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疑”法
古人云:惟忠疑之际,人臣最难处。猜疑毁谤,黑白相昧,乃人性蛇蝎处。然而,君子之心,廓然大火。忍侮于大者,浩然正气,坚而不移。
忠而遭疑,古而有之
原文
盖君子之立身,在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不怍,故冶长无愧于其师,孟博不惭于其母,彼诚有以自伸于内耳。足下朴诚淳信,守己无求,无亡之灾,翩其相戾,顾衾对影,何悔何嫌。正宜益懋醇修,未可因是而增疑虑,稍渝素衷也。国藩滥竽此间,卒亦非善。肮脏之习,本不达于时趋;而逡循之修,亦难跻于先进。独间狷守介介,期不深负知己之望,所知惟此之兢兢耳。
译文
一般说来,君子讲求的立身之道,在于他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和协。确实做到反省内心,毫无愧疚之处,那么仰望日月青天,俯视大地万物,就会心胸宽宏,无畏无惧,更不会羞惭。所以,公治长不愧对老师孔子,东汉范滂没辱没母亲教诲,他们都有内心足以自信的东西。您这个人,纯朴诚实淳厚守信,恪守本分无求于人。可是意外灾祸却连连降临。夜晚对影沉思,充满悔恨不满。这时正应加深提高修养,发扬美德。不能因此而增疑虑,略微改变平时一贯的信念。我在此地滥竽充数,结果也不太好。糟糕的习性本来就跟不上眼前形势。而缓慢地学习,也难跻身高明者之列。独有一件,那就是恪守自己独立正直的原则,希望不十分辜负知己朋友对我的期望。所追求的也只是小心谨慎地做到这些而已。
解读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出力平定太平天国,满清皇朝的命运,得以延存。也因为他善于识拔人才,引用贤能,更时时以转移社会风气及建立廉能政治为己任,所以满清皇朝才会在同治光绪之间,一度出现振衰起敝的中兴气象。同时他注意个人的道德文章修养,在立言、立德、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之业。
清政府称他是“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清末的官宦和士人也对他是一片赞美声。“文正公盛烈伟绩冠一代”、“深造道德”,“仁爱备至,智勇兼全”、“器量恢宏,望而知其伟人”,“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等等善颂之词,汗牛充栋。
当时也有人骂他“好杀”、“虚伪”和“失德”。
骂他好杀,是因为曾国藩自己曾告诉他弟弟曾国荃、曾国葆说:“即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至于慢与伪,那是他的知己好友,刑部员外郎、专爱面折人短的邵甏辰所指责于他的,还有知道曾国藩最深的左宗棠,也骂过他“专标一伪字”。
失德呢,抛开曾国藩在涟滨、岳麓两书院就读时期的好狎邪游,浪漫狂放,作什么赠伎春燕诗一类的少年风流罪过不算,曾国荃攻陷金陵、太平天国亡后,曾国藩踌躇满志,舞之蹈之。就在这种欢欣得意的兴头上,曾国藩有过在流莺画舫公然过夜的纪录。还有,咸丰皇帝逝世,曾国藩在皇上大丧期间秘密地娶了个妾,因此被人指责为“违制失德莫甚于此,实名教罪人之尤”。
章炳麟当时是一个激进的代表,他说:“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孙中山先生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也斥曾为“不明春秋大义”、“汉子孙不肖”。
还有人认为:曾国藩得了错误的学问(伪儒学),本着错误的动机(好名之心),“施用错误的手段”(“一意残忍”滥杀同胞),以达到错误的目的(扶满灭汉及维持传统的制度主义——非正宗的中国文化),而所谓修身、克己、涵养、刻苦、勤俭、刚毅、坚忍……等等德怀,与其知人善任,治兵用将……等长处,皆不过其所利用的工具。利用道德、善行、才能为工具以济其好,是“大盗亦有道”。
但既便如此,许多人还有从其他方面评价曾国藩,章太炎除民族大义一点外,也称赞曾国藩“行事足惬人心”,共治伸张民权,“吏道为清”,是一个可以保存文化传统的人物。
活学活用
古人云:惟忠疑之际,人臣最难处。猜疑毁谤,黑白相昧,乃人性蛇蝎处。然而,君子之心,廓然大火。忍侮于大者,浩然正气,坚而不移。
忠而遭疑者,古已有之。
写下千古绝唱——《离骚》的屈原,是忠而遭疑乃至投江而死的悲剧人生。两千三百多年前,在洞庭汩罗的高高堤岸上,一位风骨嶙岣、冠袍庄肃的老臣,毅然怀抱砾石,奋身投入了滔滔北去的江流;猎猎的江风中,还久久回荡着他悲怆的号泣: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憎壅君之不识!
