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的佛教
218066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佛教的灿烂文化(2)

在唐代,佛教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义是传播佛教音乐的中心。佛教音乐的创作、宣唱和演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配合佛教思想的宣传,唐代佛曲进入大众化、通俗化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佛教音乐的完全汉化。一批才华绝世的佛乐专家,通晓大众心理,精研音乐之道,主动大胆创新,征服无数善男信女,以至出现“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听者填咽寺舍”的盛况。如释文溆善于采用乐曲演唱变文,“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令当时的宫廷音乐家都表示折服。他的说唱音乐曲调成为教坊作曲艺人学习的典范。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长安庄严寺乐僧段善本与号称“宫中第一手”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音乐修养和演奏技巧使对手惊叹不已。义据载,佛教音乐家释宝岩每于法会之际凳座讲唱,而往往未及开口,便“掷物云崩,须臾坐没”,大量施舍之物顷刻间淹没他的座位。

宋以后,佛教音乐继续吸收民间乐曲和外来乐曲,以充实自己。元代佛教音乐多吸收当时盛行的南北各种戏曲、散曲的曲调;而同时,南北曲调也深受佛教音乐的影响。曾一度失传的“瑜伽施食焰口”,随着元代密教的复兴而再度流传,并经后世的增益而逐渐演变为融赞、偈、咒、器乐、手印为一炉,带有某种情节性的佛乐套曲,影响至今。明成祖永乐十五年( 1417),颁布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50卷,通令全国佛教徒习唱,其中大部分曲调为当时流行的民间乐曲。自此,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走向融合。

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保持了明清的传统。从内容上看,佛教音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名为法事音乐或庙堂音乐,主要是唱给或奏给佛、菩萨、饿鬼等听的,包括于佛教仪典、朝暮课诵、道场忏法(如水陆法会、放焰口等)中所用的音乐。另一类名为民间佛乐或民间佛曲,主要是唱给一般佛教徒和普通民众听的,它们往往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若从形式上看,佛教音乐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乐,另一类是器乐。声乐包括独唱、领唱、齐唱、轮唱;而声乐曲调的主要形式,有赞、偈、咒、白等。其中,赞用以歌颂佛、菩萨的功德,如《三宝赞》、《炉香赞》等;偈用以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咒是咒语、真言,如《往生咒》、《普庵咒》等。器乐主要演奏曲牌。各地方各派系的寺院所用曲牌不尽相同,如江苏地区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智化寺用京音乐等。

佛教音乐的主要目的,在于“宣唱法理,开导众心”,“集众行香,取其静摄专仰”,所以,它的基本特征,可用“远、虚、淡、静”4字概括,以肃穆、平和、典雅为高。基于这一宗旨,也就决定了乐器的使用。

佛教音乐所使用的乐器,白明代开始,在早晚课诵、祝圣仪式等寺院内部日常宗教活动中,各寺院都比较统一,即只使用经书中称之为“法器”的打击乐器,如磬、引磬、木鱼、铛、钹、钟、鼓等,配合声乐曲调,达到清彻、肃穆的效果。在其他佛事仪式中,特别是民间应赴的佛事仪式,各地使用的乐器则不尽相同,地方色彩较为明显。在打击乐器外,吹管乐器有管子、笛、笙、唢呐、箫等,主要用于世俗化的佛教音乐活动中。北京智化寺音乐以纯器乐曲为主要特色,该寺使用吹管乐器演奏的曲调,既有悲怆的宗教色彩,典雅的宫廷情调,也有浓郁、纯朴的民间音乐韵昧。

●四佛教绘画

佛教绘画是引导民众坚定佛教信仰的一种重要手段。佛画既可形象地传播佛教教义,又可供佛教徒顶礼膜拜,还可使寺院殿堂神圣庄严,造成一种特殊的宗教气氛。中国佛教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存,是中国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载,东汉明帝(58 -75年在位)时代就已有个别中国画家制作佛画,但并不普遍。六朝时期,佛画成为绘画的重要题材。凡能作画的,几乎都能作佛画。东吴画家曹不兴,接受西域佛画艺术影响,所画佛教人物传神逼真,被称为中国佛像画的始祖。他的大弟子卫协改变传统民间绘画粗犷豪放的风格,向工巧细腻的方向发展,传说他有作七佛图而不敢点睛的逸闻,赢得“画圣”的美称。继曹、卫之后,东晋顾恺之在佛画理论和技巧方面取得划时代的成就。他的特点是注意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强调形神兼备。所作维摩诘壁画,曾轰动一时,与戴逵所塑佛像、师子国王像,被时人称为建康瓦棺寺三绝。顾恺之作画,也有不轻易点睛的记载,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睛)之中。”

此后,南北朝名家辈出,其中以刘宋陆探微、梁代张僧繇( ydo)、北齐曹仲达尤为突出。陆探微的人物画笔画细密,笔势连绵不断,达到了“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的境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使始于顾恺之、戴逵的“秀骨清相”一派南朝画风臻于成熟。这种画风,是在东晋南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思想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张僧繇“善图塔庙,超越群工”,一生绘制了大量佛寺壁画,深得梁武帝欢心。他吸取西域绘画技巧,创造出没骨画法,即采用浅深渲染的手法,突出形象的立体感。《历代名画记》评论顾、陆、张3人的作品说:“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张僧繇在江陵天皇寺画的卢舍那佛像,唐人阎立本初见时不以为然,再看则叹,三看则惊,一连看了10多天,甚至躺在面壁前观摩领会。北齐曹仲达来自西域,他的佛画特色,是在服饰方面直接师法印度艺术,所画人物衣服紧贴身体,如被水打湿似的,显示出人体线条之美,被时人称为“曹衣出水”。

