西路军的将士们,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表现出的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敬仰和学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烈士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下,西宁早已获得解放,彤光普照,换了人间,实现了烈士们的遗愿。现在全市人民正在励精图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西路军的烈士们,你们在凤凰山麓安息吧!

中国共产党西宁市委员会

西宁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七年七月孙玉清烈士纪念碑孙玉清烈士纪念碑

为了纪念孙玉清将军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青海省和西宁市的党和政府,于1988年在孙将军牺牲的地方,修建了孙玉清烈士纪念碑,并于当年8月15日举行了揭幕仪式。现将有关资料辑录如下。

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省长宋瑞祥

在孙玉清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举行孙玉清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深切怀念血洒高原的共产主义战士、1937年英勇就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军长孙玉清同志。

孙玉清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营长。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川陕边界转移途中,孙玉清同志任三十二团团长,指挥部队在枣阳新集一带与敌军多次激战,给前堵后追红军之敌以重大杀伤,为保卫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反“三路围攻”战役,孙玉清率领部队激战侯家梁、中魁山、青岗梁、得胜山,打了多次胜仗,被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授予“以一胜百”的奖旗一面,孙玉清同志也荣获“战将”的美名。1934年,孙玉清同志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破格提升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长。同年六七月间,蒋介石命令四川军阀刘湘等向川陕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在反“六路围攻”战役中,孙玉清同志指挥三十一军二七四团担任反攻的突破任务,一举突破敌人的防线,为全线反击立了第一功。在红四方面军全军工作会议上,二七四团被授予“夜袭常胜军”的光荣称号。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孙玉清同志调任红九军军长。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之五军、九军、三十军奉命在甘肃靖远县西渡黄河,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的物资援助,建立抗日后方的任务。渡河不久,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总部和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西路军。孙玉清同志率红九军在河西走廊与青海军阀马步芳血战近五个月,首战一条山,再战大拉牌,三战古浪,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因敌我力量悬殊,红九军伤亡严重,孙玉清同志也身负重伤。1937年3月中旬红西路军失败后,孙玉清同志和王树声、李聚奎等领导同志率西路军余部的一个支队,沿着祁连山向着党中央所在地陕北方向前进,在分散游击活动中,孙玉清不幸被俘。

1937年5月17日,孙玉清同志被押解到西宁。马步芳软硬兼施,妄图劝降,但孙玉清同志严词斥责,怒目冷对,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共产主义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5月下旬的一天深夜,马步芳亲自下令,将孙玉清同志在囚禁处杀害。当时,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爱国将领不能驰骋在烽火战场,却遭到青海军阀马步芳的杀害,令人万分痛惜。

孙玉清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一生。我们纪念孙玉清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英勇拼搏的精神;学习他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英勇就义的高风亮节;学习他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团结一致,扎实苦干,为开拓青海,振兴青海努力奋斗!孙玉清烈士永远活在青海各族人民的心中!

红安县委、县政府代表郭家齐

在孙玉清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摘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西宁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了孙玉清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我作为孙玉清烈士家乡的代表前来参加,感到非常荣幸!借此机会,我代表红安县委、县政府、孙玉清烈士家乡的人民,向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西宁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玉清烈士是我们红安县詹店镇孙家湾人,1909年3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很早就失去了父母。1927年11月13日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揭开了大别山区土地革命的序幕。在革命的影响下,他于1929年毅然参加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由于他在鄂豫皖第三次反“围剿”的黄安战役中,在红军四方面军向川陕地区转移的枣阳新集战斗、陕西徘徨镇战斗中,在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的侯家梁、中魁山、青岗梁等战斗中,指挥有方,屡建战功,多次受到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奖励和表彰,并由团长提升为师长、军长。1936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他率红九军西渡黄河,参加了河西走廊一系列艰苦悲壮的战斗。1937年3月在转移途中不幸被俘。被青海省军阀马步芳杀害于西宁。

我们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红四方面军是在我们红安县诞生的。因此,当年红安县有3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到全国解放时,我们全县为革命而死难的群众有13万多人,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22000多人。在这2万多名烈士中,经初步调查,在河西走廊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就有22人,除孙玉清烈士外,还有红九军参谋长陈伯稚,骑兵师政委秦贤道,红九军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师长刘理运、三十军政治部党委书记蔡仁年等。这些烈士的英名现在都已永载青海、甘肃等省的革命史册。孙玉清烈士长眠于高原古城西宁迄今已五十一载。对于他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的历史功绩虽有总的评价,但是,孙玉清军长的全部历史情况,特别是他在西路军中指挥作战的功绩和被俘后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等情况,多亏了青海省委和西宁市委及其领导下的省、市党史、民政等部门的多年辛勤调查研究,才得以澄清,还了孙玉清烈士的本来面目。孙玉清等烈士一定会含笑于九泉!

深深地感谢青海省委和西宁市委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并向你们学习。

祁连巍峨,河湟浩荡。

烈士精神,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