这位老臣,就是为振兴楚国而竭智尽忠,蒙受了不白之冤,也决不背弃祖国的伟大逐臣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约生于楚威王元年或楚宣王二十九年(前341年前后)。这时代正距楚之“吴起变法”失败五十年,楚国朝政再无当年那样的兴旺气象了。相反,僻居西方的秦国,却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商鞅变法”中崛起,正成为睥睨天下的一大强霸。
屈原的父亲伯庸,曾多次庄重地告诉屈原:屈氏乃古帝颛顼之后,并与楚王同姓。屈原降生的日子,又正是“得天地之正中”的“寅年、寅月、寅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预兆,兆示着他将担当兴国安邦的大任呢!至于乐平里的乡邻们,说得就更神奇了:据说屈原降生的时候“香炉坪”上刹时腾起了浓浓的紫烟,化出一条五彩虹霓直跨蓝天,还说有一团火球,从虹霓上滚落,发出阵阵毕剥之声,把乡邻们都惊呆了……
屈原当然明白:这些传说,不过寄托着人们对他的厚望罢了。真要担当兴国安邦的大任,还得靠他后天的努力,刻苦诵读诗书史传,孜孜探索治国治民的正道。所以这些年来,他从未有一刻放松过自己,早起在书斋攻读,傍晚来井边“照面”回顾一天的学业,自省德行之修治。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就与商周时代的贤相伊尹、吕望相许相印,立志像他们一样,做辅助楚王一统天下的贞臣。
楚怀王的前期是屈原政治生涯中最为光芒四射的时期。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显得那样聪颖明睿、潇洒自如。最重要的是,屈原精通历史,“明于治乱”,富于革新锐气。许多研究者都推测,屈原很可能在此期间促成怀王实施了一系列“朝政改革”。这改革包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光大先祖“功烈”、“及前王之踵武”,以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标等内容。而楚怀王,也因急于有所作为,欲与西方的强秦、东方的齐国争雄,对屈原的主张十分支持。楚国的朝政由此蒸蒸日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气象。三十多年后,当屈原徙倚于汩罗江畔,即将怀石自沉而作《惜往日》一诗时,追述起这一段改革生涯,仍不免热情激荡,充满了无限的依恋。
但楚国的旧贵族势力,却不能容忍触犯他们既得利益的朝政改革。他们既无法正面对抗楚怀王,便决定采取“釜底抽薪”之计,先把屈原从怀王身边翦除。
一日傍晚.楚王宫中。楚怀王正与令尹昭阳讨论近日秦魏战局,当昭阳说到秦魏复战,秦虽攻占曲沃(今河南灵宝东北),对楚却颇为顾忌,终又将魏俘全部放还时,怀王不禁神采飞扬,朗声大笑:“当年朕率六国之师叩关攻秦,早把秦惠王吓慌了,此者实不足惧也!”
正在兴致勃勃之间,上官大夫神色诡秘地进宫求见:“大王!臣有要事急禀……”
“何事?”怀王见是上官,显得颇不耐烦。
上官眼珠骨碌一转,故作嗫懦之状:“事关大王威灵,臣不敢妄言。”
“说!”
“臣闻国中之人纷纷议论,大王自得屈左徒,内外大事均付屈左徒操办,气象殊非昔比!”
“此言说得倒也不错,自朕擢拔屈原,他所办诸事甚合朕心,确也免去了朕之操劳。”怀王说罢,抚髯而笑。
上官大夫却辞锋一变:“但屈原之心,却并不感念大王。臣今日拜望屈原,他竟洋洋得意地声称,楚有今日之兴旺。全赖我屈某深谋远虑。大王昏聩,不识大体,令尹昭阳,碌碌庸才。楚国之事,非我莫能为也!”
