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即位后,蔡京被贬至杭州,恰逢供奉官童贯奉徽宗命到三吴一带搜求书画古董,而蔡京是个书画名噪一时的丹青妙手。于是他千方百计巴结童贯,让童贯带了他许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到宫中,并在徽宗面前对他极口称赞。徽宗也颇富文才,于是惺惺相惜,对他有了好感,蔡得到提拔,任尚书左右丞,后任太师,独揽朝政。
蔡京主政时期对茶法进行了三次以“榷茶”(茶税)为核心的变革。其中在崇宁年间就进行了两次茶法改革。先是针对北宋初期茶利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蔡在崇宁元年(1102年)废除了以往征收茶税的通商法,恢复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在茶叶产地官方设置管理机构,收购茶园的茶叶,以保证对茶叶收购和批发的独占,禁止茶园户与商人的直接交易。
崇宁四年(1105年)蔡京又对茶法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允许商人与园户直接交易,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达到专卖目的。所谓“茶引”是政府控制茶叶销售的一种凭证,要花钱从政府购买。它分长、短两种,短引茶限于附近郡县销售,期限为一年;长引茶允许到外省销售,期限为一季。商人贩茶须到官场买引。政府对茶叶的生产也进行严格控制。官府通过茶引管理榷茶事务,获得专卖利益,初步形成了以引榷茶的模式。
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第三次改革茶法。这次改革更加强化了政府通过茶引对榷茶的管理。确定政府印造和发卖的茶引,都备有合同底簿。京师“都茶务”及各州县的管理机构可以依据合同底簿勘验和回收茶引,从而使得茶引的发卖和勘验较崇宁四年(1105年)茶法更为严密。茶引的印造和发卖权统归中央,由太府寺印造,“都茶务”是唯一的卖引机构。合同底簿就是为了各地的管理机构勘验及商人售茶完毕后“对簿销落”茶引之用。严禁私造茶引,对于违规者给予严厉的惩处。从政和元年(1111年)以后,国家每年的茶税收入高达400多万贯,其中的100万贯要专门抽出来供皇帝使用。
苏轼蹭蹬仕途不忘茶
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的一生仕途蹭蹬,郁郁而不得志。因跟从司马光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被贬出京城,到地方为官多年。后来司马光出任宰相后,苏轼回到长安,但他对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新法因有歧意,又被贬谪到外地,流徙多年直到卒于外任。苏轼_生郁悒于怀,除了撰写诗文为他消愁解闷外,对茶的嗜好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他之于茶,不仅是饮茶,而且对茶的种植、采摘、烹茶等都很熟悉,还创作了很多咏茶诗词。可以说他是宋代的一位对茶情有独钟的杰出人物。
苏轼长期流徙的贬谪生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地都亲自品尝地方的名茶,诸如杭州的白云茶、江西的双井茶、四川的月兔茶、湖州的紫笋茶、广东的焦坑茶等,几乎遍尝各地名茶。他嗜茶如命,在一首诗中他曾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可见他将饮茶看得如同“食色性也”一般的事情。他每日不断茶,早晨起床后要饮茶,午睡后要饮茶,处理棘手公务要饮茶,创作诗词更要饮茶。对苏轼嗜茶的爱好,司马光有些不解。有一天司马光来拜会苏轼,见他正在研墨,准备作诗,此时书童给司马光送上一杯香气四溢的新茶。司马光看着研墨的苏轼和几上的新茶,便问他说:“茶越新越好,墨则是越陈越好,这两样截然相反的东西怎么会让你都喜欢呢?”苏轼此时放下手中的墨,很风趣地说:“新茶和极品墨一样,都有一种香气,如同朋友一样,尽管有的长得黝黑,有的长得白皙,但他们的品德都好,那就都是朋友。”几句话说得司马光伸出大拇指,连说:“佩服,佩服!”