可惜,这一时期专业画家的作品多已佚失,幸赖民间画工创作的大量石窟壁画,使我们得以直接了解当时佛画的基本面貌。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是现存国内最早的石窟,该石窟的壁画主要反映小乘佛教内容,包括佛本生(释迦前生)故事、佛传(释迦一生教化事迹)故事、因缘譬喻故事和佛涅槃故事等。壁画色彩绚丽,菱形构图(即在每一菱形范围中,表现一个故事情节)是其显著特点。壁画中各种人物如菩萨、伎乐、飞天,个个面相丰圆,身躯壮实,富有立体感,并具有西域佛教艺术造型和传神的特点。它反映了印度佛教艺术进入新疆地区以后形成的独特民族风格。而在克孜尔石窟以东的新疆各石窟中,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增强,壁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坐了变化。

敦煌是西域与中原两种佛教艺术的交汇点。在十六国和北魏中期的敦煌壁画中,这两种艺术风格共存,而以前者为主。北魏晚期的敦煌壁画,则明显受到始于大同云冈石窟、成于洛阳龙门石窟的中原佛教艺术影响,在大量的佛教故事画中,出现了众多中原汉装或南朝名士的形象。而敦煌北周时期的壁画,人物形象肌肉丰腴,广额圆面,则是受了张僧繇画风的影响。中原佛教艺术在敦煌石窟所引起的变化,标志着它已突破西域佛教艺术的规范,逐步形成中国佛教艺术体系。

随着佛教的鼎盛,唐代佛画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初唐厕家于闻(今新疆和田)人尉迟乙僧在长安期间,绘制了许多寺院壁画。他长于以色彩晕染的西域艺术手法,着力表现西域风情和人物形象,同时又吸收中原传统的线型勾勒,使他的人物画有“身若出壁”之感。他曾多次作过以《西方净土变》为题材的壁画,以气象万千、歌舞升平的画面,反映出初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面貌。生活于盛唐时代的“百代画圣”吴道子,在集诸家画师大成的同时,尤其推崇张僧繇。他一生创作了400多幅壁画,所画人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开元( 713 -741)、天宝(742-756)以后佛教和道教壁画的楷模。这时期寺观壁厕中的菩萨、天神、力士等造型,以人间体态为模特,更加体现H{现实性的美感要求,绚丽多彩,仪态万千。这表明,中国佛教壁画已进一步世俗化了。

敦煌的唐代壁画,多以大幅“经变”(根据佛经故事绘制的锄)为主,以经变的形式来讴歌佛国的欢乐和美好。如在净土变中,描绘出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等景物,着意将西方极乐世界装饰得分外庄严、美丽。这种画面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和人民愿望。大量的壁画还点缀有人间社会的生活小景,表现出盛唐的社会风习,基调乐观、明朗,富有情趣。

中唐以后,禅宗渐盛,诗人王维无心世事,耽于禅悦,其诗画的内容和风格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着力予意境的表现。

自宋代起,寺观的壁画开始衰退,“文人画”和“院体画”逐渐兴起。当时画家大多以创作卷轴、扇面等为赏心乐事,壁画绘制转入民间画匠之手。受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的影响,宋以后佛教的水陆画比较发达。水陆画是悬挂在水陆法会殿堂上的宗教画,一般分上堂和下堂两部分,上堂画有佛像、菩萨像等,下堂画有诸天神像、儒士、神仙像,以及城隍、土地像等。

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可分壁画、唐卡两类。壁画题材包括佛、菩萨画,佛本生经变画,历代高僧、大师、教派祖师传记画,历史故事画以及民俗画等。佛像画多为单线平涂,成像庄严肃穆,体态匀称。历史故事画、风俗画多用俯瞰式透视法,笔法古朴而细腻。壁画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效果,所用颜料都是传统的不透明的矿物质,使用时还须调入动物胶和牛胆汁,以使色泽经久不褪。唐卡,原意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来指一种卷轴画,也可称做布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艺术。唐卡题材大多为佛像画和高僧、大师的传记画,也有部分反映民间生活和风俗的画。

●五佛教建筑

印度的佛寺和石窟寺,平面布局以佛即簌堵波①为中心,四周布置僧房、佛殿。这种建筑格局,在中国被演变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

见于史籍记载的中国最早佛寺,当推洛阳臼马寺。它是利用原来鸿胪寺官署改建而成的。2世纪宋,笮( ze)融在徐州建寺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后汉书·陶谦传》)。先是利用官署改建佛寺,后义建起楼阁式佛塔和堂阁,这样,印度式的寺塔从传人中国之始,便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魏晋以后,中国都城和宫殿建筑的形制渐趋完善。都城通常取方正的轮廓,设置贯通南北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建造主殿。受其影响,佛寺和石窟的建造,开始改变早期对印度平面布局的仿照,转而采取中国宫殿官署的院落式格局。以历史上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为例,该寺呈平面方形,有明显中轴线,主体建筑佛塔和佛殿位于寺的中央,显示佛殿与佛塔并重的意义。这表明,当时的寺院建筑已经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礼制的接受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