怀王脸色一沉:“好一个‘楚国之事,非我莫能为也’!他屈原果真这样说?”
“臣亲耳所闻!”上官大夫装作为怀王不平的样子说:“朝中上下谁不知道,屈原起草的法令,其实都出于大王您之英明决断。想不到屈原竟如此狂妄,每一法令公布,都夸说是他的功劳。这不是心怀异志,企图凌驾于大王之上吗!”
怀王这个人本就好大喜功,听到这里早已忍耐不住狂怒之气:“岂有此理!”他站起身来,在大殿上盛怒踱步,终于大声对令尹昭阳说道:“这样的狂徒岂可重用!你即刻传朕之命:罢去屈原左徒之职,贬为三闾大夫,暂停参与朝政议事!”
这便是上官大夫在背后施放的恶毒一箭。
屈原蒙受这不白之冤,竟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便被从左徒之位上赶下了台!
由于屈原的被黜,失势的贵族权臣重又受到怀王信用,一场由屈原启动的朝政改革,从此中断了。一抹夕阳从楚王宫渐渐消隐,苍苍茫茫的暮霭,笼盖了整个郢都……
天命反侧(天命反复无常),
何罚何佑(怎能佑善罚恶)?
齐桓九会(齐桓以九会诸侯),
卒然身杀(为何突然死去)?
彼王纣之躬(再看那位商纣),
孰使乱惑(是谁使他迷狂)?
何恶辅弼(为何疾恶贤辅),
谗谄是服(却信用谗舌如簧)?
比干何逆(比干触犯了什么),
而抑沈之(竞被当殿剖心)?
雷开何顺(雷开怎样媚从),
而赐封之(被赐以爵位、王位)?
何圣人之一德(为什么圣人同德)?
卒其异方(结果却大不一样)?
梅伯受醢(梅伯被砍为肉酱),
箕子佯狂(箕子也披发佯狂)?
这是屈原最哀恸的一刻,壁画上的齐桓公,恍惚间幻化成了楚怀王——他当年曾率诸国之师伐秦,转眼间却又“卒然身杀”、客死于秦。那狂怒乱惑的纣王,信用的也似乎不是“雷开”,而是谗谄怨毒的上官大夫和子兰,正将忠贞直谏的屈原剖心!
这就是《天问》——屈原在获悉怀王死讯的情感迷乱中,怆然写下的奇诗,历史的兴亡悲剧和楚国的现实之难,正这样交汇一起,激荡着蒙冤受屈的屈原,向着庙堂壁画,向着渺渺苍穹,苦苦地诘问,哀哀地恸泣!屈原本来以为,楚怀王的被欺囚秦和客死,应该震醒新上台的楚襄王;他谏“武关之会”而遭放逐的冤屈,也应该得到昭雪了。
然而,他毕竟低估了楚王朝的旧贵族势力。特别是低估了王子子兰和上官大夫的狡诈、险恶。
屈原怎么也没有料到,在怀王客死、国难当头之日,他还会被再次谗毁.、放逐江南,当他途经郢都整治行装的时候,也有人劝他向子兰疏通,或者求后宫郑袖出面说情,但均被屈原一口拒绝。
根据民间传说,屈原在江南的放逐生涯,主要是在汩罗江畔的玉笥山度过的。玉笥山其实是一处丘陵,濒临滚滚北流的汨罗江,远远望去,其形正如置于蓝天下的大竹筐。
屈原的家人,史籍记载不详。传说他初放汉北的时候,姐姐女殊曾经照顾过他一段时间。再放江南以后,据说身边跟随有一位女儿。至于他的夫人,也许很早就过世了。
放逐江南的岁月是凄凉的。遭受了精神上巨大摧残的屈原,又受着体弱多病的痛苦折磨。但他依然保持着不折不挠的气节,连爱好清洁的脾气也未改变。他每天都要去坡边的桥下洗涤帽缨。平时除了读书,就常找村民叙谈。夏日炎炎,便在山间的“桃花洞”里避暑。秋风萧萧的傍晚,村民们常见到他孤清的身影,独伫在高高的坡岭上,向着西北的郢都方向凝望。这里离郢都很远,屈原被严令不准涉越大江和夏水。他只能常常乘湘而下,在洞庭湖一带徘徊;或者溯湘而上,到九嶷山踏访大舜的遗迹。
一首充溢着追求和奋斗,失败和抗争、痛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的伟大抒情长诗,就这样经历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终于在玉笥山下的陋室烛光下诞生了!根据泪罗一带的传说,屈原写成《离骚》的当夜,就曾让女儿举着松明,来到玉笥山西南的山冈上,向着茫茫天地、四方神明,高声地诵读这篇血泪凝成的诗作。当悲怆的语声诵至“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成之所居”时,山冈下竟黑压压聚集了大片人影,全都在叹息,全部在掩泪咽泣,最后竟化作一片哭声,震荡了幽幽汨罗!