苏轼认为“精品厌凡泉”,就是说好茶必须配以好水,才能喝出味道来。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曾写有《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故人怜我病,翦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记述了他向时任无锡知县的焦千之索取惠山泉水泡茶的事。在《汲江煎茶》一诗中,苏轼写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述说了烹茶的水,要从钓石边的深处汲来,这样的水清澈,要用火焰炽烈的炭火煮沸。煮水要煮到翻滚雪乳般的气泡,发出松涛般的声响。只有煮水到了这种程度才算恰到好处。
苏轼也很讲究饮茶器具,根据他饮茶多年的体会,觉得定窑的兔毛花瓷和宜兴紫砂瓷饮茶茶味最为纯正。在他担任杭州通判时,还专程到宜兴考察宜兴壶,并提议工匠制作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并题写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来这种式样的紫砂壶就被称作“东坡壶”。元丰二年(1709年)苏轼因写诗讽刺王安石的变法被捕入狱,这就是宋史上的“乌台诗案”,后来他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他携家带口来到这里,举目无亲,生活拮据,官场又多遭冷落。幸好当地的一位乡绅将一块闲地划拨给他,以便补生活之所需。苏轼就在这块东坡地上除了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外,还特地栽植了茶树,足见他对茶的兴味极浓。他在《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的诗中写道:“磋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这段生活使他亲自体会到种植粮食和茶叶的艰辛,同时也学到了茶树的培育技术。苏轼号“东坡居士”就是源于他在黄州这几年的农耕生涯。
苏轼对茶的功用更有深切体会。熙宁六年(1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时,有几天总觉得身体不适,索性就到孤山寺去找惠勤禅师聊天。在闲聊时他不知不觉间品饮了七碗茶,到傍晚下山时,就觉得身轻体爽,似乎疾病不治而愈。回到下榻处,就在一首诗中写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赞颂饮茶对治愈疾病的功效,诗中的“魏帝”指魏文帝,他在患病时,太医给他服过一丸良药,药到病除,为此他写诗赞叹服了这丸药几天后,就产生了“身体生羽翼”般的感觉。苏轼借用这个典故,来说明饮茶祛疾,要比魏文帝的“一丸药”还要有功效。诗句中卢仝的“七碗茶”,是指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中写道的饮茶七碗的益处。苏轼的切身体会证实了卢仝的说法。此外,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黄庭坚为“双井茶”扬名
黄庭坚(1045-1105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宋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最后卒于贬所宜州任上。他多才多艺,曾以诗受知于苏轼,并与之齐名,又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同称“苏门四学士”。他的书法造诣很深,擅长行书及草书,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书坛上的“宋四家”。据说,当朝的宰相富弼有一次到洪州分宁巡视,听说年轻的黄庭坚多才多艺,诗文、书法都技高一筹,出类拔萃,就命地方官吏将黄庭坚唤来,想测试一下他的才华。可是见面后一向以衣貌取人的富弼,见黄庭坚其貌不扬,只顾大口大口地饮茶。富弼很不高兴,应酬了几句就打发黄庭坚回家了。事后富弼谈到黄庭坚说:“哪里有什么出众的才华,不过是分宁的一个茶客罢了!”
的确,黄庭坚在为官之余,除了创作诗歌和练习书法外,最大的嗜好就是饮茶。他好饮茶,更喜欢饮好茶,在富弼的驿馆里他喝到十分好的茶汤,就不顾有高官在场,大口大口地饮啜起来,使得这个十几岁的书生大大地露怯了。
在蹭蹬的仕途中黄庭坚发现许多官员嗜酒如命,常常被钻营之徒拉下水,败坏门风,加之自己的身体衰弱,他决心戒酒、戒肉,以茶代酒。在他40岁时曾写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对佛发大誓,愿从今日尽未来也,不复淫欲、饮酒、食肉”。由此他坚持了20年,直到病逝为止。
黄庭坚嗜茶与他生在分宁茶乡有关。在分宁的修水北岸有个叫双井的地方,盛产一种白茶,细如白毛,状若银须,烹煎时茶汤碧中带黄,香气馥郁。黄庭坚从小就喜欢饮用这种白茶。元祐二年(1087年),黄庭坚在京居官时,他将从家乡带来的“双井茶”分赠给好友苏轼一包。
苏轼用了他赠送的“双井茶”之后,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此,每年家乡捎来“双井茶”,黄庭坚便分送给苏轼等官宦朋友,大家异口同声评价很高,使得“双井茶”一举闻名。不久便列为贡茶,名噪天下。这完全是黄庭坚的功劳。
黄庭坚嗜茶成癖,他常用诗词歌赋来抒写自己饮茶的感受。如他在一首《品令》中,就对饮茶感受表现得非常深刻:“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这首小令将饮茶比喻为从万里归来的故人,相见无言,心里却快活万分的感受只有自己能体味到。可见他对茶的嗜好,已如同与“故人”相处一般,是最为快慰的事。
因为黄庭坚生长在茶乡,更由于他嗜茶如命,所以他对摘茶、碾茶、煎水、烹茶、品茶都十分精通。从他写的《煎茶赋》、《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等辞赋或书法中,都不难看出他是位品茶的“行家里手”。
