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挺经》学生活
21863700000012

第12章 见机而行因势利导(2)

曾国藩十分重视湘军的纪律教育,力争以湘军形象改变老百姓心目中“兵不如匪”的看法。曾国藩说:“恐民心一去,不可挽回,誓欲练成一旅,秋毫无犯,以挽民心而塞民口,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令其无拢百姓。自四月以后,间令塔将传唤营官,一同操演,亦不过令弁兵前来,听我教语。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国藩之为此,盖欲感动一二,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目的在于,要在精神上唤起兵勇的自觉,以对抗太平军。曾国藩苦口婆心,开诚布公,劝导士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

对湘军的操练,曾国藩强调勤与熟。他将湘军营规定为《日夜常课之规》七条:

一、五更三点皆起,派三成队站墙子一次。放醒炮,闻锣声则散。

二、黎明演早操一次,营官看亲兵之操,或帮办代看。哨官看本哨之操。

三、午刻点名一次,亲兵由营官点,或帮办代点。各哨由哨长点。

四、日斜时,演操一次,与黎明早操同。

五、灯时,派三成队站墙一次,放定更炮,闻锣声则散。

六、二更前点名一次,与午刻点名一次。计每日夜共站墙子两次,点名二次,看操二次。此外营官点全营之名,看全营之操无定期,约每月四,五次。

七、每次派一成队站墙,唱更,每更一人轮流替换。如离贼甚近,则派二成队,每更二人轮流替换。若但传令箭而不唱老,谓之暗令。仍派哨长、亲兵等常常稽查。

曾国藩对湘军日夜课程的七条规定,就是要突出一个“勤”字,使士兵在营中日夜都有一定课程可做,严格遵守点名、演操、站墙子、巡更、放哨等营规,曾国藩对于治军中“勤”字的理解是“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起早,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又提到,“治军之道,以勤字为先。身勤则强,逸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只有在平日里保持高度的紧张,才能有备无患,战时镇定自苦。

活学活用

适当地把握时机,适时掌握主动权,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的要旨。

做好一件事情,客观条件极其有限,但只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善于动脑,主观能力自然会是无穷无尽。

浙江以东的裘甫起兵叛乱,已攻占了几个城池,朝廷任命王式为观察史,镇压动乱。

刚上任的第一件事,王式命人将县里粮仓中的粮食发给饥民。众将官迷惑不解,都说:“您刚上任,军队粮饷又那么紧张,现在您把县里粮仓中的存粮散发给百姓,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式微笑着说:“反贼用抢粮仓中存粮的把戏来诱惑贫困百姓造反,现在我向他们散发粮食,那么,贫苦百姓就会不强抢了。再者,各县没有守兵,根本无力防守粮仓,如果不把粮食发给贫苦百姓,等到敌人来了,反而会用来资助敌人。”

王式的话在各位将领听来,的确言之有理。果然,叛军到达后,百姓纷纷抵抗,不到几月工夫,叛乱被平定。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上的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情况、形势的变化,及时掌握有利时机,把握主动,灵活应付,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不可或缺的本领。

智慧金言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处处,时时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人事,道德要做好应付变故的思想准备,并机动灵活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所以,驾驭时机在许多场合中都是靠装糊涂才会成功的,这种糊涂有进攻型的。也有退却型的,不同的场合要灵活运用,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什么样的战争才算是最成功的战争?怎样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呢?

两千多年前的大军事家孙子对这一问题已作过明确的论述。他在《孙子兵法·谋攻》一篇中写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孙子看来,能够拚力打败敌人,实际上算不了什么,仅是战争中的胜利者而已,谈不上有什么境界。能够完整地攻取敌人的一座城市,而没有太多的杀伤,也算不了什么,只是战术策略运用得比较好而已。至于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动刀枪能使对方投降,实际上就是没有战争。从这一点看来,孙子虽是大军事家,但他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战争,否定战争。这的确充满了古代人文主义色彩,听起来是十分动人的,但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又有多少呢?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其者也”,意思是说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只通过外交的方法,或者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树立起国家的威望,使别的国家主动归附,就达到了战争的最高境界。爱护百姓,增加国力,加强军备,就可不战而胜,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真理,但如果只图虚名,或是愚腐自误,那不仅不能克敌制胜,还会不战自败。

毫无疑问,在战争中,除了民心向背和战争性质、正义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以外,具体的战略战术的应用,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古代的杰出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总结了各种战争的经验教训,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讲战略战术的运用的,由此可见,古人对此已有明确的认识。

养精蓄锐,从容应变

原文

练兵如八股家之揣摩,只要有百篇烂熟之文,则布局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文太多,而实无心得者,必不能文者也。用兵亦宜有简练之营,有纯熟之将领,阵法不可贪多而无实。

此时自治毫无把握,遽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凡心不可有察。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人制。应战时,虽他营不愿而我营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持重不进。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

译文

练兵如同作八股文的大家的思维一样,只要有百篇烂熟的文章在心中打底,那么文章的结构布局、立意主题之法,常有熟路可寻,行文腔调也会左右逢源,有一定准则。凡是那些读书太多,却潦草浮泛没有心得的人,一定不会写文章。用兵也应该有简达易练的军兵、纯熟有谋略的将领,阵法也不可贪多不切实际。