但他们并不是生人,而是捐躯沙场的楚之亡魂,是山山野野闻声来集的怨鬼、游神……
智慧金言
历史的血腥至今仍能闻到,权力的“棘杖”又何曾一时光滑可手过呢?朱元璋杀了近5万人来巩固皇权,试图为子孙后代削出一把可以挥压万民而又光滑可手的权力之杖,其结果怎样呢?还不照样是叔侄争位、宗室相残?还不照样是奸佞迭出、祸乱相行?
遭疑被怨,贵在挺坚
原文
持矫揉之说者,譬杞柳以为桮棬,不知性命,必致戕贼仁义,是理以逆施而不顺矣。高虚无主见者,若浮萍遇于江湖,空谈性命,不复求诸形色,是理以豕恍不顺矣。惟察之以精,私意不自蔽,私欲不自挠,惺惺常存,斯随时见其顺焉。守之以一,以不贰自惕,以不已自循,栗栗惟惧,期终身无不顺焉。此圣人尽性立命之极,亦即中人复性知命之功也夫!
译文
主张矫揉造作之说的人,就好像把杞柳树当作用它的枝条编成的杯盘一般。不通晓本性天命的道理,必然导致伤害仁义,使道理颠倒不顺畅。高谈虚玄妙论,自己却没有见识的人,好像浮萍飘泊在江湖上。凭空论述本性、天命的学问,却不探求事物外在形状和内在神色,这种学问实际是模糊不清、说不通顺的。只有体察精微,不隐蔽自己意图,不屈挠自己欲望,清醒与机智常存心底,这样的人才会随时顺利行事。坚守专一的原则,警戒自己忠贞不二,并遵循前进不停息的规律,兢兢业业干事,惟恐有什么失误之处,这样做,终身才会没不顺利的事。这是圣贤之人应用尽性来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也是一般人恢复天性立身处世的有效法则。
解读
梁启超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曾国藩说:
曾文正公,近日排满家所最唾骂者也。而吾则愈更事而愈崇拜其人。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日而犹壮年,则中国必由其手而挽救矣。彼惟以天性之极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谨严也,故虽用积变焉可也。彼其事业之成,有所以自养者在也,彼其能率厉群贤,以共图事业之成,有所以字于人且善导人者在也。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这些评价当然不限于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一事上,更主要的是说他居高位而不危,屡遭猜疑而忠心不二上。
金陵攻克后,曾国藩的处境,恰似唐代的中兴名臣郭子仪一样。郭子仪晚年声色自娱,府中的奇花异木,不禁游人入内观赏,且用“府门大开”表明“无所隐讳”,藉此远祸。
曾国藩的忠心引起众多的猜疑,不理解,只好刊行家书,来表明心迹,剖白于慈禧太后及朝中大臣之前,以示无隐,求取谅解,不但有韬光养晦,洁身自保的意思,也可以澄清朝臣的猜疑,这确实是煞费苦心的。
据说当湘军克复武汉时,咸丰皇帝曾仰天长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当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已是走下坡路,而曾国藩的声威,正是如日中天,俩人又都是汉人,无怪咸丰帝有此慨叹。所以当清廷委署曾国藩为湖北巡抚,曾国藩照例要谦辞一番,奏章尚未出门,“收回成命”的诏谕,已经下达。仅嘱咐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统兵作战。这些明来暗去的猜忌,曾国藩岂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