李清照夫妇以茶助兴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年)与她的丈夫赵明诚都是出身豪门望族,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在蔡京的帮助下担任过宰相。后来赵挺之与蔡京因争权发生纠葛,遭到蔡京的嫉恨。蔡京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再度出任宰相,以权谋私,打击对手。本来担任鸿胪少卿的赵明诚仕途得意,踌躇满志,但因父亲赵挺之被罢官后郁闷而死,就愤而辞官,携李清照返回故里青州。
他们在家乡开始了隐居生活,效仿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隐,将自家庐舍取名为“归来堂”。此时的生活远不如先前,但仍是“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赵明诚以金石考据为乐,李清照则以填词作诗消遣,还将俸禄积蓄都用于买书,进行校勘和“整集题签”。有时得到“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更是觉得乐趣无穷。虽说家庭生活并不优裕,但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
他们在青州的隐居生活中,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顿饭后,夫妻就坐在“归来堂”的书房里,边品茶,边以考察知识为乐。他们随便提出一个问题,考问对方其答案在某部书的某卷某页某行,看谁能答得对,以此来较量胜负。负者就将新烹的茶倒进杯中,起身请胜者饮茶。这种消遣几乎是每天饭后都如此,也从来没有觉得厌烦过,为他们的隐居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宋代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赴任途中染病去世。李清照的生活开始陷于困顿之中,贫病交加,无所依靠。即使这样,饮茶的兴致她仍然不改初衷。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的词中写道: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可见虽然她贫病交加,生活凄苦不堪,但是饮茶的习惯还是依然坚持,只是买不起真正茶叶,只得用豆蔻来代茶饮用了。
赵佶撰写《大观茶论》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是北宋时期有名的书画家。他在位25年,治国无方,大权旁落,被蔡京、童贯等人把持国政,贪污横暴,滥收捐税,民不聊生,使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换个角度看,宋徽宗又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虽说赵祐对巩固大宋的祖传基业无能为力,可是在骄奢淫逸的生活之余,却很注意追求文化品位。他精通音律,善于书画,也重视网络书画人才,收集前朝的文物和书画,还创造了书法的“瘦金体”,对古代书画的发展还是有贡献的。
赵佶还喜欢品茗,对茶艺颇为精通。他曾将自己识茶、品茶的心得写成一本《大观茶论》。在这本茶论中,较为全面、细致地介绍了茶叶的栽种技术,采摘、蒸压、炒制方法,各种名茶的辨别特点,烹煎茶汤的方法,茶叶的贮存,以及饮茶陶冶性情的体验等20项。此外还介绍了宋代时的贡茶和由此引发的“斗茶”活动。这本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宋代茶文化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茶文化兴盛的景象。特别是出自当朝皇帝的著作,更显得超凡脱俗,非同一般。
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道出了饮茶的意境与妙处。赵佶对饮茶的用水十分讲究,在《大观茶论》中,他提出宜茶水品“以清轻甘洁为美”的观点。在中国饮茶史上,曾有“得佳茗不易,觅美泉尤难”之说,就是说,单纯茶好还不能体现出茶的美妙处,只有“清轻甘洁”的水,才能显现出茶的美来,因此很多爱茶的人,为觅得一泓美泉,着实花费过一番工夫。宋徽宗赵佶提倡饮茶用黑瓷茶盏,而不提倡用唐代茶圣陆羽所推崇的青瓷。赵佶认为饮茶要做到“器美”,而宋代建窑的黑瓷因釉中铁的成分散聚不匀,烧后显出黑褐不同的色泽,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如最有名的是“兔毫”,黑釉中显出赤褐色的毫光,“鹧鸪斑”黑釉上浮现金紫色有光的斑点,“油滴黑釉上出现密集的闪银发光的圆点等,用这样的茶盏饮茶更会增添饮茶的美感。
陆游嗜茶寄壮怀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爱国诗人,也是一位嗜茶成癖的诗人。
陆游的家乡山阴(绍兴)自古就是茶乡。这里产的日铸茶,是当地的名茶。他在这个茶乡长大,自幼的耳濡目染使得他饮茶成习。陆游一生出仕居官的地方几乎都与茶有缘分,他出仕福州时,品尝到福建隆兴的“壑源春”和福建贡茶“建溪茶”,以“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和“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试小雪”的诗句予以赞美;他出仕四川后,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的诗句赞颂四川蒙山紫笋茶。他出仕、流徙的江南诸地,大多为茶乡,为他遍尝各地名茶提供了良机。自幼茶乡环境的熏陶,使他对茶产生浓厚兴趣。而出仕生涯又助长了饮茶兴趣的发展,因而饮茶成为陆游终生不离不弃的嗜好。