这时自己想控制全局是毫无把握的。立即追求成效,就会虚火上浮而身体困乏。内心不可不察觉这一点。我们常说进兵必须由自己作主,不可由于顾及他人言论而受牵制。不仅进兵这样,即便寻常出兵开仗也不能受人牵制。应该作战时,即使别的营垒不愿出战,我的营垒也必须接战开火;不应该作战时,即使别的营催促,我也要坚持稳重不轻易进兵。如果彼此都牵制关联勉强出兵,把用兵看作写应酬文章,那么就再不能出奇致胜了。

解读

用兵从大处着眼,即今天所说的具有战略眼光。用兵贵于审形势、度缓急,顾全局而不计小利,规远大而不图近功。曾国藩用兵主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通观全局。他批评向荣说:“中外皆称向兵为天子劲旅,而余不甚以为然者,以其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

两军对垒,有如弈棋。他说:“善弈棋者,常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既要自救,又要破敌,曾国藩的方针是着着稳慎,下稳慎棋。

活学活用

养精蓄锐是一种积蓄力量,从容应变的策略,养精,即保养精神、精力;蓄锐,即积累锐气。养精蓄锐不是养尊处优,而蓄力待机而动。养精蓄锐者胸怀创自己事业的大志,可是又没有做好自立门户的充分准备,于是,采取暗自积聚实力,蓄养精神的办法,以待展宏图大志,这正是糊涂学的为职之道。

明太祖朱元璋运用养精蓄锐之术,在群雄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平定天下。他巧用“养士”的策略,把一大批知识分子团结在自己周围,为己所用。“养士”给朱元璋带来许多意料不到的好处。首先,“养士”可以削弱敌人。假如“士”不为我所用,势必要跑到敌人方面去或者自行纠集起来,结果对自己不利;其次,“养士”可以安民。儒士大都知识渊博,在地方上有声望,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地位,朱元璋“用士”,对于民心的向背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养士”有利于地方行政管理。在经济上,儒士处于中小地主地位,拥有许多佃户,“士”归民归,“士”顺民顺。在攻下徽州时,老儒生朱升告诉朱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建议对朱元璋的事业影响极大。朱元璋按此建议,养精蓄锐。第一,巩固后方,保存实力。他在军事上通盘高度,统一指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并使之由点成面。第二,发展生产,兵民结合。为了发展生产,他想了许多办法,如设立营田使,实行屯田养兵,还设立“万户府”,加强民兵建设,把作战力量和生产力量合而为一。第三,缩小目标,从长计议。他审时度势,避实就虚。当时义军蜂起,群雄并立,然而,朱元璋行“缓称王”计。当先称王者次第覆灭,元军也元气大伤时,朱元璋方挥师南征北伐,同时并进,最后终于统一了中国。

养精蓄锐,还在于应付不测之变。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有了雄厚的实力,当突然事件再来临时,就可以从容对应,不至于手忙脚乱。1839年,清朝大臣林则徐奉旨到广州,打击英法等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活动,林则徐到广州后,发动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仅虎门销烟一项,就销毁鸦片237万多斤。林则徐考虑到英法等国可能借口报复侵略我国,于是,他采取养精蓄锐,实而备之的策略,从国外买了500斤、900斤的大炮380门,设置在珠江口两岸;加紧炮台工事建设,尤其加强虎门炮台的防卫;在江面上设置铁链,水下设置木桩,封锁珠江口通道;招募水兵,训练水勇500人,加强海防和江防;派人搜集翻译外国书报,密切注视敌情动态。1840年6月,当英国军舰向珠江口进犯时,林则徐率军迎敌,严阵以待。英军见势未敢贸然行动。后来英军又转而北上,进攻厦门,也遭到我国兵民的沉重打击。

智慧金言

通权达变是不拘泥于成规,能够根据实际情势灵活变通的一种应变方法。通、达,即通晓、懂得;权、变,即权宜,变通。通权达变也可以称作“通达权变”,语本出自《后汉书·贾逵传》“《左氏》义深入君父,《公羊》多任子权变。”明《投笔肤谈·权达第三》亦曰:“达权者,通达权变也。家计既立,则凡军中之事,备之固察,已不败矣。然欲取胜,犹面见微知著,随机转移,以通达夫权变,而不可胶弦袭辙也。”

通权达变的基本点,是善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变。明朝张恺任江陵县令时,征讨交趾的明军从江陵经过,军队的总督要张恺当天下午立即送几百个火炉和炉架到军中。张恺通权达变,广泛征集方案,并命令木匠把方桌的腿锯去一半,在桌面中央凿个洞,中间放上铁锅,按期交送到队里,受到总督的夸奖。不久,军队又来要张恺做1000多个马槽。张恺召来县城中会做针线活的妇女,用土布缝成马槽的形状,在槽口部位缀上绳子,再用木春把布马槽的四角撑开,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种布马槽,喂完马后还可以收卷起来,便于携带。军队不管行进到哪里,马槽都可用。后来,许多军队都来效法。

通权达变有的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如军事上的随着军情的变化而变更计划;有的可能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多方因素,使主事者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初衷;还有的则可能是原有的计划在实践中行不通,碰了壁,而不得不进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